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开夏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10):637-638
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晕厥,属中医“脱证”、“厥证”、“厥脱”等范畴,在辨证时难以严格区分,故常放在一起论述。“厥脱”病是中医危急重证,如《伤寒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景岳全书》“厥逆之证,危证也”。中医认为可因心气衰微,心阳不振,心肾阳虚而发生,临床以面色苍白或紫绀,四肢厥逆,出冷汗,神情淡  相似文献   

2.
夏日感受暑热、暑湿之邪。有暑热见证者,称为“暑病”。清代吴鞠通将暑之偏于热者称为“暑温”。临床上根据感邪不同.有冒暑、暑温、暑湿、暑秽之不同。根据病理、临床症状的不同有伤暑、中暑、暑痫、暑风、暑瘵、暑厥之不同,虽然暑病有多种证型。但临床以中暑、疰夏、冒暑为多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阴阳二气消长的质变量变的角度,阐述伤寒厥阴病的阴极阳生的病程阶段,厥热胜复的病变机制,温清并行的选药法度。  相似文献   

4.
温病因其所感温热病邪(热、湿热、暑、燥、火、疠气、疫气等)的特性定质,决定了“热盛津伤”、“阴液耗损”是贯穿在各类温热疾病中的一个主要的病理特点。然而,由于临床所见的某些温热疾病、或因感邪太重,治疗不当,或因罹病个体禀赋的不同和体质的差异,或因病势缠绵,正气耗伤,其临床病理的变化亦决不是单一的或固定不变的。在众多的以“阴伤液耗”为基础病理的温热疾病中,常可见到以“气脱阳亡”为主要表现的险恶症候。清代何廉臣氏曾指出,温病“阳虚者,一经汗、下、、清则脱绝之症随见”。可见  相似文献   

5.
试论厥证     
厥证是中医急证之一。张景岳说:“厥证之起于足者,厥发之始也。甚至猝倒暴厥,忽不知人。轻则渐醒,重则即死,最为急候”。因此,研究中医急证,无凝厥证是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不揣浅陋,试作如下探讨,以就正于同道。厥有四义“厥”在中医典籍中,含义有四:1、指寒邪:《至真要大论》:“太阳之复,厥气上行”,又《调经论》云:“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故中寒”。2、指手足逆冷:《伤寒论》云:“厥者,手足逆冷也”,故《类证活人书》  相似文献   

6.
从痞满谈“合病”“并病”之证的辨治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版《中医诊断学》:“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1]。虽然证候是疾病一定阶段的证候,但临床患病大多不是单一的,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证候每每成为多种疾病“合病”、“并病”的综合体。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疝任病,归厥阴,寒筋水,气血寻,狐出入,(疒頹)頑麻,耑治气,景岳箴。“原註”:①經云,任脉为病,外結七疝,女子带下(疒段)聚,丹溪专治厥阴者,以肝主筋,又主痛也。②寒疝、水疝、筋疝、气疝、血疝。③狐疝臥則入腹,立則出腹;(疒頹)疝大如升斗,頑麻不痛。④景岳云,疝而日气者,病在气也,塞有塞气,热有热气,溼有溼气,逆有逆气,俱当兼用气葯也。“淺說”:“疝”病一般又称“疝气”。根据中医文献中的記載,其包括范圍极其广泛,有的系用以泛指人体少腹及前后阴疾患,如巢氏病源諸疝候謂:“疝者痛也,或少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  相似文献   

8.
<正>情绪异常是指出现情绪紧张、兴奋、烦躁易怒、焦虑,或抑郁、惊恐不安、善悲好哭等为主要表现的症状。其形成多与人格特征、情志刺激、脏器亏虚或失调、邪毒侵袭及外伤头颅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卑ā、气[郁]厥等郁病类疾病,癫病、狂病、癫狂病、脏躁等脑神疾病,脑络痹、神劳、头部内伤、中毒、瘿气等疾病过程中。临床若对以情绪异常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时,可暂以情绪异常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及对症处理。现浅析中医对情绪异常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中医上,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真心痛”之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与气虚血瘀有关。祖国医学理论认为,气血是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弱,劳累过度,损伤心气,心气不足,则动血无力,血滞心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处方药》2012,(1):24-24
生脉注射液是根据古方“生脉散”制成的中药注射剂,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收载于2009版国家基本药物日录。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相似文献   

11.
中风     
中风是指脑血管意外等疾患,又称“卒中”。古籍中又有“偏风”、“偏枯”、“薄厥”、“大厥”、“类中”、“真中”等记载。一般按其症状分为类中风和真中风两种,“类中风”:表现卒倒,昏迷,半身不遂,或口眼歪斜,言语障碍等。按病情轻重又有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分,以中络最轻,中脏最重。除包括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等病外,也包括了脑实质及  相似文献   

12.
<正>《内经》云:“百病生于气也”,气为万物之本原、人体之肇始,气之升降出入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影响人体新陈代谢。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一气周流”理论,认为人体之气周流变化于五行之间,通达于周身上下。故气机和调,阴阳和谐,脏腑相应,人自无恙,坏病弗生。夏永良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陈意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从事中医内科门诊、教学工作20余年,尊崇经方,师古不泥,临床治验颇丰。  相似文献   

13.
古人认为,百病之生在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变化,为审查病机,扼要地举出十九例证,作举一反三的示范.今天看来,“病机十九条”对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眩”是比较严重的晕眩,其病因多端,在临床上以风火相搏或气虚血少这两种因素为多,在治疗上,大多采用清肝熄风之品.2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收引”是筋脉拘挛或掣瘛的病象,多发生四肢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在传统医学中有心痛、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篇》中“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素问·厥论》中“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吼,身热,死不可治”,都道出了其发病急、预后难料的特点,作者通过多年来对冠心病患者的辨治,现将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变迁,疾病发生的变化让人们有太多的感慨。传染病、营养缺乏病曾经盛行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世纪。到了七十年代,克山病、夜盲症、佝偻病等营养缺乏病已经大大减少,各种传染病及死亡率迅速下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病却不知不觉找上了门,人们还给这些病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富贵病”,即伴随“富贵”而来的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叶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1):227-228
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晚期患者常伴有心脑肾等器质性损害。属中医“眩晕”、“头痛”病范畴;《千金方》指出:“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亢头脑也。”  相似文献   

17.
中医把难以救治的症征称为绝证,把人体精气大量耗损使生命垂危者称为脱证。李中梓认为眼闭、口开,手撒、遗尿和鼻鼾皆是脱证,亦称脱绝之证,这是脑卒中病人的危重表现。为继承和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我们对一组脑出血病人具有脱绝证表现者,通过检查其内脏器官机能、植物神经状态及脑干机能,以探讨脱绝证发生的病机及予后。兹整理报告如下。病例选择标准 1、临床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起病后二小时症状迅速发展恶化者。 2、以眼闭、口开、手撒、遗尿和鼻鼾这五个症征作为挑选脱绝证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大伏”在江南地区流行久矣。每年的七八月份,我们无锡市中医医院的针灸科必定是人满为患,挤满了前来针灸治疗的患者。 所谓“针大伏”,通俗地讲就是在“三伏天”用针灸(包括针刺、艾灸、火罐等)的方法治疗冬季容易发生、易复发的疾病。以求冬天不再发作或减轻发作。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我国传统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春夏养阳”、“不治已病治未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即是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疾病负担最重的慢性疾病之一,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慢病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慢病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慢病健康管理模式,该模式使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之间建立了更为紧密、便利、经济实惠的互通模式,节省了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时间、人力及经济成本,有利于提高慢病管理的质量、效率及居民健康素养。该文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论述了基于“主动健康”理念的慢病管理模式及研究内容,旨在探讨“主动健康”慢病管理模式的形式及标准,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传说很久以前,在浙江一山村里住着一对活泼可爱的孪生姐妹,大的叫金花,小的叫银花,她们性格相同常形影不离。一日金花突然浑身发热,遍体红斑,大夫说是“热毒病”,无法医治,银花听后哭得死去活来。金花叫她赶紧离开,免得传染。她说:“我不怕,我要和你在一起”。并日夜侍候姐姐。不久,银花亦发病卧床不起。姐妹俩对爹妈说:“这是天意,我们死后,定要变成一棵能治‘热毒病’的草药,以便救治患这种病的人……”姐妹俩离世后。爹妈按她们的意愿,含泪把她们合葬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