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及暴力氛围感知情况,以期为预防急诊科暴力事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4月—2021年5月选取3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纳入267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遭遇暴力事件总人数为156人,其中言语暴力数量最多。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总分为(93.55±23.14)分。多因素分析显示,职务、职称、工作年限、遭遇暴力事件情况为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的影响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较为严重,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普通护士、职称较低、工作年限较短以及未遭遇过暴力事件的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氛围感知较低,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护士的暴力氛围感知水平,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工作场所暴力与护士长工作倦怠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护士长工作倦怠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福建省各级医院213名护士长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和工作倦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长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比未遭受者明显严重(P〈0.05);遭受心理暴力次数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研究显示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和工作场所暴力,个人成就感丧失的影响因素是职称。结论: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可以导致护士长工作倦怠的产生,通过减少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有可能减轻护士长的王作倦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与离职意愿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对北京市13所医院的38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离职意愿均分为(2.74±0.58)分,处于较高水平。385名护士在过去12个月中,遭受语言攻击(89.87%)、威胁(70.65%)的发生率较高,其次是躯体攻击(20.52%),性骚扰最少(3.90%)。语言攻击、威胁分别与离职意愿Ⅰ(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离职意愿Ⅱ(寻找其他工作的动机)呈正相关(P0.01)。结论管理人员应考虑语言攻击和威胁的发生,以降低急诊科护士的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其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6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结果在166份有效问卷中,有149名(89.8%)护士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不同年龄、工作时间、学历和职称的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形式依次为语言伤害(86.1%)、躯体冲突(32.5%)、特定威胁(20.5%)和性暴力(3.0%);而等待时间过久(67.1%)、未满足患方要求(64.8%)、肇事方醉酒或药物滥用(58.4%)、认为医疗费用高(53.4%)是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暴力发生可使护士出现委屈(75.8%)、愤怒(66.4%)、不安全感(47.6%)等不良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对护士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水平并分析原因,为今后干预护士工作场所暴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量表对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60.8%的护士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其中,辱骂、威胁、语言性骚扰、躯体攻击(无损伤)、躯体攻击(轻度损伤)、躯体攻击(明显损伤)、性袭击的发生率分别是57%、39%、13.1%、8.8%、3.7%、1%、2.5%。80.2%的急诊科护士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45%在过去一年中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结论:护士遭受高水平工作场所暴力,暴力的形式主要是非身体暴力,急诊科护士较非急诊科护士遭受更多工作场所暴力。 相似文献
7.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作为一种职业危害因素严重危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护理质量。本文阐述了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对护士和护理专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分析原因,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相关文件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98名急诊护士近1年内遭受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8名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内有78人遭受过暴力,发生率为79.59,以语言暴力为主;分诊台是急诊科发生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急诊科护士处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和忍让回避;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得到满足、候诊时间过长、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等;强迫、焦虑、躯体不适、抑郁和恐惧是急诊护士遭受暴力后的主要负面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作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必须引起重视;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暴力的能力,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遭受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情况,分析原因,为预防、干预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根据WHO相关文件及医院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北京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98名急诊护士近1年内遭受暴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98名被调查者在最近1年内有78人遭受过暴力,发生率为79.59%,以语言暴力为主;分诊台是急诊科发生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急诊科护士处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和忍让回避;暴力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得到满足、候诊时间过长、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等;强迫、焦虑、躯体不适、抑郁和恐惧是急诊护士遭受暴力后的主要负面心理反应.[结论]急诊科护士作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必须引起重视;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暴力的能力,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分析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来源、主要原因、国内外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状及防范的途径与措施,旨在为避免或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稳定护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工作倦怠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之间的关系,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表及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问卷,对北京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6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遭受暴力组在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丧失的维度得分高于未遭受暴力组,2组个人成就感丧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情绪衰竭、去人格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躯体冲突严重影响了护士的心理健康(P〈0.01)。结论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可以导致急诊护士工作倦怠的产生,对护士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减少护士对工作及患者的倦怠不满,确保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的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市5所三甲医院的22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护士道德困境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道德困境总分为(49.41±13.35)分,职业倦怠总分为(63.51±17.2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急诊护士的道德困境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830,P=0.015; F=6.302,P=0.001);不同年龄急诊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328,P=0.005),急诊科护士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呈正关性(r=0.412,P<0.05)。结论 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士的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普遍存在,护士的道德困境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15.
我院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国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我院急诊科以及大内科、大外科系统的各21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急诊科护士情感枯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得分与大内科、大外科相比差异显著;急诊护士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4个方面.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面对多种压力源,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症,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手段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维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综合性三级医院男护士工作倦怠状况及其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方便取样法,应用中文版工作倦怠量表(CMBI)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湖北省10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的190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90名男护士的倦怠检出率为50.5%(96人),其中轻度倦怠占36.8%(70人)、中度倦怠占12.6%(24人)、高度倦怠占1.1%(2人);倦怠单因素检出率中,人格解体占27.4%(52人),耗竭占25.3%(48人),成就感降低占12.6%(24人);除不同编制的男护士之间耗竭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37,P〈0.05)外,其他不同人口学特征男护士之间的各倦怠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三级医院一半以上男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人格解体及耗竭;不同编制对男护士耗竭程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of workplace violence (WPV) committed by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against healthcare workers in south Taiwan. WPV incident questionnaires were completed by 205 nurses from a medical facility in south Taiwan. Sixty-two percent of the nurses reported experiencing WPV. The majority of the cases consisted of verbal abuse including threats of violence or threatening words from patients or families. The verbal expressions of violence were mainly due to misunderstanding and drunkenness on the part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and personal problems in the nurses' relationships with doctors and co-workers. The cases of physical WPV reported by the nurses were perpetrated by patients who were mentally unstabl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may help hospitals and nurses in avoiding, reducing, and controlling incidents of WPV.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骨科护士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一种能缓解骨科护士工作倦怠的方法。方法分别利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CM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12名骨科护士进行工作倦怠、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的测评。结果轻度工作倦怠检出率为34.8%,中度工作倦怠检出率为30.3%,高度工作倦怠检出率为4.0%。心理健康状况方面,骨科护士在SCL-90评分中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方面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科护士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基层医院骨科护士工作倦怠发生率较高,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均可缓解护士的不良情绪,降低工作倦怠发生率,也可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