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P)形成的原因及其血小板计数方法。方法选取EDP患者10例,采集2份样本,1份EDTA-K2抗凝,1份枸橼酸钠抗凝。EDTA抗凝血分别于0、15、30、60、120min上机检测。枸橼酸钠抗凝血在15min内检测。同时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 EDTA抗凝血0min检测的血小板结果与手工计数及枸橼酸钠抗凝法的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120min的血小板计数与手工计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钠抗凝血计数与手工计数的结果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EDP的动态分析支持EDTA依赖的血小板聚集是抗原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确认EDP患者用EDTA抗凝采血后应立即检测,也可用枸橼酸钠抗凝检测或手工计数。 相似文献
2.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T)就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我科近期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T的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T)就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血小板聚集而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我科近期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T的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摘要患者XXX,女,28岁,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PT、APTT、TT和Fg均在正常范围内,牙龈、皮肤、胃肠道等处无紫癜、出血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探索1种可靠的检测血小板的方法,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6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全血样本同时用枸橼酸钠和EDTA-K2抗凝,在10min,1h,2h分别检测血小板数量(PLT),并制血液涂片,并用手工法计算PLT,观察样本在不同抗凝剂不同时间中的PLT和血液涂片中的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用枸橼酸钠抗凝的样本在10min内观察血片有20例(76.9%)血小板没有聚集,用仪器检测PLT的平均值是139×109/L,与用手工法检测的平均值146×109/L比较相差4.8%,根据CLIA′88的标准,差异是可接受的。结论对于存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样本,可用枸橼酸钠抗凝样本后在10min内用仪器检测血小板数量。 相似文献
5.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病例进行分析,避免因PTCP出现医疗差错。方法利用仪器法、手工法和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分析血小板计数及形态。结果EDTA盐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凝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合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假性增高。结论EDTA盐抗凝剂引起的PTCP对于住院患者出现误诊误治的机率更大。 相似文献
6.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DTA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伴白细胞假性增高,且临床无出血征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7.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一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的现象。我科近期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P的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即荧光染色法(PLT-O法)检测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38例EDTA-PTCP患者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共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标本均经过EDTA-K2抗凝,应用电阻抗法(PLT-I法)及PLT-O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采集两组研究对象末梢血并用草酸铵进行抗凝,应用手工草酸铵法(PLT-M法)进行血小板计数。以PLT-M法为标准检测方法,并以涂片观察血小板形态为辅助方法,分析PLT-O和PLT-M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的一致性。结果在试验组中,PLT-I、PLT-O、PLT-M法检测血小板计数结果分别为(25.34±9.54)×10~9/L、(190.74±56.12)×10~9/L、(199.08±54.32)×10~9/L,PLT-O与PLT-M法具有更高的相关性(r=0.996);对照组中,PLT-M、PLT-I、PLT-O法检测结果分别为(204.14±56.51)×10~9/L、(205.43±56.67)×10~9/L、(204.21±58.59)×10~9/L,3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O法在EDTA-PTCP患者血小板检测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干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EDTA盐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用作血液分析的抗凝剂.但EDTA盐有时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时出现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疗(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dependent PTCP)。这种假性低血小板现象会导致临床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检查.甚至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因此,这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受到广泛重视。现将所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以手工草酸铵法为质量评价,分析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样本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稀释模式下的结果变化,为实验室提供方法依据。方法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应用全血细胞分析法、仪器稀释法、手工草酸铵法同时对PTCP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标本采集第5分钟时血小板检测值基本一致;应用全血模式分析,患者血小板检测结果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应用稀释模式分析第一种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在不同时间段差异较大;第二种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对稳定;第三种结果:患者血小板计数在60 min内发生分散-聚集-解离,使第60分钟时的检测结果与第5分钟时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手工草酸铵法测定结果差异不大。全血模式计数结果 >CLIA’88总误差的1/3判断标准,结果不可接受。结论按照稀释模式进行PTCP复检,5 min完成计数是成本低廉并能保证检验质量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dependent PTCP)首先于1969年被Gowland等人报道[1]。国外报道其发生几率为0.07%~1%,国内报道为0.77%[2]。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多发生在就医的患者,未见有相关健康人发生情况的报道。 相似文献
15.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发生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临床应予以重视,避免误诊误治。我科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1例PTCP的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表面糖蛋白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3):481-482
目的通过检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活性、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凝血项检查,分析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理与条件。方法用BDFACS Calibur扩检测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HELENA PACKS-4多通道血小板聚集仪分析血小板的聚集功能。结论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症时GPⅡb/Ⅲa表达增强,胶原、DAP、肾上腺素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中花生四烯酸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来我院检查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病例37例,另选体检健康者37例,记录观察EDTA抗凝血仪器法检测结果与枸橼酸钠抗凝血仪器检测结果,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与健康者血沉和免疫球蛋白。结果EDTA抗凝血标本检测出血小板出现堆积、聚集的情况;枸橼酸钠抗凝未发现血小板出现聚集、堆积状况;EDTA组观血沉、IgG、IgM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EDTA致使血小板减少的病理机制到目前为止不是很清晰,因而临床检验人员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定显得尤为重要,避免出现误诊、误治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标本通过肝素锂、枸橼酸钠及改良方案进行纠正,对血小板测定结果进行评估,建立一个简单、实用、且不延长结果报告时间(TAT)的方法。方法征集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志愿者120例,同时收集肝素锂、枸橼酸钠、EDTA-K3抗凝标本各一份,其中EDTAK3标本采用改良方法处理后再检测,三组检测结果与参考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肝素锂、枸橼酸钠、改良方案的纠正率分别为80.5%、39.2%、100.0%;与参考方法比较,P值分别0.129、0.013、0.051。TAT分别为(2.03±0.29)、(1.8±0.35)、(0.47±0.19)h。结论肝素锂组的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相关性最好,可比性最好。其次是改良组和枸橼酸钠组。改良方案对TAT影响最小、不用进行患者的二次采血,并且结果与枸橼酸钠相似,因此该改良方案可以用于临床上对PTCP标本的纠正。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