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庄亚纯 《心电学杂志》1997,16(3):157-158
目前对期前收缩发生的机制尚未充分了解,但有几种解释:(1)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激动,(2)折返激动。目前公认折返激动是引起期前收缩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期前收缩有固定的偶联间期,少数情况下可出现折返径路中的文氏、交替性文氏,或反文氏现象而使偶联间期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但作者最近遇到1例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现象,国内外文献仅见零星病例报道,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6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持续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在常规12导联中,同一导联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形态基本相同,但偶联间期呈长短不规则交替。从图中显示的几个导联来看,Ⅱ、aVR导联为长-长-短-短;V_1为短-长-长-长;V_5为短-短-长-长。长者520ms,短者410ms,相差甚大。交替找不出规律,偶联间期长短与窦性周期长短也无关系。显示心室内产生期前收缩的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现象。  相似文献   

2.
由室性搏动揭示室房逆向双径路传导,临床上较少见,现通过2例(图1、图2)分析其机制。图1患者女性,5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QRS波群在Ⅰ、aVL呈qR型,RaVL>RⅠ,Ⅱ、Ⅲ、aVF呈rS型,SⅢ>SⅡ,心电轴-51°,V5、V6T波正负双相或低平(图略)。入院后心电图连续记录示:窦性P-P间期1.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63岁。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主心律(心率约40次/min)入院植入VVI起搏器。术后3月随访时V1导联连续记录(图1)可见基本心律为窦性,频率68次/min,VVI起搏频率58次/min,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T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呈起搏-室性期前收缩三联律。  相似文献   

4.
折返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径路中文氏及反文氏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折返是指冲动在激动某种心肌传导组织后返回原处并再次激动该处组织的现象。其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解剖或功能上的折返环路,(2)折返环路中具有单向阻滞,(3)环路内充分的传导延缓。上述条件缺一不能形成折返。 一、文氏及反文氏现象的诊断标准 由基本激动折返而引起的期前收缩称折返性期前收缩。通常折返激动是沿着同样的途径按同样的速度进行折返并达到同一终点的,说明折返性期前收缩与其前一次激动关系密切,故而期前收缩的偶联间期固定,且其形态也是一致的。如折返传导时间逐渐延长,直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症。长Ⅱ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P-P间期匀齐,频率约107次/min,可见频发的室性期前收缩(PVS)。呈二或四联律,且2个PVS之间的窦性搏动数目符合2n 1规律,配对间期呈长短交替,短的约为0.42~0.44s,长的为0.50~0.52s,传导形式如梯形图所示:在PVS的折返径路内存有2个水平传导性能不同的阻滞区,近端为2:1阻滞,远端为3:2传导的文氏阻滞区,故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显性、隐匿性PVS二联律伴折返径路内A型交替性文氏传导。  相似文献   

6.
王军  杨佩 《心电学杂志》2001,20(2):88-89
例1患者男性 ,21岁。因发热、咳嗽1周 ,胸闷、心悸3天就诊。体检 :BP15/10kPa(112/75mmHg) ,心率90次/min ,心律不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V6导联连续描记 (图1)示窦性心律 ,略有不齐 ,频率83~100次/min ,P_R间期0.16s,可见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以隐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形式出现 ,其联律间期不等 (0.48~0.56s) ,且有规律可循 ,即由长逐渐缩短 ,直至室性期前收缩缺失 ,然后再重复出现。短室性期前收缩间期…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34岁。因胸闷、心悸18天,加重2天来院就诊。体检:T36.9℃,BP120/74mmHg,心界不大,心率68次/min,心律不齐,可闻期前收缩,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血清电解质、血沉、心肌酶学检查正常。X线胸片、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图略)表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检测(图1)示:基础心律为窦性,P-R间期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9岁。因妊娠6^ 月后反复气急、胸闷于产后4月入院。临床诊断:围生期心肌病。体检:BPl30/90mmHg,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75次/min,心律齐,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妇产科检查未见异常。动态心电图(图1)见:①P波为窦性,P波的节律规则,P—P间期分别为940(A)及840ms(B);②A中R3、5和B中R5均为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 ,82岁。因黑便 2 d于 1998年 12月 2 1日入院 ,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 ,入院体检 :神志清楚 ,心率 77次 /m in,心律不齐 ,可闻及期前收缩 ,A2 >P2 ,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呼吸音清晰 ,腹部无抵抗 ,肝脾未触及 ,无异常肿块触及。入院时常规描记 12导联心电图 (图 1)。图 1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房室交界性双径路传导   长 导联心电图示窦性 P波基本匀齐 ,PP间距 0 .78s,心率 77次 /min,QRS波呈 q Rs形 ,T波略圆钝 ,上下两行各出现 1次宽大畸形 QRS波 ,QRS时限为 0 .16 s,考虑是室性期前收缩 ,本例 PR间期呈长短两种类…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2岁.因胸闷、心悸1月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Ⅱ导联连续记录(图1)示:基本心律为窦性,P-P间期不规则(0.84~0.92s),心率65~71次/min.上行R_(2、5、8、11、14、17、)中行R_(5、9)及下行R_(2、7、14)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略有差异,时间<0.12s,偶联间期0.38~0.50s,无代偿间歇,属间位性房室交接区性期前收缩,因在房室交接区隐匿性逆行传导,使其后第1个窦性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50岁。因心悸、胸闷2周就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心率93次/min,P—R间期0.14s,可见提前出现的房性P’波,偶联间期固定呈三联律,部分未下传激动心室,代偿间期不完全。R5.8、15\18分别为房性P’波下传激动心室所致,P’-R间期0.54s,QRS波群前均见P^-波,P^--R间期0.10s。ST段水平型压低0.05~0.10mV,T1.11负正双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三联律(部分未下传),房性反复搏动揭示房室结双径路,  相似文献   

12.
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的心电图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传导系统的双径路传导以房室结最常见 ,而发生在心室折返径路内则罕见 ,现报告 3例。1 临床资料  例 1 女 ,49岁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 1 3498次成对出现 1 79次 ,连续出现 3次呈短串性室性心动过速 31次。图 1系模拟 V5导联 1 3时 37分连续记录一个片段 ,示窦性搏动的 T波振幅低平 ,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偶呈成对出现 ,其QRS形态一致 ,偶联间期为 0 .46s、0 .41 s交替出现 ,符合心室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图 1 例 1心电图  例 2 女 ,1 3岁 ,病毒性心肌炎。 导联连续记录 ,P- P间期 0 .68~ 0 .84s,较长 P- …  相似文献   

13.
《心电学杂志》2002,21(3):189-190
  相似文献   

14.
室性期前收缩(PVS),在心脏病人和正常人群中都常见;前者为器质性,后者多为功能性。近年来PVS发病率增高,有的青年人久治不愈。本文对心电图上QRS波群及ST-T改变的分析,结合临床资料试图从中找出规律性的特征,以探索两者鉴别诊断,提高临床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选出门诊中育PVS者168例,根据  相似文献   

15.
陈旺  张良洁 《心电学杂志》2007,26(3):149-150
例1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心悸、胸闷、头昏3年就诊。既往有室性期前收缩。体检:BP12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心律不齐,心前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呼吸音正常。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97次/min,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56岁。因心悸10余天就诊。既往体健。血压135/85mmHg,心律不齐。图1上行示P-P间期0.89~0.95s,频率63~67次/ min;P-R 间期0.13s;图1下行示P-P间期0.80~0.90s,频率66~75次/min;P波高尖,P-R间期0.14s。图1上下行均可见频发的间位性或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窦性P波顺传的QRS波群均呈Rs型,时间正常。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室性期前收缩伴快、慢双径路同步传出;(3)频发依赖性不完全性结间束阻滞。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女性,72岁。既往有冠心病史。来我院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97次/分,P—R间期为0.18s,P’波为房性期前收缩,第1个P'-R间期为0.48s,其后的窦性P波下传时P—R间期依次为0.34s、0.32s、0.24s、0.18s,第2个P’波为阻滞型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性期前收缩后出现房窒传导的反文氏现象;  相似文献   

18.
室性期前收缩揭示急性心肌梗死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1 患者男性,30岁.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1h就诊.心电图(图1上行)示:窦性心律,68次/min,QRS_(v_1、v_2)呈rS型,V_3呈qRs型,V_4~V_6呈qR型,ST_(v_1、v_2)呈等电位线,ST_(v_3、v_4)压低0.2mV,ST_(v_5、v_6)压低0.1mV;T_v_1倒置,余直立.室性期前收缩在V_2呈QrS型人,V_3呈qrS型,时间0.12s,ST_v_2呈等电位线,ST_v_3压低0.15mV,T_(v_2、v_3)均直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次日复查心电图(图  相似文献   

19.
郭晓云 《心电学杂志》2003,22(2):104-104
患者女性,14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伴晕厥半年来院就诊。体检:平卧位,T36.5℃,R21次/min,BP110/75mmHg,心界不大,心率84次/min,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腹软,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均正常。X线胸片示心影大小及形态均正常。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各房室腔未见增大。临床诊断:晕厥待查。常规心电图(图略)示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24h动态心电图(图1A)示:窦性P-P间期基本匀齐,为0.68s,Q-T间期0.36s,从第1个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起始至下一窦性QRS波群起始间期为1.36s,已达窦性周…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79岁,因间歇性心悸,呼吸困难10年,气促不能平卧10天而入院。体检:T37℃,P80次/min,R24次/min,BP20/12kPa(150/90mmHg)。急性病容,半卧位。心率80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糙,两肺底可闻及中小啰音。肝肋下3cm,质中等,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X线胸片示左心室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室间隔运动幅度低且不协调,收缩期增厚率降低,侧壁、下壁运动幅度均降低。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动态心电图(附图A)示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提前的QRS波群宽大畸形,MV_1主波向上,MV_5主波向下,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提示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搏点位于左心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