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科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下肢骨折需要手术治疗,术后需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16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由管床护士负责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术后观察,A组病人有5例并发了深静脉栓塞,B组病人无一例发生深静脉栓塞.结论 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前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方法以我院骨科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65岁以上髋关节骨折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术前让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对照组则术前不给予抗凝药物干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准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椎管内血肿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均未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而对照组则有13例患者(26.00%)出现深静脉血栓,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口服利伐沙班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莫捷华 《当代医学》2010,16(20):38-3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方法对30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0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老年患者经过治疗与防治后,痊愈28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6.7%。结论防栓治疗及早期伤肢主被动功能锻炼可明显减少老年患者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早期有效地预防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肺栓塞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足底静脉泵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 收集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例130例,男47例,女83例,年龄60~94岁,平均78.5岁,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足底静脉泵行物理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第3、7、14天的D-二聚体的变化及下肢肿胀程度,术后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第14天下肢周径较健侧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第7天D-二聚体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底静脉泵运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预防深静脉血栓有帮助,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3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21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患者血D-二聚体。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查血D-二聚体,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D-二聚体与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检测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116例老年髋部骨折并行手术的患者,依据是否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分组,对照组58例为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组58例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与FIB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3dD-二聚体与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检测FIB及D-二聚体的水平,有助于早期预测及诊断下肢静脉血栓,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2例,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使用常规护理手段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疼痛、DVT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防止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加快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颖  薛柏余  于雪 《微创医学》2007,2(3):188-189
目的观察老年膝、髋关节置换术后卧床72h以上的患者使用压力抗栓泵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对11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抗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两组均在术后相同时间检测凝血指标及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全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共计8例(7.41%,8/108),其中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75%,1/57),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13.73%,7/51),两组问差异有显著性。术后7d凝血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常规抗凝治疗基础上使用压力抗栓泵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且术后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先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随后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患者确诊后立即实施溶栓治疗,统计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下肢深静脉造影后,对比两者诊断情况.同时,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前后血流频谱Vs、Vd和RI指标变化.结果:经彩超检查显示38例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出率为76. 00% (38/50),根据血栓形成情况分为周围型18例(36. 00% ),中央型22例(44. 00% ),混合型10例(20. 00% ),其中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比最低,显著低于周围型和中央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下肢深静脉造影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检出率84. 00% ,略高于超声诊断76. 00% ,但是无显著差异(P>0. 05).与下肢深静脉造影相比,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 48% (38/42),无误诊者,漏诊者为9. 52% (4/42). 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前血流频谱显示:Vs(48. 06 ± 5. 03)cm/s、Vd(10. 36 ± 2. 39)cm/s、RI(1. 75 ± 0. 37);溶栓后为Vs(37. 06 ± 4. 11)cm/s、Vd(7. 69 ± 2. 67)cm/s、RI(2. 67 ± 0. 53);溶栓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参考资料,可作为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莉慧  宁宁  侯晓玲  刘晓艳  何月 《西部医学》2017,29(9):1255-1259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血栓筛查流程图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29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1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栓预防措施和常规髋部骨折治疗措施,观察组采用血栓筛查流程图,通过D二聚体检测和RAPT(the risk assessment profile for thromboembolism) 量表对患者血栓形成风险进行评估,根据D二聚体值及RAPT评估结果按照流程图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常规髋部骨折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情况、住院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日; 通过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D二聚体阳性率为99.63%;RAPT 5~7分, DVT发生率为0;RAPT 8~14分,DVT发生率为8.33%;RAPT>14分,DVT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近端/远端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日少于对照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应用血栓筛查流程图能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术后疗效,并有利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讨对髋部周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栓塞( DVT)的预防中起到的作用.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髋部周围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患者.干预组患者实施有效措施,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形成,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预防效果.结果:干预组44例患者有2例患者出现了静脉栓塞,其它患者在治疗护理后均得到恢复;对照组44例患者有10例患者出现了DVT.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栓塞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髋部周围骨折患者进行较系统的护理干预,起到了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丹红注射液对髋部周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我科两年来118例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术后使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有效率92.6%。结论:丹红注射液对髋部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栓筛查流程图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予以常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观察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利用血栓筛查流程图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7.78%,数据对比P<0.05;观察组医护合作满意度评价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栓筛查流程图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利于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和提高医护合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患者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方法:选取老龄髋部骨折患者166例,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与对照2组,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结合足底静脉泵物理预防治疗,对比2组患者用药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10 d后血常规、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2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龄患者髋部骨折后早期采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是必要的,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的预防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观察抗栓胶囊”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即分成二组.治疗组30例,用中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抗栓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并分析2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结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避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一步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7.
於建 《吉林医学》2012,(26):5685
目的:探讨抗凝药物治疗在对预防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术后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对照组术后做早期床上功能锻炼,并按摩腓肠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3.3%,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25.0%(P<0.01)。结论: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实施预防性的抗凝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丹参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提要为评价丹参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随机将169例下肢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分为未用药组(对照组)和丹参预防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80例,观察组89例。观察组术前5天-术后7天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术后作Doppler超声检查。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DVT发生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13.5%,对照组为4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提示丹参注射液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主题词下肢深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8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检查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研究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护理应用效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100例老年患者分为2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50例患者,在其他基础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给予对照组老年患者实施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传统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老年患者实施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将2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以及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88%,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66%;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的74%;观察组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患者的发生率16%,2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降低了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