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交叉配血,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31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出血总量21800ml,自体血回输10 200ml,均未发生自体血回输并发症。结论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的异体血输注,是一种经济、安全、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评价其在骨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自体血回输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术中出血、血常规、血气分析及输血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自体血回输组所需异体血较非回输血组自体血液回输组明显减少.术前与术后第1天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自体血回输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节约血源及财力的输血方式,能减少异体输血量避免并发症,在骨科手术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体血回输器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上海护理》2009,9(5):30-3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器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2007年在我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全膝置换术患者40例,其中20例采用自体血回输(A组),20例未采用自体血回输(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和异体血使用量,以及术后第1、3、7天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自体血回输量平均373.5mL,术后有2例接受异体血回输,平均异体血输入量40mL;B组术后平均异体血输入350mL。自体血回输于术后6h内进行,所有自体血回输未出现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B组有1例出现异体输血反应,表现为皮疹,对症治疗后消退。结论单侧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能够减少术后异体输血量,使用自体血回输器方法简单、安全,可减少因输入异体血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心脏手术患者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交叉配血,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术中出血总量45 400 ml,自体血回输20 700 ml,均未发生自体血回输并发症.术后1例因迟发型心脏破裂死亡,2例因急性肾衰竭死亡.结论:洗涤式自体血液回输可有效减少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异体血输注,是一种经济、安全、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5.
骨科手术患者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和异体输血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4h血常规、凝血状态、术中出血量、异体输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及输血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引流量的差异无显著性,自体血回输组异体血输用量显著少于异体输血组,术后24h两组患者血常规和凝血状态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能明显减少异体血输入量,是骨科大手术安全补充失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田增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615-1616
自体血回输是将患者体腔内、术区伤口处流失的血液收集起来,经过抗凝、过滤等装置处理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在这个过程中,血液难免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和破坏,引起不良反应,如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发热性输血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超过1℃[1],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药物反应、原发病因等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Faris等[2]报道,回输未洗涤引流血可引起发热反应;艾京等[3]报道,一例患者输自体引流血后出现短暂的发热。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对42例骨科手术患者使用一次性血液回输器将术后引流血液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回输,有3例发生发热性输血反应,笔者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6~78岁。行髋臼骨折内固定术4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3例,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9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1.2自体血液回输的方法采用美国ZIMMER公司生产的HAS型自体血液收集回输器,该产品是一次性密闭无菌装置,该装置说明书明...  相似文献   

7.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能否实施根治性切除手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预后结果。据统计,接受根治性切除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70%以上[1]。然而,肝脏本身血供丰富、解剖复杂,肿瘤生长的部位各异,且常常侵犯肝内大血管,要实施规范标准的肝脏切除手术经常会遇到术中大量失血的问题。目前,常用的输血方式包括异体输血及自体血回输,但均各有弊端。异体血回输常常存在血源紧张的问题,且容易产生免疫抑制。自体血回输包括储存式自体血回输,稀释式自体血回输,以及回收式自体血回输三种,然而术中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可能造成脱落的肿瘤细胞回输入血液循环,是肿瘤患者的禁忌。储存式自体血回输,通过术前储血、术中输血的方式,理论上可以降低术中丢失血液的红细胞浓度,控制实际失血量,能避免大量的异体血输入,减少相应的并发症。本文旨在研究该输血方式在临床中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及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以节约血资源,减少并发症。方法:应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对41例骨科手术病人进行术中血液回输,并进行术后动态观察。结果:41例患者平均回收原血量为1492毫升,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浓血为771毫升,12例患者同时输入异体血。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未发现应用自体血而产生的并发症。结论:术中自体血液回输能有效的减少异体血的输入量和自体血的丢失以及输血后并发症。而且安全、节约费用及血源。  相似文献   

9.
妇科腹腔内出血是常见的急腹症,尤其异位妊娠所致腹腔内出血多见。患者病情危重,常处于休克状态,在一时血源缺乏的情况下,采用术中自血回输,省时省力。我院自1998—2005年应用一次性血液回收器连接负压吸引制成自体血回输装置,经过滤后再输给患者,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莉  韩小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1987-1989
目的探讨择期心脏手术中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血采集、保存与回输的方法。方法患者在麻醉诱导后经中心静脉导管或漂浮导管采取自体血后妥善保管,体外循环停机及术中出血基本控制后回输给患者。结果 2009年1~12月我院择期心脏手术共有322名患者接受了急性等容稀释性自体血回输,共回输131200ml自体血,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在心脏手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不仅可节约血源,减少血液性疾病的传播,且操作简易,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宫外孕以输卵管异位妊娠最为多见 ,常导致腹腔内大出血等并发症 ,严重者可出现失血休克 ,甚至死亡。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术中施行快速及时的自体输血是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1] 。此外 ,一些可造成大出血的危险手术均可施行快速自体血回输术 ,如动脉瘤破裂出血 ,肝脏移植手术中的失血等。自体血回输技术从2 0世纪 80年代开始在我院应用至今 ,为手术抢救成功创造了条件 ,自体血回输装置在工作中也不断改进。现我们使用的是改良自体血回输装置 ,与简易的自体血回输装置及自体血回输机相比 ,优点更为明显。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患者术中进行自体血回输,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结果:本组均于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均未出现输血反应,术后1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恢复顺利。结论:自体血回输操作中密切的护理配合对于成功回输自体血,减少术中、术后输血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血直接回输在抢救腹腔内出血患者中可行性及价值。方法:采用输液、输血(输异体血和自体血直接回输)和手术等方法治疗126例腹腔内出血患者。结果:除了1例严重复合伤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腹腔内出血需积极治疗,适当应用自体血直接回输治疗腹腔内出血患者,节省了大量异体血,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了输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联合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115例腰椎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观察组实施术中自体血回输联合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于术前1 d、术后3 d和7 d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并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回输量以及异体输血量,观察组还需记录术后引流量、术后回输量。统计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异体输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异体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回输量、术中和术后异体输血例数、术前和术后的血红蛋白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手术中应用术中自体血回输联合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可以明显降低异体输血量,但不能减少异体输血例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输血方式下低体温患者寒战发生情况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择期行俯卧位腰椎或颈椎后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自体血回输组(S组)和传统库存血输注组(C组)各30例,S组术中回输自体血,C组回输库存血。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毕进入恢复室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后体温、寒战发生率。结果:自体血回输组低体温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库存血回输组(P0.05),两组患者给予一定的护理保温措施后寒战均得到有效控制,体温恢复正常。结论:输血患者自体血输注对体温的影响明显低于库存血,但是仍有寒战的发生,给予保温护理措施处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和使用安全性。方法:1998年11月-2000年11月对48例全髋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实验组(A)和对照组(B),A组24例采用术中自体血回输,B组采用常规输库存血,记录回输的血量,并发症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结果:A组术中自体血回输共9.926ml,占总输血量86.1%,平均每人413.6ml,无血血反应,较B组人均输库血量减少83.3%,A,B两组手术后7d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中自体血回输是骨科手术安全有效补充失血的方法,对减少输库存血的机会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血液稀释(简称AHD)是指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前,抽取病人一定量的自体血储存,同时输入胶、晶体液补充血容量,使血液适度稀释,血红蛋白降低,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然后根据术中失血及病人情况将自体血回输给病人.近年来,由于异体血源渐趋紧张,且各种血液传播疾病屡屡发生.因此,自体血回输已成为当前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而AHD法在自体血回输的3种方法中以其较大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进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分别于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和输异体血的输血治疗,于术前、术后24h监测血红蛋白浓度(Hb)和红细胞压积(HCT)、凝血活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并记录所有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库存血量,实验组还需记录自体血回输量。结果采用自体血回输的33例患者共回输自体血25 770ml,仅部分手术节段多的患者输库存血共2 600ml,而对照组31例患者共输库存血33 000ml。结论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能明显节约血源,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75名骨科大手术患者,术中行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监测出血量、血压、心率、回输自体血前后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并进行分析,观察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5名患者共回输39 375 ml。平均回输525 ml,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血液回输联合控制性降压在骨科大手术中的应用,能减少术中出血,减少血液的丢失,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技术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1月-2002年9月间门静脉高压,淤血性脾肿大38例病人,其中21例采用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17例采用传统脾血回输方法。比较两组的脾血回输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及异体输血情况。结果: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组脾血回输量高于传统脾血回输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增加值两组差别无统计意义(P>0.05)。传统脾血回输组有4例行异体输血(200-400ml),同步自体脾血回输组未行异体输血。结论:二级脾蒂离断同步自体脾血回输技术,操作简便,显著提高了自体脾血回输量,避免了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