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刘正刚  尹岭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710-1710,F0003
本文从细菌、病毒、衣原体极有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和冠心病的感染性危险因子等角度,综述这些危险性因子与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疾病危险因素,从而提出预防性干预的措施。方法以1536例体检对象中检出的153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项CHD的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是CHD首要的危险因素,CHD疾病危险因素集聚≥3以上占42.48%。结论CH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CHD多种疾病危险因素集聚严重影响CHD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对多种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CHD预防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以来,冠心病逐渐成为西方国家的流行病。在美国约有500万人患冠心病,每年约80万人患急性心肌梗塞,约40万人心肌梗塞复发;每年死于冠心病者约50万之众,成为人口死亡的首因。我国冠心病虽不如西方国家那样多见,但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平均寿命延长,冠心病已逐渐成为我国最常见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我国人常在40岁以后发生冠心病,平均初发年龄46.6岁;西方国家约比我们提前10岁。在性别方面,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岁以前男女之比为8:1;但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有所增加,男女之间差距消失,70岁以后男女发病率相等,这可能与雌激素的分泌减少有关。肥胖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冠心病患病率高。例如北京普查的资料,超重者冠心病患病率为7.84%,非超重者为3.15%,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目前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吸烟是冠心病的四大危险因子。国  相似文献   

5.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93例,冠脉造影正常对照组75例,常规空腹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UA,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支数及冠心病危险因素与血清UA水平的关系.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血清UA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狭窄各组血清U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UA增高明显(P<0.01);各组间血清UA比较,随冠脉病变支数增加,UA增高明显(P<0.01);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172,P<0.05);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168,P<0.05);UA升高组伴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UA正常组(P<0.05). 结论血清UA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其早期干预有可能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吸烟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子(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之一,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均已证实。Hammond对50~69岁的男性187,783人进行44个月的观察,在观察期间死亡总数11,870人,其中63%因心脏和脑血管病而死,单冠心病死亡者就占总数的44.6%。冠心病的死亡率随吸烟量的增加而增高,即每日吸纸烟10支以下组,冠心病的死亡率是非吸烟组的1.29倍;每日吸纸烟10~20支组为非吸烟组的1.88倍;每日吸纸烟20~40支组为非吸烟组的2.15倍,每日吸纸烟40支以上组为非吸烟组的2.41倍。Wilhelmsson对405例心肌梗塞患者追踪24个月,忌烟组与继续吸烟组相比,非致死性再发性心肌梗塞减少一半。吸烟后进行运动,对原有心绞痛的患者极易激发心绞痛的发作,其原因是尼古丁能增加心肌的耗氧量,碳氧血红蛋白减少对心肌的供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凝血酶法测定60例冠心病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冠心病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中高脂血症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甘油三酯(r=0.862,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062 5,P<0.0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855,P<0.01)有很强的相关性.冠心病患者中其他危险因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为吸烟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1;高龄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高危组(合并危险因素3个以上)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合并危险因素低于2个以下),P<0.01;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与无合并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一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和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凝血酶法测定 60例冠心病患者及 6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冠心病患者中高脂血症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甘油三酯 (r =0 .862 ,P <0 .0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r =0 .0 62 5,P <0 .0 5)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r =-0 .855,P <0 .0 1)有很强的相关性。冠心病患者中其他危险因素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关系为 :吸烟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P <0 .0 1;高龄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龄组 ,P <0 .0 5;高危组 (合并危险因素 3个以上 )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 (合并危险因素低于 2个以下 ) ,P <0 .0 1;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与无合并症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一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合并的危险因素越多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有效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随之上升。20世纪70年代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4.1~21/10万人,80年代达到19.8~62/10万人[1-2],欧美的发病率占各种心脏病病因的30%,由此可见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将珠三角地区1689名老干部冠心病的发病及主要危险因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很大威胁。冠心病的发生普遍认为是多种相互影响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有的己被公认,有的尚未共认。为进一步探索病因,1993年4月我们在杭州市作了冠心病危险因子的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危险因子在女性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中的影响。方法 选取32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196例(男性冠心病组),女132例(女性冠心病组),对两组患者各种冠心病危险因子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水平等进行比较;对所有患者随访1~3年,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并对女性冠心病组发生心力衰竭者与未发生心力衰竭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女性冠心病组三酰甘油、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冠心病组(P<0.05)。随访l~3年,女性冠心病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冠心病组[27.27%(36/132)比16.84%( 33/196)],女性冠心病组发生心力衰竭者血尿酸水平为(368.85±78.60)μmol/L,未发生心力衰竭者血尿酸水平为(336.63±69.65)μmol/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危险因子是女性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重要推动因素,而血尿酸是其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对血尿酸等进行早期监测并采取干预措施,减缓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显示,白细胞(WBC) 计数增加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而已知吸烟能使WBC增多,即使戒烟后WPC的增多仍与冠心病相关。然而WBC中各类细胞与冠心病的关系则很少研究。作者于1980年11月对巴黎30~50岁男性职工做了调查并随访至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冠心病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与主要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南京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冠心病的防治工作 ,我们于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1年 3月进行了南京市冠心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共抽取 4 5个行政村 (居委会 )常住人口中年满 35周岁者 32 0 0 0人。研究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居住条件、医疗保障、主要慢性病病史、家族史、吸烟及饮酒情况、饮食情况、生活起居、体育锻炼、生育史及一般体格检查。调查数据双份录入 ,使用SPSS 10 0进行分析 ;使用南京市 2 0 0 0年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结果 :全市冠心病现患…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病家族史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 (CHD)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多因素疾病。冠心病家族史在冠心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其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但现有的研究提示 ,其作用的途径是通过家族史的独立作用和危险因素的家族聚集而使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1,2〕。由于各研究所选择的人群和研究方法的差异 ,研究结果也不尽一致。因此 ,我们以病例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对冠心病患者家族史与主要危险因素及发病年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病例组来自 1992年 3月至 1997年 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对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入选确诊的CHD患者126例(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51例,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75例),均详细记录并核实其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饮酒史和吸烟史等情况,并于入院第2天通过碳14呼气试验(尿素酶试验)检测空腹HP感染情况,同时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64.71%vs36.00%,P<0.01);CHD各类型危险因素中,吸烟者HP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x2=8.11,P<0.01).结论 HP感染可能与CHD发病有关,很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HP感染的CHD患者易于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吸烟者可能易于发生HP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健康查体人群中冠状动脉斑块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1日期间住院行健康查体且接受了冠状动脉CT的个体604例。以分数的第3个四分值为界,将查体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评分=0)、轻度病变组(0〈评分≤5)和中重度病变组(评分〉5),使用X^2或秩和检验在组间比较5项体格检查、124项实验室检查、21项超声检查和出院诊断等数据。此外还把这些数据直接与冠状动脉评分进行二元相关分析。筛选出组间比较或二元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带人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逻辑回归,找出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病变的价值。结果240例冠状动脉CT未见明显异常,271例有轻度病变,93例有中重度病变。平均颈动脉中-内膜厚度(cIMT)、男性、LDL—C、年龄和HDL—C进入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其中年龄对冠状动脉积分的贡献最大(标准回归系数β=0.263),其次为cIMT(β=0.182)。二元逻辑回归和ROC曲线显示,平均cIMT为冠状动脉病变的最强危险因子(OR=7.19、95%CI:2.00—25.93),其预测冠状动脉中重度病变的价值较大(ROC=0.730、P=0.00、95%CI:0.68~0.78),但不能帮助区分轻度病变和正常冠状动脉。此外,冠状动脉斑块多分布在前降支(20.8%),性质以软斑块为主(42.5%)。结论60.2%的健康查体者被CCTA发现了冠状动脉斑块。cIMT、年龄、LDL—C和HDL—C可以较好地预测冠状动脉中重度病变,但和轻度病变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MP)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间的关系。方法采用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肺炎支原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被动凝集法)测定血清MP-IgM。结果在68例MP感染组(MP-IgM≥1∶160)中CRP平均值为(6.12±3.58)mg/L,有20例CRP阳性(CRP>8mg/L)。而在68例的正常儿童组中仅有2例的CRP呈阳性,其平均值为(1.12±0.35)mg/L。两组CRP平均值相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P感染可导致CR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布、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在2015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15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感染组,另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医院感染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瘦素(LP)检测结果 ;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15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最常见部位为呼吸系统占33.99%;共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166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57株(34.34%)、大肠埃希菌33株(19.88%)、金黄色葡萄球菌22株(13.2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均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9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0%或以上;感染组进行抗感染治疗前后的PCT、hs-CRP、IL-6、L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单因素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OR=3.175)、合并糖尿病(OR=6.089)、住院天数≥30 d(OR=3.896)、侵入性操作(OR=2.979)、心功能Ⅲ~Ⅳ级(OR=7.95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OR=3.885)是老年冠心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医院感染可升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临床应针对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新的候选危险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启  白淑敏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5):728-728,731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 steyne,Hcy)又称半胱氨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有关其代谢紊乱的报道最早见于先天性胱硫醚合成酶缺乏致同型半胱氨酸尿患者,研究发现其常伴有严重的动脉硬化而致早年死亡。最近的研究指出,中度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已成为冠心病的新的候选危险因子。现就高Hcy血症的原因,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