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冠状动脉病性的ST—T改变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黄从新 《心电学杂志》2001,20(2):120-125
临床上分析心电图时 ,对ST段和T波易出现错误的解释和诊断 ,尤其对于非心肌缺血因素导致的ST_T改变 ,鉴别常较困难。因为正常变异与心肌或传导系统解剖及功能紊乱所致的复极异常有时极为相似。由于非冠状动脉病变的原因出现ST_T改变的共同特征是无论各种运动或药物诱发试验的结果如何 ,其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均正常。一般来说 ,因心肌缺血影响心室复极过程而引起缺血性ST_T改变者称为原发性ST_T改变 ;而由于心室除极程序异常而引起复极程序出现相继变化者则称为继发性ST_T改变 ,见于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不足,冠脉血流量下降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导致心功能障碍。冠心病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基础上,心肌急剧、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内斑块不稳定,易破损,继发血栓形成及血管挛缩,使心肌供血减少,易进展为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3.
运动试验和动态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尽管冠状动脉造影被普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但是 ,心电图始终是临床冠心病诊断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动态心电图 (Holter)的出现、心电图与运动或药物等相结合 (负荷心电图 )能更好地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ST段的移位 ,而T波改变的特异性较差 ,其意义多需结合ST段改变分析。本文主要讨论缺血性ST段改变。一、心电图运动试验ST -T改变的诊断与评价1 ST -T改变的机制ST -T改变可由心肌缺血、除极异常、药物及生理因素引起。冠心病病人运动或冠状动脉痉挛时由于心肌供血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4.
动态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常用手段之一,特别是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更有价值,许多研究证实动态心电图STT改变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近年来,许多研究亦证实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平衡失调与冠心病发病及病情有关,但少见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STT改变与血浆TXA2/PGI2关系的报道。作者对经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改变与血浆TXA2/PGI2平衡之间关系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二者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具有不同程度胸痛及心电图STT改变,经临…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心肌消耗其糖原储备进行无氧代谢时成为心肌缺血。如果心肌缺血时间过长,心肌细胞的糖原储备完全耗尽,心肌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导致心肌坏死。冠心病患者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坏死可导致心电图波形发生改变。根据缺血、损伤及坏死的部位、范围、程度及时间等不同,在心电图上各波形的改变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本病变 ,引起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缺血性心脏病。大多数冠心病患者 ,在清醒或睡眠状态中可出现缺血性ST -T改变及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在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基础上发生心绞痛 ,可出现显著的ST -T改变或ST -T伪改善状态。在临床工作中 ,尤其是在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工作中 ,我们观察到的冠心病患者 ,心电图多表现为显著的ST -T改变 ,仅发现 3例在心绞痛发作时 ,缺血性ST -T改变呈伪改善状态 ,即ST段回至基线 ,T波恢复正常。例 1男性 ,44岁。临床诊断 :冠心病。DCG示持续性T波…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心肌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胡旭东  彭新界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18-20,T001
报告了3例有糖尿病史和心绞痛及不同程度左心功能不全、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内膜心肌活检证实为糖尿病心肌病的患者。心电图示类似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但缺乏典型的有定位诊断意义的ST-T波改变。在治疗上除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外,使用硝酸盐类制剂、正性肌力药物(如毒毛旋花子甙K)、地方辛等有利于症状的控制,而钙拮抗剂(合心爽)对缓解症状有相当益处。结合文献,我们认为糖尿病心肌是一组心肌内微波血管内皮增生、肿胀、内  相似文献   

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湖南医科大学附二院心内科王钟林综述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张廷杰审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是冠状动脉病变所致而不伴有胸痛的心肌供血不足,通常表现为心电图上ST段的缺血型偏移,可见于完全...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心肌活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心电图ST-T改变冠状动脉正常者的心肌病理改变。方法:静息持续或负荷心电图ST-T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2例患者取右心室心肌活检分析。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肥厚型心肌病的11例患者心肌病理与临床诊断一致。临床上没有以上3种病及心脏瓣膜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影响的21例患者中(含心律失常6例),有程度不等的心肌病变10例,微血管病变6例,心肌炎4例及代谢障碍1例。结论:临床上不明原因的ST-T改变者,不一定是微血管病变的X综合征,有必要进一步心肌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呼吸困难常认为是肺部疾病的体征,本文从病理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的证据指出它也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表现。心肌缺血的血流动力学动物实验发现,结扎冠状动脉可迅速导致相应供血区心肌的收缩减弱,整个心室扩大或局部收缩不协调。严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或陈旧性心肌梗塞患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或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引起冠脉供血不足的直接原因是冠脉舒缩功能的紊乱 ,而与冠脉舒缩功能紊乱相关的病理因子中 ,研究得最透彻的当属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 (NO)。ET是日本学者 1988年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由 2 1种氨基酸组成的血管活性多肽 ,它是现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参与血压基础调节 ,同时ET可调节心脏的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又是一种强大的促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和增…  相似文献   

12.
心肌缺血是心肌损伤普遍而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而作为循环系统提供动力的心脏对心肌缺血比较敏感。心肌供血与需求的不平衡导致心肌缺血,其病因较多、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其多数情况下是由心外膜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引起的。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目前被视为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金标准”,其可以从形态学方面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然而,在某些情况下CAG也难以发现引起心肌血液供需不平衡的病变。因此,CAG正常不能排除一些患者心肌缺血的存在。长期以来,广大临床医生对冠状动脉病变产生的心肌缺血印象深刻,但对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缺乏了解,临床研究滞后。本文就CAG正常的心肌缺m的研究讲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抗心肌缺血药物可以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或者增加心肌氧供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目前常用的抗心肌缺血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心肌代谢药物等。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等危症患者诊断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00例均接受了CCTA与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的冠心病等危症患者。采用目测直径法对CCTA图像狭窄程度进行判定,冠状动脉狭窄分为<50%,50%~69%和≥70%。相应MPI图像上心肌节段的核素分布分为:灌注正常及灌注异常。结果 400条冠状动脉中,22条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其中10条(45%)相应的心肌供血区域在MPI图像上出现心肌灌注异常;378条冠脉血管狭窄程度<50%及正常,其中18条(4.8%)冠状动脉的心肌供血区域在MPI图像上出现心肌灌注异常。CCTA对评估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6%、97%、45%和95%。结论 CCTA用于诊断冠心病等危症患者心肌缺血时,确定诊断性能较低,排除诊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年龄和性别健康人群心电图T波振幅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电图T波是临床心电图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其振幅的改变可决定对疾病性质的诊断,如慢性心肌供血不足使T波振幅低平或倒置,急性冠脉梗塞的超早期和穿壁性心肌缺血,T波振幅可异常增高。T波振幅受年龄、性别和种族影响,故应建立国人正常心电图T波标准。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病,出现ST—T缺血、损伤,同样和心肌梗塞一样,与动脉支供血有着定位关系。ST—T改变随心肌缺血、损伤范围程度而异,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可以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发生病态变化。在心电图诊断上,应与其它病因不同的心肌缺血区分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缺血型、损伤型ST—T改变,好发于左室心外膜或心内膜下区域。右室虽然可发生,但常规体表心电图不具有独特的心电图特征。头胸(HC)导联,为右室供血不足、梗塞提供了诊断依据。根据心电图ST—T方向改变从理论上确定心肌缺血部  相似文献   

17.
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的主要后果,也是临床对冠心病处理的中心问题。急性缺血更是对患者健康以至生命的严重威胁。心肌缺血的基本发病原因是:(1)冠脉供血不足。常由冠脉阻塞引起,其次见于舒张压过低或舒张期过短的疾病。(2)心肌耗氧过高。多因心肌负荷过重使其代谢增强所致。影响冠脉血流的因素器官血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经该器官的血量。冠脉血流量(CBF)约为85.0 ml分/100g心肌。在一定范围内其流量可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而保持相对的稳定。CBF主要受以下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心肌供血情况。方法选择52例高血压病I期或Ⅱ期患者,排除心肌梗塞,心肌病,心瓣膜病等,经CAG证实冠状动脉无狭窄者,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负荷99TC-MIBI心肌断层显像检查;30例CAG正常无上述疾病的非高血压患者做对照。结果(1)52例高血压患者中有25例(48.1%)心肌断层显像显示有心肌缺血,对照组缺血者7例(2.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2)高血压组的室间隔厚度、左房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舒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3)高血压病程、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T改变、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在高血压缺血组和非缺血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血压患者虽然CAG正常,但核素心肌显像仍有心肌缺血存在,考虑为高血压并发微血管病变,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能力(CFR)下降所致。  相似文献   

19.
心绞痛是心肌突然发生暂时性缺血或缺氧所引起的一种病征,见于多种疾病与情况,其发生机理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心肌暂时性缺氧血所致。凡是使心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冠状静脉窦血液氧合参数作为评判指标,观察体外循环(CPB)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性损伤的状况。方法选取择期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患者12例,分别于CPB前,主动脉开放后0min、0.5min、1min,1.5min、3min和5min经冠状静脉窦取血,测定血清cTnI浓度,冠状静脉窦血流量和血气值,计算心肌氧输送量、氧耗量及其比值以反映心肌氧代谢状况。结果主动脉开放后,冠状静脉窦内cTnI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冠状静脉窦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均较高,氧耗量较低(P<0.05),心肌氧输送量/氧耗量比值较高;随着心跳恢复,心肌氧耗增加明显,表现心肌氧输送量/氧耗量比值降低(P<0.01)。结论主动脉阻断期间心肌有一定程度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和酸中毒;主动脉开放心跳恢复后,心肌供氧和耗氧状况一般能较快趋于正常,但需注意心肌氧供/氧耗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