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结肠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以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患者入院初步诊断正确率为50%;结肠镜诊断率100%,90.6%的患者病变部位于左半结肠.镜下表现的共同特征是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及脆性增加,病变肠段与正常肠段黏膜分界清晰.结论 提高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认识,及早应用结肠镜检查可以提高缺血性结肠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80例结肠镜检查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年来共做纤维结肠镜检查2821例,结合活检、临床诊断溃疡性结肠炎80例(2.8%)。其中男45例,女35例,平均年龄414岁;病程在1年内的48例,1年以上的32例,最短1个月,最长11年,平均20个月;临床表现为粘液脓血便51例,占638%,便血21例,占263%,伴有腹痛48例;结肠镜检查肠粘膜密布糜烂或浅表小溃疡76例,占950%;分布范围:跳跃性分布1例,连续性分布79例,连续性分布中病变位于直、乙状结肠的45例,占570%(45/79);病态分期及类型:缓解期3例,活动期77例,其中初发型15例,慢性复发型48例,慢性持续型14例:溃疡性结肠炎程度:轻度51例,中重度29例。提示该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年龄偏大,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病变以左侧结肠为多,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过去7年来30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210例痊愈出院住院平均天数20d,手术治疗50倒,保守治疗250例,癌变13例,死亡7例.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虽然起病缓慢,但是病程长、病情变化无常,时轻时重,合并症多,对患者消耗较大,但及时合理的诊治能有效提高治愈率,控制癌变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结肠镜诊疗术后并发化学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减少其发生率.方法 选择结肠镜诊疗术后并发化学性结肠炎患者13例,对其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以结肠镜诊疗术后48 h内突发黏液血便为主,内镜下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渗出、糜烂和溃疡.13例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5~7d后症状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结肠镜诊疗术后并发化学性结肠炎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无特异性,残留在结肠镜孔道中和给水按钮处的戊二醛与结肠镜诊疗术后并发化学性结肠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结肠镜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确诊的85例病例。结果发现85例病例中,发病以30~40岁为主,临床表现以黏液脓血便(89.4%)和腹痛(77.6%)为主,肠外病变较常见(14.1%);实验室指标中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白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CRP)以及电解质都有较高的异常率。结肠镜表现中有黏膜充血水肿(85.7%)、血管纹理欠清晰或消失(50.8%)、溃疡(47.6%)、出血糜烂(41.3%),呈弥漫性、连续性分布。结论我国UC近年来明显增多,UC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结肠镜表现,实验室指标有助于UC严重度分级。  相似文献   

7.
56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结肠炎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男女比例为1∶1.8.多伴有糖尿病(53.6%,30/56)、高血压(39.3%,22/56)、冠心病(32.1%,18/56)等基础疾病.腹痛(100.0%,56/56)及便血(89.3%,50/56)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老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和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可能,早期结肠镜检查可及时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年来某地区大肠疾病构成情况和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总结2196例患者大肠镜的诊断资料。结果:共完成大肠镜检查2104例,未见异常669例,其余镜检出10种大肠疾病,其中急慢性结肠炎1094例(49.8%),大肠息肉218例(9.9%),大肠癌137例(6.2%),溃疡性结肠炎55例(2.5%),大肠黑病变9例(0.4%),其它少见病14例(0.6%)。结论:大肠息肉、大肠癌已成为大肠的主要疾病,对有下消化道症状者应常规行大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58例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58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内镜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缺血性结肠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合并基础疾病,以动脉硬化为最多,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三联征,内镜检查示病变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56例为一过性缺血型,2例为缺血狭窄型.58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对于中老年人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者,应考虑到缺血性结肠炎的可能,早期行结肠镜检查对于确诊和治疗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是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疾病,是导致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目前中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超过8 000万,居世界之首,其防治已成为当前医学界首要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移动医疗技术是指一种将移动计算、医学传感以及通信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兴医疗保健模式。移动医疗具有的便捷性、快速性和推广性等特征,使得其在卫生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移动终端设备作为业务应用的整体构成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应用的效果。目前,移动医疗的普及率还不是太高,对于移动终端设备的选择,行业内依旧众说纷纭。笔者结合在移动医疗应用中的实际经验和积累,分析不同医疗业务的特点,就如何能从五花八门的移动终端设备中选择合适的产品进行探讨。根据业务差异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移动终端设备是移动医疗应用质量和效果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2010~2012年本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收集的236例ADR报告,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对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6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2个类别,其中以抗菌药物为主,其次是中成药(包括注射液及其他制剂)、诊断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83.9%;主要的ADR类型是皮肤过敏反应。结论抗菌药物、中成药以及诊断用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注意给药途径方式、特殊人群(特别是老年患者)以及不良反应类别的监测和报告,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25例内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切除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内镜下食管平滑肌瘤剥离切除术治疗25例食管平滑肌瘤病人,根据复查内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将25例患者食管平滑肌瘤顺利切除,无穿孔及大出血,创面渗血8例,局部喷洒肾上腺素后止血;半年后,20例患者复查胃镜显示创面已愈合,未见平滑肌瘤复发.[结论]镜端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学文  蔡爱民  田步先  韩锟  张雪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664-2665,2667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流行病学及神经影像学特征,为临床及早判断病情和及时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360例TIA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影像学检查特点(包括头颅CT、头颅MRI及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360例TIA临床表现持续时间在10min以内的146例(40.6);125例频繁发作患者中,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者16例(12.8);235例非频繁发作患者中,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者19例(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血区由ICA系统支配者234例(65),VBA系统支配者126例(35);临床表现出现的频率最高的为:肢体瘫痪(64.3);抗血小板治疗者236例(65.6);302例患者(83.9)在出院前7~10d内症状停止发作,29例(8.1)患者进展为完全性卒中;349例患者有脑CT检查结果,CT检查率96.9,108例患者有头颅MRI检查,MRI检查率30。[结论]TIA症状持续时间多为10min以内,频繁发作者进展为缺血性卒中远高于非频繁发作者,以ICA系统多见,临床最常见症状为肢体瘫痪,阿司匹林应用率最高,多数患者停止发作,但是仍有患者进展为完全性卒中,TIA的抗血小板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陈长英  陈立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5):871-873,883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生的危险因素及影响其存活率的因素,为降低其死亡率提供帮助。[方法]122例VLBWI按出生体重分为3组,即≤1000g,1001~1250g和1251~1500g,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69例,治愈率56.56%,治愈率随体重增加而上升(P=0.018);死亡13例,病死率10.66%,死亡率随体重增加而降低(P=0.000)。导致VLBWI的主要原因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0人,24.59%),胎膜早破(28,22,95%),多胎妊娠(24人,19.67%),前置胎盘/胎盘早剥(12例,9.83%),妊娠期母患内科疾病(10人,8.19%)。,胎儿宫内窘迫(6人,4.92%),原因不明(12人,9.83%)。住院的VLBWI均有1种或1种以上并发症,主要有代谢性酸中毒(94例,77.05%),高胆红素血症(74例,60.65%),新生儿暂时性凝血功能异常(72例,59.02%),新生儿贫血(68例,55.74%),新生儿心肌损伤(52例,42.6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0例,32.79%),肺炎(26例,21.31%),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8例,14.75%),颅内出血(12例,9.83%),肺出血(4例,3.27%)。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出血,感染和脑室内出血。[结论]加强对VLBWI围生期高危因素的认识,积极预防早产,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降低其病死率,提高VLBWI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原因及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诊断的中晚期肾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有典型的膀胱刺激症患者只占29.03%,83.37%患者有血尿、19.35%患者有腰痛,腰痛伴间断发热者占16.13%;有结核中毒症状者占19.35%。尿常规异常者占93.55%,结核杆菌检测阳性率为22.58%,PCR-TB阳性率为61.29%。B超检查31例、CT26例、IVP31例,诊断肾结核符合率分别为19.35%、61.29%、92.31%。其中25例IVP(57.14%)患肾不显影,肾功能已丧失,行肾切除,另6例经抗痨治疗后均治愈。结论肾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化以及早期缺乏明显的影像学改变,是导致中晚期肾结核发生的重要原因。肾结核的诊断必须重视其不典型性的临床症状,对实验室检查及其影像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广东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 2月末痰涂不阴转病人的临床特点 ,为提高化疗效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对项目实施初期所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 2月末痰涂不阴转的 78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①年龄≥ 6 0岁 15例 (19 2 % ) ;②合并糖尿病 16例 (2 0 5 % ) ;③平均就诊延误 12 2天 ;④病灶占 3个肺野以上 5 5例 (70 5 % ) ,有空洞 4 3例 (5 5 1% ) ,空洞≥ 2厘米 2 8例 ;⑤耐药16例 (2 0 5 % ) ,其中耐多药 4例 ;⑥治愈与完成疗程 5 5例 (70 5 % )。结论 就诊延误时间长 ,结核病病情重是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 2月末痰菌不阴转的主要原因 ,结核病防治工作需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用转移牙龈粘膜瓣的方法治疗唇颊侧牙龈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用转移牙龈粘膜瓣的方法覆盖牙龈瘤切除后的创面,与常规用碘仿纱条,牙周塞治剂覆盖创面比较. [结果]采用转瓣法的切除手术,术后患者出血少,感染率低,炎症反应轻,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美容效果. [结论]采用转瓣法治疗唇(颊)侧的牙龈瘤,具有创伤小、术后反应小的特点,特别时在龈缘的外形恢复方面能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杨春霞  刘桂桃  段军  田立岩  赵红  华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983-2984,2986
[目的]探讨矽肺发展规律,预测今后若干年矽肺发病趋势。[方法]选取1970-2006年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局矽肺死亡病例52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死亡病例的合并症以及肺功能损伤程度及障碍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矽肺死亡病例最多见并发症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为10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糖尿病、气胸、冠心病等也很常见。②各期矽肺死亡病例中肺功能损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肺功能损害在各期均少,其中Ⅰ期矽肺以中度损伤为主,Ⅱ、Ⅲ期以重度损伤为主。③矽肺死亡病例肺功能障碍Ⅰ期以阻塞型和混合型通气障碍为主,Ⅱ、Ⅲ期以限制型通气障碍和混合型通气障碍为主。[结论]应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矽肺并发症。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生产性粉尘对肺功能的损害作用明显,而且损害的程度随着病期的进展而加重,因此肺功能的检查对矽肺全面诊断、病情演变的动态观察及劳动能力鉴定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河南省2008年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病原谱。[方法]采集2008年病毒性脑炎监测病例脑脊液标本,通过细胞培养分离病毒,RT-PCR、肠道病毒组合血清中和试验和肠道病毒VP1区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从168例病毒性脑炎病例标本中分离到24株肠道病毒,分离率为14.3%。鉴定结果显示23株为艾柯病毒,其中ECHO30占50%。[结论]2008年河南省引起病毒性脑炎的肠道病毒主要是ECHO30和ECHO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