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带线骨锚钉缝合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于腓骨远端置入2枚不可吸收带线骨锚钉,缝合外侧副韧带残端,观察手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19.6±6.7)个月。术后12个月时AOFAS评分82~100分,平均(90.23±14.62)分较术前(45.87±12.32)分有明显改善(P<0.05);优19例,良8例,优良率90%。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获得较好恢复。结论采用带线骨锚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功能及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效果。方法:自2009年2月至2010年4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患者20例,采用带线锚钉骨膜与腓骨长短肌腱鞘进行缝合加固手术,术后石膏托固定固定踝关节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同时利用AOFAS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全部一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根据AOFAS评分显示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踝关节不稳发生。结论:利用锚钉进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的修复,具有手术创伤小,同时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腓骨短肌的功能,从而达到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亢 《重庆医学》2013,42(20):2394-2396
目的探讨MINI带线锚钉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修复和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INI带线锚钉修复和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于伸屈中立位并保证轻度外翻,观察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2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未感染且愈合良好,前抽屉试验显阴性患者25例,阴性率为92.6%;术后触压痛和活动痛的视觉疼痛评价法(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指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前X线片下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为(12.2±2.7)°,术后为(3.6±0.5)°,术前前抽屉试验距骨的移动平均值为(7.6±2.1)mm,术后为(3.4±1.3)mm,术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为(42.9±3.1)分,术后为(87.2±2.4)分,以上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带线锚钉能显著提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改良Evans手术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  桂鉴超  王黎明 《河北医学》2003,9(10):889-891
目的:探讨用改良Evans手术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疗效。方法:对42例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病人行改良Evans手术。常规暴露后,将腓骨短肌腱于腱腹处切断,自外踝尖端在腓骨内向后上方钻孔,将肌腱部分引出骨道并固定于腓骨骨膜上。全部病例从损伤至重建术的时间为4~11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2~6年.平均4.8年。结果:按Good评价标准达到Ⅰ级者8人,Ⅱ级者18人,Ⅲ级者12人,Ⅳ级者4人。X片显示有4人出现踝关节的退变。结论:改良Evans手术虽然明显改善了外踝的稳定性,但对疼痛的缓解却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结合改良Gould-BrostrÖm术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治疗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方法:选取81例CLA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行带线锚钉+改良Gould-BrostrÖm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改良Gould-BrostrÖ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特征及治疗后MRI表现,并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MRI图像,其中74例经手术证实,另外32例经临床诊治随访及MRI复查证实。结果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MRI表现为:Ⅰ度,韧带肿胀,T2WI上信号增高。轻Ⅱ度与重Ⅱ度:韧带肿胀或韧带变细,韧带连续性部分中断(轻Ⅱ度撕裂小于1/2,重Ⅱ度撕裂大于1/2),T2WI信号不均匀增高。Ⅲ度连续性中断,断口不整齐,关节有较多积液。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可以伴随其它损伤。用MRI对患者进行治疗后的追踪检查,可以采用0-Ⅲ级标准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论 MRI是全面评价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及治疗效果的最佳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充分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较为常见,早期诊断、治疗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目前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方法甚多,各有其优、缺点,高频超声以其独特的优势,有望成为日后诊断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本文就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诊断现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的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临床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提供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利用冰冻断层切片技术,将30例侧踝、距下关节制成4个方位(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斜横断位)的薄层断层标本,观察各韧带在各方位上的出现范围及其附着、走行与毗邻关系。结果 当足呈自然放松位时,距腓前韧带在横断位,跟腓韧带在斜横断位,距腓后韧带在冠状位,颈韧带在冠状位,距跟骨间韧带在矢状位断面上,为最佳观测方位,并提出了各韧带在断面上的辨认标志。结论 依据辨认标志和选择合适的观测方位有助于踝关节外侧韧带和距下关节韧带在断面标本上的观测。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扭伤在体育锻炼或者日常运动中属于非常常见的关节损伤状况,据统计,所有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损伤占30% .其中外侧副韧带出现问题的情况最多,外侧副韧带由距腓前韧带、后韧带以及跟腓韧带组成,运动过程中踝关节着地方式不正确是引发其受损的主要机制[1] .如果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反复疼痛、肿胀、容易扭伤和疲劳等踝关节不稳的表现,最终导致踝骨性关节炎,影响脚踝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李慧  李达  李晓芳 《当代医学》2022,(13):156-158
目的 比较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1组(n=32,给予手术治疗)、观察2组(n=32,给予锚钉修复治疗)及观察3组(n=32,给予石膏固定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1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高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的93.7%、90.6%,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疼痛、功能、最大行走距离、行走路面、步态异常、踝关节伸屈活动、内外翻功能、后足稳定性、对线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观察3组疼痛、功能、行走路面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观察1组和观察2组,观察2组功能评分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低于观察2组和观察3组的9.3%、15.6%,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锚钉修复治疗、石膏固定治疗比较,对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显著,若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恢复要求较高,建议推广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物理康复训练等保守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踝关节镜探查清理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腓骨短肌腱外侧韧带重建手术进行治疗。采用美国足裸外科(AOFAS)裸-后足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治疗优良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1)两组治疗前的AOFAS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t=2.183,P〉0.05),而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有上升,但以观察组重建手术治疗的疗效更佳,差异有显著性(t=11.236,P〈0.05);(2)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00%、复发率为0.00%、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05%、13.16%、21.05%(χ^2=9.28,11.12,10.73),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副韧带重建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治疗疗效显著,并且预后疗效良好,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可见该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常规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重建手术组:采用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结果重建手术组患者优良率88.24%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1.2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重建手术组(90.18±0.71)分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72.43±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7,P<0.05)。结论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篮球运动员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斌 《中华综合医学》2002,3(5):450-451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张会久  韩露   《中国医学工程》2012,(5):102-103
目的探讨应用骨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科应用骨锚钉重建32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范围19-70岁。致伤因素如下:车肇事伤30例,扭伤2例,运动伤1例;左膝13例,右膝19例。所有患者均为Ⅲ度断裂,其中股骨内侧髁韧带起点处断裂24例,胫骨止点处断裂8例。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在7d以内。结果随访患者27例,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各指标均高于术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应用骨锚技术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及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骨科微创治疗的理念,是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性损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不同体位下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进行断层解剖学观察 ,为MRI诊断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无明显关节病变的成人尸体足 ,自然松弛位 3 4例 ,足完全跖屈位 3例 ,足完全背屈位 3例 ,共 40例。置 -3 0℃低温冰箱冰冻 1周 ,制成冠状位 10套、矢状位 7套、横断位 10套、斜冠状位 5套、斜矢状位 3套、斜横断位 5套连续断面标本。逐片观察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附着、走行、毗邻关系。结果 :距腓前、后韧带及内侧副韧带在横断切面足呈完全背屈位时显示最佳 ,冠状切面在足的不同体位时 ,内、外侧副韧带除距腓后韧带均能较好显示 ,斜冠状位可显示胫距前韧带及胫舟韧带的全长 ,斜横断切面可显示胫距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全长。结论 :在足的不同体位下 ,选择最佳切面可分别显示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全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修复三角韧带损伤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讨论三角韧带修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合并内侧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25例,采用带线锚钉联合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恢复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骨折愈合良好。随访24~52个月,平均随访37.5个月,无关节不稳定,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优18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8%。结论: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断裂的三角韧带联合钢板螺钉固定踝关节骨折能有效维持踝关节稳定性,促进三角韧带愈合,踝关节远期功能更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踝关节外侧不稳的诊断及探索简单易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观察1990年底~2002年底,踝关节不稳Ⅱ度以上并进行踝关节外侧韧带解剖重建术的11例病人的疗效。结果:随访1~7年,平均4年3个月。优10例;差1例。结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解剖重建术对踝关节外侧不稳是创伤小,简单易行,并发症少,而且是疗效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微型骨锚修复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观察术后疗效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4例15指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微型骨锚植入重建断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的方法进行治疗。术后2周拆除石膏,进行保护性功能练习,复查患者患指侧方应力试验及关节活动度(ROM),观察指体有无肿胀、畸形和疼痛,X线有无骨锚松动、脱落,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为10.7个月。所有患者指间关节被动活动稳定、无疼痛,关节ROM 70°~110°,平均91°;Dargan评定,优1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3.33%。结论:采用微型骨锚治疗急性闭合性近指间关节侧副韧带起点或止点损伤的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踝关节不稳定(CAI)患者经全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修补术后重返运动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接受全镜下外侧副韧带修补术治疗的CAI患者。评估并比较术前术后Tegner评分、Karlsson评分,同时采用多元Cox回归模型探究术后重返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