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安乡县水灾地区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水灾地区1416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有关皮肤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并和我院同期10297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比较。结果 水灾地区的皮肤不诊数明显高于我院同期数,在各类皮肤病的比较中发现水灾地区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浸清皮炎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我院同期,而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夏季皮炎、日光性皮炎、痒疹、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药疹及性病等的发病比例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东南沿海部队官兵在新时期军事训练环境下皮肤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病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单纯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多阶段抽样方法从东南沿海某部官兵中选出625名官兵,对他们进行皮肤病问卷调查.对全体被调查者进行体格检查并给出相应诊断及治疗.应用logistic多重回归分析皮肤病与其可能的发病原因之间的关系.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91.04%.被调查官兵年龄17~46岁,共264例(46.40%)发生皮肤病.共检出皮肤病类型40种,发病频次为346,其中感染性皮肤病(发病频次197,56.94%)、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发病频次80,23.12%)、心身性皮肤病(发病频次33,9.54%)占据全部皮肤病的大多数.各类皮肤病病因复杂.结论 东南沿海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与气候、环境、穿着装备和精神状况有关.应采取倡导合理生活习惯、科学训练、普及皮肤病防治常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等预防措施,降低皮肤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王朝霞 《中医学报》2011,(7):883-884
目的:从痰、瘀论述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观察痰、瘀在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痰湿、血瘀是皮肤病的基本发病机理,对于一些顽固性皮肤病,从痰、瘀辩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西医治疗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等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以抗组胺药物为主,但容易复发。针灸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常见的变态反应皮肤病的针灸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犬皮肤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犬临床中 ,皮肤病是常见病之一。犬猫皮肤病有传染性的 ,也有非传染性的 ,其中一些还可以传染给人。动物因品种、个体、年龄、生活环境等的不同其皮肤病发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病例发病后存在继发感染 ,其发病机理、治疗和诊断相当复杂。因此皮肤病已成为小动物临床上的较为棘手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汶川大地震水磨镇受灾人群皮肤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通过门诊及巡诊对部分受灾人群进行皮肤调查,根据发病特点配制专科外用药"水磨Ⅰ号"、"水磨Ⅱ号"予以治疗。回访总结发病规律并对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97名患者给予自制外用药物治疗,3 d后显效1153例(67.94%),6 d后显效1215例(71.60%)。结论:地震后特殊环境下受灾人群皮肤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自制外用药物治疗常见皮肤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临床和治疗情况。方法:对228例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发病情况、病种类型、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种类多且易误诊,治疗上根据皮损不同采用不同的药物。结论:注意男性生殖器部位皮肤病的鉴别,加强局部治疗,以清洁、干燥、暴露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孤儿药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某种罕见病的药物或疫苗.孤儿药因其受众较小,药物的注册和研发常有相应的扶持政策.皮肤罕见病种类众多,本文选取了皮肤科感染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遗传性皮肤病中的数种代表性疾病,并针对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和治疗机制进行综述,以期能提高对皮肤科罕见病及孤儿药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有显著瘙痒的炎症性皮肤病,往往急慢性混合存在,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成人发病较儿童有一定的区别,其病因构成、发病特征、治疗方式等都值得关注,本文就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急性点滴型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的常见类型,发病急骤,常见于青年人,不及时治疗极易转变为慢性,故早期有效治疗极为重要.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门诊治疗该病34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南安乡县水灾地区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水灾地区1 416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有关皮肤病发病情况的调查,并和我院同期10 297个皮肤病初诊患者作比较。 结果 水灾地区的皮肤病就诊数明显高于我院同期数,在各类皮肤病的比较中发现水灾地区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浸渍皮炎的发病比例明显高于我院同期,而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夏季皮炎、日光性皮炎、痒疹、自身免疫性皮肤病、药疹及性病等的发病比例明显低于我院同期。结论 认为以上差别是由于水灾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不良卫生习惯、缺医少药以及城乡差别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无锡市糖尿病患者合并皮肤病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6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皮肤病组和无皮肤病组,对皮肤病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的患病率为78.6%,其中感染性皮肤病患病率最高,为55.9%,其余依次为糖尿病密切相关的皮肤病(33.1%)、其他皮肤病(12.7%)、糖尿病治疗药物相关的皮肤病(0.4%).皮肤病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及高血压、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皮肤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性别构成、家族史、体质指数、血脂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肤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合并症,以感染性皮肤病为主;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可能与长期的代谢紊乱及微血管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吴薇 《大家健康》2015,(5):88-89
药源性皮肤病是指由药物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其可以是单纯皮肤局部的反应,也可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脏、血液、肝脏、胃肠功能异常等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对药源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引发药物进行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西宁地区儿童皮肤病的发病情况、比例、病种、年龄及季节分布特点,并找准防治重点。方法:我科对皮肤病门诊9 169例初诊儿童皮肤病进行分析。结果:西宁地区儿童皮肤病发病病种依次为变应性皮肤病、病毒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昆虫性皮肤病。在9 169例患儿中变应性皮肤病4 317例,占47%,居首位;病毒性皮肤病1 824例,占19.89%,为第二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1 026例,占11.20%,为第三位;细菌性皮肤病983例,占10.72%,第四位。结论:通过本次统计分析,基本明确了本地区儿童皮肤病的前五种病种,其在各年龄段和在各季节中的发病情况。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血管生成在增生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因子之一。因此,通过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增生性皮肤病的表达及所发挥的作用,不仅有助于阐明增生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而且通过对其治疗靶点研究,将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以皮肤损害为主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临床用药时间长、不良反应大,且疗效不确定.临床有血浆置换治疗银屑病的报道,但血液透析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未见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优势致敏真菌与变应性皮肤病发病的关系,以指导其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曝皿和曝片互补的方法,对室内外优势真菌的种类、数量与季节分布进行了全年调查。结果:曝皿调查共检出56个属种的真菌,曝片调查共收集到33个属种的真菌孢子,大多数优势真菌有明显的季节分布,高峰期在4-11月,与真菌变应性皮肤病发病季节相一致。应用真菌抗原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做皮内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真菌变应原浸液进行免疫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势致敏真菌是变应性皮肤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优势致敏真菌与变应性皮肤病发病的关系,以指导其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曝皿和曝片互补的方法,对室内外优势真菌的种类、数量与季节分布进行了全年调查。结果:曝皿调查共检出56个属种的真菌,曝片调查共收集到33个属种的真菌孢子,大多数优势真菌有明显的季节分布,高峰期在4~11月,与真菌变应性皮肤病发病季节相一致。应用真菌抗原为变应性皮肤病患者做皮内实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真菌变应原浸液进行免疫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优势致敏真菌是变应性皮肤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药源性皮肤病是指由药物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皮肤上的表现。其可以是单纯皮肤局部的反应,也可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并发症。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脏、血液、肝脏、胃肠功能异常等损害。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对药源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常见引发药物进行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20.
婴幼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在临床工作中较常见,但其发病情况国内报道不多。为了解其临床发病特征,笔者将近3年来我科门诊诊断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330例婴幼儿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