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子午捣臼补泻法对更年期综合征雌激素影响的对比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传统子午捣臼补泻针刺手法组50例;对照组:常规电针组50例,以电针组作为阳性对照,采用传统子午捣臼补泻针刺手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监测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变化。结果采用传统子午捣臼补泻针刺手法,患者的E2、FSH、LH含量变化。与常规电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子午捣臼补泻法对更年期综合征雌激素影响疗效显著,本法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为针灸临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提供一个可靠的方案和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针灸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电针及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颅骨开窗法,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分析仪,选用足三里穴观察了针刺捻转补泻、电针对家兔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针刺捻转补泻、电针均可增加软脑膜微循环血流量,但电针组优于捻转补泻组,提出了针刺补泻手法的关键在于运用适度而有效的刺激量,从而对机体产生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穴后施行针刺补泻手法和常规针刺法对照治疗,比较针刺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治疗30 d后、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及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法组H-B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手法组疗效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运用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疗效方面优于单纯常规针刺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浅析针刺补泻手法在认识上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斌 《中国针灸》1997,17(8):501-502
浅析针刺补泻手法在认识上的局限性张建斌(南京铁道医学院附院针灸科,210009)主题词针刺补泻,刺法针刺操作手法是针灸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临床疗效的取得离不开针刺操作手法。历代医家发明和总结了许多操作手法,并结合“补泻”来认识,形成了针刺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5.
龙虎交战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景洋 《中国针灸》2000,20(2):91-92
采用龙虎交战手法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87例,同时设用平补平泻手法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8.5%,明显优于平补平泻手法组,表明龙虎交战手法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较平补泻手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补泻手法用于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补泻手法用于夹脊穴和阿是穴为主的穴位,对照组采取相同穴位电针治疗,7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 3个疗程结束时,2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的VAS、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的VAS评分以及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针刺补泻手法用于夹脊穴、阿是穴为主治疗PNH的远期镇痛效果和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优于相同穴位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针刺组、平衡推拿组、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组.传统针刺组取风池、天柱和C3~C7夹脊穴;平衡推拿组以(攘)揉、拿捏、点穴等手法治疗;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法组取C3~C7夹脊穴、电针大椎、风府等穴,针刺后予推拿手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针刺组和平衡推拿组.结论 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传统针刺法和平衡推拿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针刺方法对女性尿道综合征膀胱容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不同针刺方法对尿道综合征患者膀胱容量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1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手法针刺组、手法针刺组,采用膀胱容量以及最大尿流率等指标评价,并于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电针加手法针刺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增量较手法针刺组显著(P<0.05),而最大尿流率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手法针刺和手法针刺均可通过增加膀胱容量和尿流率而改善排尿状况。电针加手法针刺方法对膀胱功能的改善较手法针刺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其补泻手法来实现的,因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然针刺补泻的作用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经感传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研究所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补泻手法治疗,观察组用循经感传针刺补泻手法进行治疗。结果:根据疗效评判标准,观察组痊愈16例(64%),效果显著5例(20%),效果良好3例(12%),未见效果1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11例(44%),效果显著7例(28%),效果良好4例(16%),未见效果3例(12%),总有效率为88%。结论:采用循经感传针刺补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智能型呼吸补泻仪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现代控制论角度理解、诠释经典手法语言,探索补泻手法的物理本质.方法:采用计算机,以电脉冲作为刺激源,模拟补泻手法.结果:脉冲输出波形的图形表明了对手法的模拟结果,并从临床典型病例得到体温凉热感受的佐证.结论:传统补泻手法是一种对腧穴刺激的强度对比,可以由计算机手段模拟,并具有提高电针疗效、扩大适用范围、深化针刺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38例)和C组(40例)。三组针刺方法相同,均取阿是穴、环跳、委中、承山和阳陵泉,A组采用电针同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B组则单纯电针治疗,C组单纯针刺同时配合推拿手法的治疗方法,观察前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A组有效率为92.8%,优于B组79.1%与C组的65%(P〈0.05,P〈0.01)。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手法为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马霞 《河南中医》2012,32(4):478-480
针刺治疗抑郁症有普通针刺治疗、电针治疗和针药结合治疗.普通针刺即指根据病情采用传统针刺补泻手法,刺激腧穴进行治疗,为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方法;电针治疗是对传统针灸方法的发展,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地运用电流刺激可增强和维持针感,提高疗效;针药结合即指针刺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或中药同时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不同手法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家兔作为实热模型,观察了致热后不同手法针刺治疗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结果发现,捻转泻法、电针泻法和综合泻法均有明显的相对阵热作用,尤其表现在针刺后的即时效应和降低发热高峰值的作用,三组中,以捻转泻法和综合泻法的效果更佳。捻转补法除对发热曲线有轻微的影响外,无明显的即时效应和对友热高峰的抑制效应。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清热效应上,手法补泻有明显区别,手法操作与电针操作亦有一定区别,而单、复式泻法间无差异。初步验证了“实则泻之”的补泻规律和不同手法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补泻手法是针刺手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最早见于我国秦汉以前的医学文献《灵枢》和《素问》中。以后历代针灸书籍又提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迎随、徐疾、提插、捻转、呼吸、开阖等单式补泻方法,以及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复式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是针剌手法操作中的高难度技术,古人曾用四难来形容补泻手法的操作难度:“针刺容易辨证难,辨证容易取穴难,取穴容易补泻难,补泻容易辨气难,”说明补泻手法的难以掌握。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是否有其实际价值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笔者综合近几年有关文献,讨论针法补泻与针刺疗效的关系,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刺补泻手法与电针治疗胃脘痛2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健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1):16-17
针刺补泻手法与电针治疗胃脘痛200例疗效分析226300江苏省通州市医药卫生学会陈健胃脘痛系指上腹部发生疼痛。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及部分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本病发病无明显规律,一年四季男女老少均可发病。往往在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相似文献   

17.
针刺补泻法与刺激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煦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2-1772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来实现的,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针刺补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机体产生刺激的过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病理功能状态的不同,补泻过程中,机体所需的刺激量和所适应的刺激量则不相同。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掌握针刺补泻的量的大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针灸学迎随补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手痉挛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手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进行迎随补泻针刺法的手法操作,对照组采用《针灸学》所示方法选取患侧肢体穴位针刺。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P&lt;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迎随补泻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手痉挛,可显著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比较温通针法、电针疗法和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温通针法组(46例)、电针组(45例)、普通针刺组(45例).3组治疗取穴相同,主穴均为十七椎、腰阳关、环跳、阳陵泉、夹脊(对应压痛点).温通针法组采用温通针法手法治疗,电针组采用G6805-Ⅱ型电针仪治疗,普通针刺组只采用普通针刺,不施行特殊针刺手法.3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3组主要症状体征综合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疼痛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治疗后温通针法组总有效率89.1%(41/46),电针组总有效率88.9%(40/45),普通针刺组总有效率71.1%(32/45),温通针法组和电针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而温通针法组和电针组疗效均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温通针法、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迎随补泻手法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1天/次,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VAS、JOA评分、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但迎随补泻手法联合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电针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