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文婷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04-105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小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电针长强、曲骨穴治疗功能性小便失禁。结果:30例功能性小便失禁者,治愈11例,占36.67%;有效14例,占46.67%;总有效率83.33%。结论:电针长强、曲骨穴治疗功能性小便失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勇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04-104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小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电针长强、曲骨穴治疗功能性小便失禁。结果:30例功能性小便失禁者,治愈11例,占36.67%;有效14例,占46.67%;总有效率83.33%。结论:电针长强、曲骨穴治疗功能性小便失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我们中风专科病房,1999年收治中风病人280例,采取了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护理措施,疗效显著。在治疗护理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小便失常,其中小便失禁16例,小便不通24例,小便无力15例,小便淋漓19例,约占住院病人28%,通过实行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型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深刺双侧天枢穴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肠轴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9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双侧天枢穴组,支沟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后进行症状积分评定表、大便性状评分(BSFS)、便秘患者临床评分量表(CCS)评定,并使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SP和VIP含量。结果 天枢组临床疗效、症状及性状积分、CCS评分等均优于支沟组和西药组,且患者血清SP含量高于其他两组,VIP含量低于后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深刺双侧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深刺天枢可能通过升高血清SP含量、降低VIP含量,调控脑肠轴,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5.
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神经源性二便失禁30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涛  刘志顺  刘元石 《新中医》2001,33(12):43-43
目的观察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不同病因神经源性二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次髎、会阳穴(均为双侧),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大便失禁治愈率76.7%,有效率6.7%;小便失禁治愈率46.7%,有效率23.3%.治疗5次有效率大便失禁50.0%,小便失禁16.7%.结论电针次髎、会阳穴治疗脑及脊髓损伤所致二便失禁均具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且对大便失禁的疗效优于小便失禁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次、会阳穴治疗不同病因神经源性二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次、会阳穴(均为双侧),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大便失禁治愈率76.7%,有效率6.7%;小便失禁治愈率46.7%,有效率23.3%。治疗5次有效率:大便失禁50.0%,小便失禁16.7%。结论:电针次、会阳穴治疗脑及脊髓损伤所致二便失禁均具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且对大便失禁的疗效优于小便失禁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24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药物组采用苁蓉通便口服液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便秘症状积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电针组患者症状积分、总有效率、显著率及显著率以上均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能显著提高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平补平泻针刺法,观察不同刺激量针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药物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口服;弱刺激量组采用天枢穴弱刺激量针刺;强刺激量组采用天枢穴强刺激量针刺.3组均常规采用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及康复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便性状评...  相似文献   

9.
电针次体、会阳穴治疗神经源性二便失禁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涛  刘志顺等 《新中医》2001,33(12):43-43
目的:观察电针次体、会阳穴治疗不同病因神经源性二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次体、会阳穴(均为双侧),每天1次5次为1疗程。结果:大便失禁治愈率76.7%,有效率6.7%;小便失禁治愈率46.7%,有效率23.3%。治疗5次有效率:大便失禁50.0%,小便失禁16.7%。结论:电针次体、会阳穴治疗脑及脊髓损伤所致二便失禁均具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且对大便失禁的疗效优于小便失禁的疗效(P<0.05)。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针双侧天枢穴为主对中风恢复期便秘的疗效。方法 :6 0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各 30例 ,对比观察近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疗效观察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电针双侧天枢穴为主是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深度针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75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深刺组、常规针刺组、浅刺组各25例。深刺组使用电针深刺天枢穴至刚突破腹膜;常规针刺组用电针针刺天枢穴至0.8~1.2寸;浅刺组用电针针刺天枢穴至皮下0.2~0.3寸。3组疗程均为4周,并随访3个月。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周自主排便次数、CC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电针3种深度针刺天枢均增加周排便次数,深刺组及浅刺组在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仍有疗效(P0.05);电针3种深度针刺天枢均可降低CCS评分分值,但天枢电针深刺组在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及第3个月的CCS评分分值均显著低于电针常规针刺组及浅刺组(P0.01);电针深刺组的有效率高于电针常规针刺组及电针浅刺组(P0.01),电针浅刺组的痊愈率高于电针常规针刺组(P0.01)。结论:电针深刺天枢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短长期疗效最佳,其次为电针浅刺,电针常规针刺疗效最差,3种深刺针刺天枢穴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失禁属中医“小便失禁”范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尿失禁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电针配合温针灸与中频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60例中风后小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电针八髎穴配合温针灸阴陵泉、肾俞治疗和中频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尿失禁程度及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Ridit分析P<0.05,即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组内比较采用两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进行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前后,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两种疗法均能够有效改善中风后小便失禁患者的尿失禁程度,在对患者尿失禁程度的改善及临床疗效方面电针配合温针均优于中频电刺激配合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14.
头针配合艾条灸治疗中风病人小便失禁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病人伴发的小便失禁是临床上常见病证。本证以患者无尿意 ,小便不能自行控制而尿出为主症。近年来用头针针刺足运感区配合艾条温和灸八穴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 8例均系住院病人 ,其中男 36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51岁 ;病程 1~ 3月 2  相似文献   

15.
针刺八髎穴治疗中风尿潴留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尿潴留是由于脑窍不开、经络不通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主要表现为小便不利、少腹胀满甚则小便闭塞不通、排尿困难,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采用针刺八髎穴为主方法治疗中风尿潴留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吴某,男,11岁,学生,1990年10月20日初诊。一年前,患脑脊髓膜炎,发热抽搐后,即出现双下肢不能抬举,外展,感觉逐渐丧失,小便失禁,经多家医院治疗,均无明显疗效。遂来我科就诊。检查:左下肢肌张力减弱,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张力消失,双腿均不能外展、前伸,触之感觉迟钝,温度降低,大小便失禁,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诊断:痿证。治以调理脾胃,滋养津血、活血通络。采取“独取阳明”的原则,选穴以阳明经为主,辅以足太阴经。取穴:足三里、天枢、髀关、丰隆、内庭。配穴:关元透中极,血海,中脘。足三里、天枢、髀关、丰隆、中脘均直刺1.5寸,施提插捻转之平补平泻法;中极透关元;血海、内庭直刺5分,施提插捻转之平补平泻法;足三里、血海、髀关、丰隆4穴使626医疗机,  相似文献   

17.
中风患者褥疮护理体会李向红,云玲玲1.临床资料10例中风后遗症由于患者皮肤弹性差,小便失禁对皮肤浸润,使皮肤损伤,下肢活动受限.血循环障碍,均出现面积深浅不均的褥疮、尾骨部Ⅱ度褥疮8例;右髋关节Ⅱ度褥疮面积12×11cm,左侧骶部分别为8×7cm和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选穴规律。方法 检索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收录的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分析针刺治疗该病的用穴频次、经脉分布、特定穴种类、部位选择、聚类群集,运用Apriori算法分析穴位关联规则。结果 纳入的124条处方中,天枢及募穴选用频次最高,经脉以足阳明胃经为主,穴位主要分布在腹部,天枢、足三里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针对性,关联规则显示天枢-足三里的支持度最高。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确切,显示了传统疗法在此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析肓俞穴在治疗二便失调中的作用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张学丽在十余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本人以肓俞穴为主治疗老年性二便失调数十人,均收到了满意疗效。病人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50岁,临床表现为二便失禁,大便干燥,小便淋漓。主因肾虚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研究天枢穴主治规律及最佳治疗方法。方法:以“天枢”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718篇,将这些文献进行排除、归纳、总结,从天枢穴主治疾病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天枢穴主治疾病中以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最多(271篇),其次为内分泌代谢疾病(71篇);而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又以便秘为主(103篇),其次是腹泻(50篇);在治疗方法上,以电针为主(26篇),其次是常规针刺(13篇)。结论:电针天枢穴治疗便秘疗效确切,操作简便,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