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6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病历分析,此病多发生于生后1~3月婴儿(87.79%).由于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牛乳的1/4及产后乳母很少进食绿叶蔬菜和水果,使维生素K摄取不足,故母乳喂养儿的发病(75.76%)高于人工喂养儿及混合喂养儿.另外小年龄组婴儿在患有腹泻,乳儿肝炎.反复感染等疾患时,由于影响了维生素K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及合成,更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颅内出血。因此预防应采取综合措施,在加强乳母营养指导的同时对于母乳喂养儿给予维生素K补充,对于患有上述疾患的小年龄组婴儿,在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维生素K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7省自治区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对7省、自治区6市8县1996年1月~1997年12月间31649名婴儿进行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发病和死亡的回顾调查,并采用1:2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筛选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7省自治区平均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发病率为2.4‰,病死率为30.3%。母亲妊娠期服药、婴儿2周内患病(肝胆疾患、腹泻、肺炎等)为危险因素;生后使用维生素K与非母乳喂  相似文献   

3.
邓玫  李敏 《山西妇幼卫生》1998,9(3):41-41,43
对1994年至1997年收治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输注新鲜血治疗1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16例进行对比观察并随访6月 ̄3年。其结果:治疗组6例(42.9%)正常而无后遗症,4例(28.6%)轻度智力低下,3例(21.4%)有严重后遗症,1例(7.1%)死亡;而对照组4例(25%)正常,2例(12.5%)轻度智力低下,6例(37.5%)有严重后遗症,4例(25%)死亡。显  相似文献   

4.
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预防的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预防研究的进展及预防情况。方法 检索近期有关文献。结果 许多国家已十分地本病的预防、预防使发病率下降90-95%。口服和注射维生预防均有效。但令生后补充一次不能完全预防本病。结论应对所有新生儿从生后开始常规补充维生素K,口服每交2.5g10天,一次服3-4个月。生后注射了维生素K者,20天后仍应继续口服补充,对有早产儿先兆的产妇应继续注射维生素K1预防早产称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5.
母乳喂养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附30例临床分析)安徽省宿县地区人民医院儿科庞颖晓,笪应芬母乳是婴儿天然的最理想的食品,母乳喂养的优点已被公认。但由于母乳中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的发生却常被人们忽视,应引起儿科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我院五年间共收治...  相似文献   

6.
胡健  翟凤英 《卫生研究》1997,26(6):409-414
对1990、1993两年儿童营养监测与改善项目中的全国27省101较贫困县儿童喂养状况进行了分析,母乳喂养率由61.9%降至54.1%,人工喂养率由5.7%升至13.5%,婴儿开奶时间提前,1993年婴儿出生当天开奶人数增加了12.7个百分点,母乳、混合喂养儿断奶时间分别提前5个月和1个月,六个月后七种(谷类、乳类、蛋类、鱼肉类、水果类、蔬菜类、豆类)辅食添加的人数1993年较1990年增加10~38个百分点,乳类辅食增加人数最多。母乳喂养儿营养不良患病率明显低于人工、混合喂养儿,未添加辅食的婴幼儿贫血率平均高于添加辅食组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口服维生素K1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栖霞县1993、1994两年出生的婴儿11897人分两组。预防组生后第1天开始口服维生素K12.5mg,15天1次共6次;对照组未用药、对两组婴儿患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情况观察到生后5个月-1岁,3个月内发病者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病61例(13.84‰),预防组发病1例(0.13‰),两组比较X^2=97.90%,P〈0.01。说明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进行群体预防非常必要。口服VK1  相似文献   

8.
婴儿佝偻病与出生季节及喂养方式的关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上海市6 个月婴儿佝偻病与出生季节、喂养方式的关系,更好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方法 对上海市的1110 例定期体检的6 月婴儿保健卡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 6 个月婴儿佝偻病总患病率为40.99% ,冬季出生婴儿患病率最高(49 .69 %) ,夏季最低(34 .76% );人工喂养儿最易患病(49 .05% ),母乳喂养儿最低(37.25% ) 。男女婴无差异。结论 上海市冬秋季节出生的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晒太阳或补充VitD、钙、磷,以降低婴儿早期佝偻病的发病率,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男35例,女27例,胎龄28~34周,体g;并发症以呼吸暂停(58.1%)、吸入性肺炎(45.2%)、窒息(21%)及RDS(16.1%)为常见。残废2例,死亡率为35.5%。死因以肺出血、反复呼吸暂停及颅内出血为主。除加强国产期保健,预防早产外,还 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早期保暖、静脉营养及生后6小时内主鲁米那钠降人出血率,预防核黄疸及处理呼吸综合治疗,才能降低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肠道优势菌定量分析及其与内源性维生素K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菌培养技术对不同阶段的32名单纯母喂养儿和24名混合喂养儿粪便的双歧杆菌和肠杆菌进行了分离、培养、计数和鉴定。结果显示:出生5~7天的母乳喂养儿粪便优势菌为双歧杆菌,肠杆菌数量远远低于双歧杆菌,而混合喂养儿粪便优势菌为肠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少于肠杆菌。母乳喂养儿双歧杆菌数量主于混合喂养儿,肠杆菌则低于混合喂养儿。根据此结果,出生5~7天的母乳喂养儿肠道以无合成维生素K能力的双歧杆菌为优势菌,有维生素K2俣成量有限,又因母乳喂养,乳汁维生素K1提供不足,结果出现维生素K两个来源都匮乏的局面。混合喂养儿不仅外源性维生素K摄入量较多,而且优势菌肠杆菌内源性维生素K合成量亦丰富,因此,混合喂养儿维生素K来源充足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导致颅内出血并非少见,临床表现因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现将我院儿科1992年~1997年误诊的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最小33天,最大4个月,平均51天。母乳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舟山市母乳喂养现状,进一步探索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们对486名出生后4个月内婴儿,在儿保门诊健康检查时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对象与方法 1.对象:参加我院保健门诊定期健康检查的1998年9月~1999年2月出生的4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婴儿及其母亲。 2.方法:按调查内容,直接在儿保门诊详细询问母亲喂养情况。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完全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由母乳和代乳品共同喂养,母乳喂养量占总喂养量的20%以上)、人工喂养(母乳喂养量不到总喂养量的20%)。调查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与婴儿维生素D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340名新生儿脐血及与其配对的9个月婴儿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婴儿血的血清25(0H)D水平。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婴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的时间、添加维生素D的时间、剂量、户外活动时间等资料;并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Y。检验等进行新生儿脐血与婴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相关性分析等。结果新生儿脐血和婴儿的25-(0H)D水平分别是(30.03±11.24)nmol/L、(79.05±28.96)nmol/L;92.94%的新生儿和9.71%的9个月婴儿的25~(OH)D水平低于50nmol/L,33.82%的新生儿25-(OH)D水平低于25nmol/L,9个月婴儿的25-(0H)D水平无一例低于25nmol/L。新生儿脐血与9个月婴儿血清25-(0H)D水平无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r=0.036,P-0.504。新生儿脐血及9个月婴儿血清的25-(OH)D水平均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F分别-20.845,3.565;P分别为0.000,0.014)。维生素D水平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结论新生儿脐血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普遍存在,尤其在春季。婴儿维生素D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在秋季。新生儿脐血与9个月婴儿血清25-(OH)D水平无相关性。提示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可防可控,只要合理及时的补充维生素D,即可以有效的预防。必须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管理,重视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冬春季节的孕妇(尤其是孕晚期)和新生儿以及婴儿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特别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门冬氨酸转氨酶活性系数评价实验性维生素B_6缺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兴权  张永贵 《营养学报》1997,19(4):427-431
通过对小鼠B6不同含量的饲料(缺乏、充裕、普通)的喂养,证实了红细胞内门冬氨酸转氨酶(EAST)的活性系数(AC)与小鼠维生素B6缺乏密切相关,当小鼠缺乏维生素B6一周时,AC值迅速提高。提出AC值>1.8时,可认为是维生素B6缺乏。该法测定EAST的AC值的变异系数为2.93~3.89%,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5.
对97名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孕妇和133名对照进行了孕晚期膳食摄入量及血液维生素水平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IUGR孕妇热能、蛋白质摄入不足,Ca、VB_2缺乏,VA、VB_1摄入低下,血清维生素E含量只有对照组一半(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孕母血清维生素E与婴儿多个出生时生长指标其回归系数为正。红细胞转酮酶活力(TPP%)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AC)值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但均提示两组孕妇有硫胺素及核黄素缺乏(TPP%>16%,AC值>1.2)。  相似文献   

16.
婴儿母亲喂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由于生长发育快,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特别高,若能量、蛋白质或其它营养素供给不足,易发生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1]。然而婴儿的饮食是被动的,家长给什么就吃什么,母亲喂养行为直接影响婴儿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为了了解母亲喂养行为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工作,我们对广州市几家爱婴医院儿保门诊的婴儿母亲喂养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分层抽取广州市几家爱婴医院,对定期到儿保门诊保健的295名1—12个月(主要是4~12个月)的婴儿进行调查。1.2方…  相似文献   

17.
我国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阐明我国7省市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以及维生素K缺乏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国7省市405例健康足月婴儿和14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进行测定。结果:(1)405例足月婴儿脐血PIVK-Ⅱ阳性率为44.7%(181/405),其中男婴为43.5%(93/214),女婴为46.1%(88/191)。142例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为43.0%(61/142),其中男婴儿为45.3%(34/75),女婴为40.3%(27/40),二者性别无统计学意义。(2)城市和农村出生足月婴儿和早产婴儿脐血PIVK-Ⅱ阳性人群2-9mg/ml范围最多,亦占44.2%,但在>200ng/ml极重度阳性亦占10.3%。(3)PIVK-Ⅱ阳性率随月龄增加而降低,但2月龄时其阳性率仍为14.3%。(4)城市新生儿PIVK-Ⅱ阳性率随出生体重增加和孕周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结论:我国新生儿和婴儿存在较严重维生素K缺乏亚临床现象,应大规模实施维生素K预防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烹调法及冷冻贮藏对蔬菜维生素K_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高压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烹调方法及冷冻贮藏蔬菜的维生素K1变化进行了研究。用已烷提取样品,选用SI一60为色谱柱,流动相为异辛烷,其中含0.1%正辛醇,0.1%异戊醇和0.08%甲醇。检测波长为紫外260nm。结果表明,热烫、油炒、炖煮等不同烹调方法对蔬菜的维生素K1影响不大,其平均保存率为89.5%~96.9%。不同蔬菜在一25℃速冻一个月后,维生素K1的损失较大,其平均保存率为75.0%~87.5%,因此,蔬菜速冻保鲜不宜久藏。  相似文献   

19.
缺铁性贫血儿童智力,生长发育及喂养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中华儿科学会(1982)关于缺铁性贫血(IDA)的实验室诊断指标:Hb<110g/l,FEP>500ug1,SF<16mg/l,对IDA患儿的智力(IQ)发育,生长及喂养方式进行测定。结果证明;6~36个月婴儿患有ID占30.5%,智能发育商DQ值(Gesell法)IDA患儿为95.3±9.7,正常儿为101.6±10.3.(P<0.01),生长发的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有几个年龄组的指标均数X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2.5~3这个年令组。6月~1岁的小儿人工喂养IDA患病率最高为69%,母乳喂养48%,混合喂养45.5%,说明ID可使小儿智力,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0.
罗政宝  田新花 《中国保健》2009,(15):611-611
目的:分析维生素K引起出血性疾病的原因及预防,提高诊治水平,减少发病率及致残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8年来的39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92.3%,病死率5.1%,后遗症7.7%。结论:维生素K缺乏引起颅内出血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关键是预防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