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湿化液在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1-4月心脏外科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给予0.45%氯化钠溶液100ml加沐舒坦15mg气道湿化液,B组给予灭菌注射用水100ml加沐舒坦15mg作为气道湿化液,观察2组患者吸出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患者的体温、肺部的听诊以及x线胸片情况。结果机械通气后4、8、16、24h及l~2、3~5、6.7d2组患者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患者的体温以及x线胸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机械通气后4、16、24h,1-2、3-5、6-7d患者的肺部听诊隋况无显著差异,机械通气后8h的肺部的听诊情况B组优于A组。结论没有足够的依据认为0.45%氯化钠溶液100ml加沐舒坦15mg和灭菌注射用水100ml加沐舒坦15mg作为气道湿化液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机械装置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呼吸支持,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其目的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因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其会厌功能暂时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内的分泌物不易咳出,而导致痰液潴留,易引起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呼吸衰竭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段。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咳嗽反射受抑制,咳痰能力丧失,因此气管内吸痰成为清除气道内分泌物的重要方法。但呼吸机相关并发症逐渐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其中最常见的是呼  相似文献   

4.
谢金华  谢汉兰  刘洁 《全科护理》2013,11(15):1364-136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湿化液对采取机械通气观察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吸痰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新生儿科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儿吸痰前均给予湿化液气道内湿化,其中对照组使用的湿化液为0.45%盐水,观察组使用的湿化液为沐舒坦溶液,观察两组患儿吸痰后血气分析的变化,痰液黏稠度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吸痰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观察的痰液黏稠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吸痰前,采用稀释后的沐舒坦溶液进行气道湿化,有助于改善通气功能,降低痰液黏稠度,预防肺部感染,整体效果优于0.45%盐水。  相似文献   

5.
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安全吸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改变,如肺淤血、肺水肿或肺动脉高压形成等,经过体外循环术后又会加重肺功能的损害,因此,术后常规应用呼吸机治疗以维护心肺功能[1].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患者安全吸痰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机械通气的危重患吸痰是主要的护理操作。如操作不当或吸痰过于频繁,易造成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患生命。2000年至2002年,我们共收治需机械通气治疗患56例,现将安全吸痰的方法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晓荣 《全科护理》2013,11(4):371-373
综述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内吸痰的护理进展,包括吸痰管的选择、吸痰时机的判断、吸痰方式的选择、吸痰压力和时间、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及声门下吸引、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8.
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人工气道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引负压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吸痰是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从人工气道吸痰时机、吸痰管的选择、吸引负压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分析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前滴注生理盐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吸痰时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排痰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排痰护理时机。方法:将54例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立即吸痰,实验组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in后吸痰,观察两组吸痰效果。结果:两组吸痰效果和吸痰间隔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翻身、叩背等胸部物理治疗后,保持侧卧位8~10min后吸痰,能明显延长吸痰间隔时间,提高患者对吸痰的耐受性,达到最佳吸痰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0例)吸痰时带负压进管,边吸痰边进管至深部后负压退管;对照组(n=30例)吸痰时零负压进管,至深部后边吸痰边负压退管。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粘膜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痰时带负压进管,边吸痰边进管至深部后负压退管的吸痰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效果方面具有安全性和优越性,与常规吸痰方法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低,吸痰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0.9%氯化钠溶液在射频消融儿童腺样体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采用低温0.9%氯化钠溶液边冲洗边切割,对照组采用常温0.9%氯化钠溶液。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切口水肿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水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射频消融儿童腺样体手术中使用低温0.9%氯化钠溶液能更有效地减少出血,减轻咽部黏膜水肿,减轻疼痛,利于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呼吸机接头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12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诊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经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12d的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每组神志清醒患者各10例,12d为1个观察周期。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机直管接头将人工呼吸道与呼吸机连接,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机直管接头加延长弯管(即呼吸机延长管)将人工呼吸道与呼吸机连接。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咳嗽反射、清醒患者恐惧感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0,P0.01)。两组患者吸痰时的咳嗽反射、痰液喷出、痰痂堵塞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0例神志清醒的患者,其吸痰恐惧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639,P0.01)。对照组患者每次吸痰平均操作时间为(128.03±23.6)s,长于观察组的(85.66±10.2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4,P0.05)。结论使用呼吸机延长管的机械通气患者,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恐惧感低、吸痰操作时间缩短,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影响小、缺氧程度低,另外还可减少脱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从吸痰对患者的影响、吸痰时机、吸痰管选择、吸引负压、吸痰方式、特殊患者吸痰、操作方法改进、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综述了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理论及进展,阐明了正确适时吸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预吸纯氧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姚静  侯延菊 《齐鲁护理杂志》2002,8(4):301-301,307
近年 ,ICU以机械通气为主要治疗手段 ,需要呼吸机支持者占收治危重患者的 30 %~ 5 0 % [1] ,吸痰是保持这类患者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 ,为了减轻因吸痰中断机械通气而致的缺氧 ,通常在吸痰前吸纯氧。我们探讨了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预吸纯氧时间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护理方法,包括频率和压力、吸痰管的使用、气道的湿化和给氧及不同情况下的吸痰方法等,为临床吸痰患者的护理更好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最佳的吸痰时机,以保证机械通气效果。方法将240例次吸痰操作随机分为4种时机:Ⅰ肺部听疹痰鸣音时;Ⅱ呼吸机压力报警时;Ⅲ患者咳嗽时;Ⅳ护士主观认为。比较4组患者的通气效果。结果不同时机吸痰的机械通气效果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听诊痰鸣音时吸痰效果最佳。结论肺部听诊痰鸣音时是机械通气患者最佳的吸痰时机。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正压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内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吸痰是护理机械通气患者的主要技术操作。吸痰方法不当可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对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吸痰过程患者SaO2值、HR的变化、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以及气道黏膜的损伤情况等.结果 两组SaO2变化、肺部感染情况和血气分析比较,均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心率下降>20%例数、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 密闭式吸痰较开放式吸痰能更好维持患者的氧合状态,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有效防止交叉感染,操作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