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川芎嗪联合西药氨基胍治疗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组织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dirabeticretinopathy,DR)的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糖尿病氨基胍治疗组和糖尿病川芎嗪联合氨基胍治疗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糖尿病模型,于第90d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AR和NOS含量.结果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糖尿病氨基胍治疗组和糖尿病川芎嗪联合氨基胍治疗组的大鼠视网膜组织AR和NOS含量低于糖尿病组、糖尿病川芎嗪联合氨基胍治疗组的大鼠视网膜组织AR和NOS含量低于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和糖尿病氨基胍治疗组.结论结合以往观察的川芎嗪联合氨基胍治疗对大鼠眼底和视网膜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和氨基胍可通过降低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AR和NOS含量而防治DR,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氨基胍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罗大卫  许迅 《眼科新进展》2002,22(3):206-20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严重的致盲眼病,氨基胍通过抑制蛋白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对半卡巴肼敏感的胺氧化酶活性、毛细血管内白细胞粘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抑制醛糖还原酶、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等途径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7d龄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单纯高氧组)、C组(高氧生理盐水组)、D组(高氧AG治疗组),每组20只。B组、C组、D组乳鼠置于含体积分数75%氧的氧箱中饲养12d后放于正常空气中饲养至第17天;A组一直在正常空气中饲养。D组于第7天开始腹腔注射AG(100mg·kg-1)每天1次直至第17天,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4组分别于饲养后第14天和第17天随机处死10只取视网膜做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iNOS阳性细胞主要表达于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且B组14d(23.00±2.07)明显强于17d(12.20±1.97),B组与A组(0.0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10.13±1.59、4.93±1.03)与B组、C组(23.00±2.20、12.00±2.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TUNEL染色凋亡细胞主要位于视网膜内核层,B组14d(29.40±4.25)明显多于17d(7.73±1.57);B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A组(0.00±0.00)(P<0.05),D组(10.73±1.62、4.33±1.04)明显少于B组和C组(28.66±4.38、8.13±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G可抑制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并可能与iNOS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理改变及氨基胍对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制备STZ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糖尿病3mo(DM3)组,6mo(DM6)组,氨基胍3mo(AG3)组和6mo(AG6)组.每组大鼠各10只,分别饲养3,6mo.取大鼠视网膜进行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DM组视网膜周细胞数目随病程逐渐减少,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分布于核膜下;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变性,空泡化,胞质消失,基底膜增厚.AG治疗组则明显改善.结论:氨基胍对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氨基胍治疗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凋亡相关因子c-myc及LaminB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机制。方法取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另24只制备STZ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12只(DM组)及氨基胍治疗组12只(AG组),分别于饲养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取4只摘除眼球制作石蜡切片,TUNEL方法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yc及LaminB表达情况。结果 3个月DM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开始出现TUNEL阳性染色,6个月染色阳性结果进一步增加,3个月和6个月AG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2.50±4.44)mm-2、(102.38±3.11)mm-2,显著低于同病程DM组(P<0.05)。3个月和6个月AG组c-myc表达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9.00±3.02)mm-2、(115.13±4.26)mm-2,显著低于同病程DM组(P<0.05)。6个月AG组LaminB表达阳性细胞数为(45.25±2.96)mm-2,低于同病程DM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yc、Lamin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细胞凋亡通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氨基胍可能通过抑制c-myc和LaminB的表达从而达到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氨基胍干预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严重的致青眼病,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发现慢性高血糖所致体内作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视网膜血管中的大量沉积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闪。氨基胍是一种选择性AGEs。本实验旨在研究氨基胍是否对早期DR大鼠和外源性AGEs在体内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
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作为糖代谢多元醇(山梨醇)通路的关键酶,其活性的改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AR的活性增高与早期DR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的破坏、中晚期DR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AR活性的增高在DR的发病中所参与的机制并不完全清楚.理论上,AR活性增高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机制,如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蛋白激酶C及氧化应激介导的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氧化-硝化应激,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的激活以及促炎症反应等,促进DR的发展.新的强效AR抑制剂(如非达司他)已得到应用,研究发现该药物对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有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在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中视网膜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分布及含量的变化,并检测视网膜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变化,探讨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与倍他洛尔(betaxolol)对大鼠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房穿刺加压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维持灌注时间60min。将各组右眼球经视神经矢状切片标本做HE染色进行视网膜组织学观察,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法检测视网膜NOS染色阳性的细胞数,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各组左眼球视网膜MDA含量。结果:各组视网膜均有NOS表达,NOS阳性细胞在视网膜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GCL)、内丛状层(inner plexiform layer,IPL)、内核层(inner nuclearlayer,INL),200倍视野计数生理盐水组视网膜GCL的NOS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AG与betaxolol药物治疗各组的NOS阳性细胞数较生理盐水组减少(P<0.05);视网膜NOS阳性细胞数与视网膜MDA含量增减呈正相关性(r=0.69,P<0.01)。结论:AG通过对诱导型NOS的抑制在大鼠高眼压诱导视网膜损伤中起到视神经保护作用。betaxolol通过抑制钙通道,使NO的生成减少,增加抗氧化能力,从而起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石斛酚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的醛糖还原酶(AR)通路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s分为5组:正常组(葡萄糖5.5mmol/L)、甘露醇组(葡萄糖5.5mmol/L +甘露醇24.5mmol/L)、高糖组(葡萄糖30mmol/L)、石斛酚组(葡萄糖30mmol/L+石斛酚5μmol/L)、依帕司他组(葡萄糖30mmol/L+依帕司他1μmol/L)。通过MTS实验检测细胞活力,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 qRT-PCR法检测AR、HIF-1α及VEGF的mRNA表达。

结果:DCFH-DA荧光探针法结果显示石斛酚可明显降低高糖环境下细胞内的ROS水平。与高糖组相比,石斛酚组NF-κB的蛋白表达,AR、HIF-1α及VEGF的mRNA表达也都明显下降。依帕司他组的AR及NF-κB表达趋势与石斛酚组一致。

结论:石斛酚与依帕司他都可抑制AR/NF-κB通路的激活,同时石斛酚还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RMECs氧化应激反应。石斛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帮助减少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最重要的病变之一。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从川芎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活性生物碱单体,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自由基损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与氨基胍联合应用能明显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的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早期,3种亚型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大鼠视网膜不同组织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视网膜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与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的糖尿病组各10只,采用彩色多谱勒对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进行血流参数的测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视网膜eNOS、iNOS、nN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8wk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但血流参数已显著异常,表现为糖尿病组大鼠CRA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阻力指数则显著增高(P<0.05),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但尚未有显著意义。3种亚型NOS在糖尿病与正常对照组视网膜中表达部位一致;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NOS免疫反应的强度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内核层显著增强,而eNOS与nNOS的免疫反应强度则未见显著变化。结论在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已开始出现血流灌注不良,此时NOS亚型中iNOS在视网膜中的表达上调可能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王玲  王文吉 《眼科研究》2006,24(1):9-11
目的利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糖尿病早期视网膜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STZ60mg/kg,7d后血糖>13.9mmol/L入选为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无特定病原体(SPF)环境下饲养,每周监测体重与血糖。8周后氯胺酮全身麻醉下摘取眼球,分离视网膜,制成组织匀浆。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组织NO浓度。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在8周末时的平均体重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t=11,P<0.01)。两组在各观察时段的平均血糖水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网膜样品的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0.765,P>0.05)。糖尿病组视网膜平均NO浓度为(0.352±0.256)μmol/gprot,对照组为(0.031±0.017)μmol/gprot,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79,P<0.05)。结论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早期视网膜NO浓度增加,是引起糖尿病早期视网膜血管功能性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董娟  郎平  吴昌凡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144-214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重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其发生和进展与血糖水平、疾病病程、环境及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重要的血管活性物质,与DR中毛细血管闭塞、微循环障碍、内皮细胞增殖相关。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是NO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我们就NO和NOS基因多态性与DR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发生视力进行性损害的糖尿病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研究表明多元醇通路是组织细胞葡萄糖代谢的重要途径,其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多元醇通路的生物化学特点、代谢机制、致视网膜损伤机制及其药物干预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醛糖还原酶( aldose reductase,AR)属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icotinamide - adenine dinudeotide phosphate, NADPH)依赖性的醛-酮还原酶超家族,是多元醇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限速酶,在机体高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AR广泛存在于肾脏、血管、晶状体、视网膜、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器官中,催化葡萄糖转化为不易通透细胞膜的山梨醇,使细胞肿胀、变性、坏死,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为多因素疾病,目前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多元醇代谢通路被证实在DR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工作中控制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治疗方案对于DR的病情缓解仅有部分疗效或无效,如果能明确与DR病情相关的基因,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病理机制,有助于新治疗方法及药物的研制。本文就目前AR及其基因多态性在DR中的作用和AR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陈茜  王菁  魏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2):204-208

目的:探讨五苓散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采用五苓散水煎液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大鼠右眼球内注射康柏西普。给药12wk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伊文思蓝(EB)渗漏试验观察大鼠血-视网膜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

结果: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视网膜组织EB渗透量、CRP和sICAM-1表达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EB渗透量、CRP和sICAM-1表达均低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结构紊乱,视网膜水肿,VEGF表达明显升高; 与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神经节细胞排列较清晰,水肿减轻。

结论:五苓散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减轻水肿,保护血-视网膜屏障。  相似文献   


17.
The polyol pathway has long been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Glucose is converted to sorbitol with the aid of the enzyme aldose reductase.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s can prevent changes induced by diabetes.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minimal background retin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ponalrestat-taking group and a placebo-taking group. All were followed for 6 months and twenty-three were followed for 12 months. The baseline microaneurysm count was 2.6 ± 1.9 (mean ± SD) for the ponalrestat group and 3.5 ± 2.9 for the placebo group. At 6 months the counts were 3.1 ± 3.5 and 2.9 ± 3.6 and after 12 months 3.0 ± 4.1 and 2.9 ± 3.4.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at 0, 6 or 12 months of study. The change in retinopathy severity level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either 6 or 12 months. Ponalrestat adminstration at a dosage of 600 mg daily for 12 months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ourse of minimal retinopathy in diabe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FK506对糖尿病早期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取成模后14 d大鼠选其中一眼玻璃体腔注射FK506 2.5 ng作为FK506玻璃体腔注射组;玻璃体注射对照组取成模后14 d大鼠任选一眼注射等体积的药物溶剂.手术后48 h取材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视网膜铺片Occludin的表达改变,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糖尿病大鼠FK506注射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及动脉中Occludin表达呈梭形网状排列,排列紊乱、中断,在胞浆内即网眼中可伴点状染色,玻璃体注射对照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及动脉中荧光强度较弱,网眼的排列更为紊乱,中断现象严重.玻璃体注射对照组视网膜节细胞层见少量的凋亡细胞(9.2±3.4)个/切片,FK506注射眼未发现凋亡细胞,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FK506可增加Occludin的表达及维持其正常分布,并可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我们认为其对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