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后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6例行根治术治疗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12个可能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特征性临床病理因素,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906例患者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8%、75.4%和7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病变长度、淋巴结转移数、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周围器官受侵情况与行根治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的预后有关.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周围器官受侵情况为行根治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周围器官受侵情况为行根治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影响贲门癌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80年~1992年手术切除的105例贲门癌病入的临床资料,通过对临床、病理因素的分析,评价各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1临床资料1.1病理资料本组105例贲门癌患者,均为术后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讨青年人贲门癌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年龄小于39岁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累积生存率,运用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果发现,肿块大小、病程长短是影响青年人贲门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组资料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5%、33.3%和18.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Siewert Ⅱ、Ⅲ型贲门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4月至2012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92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影响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期(OS)的因素。结果 截止2012年9月1日,92例患者共死亡53例,5年生存率为27.4%,中位OS为36.0个月。Siewert分型、T分期、N分期和UICC分期是贲门癌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但与年龄、病理类型、Lauren分型、手术方式及淋巴结清扫方式均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是影响Siewert Ⅱ、Ⅲ型贲门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T分期、N分期是影响贲门癌预后的独立因素;Siewert分型因素的影响作用尚具有不确定性,但对贲门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1995年1月-2003年12月广西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4例。对其中139例有完整病史资料和随访资料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5,8年生存率为90%,78%,69%,57%。单因素分析表明:是否绝经、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肌层浸润、ER、PR、手术方式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手术病理期别、病理分级、组织类型、肌层浸润、ER、PR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高危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分析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5年生存率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2月-2004年4月间收治的123例35岁以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析其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本组Ⅰ期、Ⅱ期、Ⅲ期、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73.2%、50.s%、16.7%.单因素分析显示,对生存率有影响的因素为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分期、雌孕激素受体情况.结论 本组青年乳腺癌患者,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分期、淋巴结分期、雌孕激素受体情况.提高对青年乳腺癌的警惕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阮佳英  祝茜  石钢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21(4):398-400,428
目的:分析影响宫颈低分化鳞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以及治疗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我院收治的80例Ⅰ期-Ⅱ期的宫颈低分化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临床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转移、深肌层浸润对宫颈低分化鳞癌的预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脉管转移是影响宫颈低分化鳞癌的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由于宫颈低分化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因此应根据病情对其采取手术、放疗及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年轻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保留卵巢。如术后拟行放疗,应将保留的卵巢移位,以避免损伤卵巢功能,从而在提高宫颈低分化鳞癌患者的生存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伽马刀治疗胆管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北京武警总医院接受伽马刀治疗的63例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 Kaplan -Meirer 法进行单因素分析, Cox 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放疗前 CA19-9水平、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肿瘤体积、TNM分期为胆管癌γ-刀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血管受侵、TNM分期为胆管癌γ-刀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放疗前 CA19-9≥156U /ml、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GTV≥98cc、TNM分期级别越高往往提示预后不佳。其中,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TNM分期为胆管癌γ-刀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房莉  章诗伟  李晶 《中国肿瘤》2014,23(12):1019-1023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以提高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率。[方法]外科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脑胶质瘤的患者158例,查找病历和电话随访收集其资料,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年龄、肿瘤级别、KPS评分、术后放疗和化疗。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级别、KPS评分、术后放疗和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年龄小、级别低、KPS评分高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好,术后辅助放疗或者化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603例胃癌根治术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背景与目的:胃癌在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中居首位,总体疗效尚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做一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和年龄对胃癌的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大体分型(Borrmann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与胃癌的预后相关(P〈0.01)。胃癌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胃癌的组织学分型、肿瘤所处的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影响胃癌预后独立的危险因子。结论: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较多,以肿瘤的TNM分期与预后的关系最密切,其中淋巴结转移度对预后的影响比肿瘤浸润深度更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技术对26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腺上皮细胞DN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7例囊腺型增生过长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增殖期内膜相近;7例腺瘤型增生DNA平均含量介于囊腺型增生与内膜癌之间,其中2例DNA含量及细胞倍体分布与内膜癌相似;8例内膜癌DNA含量显著高于增殖期内膜细胞,非整倍体细胞明显增多。DNA含量的测定能更客观精确地反映内膜细胞的增生、分化程度,并作为探索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198 2年 1月至 1 993年 2月术后放疗颅咽管瘤 4 4例。 5年生存率为 78 9%。其中 ,成人 1 5例 ,儿童 2 9例。儿童颅咽管瘤与成人的比较 :5年生存率高 ,疗后生存质量差 ,但无统计学差异。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放疗剂量 5 6 1~ 6 0Gy组与 4 5~ 5 6Gy组比较 :5年生存率无差别 ,但疗后闭经 -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 (P <0 0 5 ) ;疗后生存质量Ⅱ~Ⅲ级的比例明显增加 (P <0 0 1 )。我们建议对儿童颅咽管瘤部分切除术后应给予放疗 ,术后放疗剂量以 4 5~ 5 6Gy/ 5~ 6周为宜。  相似文献   

13.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食管贲门癌手术1547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5例,均为上腹、右胸、左颈吻合。手术方式由术中将食膈孔扩张至4指使胃通过时充分舒张,改为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结果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术后未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结论胸胃排空障碍与迷走神经切断致胃解剖位置变化而影响胃十二指肠压力梯度和胃窦部功能及胃泌素分泌的功能有关,也与常规扩张食膈孔后膈肌自行回缩、膈肌重建过紧、胸胃远端呈“S”型扭曲、幽门位于膈肌以上使十二指肠呈关闭状、胃扭曲和术后粘连等机械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自1978—1984年12月共收集17例贲门癌,占同期贲门癌切除病例(320例)的5%,早期贲门癌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切除和五年生存率比进展期高。贲门癌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文章着重讨论国内外专家对贲门癌范围的认识,笔者使用内窥镜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某电厂周围大气颗粒物提取物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惧某电厂下风顺居民区内的大气颗粒物,经二氯甲烷提取,减压浓缩制成受试物。以1,10,20和40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妊娠6-15d的孕鼠,然后按传统致畸试验方法处理。结果发现:所试剂量对孕鼠无毒性,对胚胎产生毒效应,20和40mg/kg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并抑制胎仔的正常生长发育,其作用与剂量有关,并在20和40mg/kg时产生一定的致畸效庆,表现为外观畸形和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16.
南澳县食管癌减寿年数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昆  杨合磷 《癌症》1994,13(1):41-43
广东南澳县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本文作者应用减寿数指标分析了南澳县十年来食管癌死因资料,描述该肿瘤减寿的时间和人群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7.
亲和组化法检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明生  雷秋模 《肿瘤》1994,14(3):130-133
用亲和组化法(半定量分析法)同时检测67例乳腺癌和良性病变组织印片和石腊切片的ER/PgR状态,二种玻片的ER阳性、阴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89.5%、96.6%和92.5%;双顶阳性(ER+/PgR+)、双项阴性(ER-/PgR-)和双项总符合率分别为75.9%、92.6%和82.1%;同种方法检测157例随机乳腺癌石腊切片,发现ER阳性率为58.6%(92例);PgR阳性率48.4%(76例).157例随访资料提示,受体双项阳性者,其健康良好。乳腺癌分期同ER/PgR状态的比较,ER+/PsR+者的Ⅰ、Ⅱ和Ⅲ期病例分别为37.5%、45.3%和17.2%,无Ⅳ期病例:而ER-/PgR-者则为13.8%、22.4%和43.1%.提示,用亲和组化法测定乳腺癌石腊切片ER/PgR状态有较好的可信性。但对乳腺粘液腺癌和派杰氏病宜用切片或针吸涂片。  相似文献   

18.
贲门癌手术径路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兆标  邢永福  高平 《肿瘤》2000,20(3):189-190
目的 研究贲门癌选择各种手术径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组贲门癌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讨论,依据病灶范围、全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径路施术,对手术彻底性、切除率、切缘阳性率、术后总并发症、吻合口瘘、心肺功能影响等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彻底性高,手术切除率为95%,全胃切除率12%,淋巴结转移率84.6%,总并发症8.7%,吻合口瘘0.4%,心血管并发症3%,呼吸系统并发症4.4%,住院死亡率0.4%  相似文献   

19.
120例大肠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大肠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大肠癌诊断遵循肛门指检、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步骤,对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除腹部X线片,条件允许可作钡灌肠,明确梗阻部位.采用梗阻近端肠腔充分减压,大量抗菌素溶液冲洗,尽量使吻合口“上空、中松、下通”引流管放过安全期的方法.结果 肛指检查对诊断直肠癌是可靠的,本组15例急性梗阻左半结肠癌作Ⅰ期切除吻合术,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对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的患者,必须按上述顺序作肛指和其他检查来提高早期诊断和术后五年生存率,按上述方法,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小鼠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报导昆明种小鼠着床后全胚胎培养方法。通过体内外自身对比以及对阳性对照物MMC的试验观察,表明所建方法是成功的。用该方法法对已知动物致畸物敌枯双的试验结果显示,敌枯双可诱致明显的畸形等发育毒性。该方法的建立为今后开展致畸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