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通过内镜的协助,经腹壁穿刺放置胃造瘘管,以达到胃肠道营养或长期胃肠减压之目的。现将我院PEG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75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配合护理。方法采用PEG技术对75例肿瘤病人进行胃造瘘术,重新建立消化道营养通道。结果75例均造瘘成功,治疗后营养状况改善,体重增加,精神状况好转。结论PEG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术前、术中、术后的细致护理是保证PEG成功及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一种新的内镜介入技术管饲方法,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疗效,目前已成为胃造瘘管饲的首选方法。在国内已有多家医院开展该项技术。本人在广州南方医院进修期间,参加12例次及总结自1999年7月该院开展应用至今共25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内镜介入技术,主要用于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在国外已广泛应用。此文就其方法、适应症、并发症及禁忌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4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镜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EG)是国外80年代发明的一种内镜介入治疗方法,近年来设备及技术不断完善,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国内近年来也有多家医院开展该技术,我院自1999年7月开始以来,共做了4例5次胃造瘘,取得满意效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指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造瘘管,为不同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无法经口正常摄入食物的患者提供胃肠内营养的通道,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肠内营养快、造瘘管留置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但随着临床应用病例的增多,术后并发症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研究和实践表明并发症的发生与日常的相关护理密切相关,正确、规范、有预见性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目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护理方法没有完全的标准规范化,需要护理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研究、细致完善。  相似文献   

7.
8.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9月~1995年2月共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37例,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5分钟,仅6例出现局部皮肤炎症反应,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安全、便捷、有效,为患者提供了一个不需剖腹手术安放胃造瘘管的新方法,颇具推广价值。本文也对操作经验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PG)是一种建立较长时间胃肠营养途径的方法,主要包括在X线或内镜引导下经皮直接穿刺胃腔,胃造瘘导管直接置于胃腔内,并固定于上腹部等步骤,各种原因所致吞咽困难所引起营养不良(无禁忌症)的患均适于行PG,因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损伤小,易被患接受。我院从1999年7月到2000年2月对6例因各种原因所致吞咽困难的患成功地施行了PG术(其中内镜引导下5例,X线下1例),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应用进展湛先保,李兆申综述许国铭审校自1979年Ponsky等创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以来,其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关于PEG技术改进、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是一项无需手术的胃造瘘技术。1997~2001年,我院选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24型蘑菇头式胃造瘘管为12例患者实施PEG胃造瘘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老年患者因疾病无法进食,导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对于营养物质的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老年内镜协作组组织本协作组专家,参考最新研究进展,通过集体讨论与投票等方式,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就PEG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规范、并发症等共列有11条陈述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80年第一次报告经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以来[1],现已日益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方法有Pull (Ponsky)、Push(Sachs-Vine)、Introducer(Russell)及Versa(t-fastener)等.目前最常用的是Pull (Ponsky)即提拉式,被认为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方法.PEG是一种有创操作,在操作中及操作后都会有并发症出现,而且使用的镇静药物本身就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有1% ~2%的患者的死亡与操作相关[2].关于并发症的报道显示,因为所选病人以及医疗技术的差异,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很大差异.总体样本研究显示,PEG的主要轻微并发症率为13%,严重并发症率为8%[3].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PEG/PEJ)是目前用于胃肠内营养的有效新方法之一,其操作方法Introducer法较其他方法操作更简便、并发症更少、适应症更广泛.本文就Introducer法的操作技术、优势、适应症、并发症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们自1996年4月至1998年5月开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10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取得满意疗效。现对于操作技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造瘘管置换等方面报道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病例选择:本组10例中脑梗塞患者5例,脑出血术后2例,脑外伤术后1例,精神异常昏迷1例,胃底贲门梗阻1例。男6例,女4例;年龄22~81岁,平均54岁。本组例1患者置鼻胃管长达459d,导致鼻腔、咽喉及食管部位粘膜糜烂、出血,且因张口呼吸致颞颌关节…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于1980年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本研究对PEG与常规鼻胃管置人进行比较,旨在进一步探讨PEG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固定器植入综合征(buried bumper syndrome,BBS)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的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造瘘管内固定器嵌入胃壁或从胃壁脱出的一种病理状态,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出血、穿孔、腹膜炎和腹腔脓肿等,甚至造成患者死亡。BBS的发生与造瘘管内、外固定器之间的张力过大有关。长期激素治疗可加速患者腹部脂肪沉积,并且影响造瘘管周围组织愈合,是BB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总结1例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出现BBS后的处理措施,对BBS的预防和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内镜经皮置入胃造瘘管以进行肠内营养,可以避免传统胃造瘘术的开腹手术这项技术安全、有效、经济,称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mr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目前已成为胃造瘘肠内营养的首选方法。我院对2000年2月至2004年10月间施行PEG的11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的临床应用赵幼安张尚忠陈建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PEG)是一项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技术。我院用美国产的PRG24蘑菇头式胃造瘘管先后为4例患者施行手术,取得满...  相似文献   

20.
胃镜下经皮胃造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33):3377-3380
1980 年非手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被介绍应用于临床,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近30年来, PEG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该项技术已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替代外科胃造瘘. 目前PEG已经成为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首选方法. 本文介绍了PEG技术, PEG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