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8~24 h 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 mmHg],口服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4周后血压不达标者用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5.0 mg/6.25 mg 继续治疗4周,应用 ABPM 评价治疗前后服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以起床后2 h 内 SBP 增加≥23 mmHg,DBP≥15 mmHg 为晨峰阳性(MBPS)(+)组,低于以上值为 MBPS(一)组。结果 1)入选84例患者,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治疗4周末,24 h SBP/DBP 降低(10.8±1.7)/(8.6±0.8)mmHg,服药后18~24 h SBP/DBP 降低(10.1±1.5)/(7.6±1.0)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均<0.01)。MBPS(+)和(-)患者的服药后18~24 h SBP/DBP 分别降低(11.1±2.5)/(8.9±1...  相似文献   

2.
作者分析了近来3个抗高血压治疗试验结果, 共包括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10759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共4736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214mmHg(21.3~28.5kPa,1kPa=7.5mmHg),舒张压<90mmHg],年龄60岁。开始治疗口服氯噻酮每日12.5至25mg,据需要加服阿替洛尔每日25mg或安慰剂。平均随访4.5年,收缩压下降11.1mmHg,舒张压下降3.4mmHg,卒中减少36%(P=0.0004),冠心病减少28%(P=0.01),血管性死亡减少23%(P=0.05)。瑞典老年高血压试验:共1627例,血压180~230/105~120mmHg,年龄70至84岁。随机口服阿  相似文献   

3.
本文目的是评价硝苯吡啶治疗老年人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病人和方法受试病人23例,男7例,女16例,年龄65~98岁,平均79±2岁。排除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衰和新近脑血管病,全部病人都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平均血压191±2.4/96±1.8mmHg,其中5例单纯收缩压增高,平均血压184±4/79±3mmHg。受试前渐停全部降压药,并观察血压至少2周。试验分两组进行。急性试验组12例病人,晨空腹服硝苯吡啶20mg,休息1时后再服1片,于服药后30、60、90,120分钟,继以每小时一次,共8次,分别测量坐位和立位血压和心率。短程试验组:硝苯吡啶每12小时服20mg,共8周。直到血压降至160/90mmHg,每2周测一次体重、坐位和立位血压及心率。治疗前和治疗8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患者和单纯高血压(不伴有左心室肥大)平均心率、平均心率血压乘积及其昼夜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31例、单纯高血压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各组24h平均心率、24h平均心率血压乘积及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单纯高血压组24h平均心率(75.1±10.8/次/min)、24h平均心率血压乘积值(9531.2±1321.8/次/min.mmHg)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大组(79.1±10.9/次/min,11027.2±1562.7/次/min.mmHg)则较后两组更高,同时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结论平均心率、平均心率血压乘积增高及其昼夜节律减弱对高血压及其左心室受累程度有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减小血压变异的作用.研究两种药对高血压治疗益处的内在差异.方法 门诊随机抽取首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1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01例,服氨氯地平5~10 mg,1次/d.B组110例,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2次/d.两组均合用氢氯噻嗪片(DCT)12.5~25.0 mg,1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做动态血压检测(ABPM),分析两组问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BVP)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2周和4周的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白天和夜间收缩压BVP的幅值A组均比B组低[白天:A组(12.1±3.1)vs B组(13.1±2.7)mmHg,夜间:A组(11.4±1.3)vs B组(12.8±2.5)mmHg,P均<0.05].4周后白天和夜间收缩压BVP的幅值两组均进一步下降.A组仍比B组低[白天:A组(10.8±2.5)vs B组(11.5±2.6)mmHg,夜间:A组(10.5±2.6)vs B组(12.1±1.3)mmHg,P均<0.05].结论 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氨氯地平对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5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关左心室肥厚的病人服替米沙坦(40~80 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6.25~12.5 mg/d),共20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及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50例患者血压由(160.7±13.1)/(100.5±6.4)mmHg降为(136.0±11.1)/(84.4±7.2)mmHg.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29.8.0±16.2)g/m2降至(111.6±22.3)g/m2,P< 0.01。只1例发生轻度皮疹。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替米沙坦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且对左室肥厚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严重不良反应。方法在2004-04-2005-09,对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时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有4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男3例,女1例,年龄67~81(74.0±5.9)岁,治疗前血压(207.0/114.3±16.4/6.7)mmHg,含服硝苯地平10~20(12.5±5.0)mg,降幅达(117.2/64.3±18.1/10.5)mmHg,不良反应出现时间0.5~6.0(2.0±2.7)h。其中2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1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发作。结论应禁止在高血压急症及假急症使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56岁。患高血压病20年,93-6-21入院。当时血压23/12kpa(172/90mmHg),心率72次/分,心电图正常。入院后停用所有药物。6-26血压29/13kpa(128/8mmHg),心率78次/分,开始服吡索洛尔(biso-prolol,商品名:康可,德国默克药厂生产,深圳协和医药实业公司提供)5mg,bid。4天后(6~30)达最大降压作用,血压20/10kpa(150/75mmHg),心率62次/分。于服药10天后(7~6)出现胸闷不适。当时未测血压,心电图示“高度窦房传导阻带”(图1)。即停服吡索洛尔,  相似文献   

9.
芬太尼引起心动过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于2005年4月,因上腹不适在我院行无痛胃镜检查,术前血压为120/70mmHg,HR70次/min。静脉推注芬太尼0.1mg后,心电监护示患者心率为30次/min,立即静脉推注阿托品0.5mg,患者诉胸闷、心前区不适,无恶心、呕吐,心率迅速上升至150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约5min后心率又下降为40次/min左右,血压下降至60/4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胸前导联(V1~5),ST段水平型压低0.05~0.3mv。立即给予快速补液、多巴胺静脉滴注、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血压升至80/50mmHg,心率50次/min左右,急查心肌酶(出现症状约1h)CK268u/L,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减小血压变异的作用,研究两种药对高血压治疗益处的内在差异。方法门诊随机抽取首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1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101例,服氨氯地平5~10 mg,1次/d。B 组110例,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2次/d。两组均合用氢氯噻嗪片(DCT)12.5~25.0 mg,1次/d。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做动态血压检测(ABPM),分析两组间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BVP)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和4周的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白天和夜间收缩压 BVP 的幅值 A 组均比 B 组低[白天:A 组(12.1±3.1)vs B 组(13.1±2.7)mmHg,夜间:A 组(11.4±1.3)vs B 组(12.8±2.5)mmHg,P 均<0.05]。4周后白天和夜间收缩压 BVP 的幅值两组均进一步下降.A 组仍比 B 组低[白天:A 组(10.8±2.5)vs B 组(11.5±2.6)mmHg,夜间:A 组(10.5±2.6)vs B 组(12.1±1.3)mmHg,P 均<0.05]。结论与硝苯地平缓释片...  相似文献   

11.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高血压的降压作用.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予以口服施慧达(2.5~5.0)mg/d,疗程4周,其中26例病人运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60例病人经治疗4周后,24 h收缩压为(121±11)mmHg,舒张压为(78±6)mmHg,白昼及夜间血压均控制在130/90 mmHg以下.心率无明显变化.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施慧达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服用方便的药物,每日服药一次能有效控制24 h血压及清晨高峰期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评价国产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坎地沙坦酯16 mg/氢氯噻嗪12.5 mg)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清洗期后,进入坎地沙坦酯片8 mg单药治疗期,对4周后坐位血压未达标者(达标为血压<140/90 mmHg),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分别服用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复方坎地沙坦酯组,28例)或16 mg坎地沙坦酯片(坎地沙坦酯组,27例)治疗8周.比较两组服药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变化.观察组内与组间服药前后的不同时段的血压变化,谷峰比值及血压平滑指数.结果共55例患者完成动态血压监测,两组基础指标比较无差异.复方坎地沙坦酯组与坎地沙坦酯组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全日平均值(24小时)、日间平均值(600~2200)、夜间平均值(2200~600)均明显下降,与同组基线值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复方坎地沙坦酯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全日平均值(24小时)、日间平均值(600~2200)、夜间平均值(2200~600)的降低幅度与坎地沙坦酯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服药谷峰比值(SBP/DBP)复方坎地沙坦酯组分别为99.36%(19.16/19.28 mmHg)和87.36%(10.14/11.61 mmHg),复方坎地沙坦酯组分别为54.42%(7.30/13.41 mmHg)和64.86%(6.43/9.91 mmHg).血压平滑指数(SBP/DBP)在复方坎地沙坦酯组为4.53/3.91,坎地沙坦酯组为1.29/1.52.结论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复方制剂比单药降压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动态血压平均下降幅度日间>全天>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复方坎地沙坦酯控制血压更平稳.  相似文献   

13.
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血压晨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18~24 h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180mmHg,舒张压(DBP)95~109 mmHg],口服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rag/6.25 mg,4周后血压不达标者用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5.0 mg/6.25 mg继续治疗4周,应用ABPM评价治疗前后服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以起床后2 h内SBP增加≥23 mmHg,DBP>15 mmHg为晨峰阳性(MBPS)( )组,低于以上值为MBPS(一)组.结果 1)入选84例患者,比索洛尔/氢氯噻嗪复方片(2.5 mg/6.25 mg)治疗4周末,24 h SBP/DBP降低(10.8±1.7)/(8.6±0.8)mmHg,服药后18~24 h SBP/DBP降低(10.1±1.5)/(7.6±1.O)mmH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d0.01).MBPS( )和(一)患者的服药后18~24 h SBP/DBP分别降低(11.1±2.5)/(8.9±1.8)mmHg(n=26)和(9.9±1.5)/(8.0±2.O)mmHg(n=58)(组间比较,P<0.05).MBPS( )患者的晨峰程度降低(14.1±2.7)/(10.5±2.5)mmHg(P<0.05),而MBPS(一)患者的晨峰程度未见明显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方法:老年性 ISH 病人53例,予倍他乐克治疗,起始剂量为12.5mg,1次/d,根据病人耐受程度,逐步加量至50mg,1次/d,如血压未达到目标值,则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d,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脉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后收缩压及脉压显著降低(P<0.01),而舒张压的变化无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1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用卡维地洛(12.5mg/d~25.0mg/d),观察时间为12周,测定临床血压值。结果服药12周后有效率达84.13%(106/126),收缩压治疗前(164.2±20.3)mmHg,治疗后(142.3±16.1)mmHg,舒张压治疗前(105.6±12.3)mmHg,治疗后(91.2±8.6)mmHg,治疗前后比较,P<0.001;心率治疗前为(71.8±6.2)/min,治疗后为(63.8±5.3)/min,治疗前后比较,P<0.001。有6例病人因心动过缓和心悸不适不能耐受而停药,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8岁。因头昏?头痛10余年,反复晕厥2年入院。患者近10余年来反复出现头昏?头痛,曾于5年前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未服药时血压为180~160/110~100mmHg(1mmHg=0.133kPa)。5年来规律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和卡托普利片(25mg,tid)治疗后血压控制正常。近2年患者反复发作晕厥,均于站立位时发作,平卧后即刻好转,症状发作时伴抽搐?小便失禁,曾于外院治疗无好转。入院体检?血压180/10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入院后多次在站立位发作晕厥,观察当时血压<80/50mmHg,心率稍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从门诊及体检人群中随机抽查113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按JNC-7标准将其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497例(≤120/80 mmHg)、高血压前期组258例(130~139/85~89 mmHg)、高血压组371例(≥140/90 mmHg).通过...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一个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多重心血管危险因子的中重度高血压病人中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在广州荔湾区2个卫生服务站收治中重度高血压病人,分为治疗组(n=70)和对照组(各70人,常规治疗并无特殊方案),治疗组接受钙拮抗剂和利尿剂治疗,并接受健康教育等非药物治疗以及定期随访,对照组按高血压病系统管理,定期随访鼓励坚持服药等。结果治疗组患者基础收缩压(179.4±14.1)mmHg,舒张压(101.3±8.1)mmHg,总胆固醇(6.4±1.5)mmol/L,甘油三酯(1.7±1.1)mmol/L,血尿酸(438.0±110.3)μmol/L,血糖(6.2±1.3)mmol/L。治疗3年后收缩压(138.0±9.1)mmHg,舒张压(78.8±5.5)mmHg,总胆固醇(5.3±1.2)mmol/L,甘油三酯(1.6±0.9)mmol/L,血尿酸(342.9±94.9)μmol/L,血糖(5.2±1.3)mmol/L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也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1%(治疗组),16%(对照组)。治疗组有1例因心脑血管病入院及死亡(1.4%),对照组有12例因心脑血管病入院(17%),4例死亡(5.7%),治疗组明显减少心脑血管死亡及入院率(P<0.01)。结论良好血压控制及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饮食治疗是控制高血脂等心脑血管危险因子的基础,应该全面推行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以控制迅速增加的高血压患病率以及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压与心率基础值对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的影响。方法不明原因晕厥病人51例,行45min基础直立倾斜试验(head-uptilttest,HUT),阴性病人保持70°倾斜角,直接含服硝酸甘油0.25mg,继续20min试验;HUT阳性病人按晕厥反应类型分为血管抑制型组、心脏抑制型组与混合型组。比较基础血压和基础心率。按血压140/90mmHg与心率(60次/分)为界分别分为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心率偏慢组与心率正常组。结果HUT阳性组率为62.7%(32/51),其中血管抑制型21例;心脏抑制型5例;混合型6例;阴性19例。HUT阳性组病人的血压与心率基础值与HUT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晕厥发生率:高血压组62%(8/13),血压正常组63%(2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偏慢组3/5,心率正常组60%(2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与心率基础值对HUT没有明显影响,不能作为HUT试验阳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小剂量降压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高血压前期人群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干预组给予氨氯地平2.5mg/日或厄贝沙坦75mg/日。所有受试者每个月追踪观察记录血压、心率、尿微量白蛋白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至24个月。结果干预组比对照组收缩压低7.1mmHg,舒张压低3.9mmHg;干预组发生高血压病10例,发生率10.2%,对照组发生高血压病21例,发生率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例(心绞痛1例、心肌梗死1例、脑卒中2例),发生率4.1%,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7例(心绞痛1例、心肌梗死1例、脑卒中5例),发生率7.1%。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前期人群进行降压药物干预,能降低其血压水平,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