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外阴白色病变是指一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的女性外阴皮肤、黏膜营养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皮肤黏膜变白、变粗或萎缩,伴不同程度的组织变性.包括硬化性苔藓和鳞状上皮增生,两者可同时存在,称为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白色病变的癌变发生率约为2%~3 %,鳞状上皮增生、硬化性苔藓伴鳞状上皮增生可继发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硬化性苔藓很少继发VIN,恶变者罕见.  相似文献   

2.
罕见的外阴上皮内瘤变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主要为外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鲍温病(Bowen dis- ease)、鲍温样丘疹病、疣状癌及乳房外Paget病也归化外阴上皮内瘤变之列其临床表现和发生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各有特点,故诊断、处理和预后差别很大,对该4种疾病结合本院病例分析及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IN)是用来描述外阴皮肤鳞状上皮异常增生的一组癌前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快速上升。基于有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VIN可分为HPV阳性及阴性两类。前者通常发病年龄较轻,31%~4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后者常与硬化性苔藓相关,发生于老年患者,约60%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VIN根据形态学特征及病变深度,可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VIN可自行消退,但也可能进展为浸润性癌。激素治疗可阻止其恶性转化,但不能达到治愈,外科手术切除是浸润性癌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外阴硬化性苔藓、鳞状上皮增生及其他皮肤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目前多报道与免疫、炎症、细胞凋亡与增殖、遗传及局部环境有关.临床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多采用局部用药及物理治疗的方法,逆转病理改变,阻止其进一步发展,尚无根治方法,明确其病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从病因学角度深入展开探讨,为更有效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061634CD34在外阴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杨静…∥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4)·—283~284探讨外阴真皮组织内血管形成及密度改变与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NNEDV)及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的关系。方法:对沈阳市妇婴医院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人原始造血细胞抗原(CD34)在外阴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值为10·10,在VIN组织中MVD值为32·70,两者与正常皮肤(NS)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VSH)组织中MVD…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免疫和微循环改变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34阳性细胞在20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40例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中的表达,取10例正常外阴皮肤作对照.结果 CD4+T细胞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外阴皮肤(P均<0.05).CD8+T细胞在外阴硬化性苔藓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外阴皮肤和外阴鳞状上皮增生(P<0.05).CD34 阳性细胞标记的微血管数目在外阴鳞状上皮增生中较正常外阴皮肤稍增多,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外阴硬化性苔藓晚期病变中微血管数目明显减少,与正常外阴皮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真皮内细胞免疫无明显增强,炎性细胞浸润可能与微血管的扩张有关.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组织内存在免疫应答过度,造成局部组织细胞的破坏,进一步证明外阴硬化性苔藓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外阴硬化性苔藓病变晚期的胶原纤维化和细胞透明样变,导致微血管数目的 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和病理转归.方法:治疗对象均为经过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共60例,鳞状上皮增生型37例、硬化性苔藓23例,治疗后评价疗效并观察病变部位的病理变化.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鳞状上皮增生型和硬化性苔藓型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理对比研究发现:超声治疗后表皮、真皮层内组织结构逐步趋向正常,基底层色素细胞沉积.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070924外阴上皮内瘤变的研究进展/顾宇∥现代妇产科进展·—2007,16(1)·—65~66,68外阴Paget病,鲍温病及鲍温样丘疹病临床上属于特殊类型的外阴上皮内瘤变(VIN)。临床表现与VIN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靠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近年对各种特殊的VIN疾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为其诊断及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患者共127例,随机分2组,聚焦超声治疗组(78例)及药物治疗(49例),每组分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外阴硬化苔藓及混合型3个亚组.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组治疗痊愈率达69.23%,总有效率达93.58%,复发率为10.95%.与药物组对比,治愈率差异显著(P<0.55)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55)复发率差异显著(P<0.55)3个亚组治愈率有效率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55).结论 聚焦超声是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外阴和阴道     
040653外阴白色病变、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CD44诵的表达/刘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一2()04,18(l)一19一20 探讨Cl)44v6与外阴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外阴正常皮肤、外阴白色病变、鳞状上皮内瘤样变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20例,采用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结论 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交疗效好,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龙燕  王建凤 《新疆医学》2015,(2):237-239
外阴上皮内瘤样变(也称外阴白色病变)是女性外阴皮肤和黏膜组织色素改变和变性的一组慢性疾病,包括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硬化性苔藓及其它皮肤病[1]。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妇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是复发率较高[2]。聚焦超声治疗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23在不同外阴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PCNA指数及nm23蛋白表达与外阴鳞状细胞癌临床参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正常外阴上皮、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CNA及nm2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nm23蛋白均在正常外阴上皮、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外阴鳞状细胞癌较VIN及正常外阴上皮显著降低(P<0.05),不同级别VINnm23蛋白阳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NⅡ、Ⅲnm2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癌与中分化癌及高分化癌与低分化癌之间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分化癌与低分化癌nm2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原发灶nm23阳性值与转移灶nm23蛋白阳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无转移者原发灶与淋巴结有转移者原发灶nm23蛋白阳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23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而与绝经状态及年龄无关.对PCNA在不同外阴组织表达进行检测表明正常外阴上皮、VIN及外阴鳞状细胞癌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A指数随VIN级别的增加而升高,VIN Ⅰ与Ⅲ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INⅠ与Ⅱ及VINⅡ与ⅢPCN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阴鳞状细胞癌PCNA指数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其中Ⅰ、Ⅱ级PCN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与Ⅰ、Ⅱ级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原发灶PCNA指数较淋巴结无转移者原发灶PCNA指数明显升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有转移患者PCNA指数在原发灶与转移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灶较原发灶高.PCNA指数随着外阴鳞状细胞癌临床期别增加而升高(P.<0.05),Ⅰ期与Ⅳ期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及绝经状态对PCNA指数无影响,死亡患者nm23蛋白阳性值低,PCNA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N和外阴鳞状细胞癌PCNA指数较正常外阴上皮高而nm23蛋白表达降低,在外阴鳞状细胞癌中,随着组织学分级增加,PCNA有升高趋势,nm23蛋白表达有下降趋势,反之亦然.Nm2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呈负相关,PCNA指数与肿瘤转移呈正相关,故对于PCNA指数高,而nm23蛋白表达阴性的未转移病例应加强随访,密切注意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外阴上皮内瘤样瘤变(VIN)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宫颈门诊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VIN患者4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灶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 45例患者中,妇科检查异常25例,有明显临床症状17例.阴道镜下显示醋白突起19例,平坦醋白上皮17例,色素增加5例,色素减退4例.病检显示普通型VIN 37例,分化型VIN8例.45例患者中40例激光治疗,5例病灶切除术治疗,除2例激光治疗复发后再次治疗,其余病例追踪随访3个月至3年无复发.结论 妇科医师应提高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诊断意识,及时行活组织检查,确诊患者根据病情行病灶切除术或激光治疗,复发病例可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李鲜风  李煜 《海南医学》2013,24(21):3220-3222
目的 观察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21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对照组选择雌三醇软膏与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的鳞状上皮增生型、硬化性苔癣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愈率分别为96.8%和88.9%,均高于对照组相应类型的治愈率(x2=5.103 1,4.189 0,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335 0,P<0.05).结论 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效果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臭氧水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其中外阴鳞状上皮增生33例,硬化性苔藓31例,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16例)随机分为2组,聚焦超声组42例,臭氧水组38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均经3个月~6个月评估,聚焦超声组疗效95.2%,臭氧水组疗效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优于臭氧水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西药物配合波姆光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病变患者,对其采取中西药物配合波姆光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鳞状上皮增生型70例,用药后3-6个月均治愈,其中2例病程3个月,治疗2个疗程,随访10年无复发。硬化苔藓型及混合型共50例,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表皮层不同程度软化,无1例无效。有效率达100%,治愈率为81.7%。结论中西药物配合波姆光方法局部治疗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简便易行,安全、价格低廉,无副作用,患者易接受,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聚焦超声治疗作为一种新兴、无创的治疗方式,近年来发展较快,已广泛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聚焦超声作为治疗外阴硬化性苔藓的首选物理治疗方式,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经得到证实。近年来,聚焦超声逐渐应用于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中,对于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病变的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目前聚焦超声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也有报道,尽管相关研究较少,但其有效性同宫颈锥切一致。与其他有创性治疗相比,聚焦超声对于宫颈的影响最小,不增加妊娠的相关并发症。本文将对聚焦超声在外阴硬化性苔藓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 4 0例 ,采用微波治疗。结果 :外阴瘙痒症状基本消失 ,患处上皮不同程度地恢复正常 ,显效率 10 0 % ,不同的病理类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用微波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用药物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维生素E胶丸500mg,维生素A、D胶丸6000mg,维生素B1100mg,黄体酮针剂60mg,丙酸皋丸酮200mg,塞庚啶片50mg,分别加入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和凡士林软膏中配成两种乳剂,分别用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和外阴硬化性苔癣两种病变的局部用药,同时配合红外光局部照射,每天l一2次观察疗效。结果外阴鳞状上皮增生18倒,痊愈9例,好转9例;硬化性苔癣16例,痊愈4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药物配合红外光治疗外阴上皮内瘸样病变,治疗效果确切且经济、安全、方便、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