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适应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钢板内固定的适应证。方法:10例单一颈椎间盘突出症(包括外伤性单一颈椎间盘突出),2例局限性后纵韧带骨化症(一个椎节范围),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9例,8例无脱位的下颈椎骨折(包括4例爆裂型骨折)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2例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8例,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并行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共计45例手术中38例平均随访7.6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融合者36例(钢板固定者15例获随访,均骨性融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者29例。手术总有效率为94.7%(36/38),优良率为84.3%(32/38)。脊髓型颈椎病及OPLL 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至术后的13.9分。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节段性OPLL(2~3个节段)、不稳定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包括爆裂型骨折、半脱位、全脱位、韧带结构损伤)压迫脊髓者均宜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单一颈椎间盘突出(包括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局限性OPLL(一个节段内),无脱位的下颈椎椎体骨折(压迫脊髓)可行颈前路单纯减压、植骨;若超过1个以上的椎体骨质切除较多时,宜加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的优越性.方法 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后,选用适当型号的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PCB)置入,无需透视帮助即可拧入螺钉和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6例,颈椎外伤伴有急性椎间盘突出症30例,颈椎骨折脱位(无关节交锁)失稳12例,本组随访4~36个月,平均17个月.结果 颈椎间融合率为93.4%,椎间隙高度平均增高31.3%;脊髓型颈椎病术前JOA评分7-12分,平均为9.7分,术后评分为12~17分,15.9分,术后改善率为84.9%.外伤后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折脱位失稳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为(按Frankle分级):2例A级恢复至B级、1例A级恢复至C级、7例B级恢复至C级、2例B级恢复至D级、16例C级恢复至D级、2例C级恢复至E级、10例D级恢复E级,有2例A级手术前后未有恢复.49例患者接受单节段固定,16例患者为双节段固定,3例患者为三节段固定.结论 在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骨折脱位失稳的治疗中PCB系统显示了在生物力学和临床上的优点,PCB为颈椎前路内固定术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 ,传统术式存在着减压范围小 ,髂骨植骨支撑力弱 ,术后骨块容易吸收、塌陷等缺点。自 1995年开始我们在原术式基础上对植骨材料和减压范围等方面作了部分改进 ,共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2 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年龄 2 1~ 5 6岁 ,平均 41 6岁。病程最长者 98个月 ,最短 14d ,平均 32 6个月。术前通过X线、CT、MRI检查 ,病变累及 2个椎节者 12例 ,3个椎节者 8例 ,4个椎节者 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者 3例。减压范围在 2个节段者 11例 ,…  相似文献   

4.
Hangman骨折,为涉及枢椎椎己根、峡部、关节突的骨折,往往伴有椎间盘和前、后纵韧带的损伤[1],占颈椎骨折的4%~7%[2].枢椎骨折的23~27%[3].由于上颈椎宽大大的椎管空间及骨折本身自减压的病理机制,TSA较少合并脊髓损伤[4].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侧块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不稳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Magerl技术治疗颈椎疾患22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18例,颈椎病4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3例、椎间盘突出合并后纵韧带骨化1例)。结果:术中无神经系统、血管损伤,经随访5~36个月,固定节段牢固,钢板螺钉无松动及断裂,合并脊髓或神经根损伤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结论:侧块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牢固、效果确切、适应证广泛等特点,是治疗下颈椎不稳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颈前路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Hangman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Hangman骨折(绞刑骨折),又称为创伤性枢椎滑脱(Traumatic spondylodylishtesis ofthe axis,TSA),特指枢椎椎弓骨折,可伴有枢椎椎体向前滑脱.常因车祸、坠落伤等致颈椎挥鞭样动作或颅骨直接撞击寰枢后弓,进而至颈2后弓引起枢椎椎弓骨折,若合并颈2、3椎间盘破裂,前后纵韧带断裂可造成颈2、3滑脱.随着交通事故不断增多,这种损伤越来越常见,而且损伤类型复杂,全身合并伤多.2001-04月,我院采用颈2、3椎体复位,颈前路椎体间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17例Hangman骨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们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用进口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外伤骨折、脱位及颈椎病患者 1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15例 ,女 2例 ,17~ 6 8岁 ,病程 5h~ 2年。颈椎外伤骨折、脱位 11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2例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 2例 ,颈椎病 1例 ,脊髓肿瘤颈椎后路手术后明显畸形 1例。 17例术前皆行MRI、CT及X光线摄片。固定节段、单节段 9例 ,双节段 6例 ,三节段 2例。MRI :颈椎体从前面压迫颈髓 9例 ,颈椎及椎间盘共同压迫 6例 ,颈椎后纵韧带钙化压迫颈髓 2例。 11例外伤骨折、脱位中 ,伴完全性截瘫 4例 ,不完…  相似文献   

8.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及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1],其将椎板维持于开门状态的方法很多,如粗丝线悬吊法、"锚定法"[2-3]以及"桥式植骨法"[4]等.作者采用钛板双向固定法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式选择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990年收治并随访脊髓型颈椎病155例,其中行椎板切除减压术26例,“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8例,用切骨刀、刮匙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57例,用气动磨钻行前路扩大开窗减压植骨术54例。术式选择:①2个节段以内的颈椎间盘脱出行前路手术;②3个节段以上突出物不超过1/3椎管矢状径者行后路手术;③突出小于1/3矢状径且合并椎管狭窄者行后路手术;④突出超过1/3矢状径合并椎管狭窄者,应行2次手术,并依颈髓受压情况选择先行前路或后路手术。⑤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者适于后路手术。用气动磨钻的扩大开窗减压优于用切骨刀、刮匙的椎间盘切除。“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疗效优于椎板减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合并肌肉、韧带及椎间盘撕裂的胸腰椎新鲜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该种损伤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合并肌肉、韧带及椎间盘撕裂的胸腰椎新鲜骨折-脱位的临床资料。结果 体格检查见骨折所对应的背部或腰部均有局限性隆起、触压有波动感,触诊可扪及断裂的棘上韧带和断裂的椎旁肌肉;MRI的共同表现是前纵韧带、椎间盘、椎旁肌肉和韧带断裂征象;手术探查见腰背部的局限隆起为皮下深层的积血积液、棘上韧带和椎旁肌肉断裂且断端不齐呈撕裂状,后纵韧带和纤维环断裂并伴有椎间盘组织破裂脱出。5例行后路跨骨折椎经椎弓根固定复位者,压缩楔变的椎体均未任何复位;10例行后路骨折椎及相邻上下椎三节段经椎弓根固定复位者其压缩椎体均得以复位。结论:合并肌肉、韧带及椎间盘撕裂的胸腰椎新鲜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的脊柱损伤类型,临床局部体征和MRI表现以及术中所见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十分重要意义,经后路三节段椎根弓固定复位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为治疗该种类型损伤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11.
颈前路潜行减压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 1 999年 8月至 2 0 0 3年 1月行颈前路潜行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4 1例 ,33例获随访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3例中男 1 6例 ,女 1 7例。年龄 4 1~ 5 0岁1 3例 ;5 1~ 6 0岁 1 2例 ;6 1~ 70岁 6例 ;70岁以上 2例。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 1 2例 ,双节段突出 1 4例 ,跨节段突出 7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OPLL) 6例 ,QPLL累及 1~ 2节段 4例 ,3个节段以上 2例 ,合并颈椎管狭窄 1例。按日本骨科学会JOA脊髓功能 1 7分法评分〔1〕,重度颈脊髓损害 (<7分 ) 2 1例 ,中度颈脊髓损害 (8~ 1 2分 ) 1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脊柱损伤的MRI诊断价值及STIR技术在脊柱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1例急性脊柱损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单纯压缩性骨折57例,包括上段腰椎27个,下段胸椎24个,颈椎6个,其中2例另有陈旧性压缩骨折2个(过去曾有外伤史);爆裂骨折4个,其中上段胸椎1个,下段胸椎3个;单纯骨挫伤6个椎体,其中上段颈椎4个,腰椎2个;骨折合并脱位4个椎体,其中颈椎3个,胸椎1个;椎间盘损伤7个,韧带损伤62例;椎管内硬膜下血肿3例;椎前软组织血肿35例;脊髓挫伤16例;脊髓受压2例,脊髓横断1例。结论:MRI可对脊柱损伤中骨折、椎旁软组织挫伤、椎管内病变及脊髓病变做出及时、准确、有效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图像表现特征,并分析其椎间孔狭窄特点。结果 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1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比例最高,且在30-50岁人群中,1个节段和2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最为常见,而60岁以上人群3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机率较高(P0.05)。MSCT检查38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诊断符合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4.74%和97.56%,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MSCT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表现为前缘和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且均呈不规则致密影,其中椎体后缘增生骨赘主要可呈现不同程度的正中椎管矢状径狭窄;颈椎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椎体后方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黄韧带肥厚其椎管后方椎板内缘可见明显高密度影。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可合并椎管狭窄,以椎体后缘致密影为其主要表现。存在许氏结节形成椎体4个,横突孔变窄椎体2个以及含有空气征椎体1个。结论 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C4-C5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年龄越大患者其椎间孔狭窄机率和范围更大。MSCT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对本院1995—2006年收治的29例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平均获得10个月(8-12个月)以上的随访,根据JOA评分标准,颈前路减压组优6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1.2%,颈后路减压组优4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69.2%。结论颈椎病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引起脊髓神经根受压时,在颈椎前路手术切除椎间盘的同时去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块,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自行设计一种带外螺纹环钻,与撑开器联合应用,以获得简单、安全快捷的颈椎前路减压效果,分析单纯用环钻或撑开器的利弊。方法:用撑开器辅助螺纹环钻进行颈椎前路减压426例,其中颈椎间盘突出344例,后纵韧带骨化1 3例,下颈椎骨折56例,下颈椎肿瘤1 3例。术中显露病变节段,在撑开状态下用外螺纹环钻切除突出的间盘、骨化灶,突入椎管的骨块、肿瘤。颈问盘突出与创伤病例,减压后植骨钛板固定。颈椎肿瘤病例减压后用克氏针骨水泥重建椎体、钛板固定。结果:单节段颈问盘突出平均减压时间为4分钟,颈椎OPLL为1 8分钟。颈椎骨折为6分钟,颈椎肿瘤为14分钟。4例颈椎骨折合并截瘫病例术后无改善,其余422例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撑开器与带外螺纹环钻联合座用是简单安全的减压技术,恰好克服二者各自缺点,利用其优点:1.可扩大椎间孔。2.恢复颈椎生理前凸曲度。3.切除骨质较少,仅切除椎体上、下终板后1/3少许骨质及突入椎管骨刺。4.植入骨块或cage时容易,无需重力击入,对脊髓震荡轻。5.取下撑开器时对植入物有加压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宏  李家顺  贾连顺  谭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9):873-873,883,893
颈椎间盘退变是颈椎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而颈椎病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是颈椎间盘高度的降低。鉴于下颈椎椎体的高度基本恒定不变 ,为充分显示颈椎间盘高度降低的程度 ,作者引入了颈椎椎间盘与椎体高度比值这个指标 (颈椎间盘 -椎体高度比 :高度 C2~ 3+C3~ 4+C4~ 5 +C5~ 6 +C6~ 7/高度 C3+C4+C5 +C6 +C7)。本研究试图探讨该指标在正常成人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间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 5 0例为颈椎病组 ,男性 ,年龄 5 0~ 6 0岁 ,平均 5 7.8岁。所有患者均术前摄颈椎正、侧位片 ,…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我们选择前路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方法。于 1995年 2月~ 1999年 8月共行此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46例 ,随访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 ,男 36例 ,女 10例 ,年龄 2 6~ 6 2岁 ,平均 44岁 ,病程 6个月~ 12年。病情分级 ,参照杨克勤教授提出的分类方法 [1 ] : 级 6例 , 级 9例 , 级 19例 , 级 8例 , 级 4例。1.2 手术方法 采用右颈前入路横切口 ,用手摇钻 刮匙切除病变的椎间盘及椎体前方的骨赘 ,必要时切除钙化的后纵韧带并…  相似文献   

18.
颈椎椎弓根钉在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弓根钉在强直性颈椎炎脊柱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5例利用颈椎弓根钉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5例患者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和D级各1例。患者在复位后进行椎板切除减压,固定范围为受累椎体的上下各一个节段,有神经症状者进行椎板切除减压,在受累的上下各一个节段置钉。结果:术后平均3.6月(3.1~4.5月)骨折处出现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脱出,1例C6置钉时损伤椎动脉,术后无脑缺血及新发神经症状。除2例Frankel A级以外,其它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椎弓根钉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对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自 1990年 10月~ 1998年 10月 ,我们在 5 7例全椎板切除术中采用了Steffee钢板固定。该方法避免了由于全椎板切除造成的脊柱不稳 ,较单纯全椎板切除疗效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 7例中 ,男 32例 ,女 2 5例。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5 5岁 ,平均 32岁。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18个月 ,平均 2年 3个月。其中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合并后纵韧带骨化者35例 ,腰椎管狭窄症者 2 2例。合并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合并L3~ 4 间盘突出 10例 ,合并L4~ 5与L5~S1 者 2 2例 ,合并L3~ 4 ,L4~ 5及L5~S1 间盘突出者 3例。同时伴有关节…  相似文献   

20.
颈椎手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能直接去除脊髓的致压物(如椎间盘组织、增生黄韧带、骨赘、骨折片等),扩大椎管,同时行椎问植骨融合或颈椎间盘置换,增加颈椎的稳定性。本科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施行颈椎手术27例,在围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