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福建省5岁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福建省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其流行趋势 ,为开展儿童龋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福州市、泉州市、南平市城乡 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 结果 福建省 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高于城市儿童 (P<0 .0 5 )。患龋率最高的是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 结论 应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让家长认识到孩子乳牙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儿童口腔预防保健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重庆市青少年儿童人群口腔健康状况 ,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方法》 ,参考“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在重庆市八个区县 ,分层整群抽样共选取 4 8个调查点 ,共调查 11,5 92人。主城区 2 ,95 1人 ,远郊县 8,6 4 1人 ;城∶乡人数比为 1∶2 .93;男性 6 ,172人 ,女性 5 ,4 2 0人 ,男性∶女性为 1.14∶1;分 5、12、15和 18岁年龄四个年龄组进行调查。结果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为 31.6 4 % ,城市高于农村 (P <0 .0 1) ,女性患龋率高于男性 (P <0 .0 1) ,5、12、15和 18岁年龄组龋病患病率分别为 5 6 .88%、2 2 .5 1%、2 2 .2 5 %和 2 0 .11% ;DMFT(dmft)分别为 2 .2 7、0 .4 6、0 .5 0和 0 .5 1;患龋牙充填率低 ,仅为 6 .74 %。结论 :重庆市青少年儿童龋病患病率相对较低 ,但龋病仍广泛存在 ,龋患牙充填率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经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了广东省东、西、北、中4个城镇和4个农村点共23665人的口腔健康状况,并对城乡居民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龋病患病率高达65.30%,明显高于城镇居民的59.96%(P<0.001)。农村的受检者龋均(4.62)和患者龋均(7.08)也高于城镇(分别为2.86和4.62),且有高度显著意义(P<0.001)。城乡居民患龋率均以女性高于男性。性别的城乡比较仍以农村为著。城镇人口在牙周疾患(牙出血、牙石及牙周袋等)的患病率却明显高于农村人口(P<0.001)。本文还就牙颌畸型、个人健康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对患龋情况进行了年龄分布比较和多元相关的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省宁德市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趋势,了解龋病在宁德市的分布规律,为今后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德市5,12,35~44及65~74岁4个年龄组的牙齿患龋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与龋均呈上升趋势;12岁年龄组女性的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男性(P<0.05),35~44岁年龄组农村患龋率高于城市地区(P<0.05),5,65~74岁年龄组农村人群龋均均高于城市(P <0.05),其他年龄组城乡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65~74岁年龄组龋均与患龋率均高于沿海地区(P<0.05)。结论福建省宁德市居民的患龋情况不容乐观,需加大口腔预防保健的力度,增强口腔健康意识,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65~74岁老年人群龋病和牙周病状况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陕西省65~74岁老年人群口腔健康状况,为陕西省开展老年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标准,对陕西省城乡6个地区的787例65~74岁老年人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结果:65~74岁老年人冠龋患病率和龋均为68.4%、3.14。患病率在城乡、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龋均(DFT)在城乡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龋患病率和龋均为35.2%、0.74,患病率在城乡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龋齿充填率低,尤其是农村充填率更低。牙周状况:牙结石、牙龈出血、牙周袋、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分别为86.5%、44.2%、55.9%、35.2%。牙结石、牙周附着丧失的检出率在城乡、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周袋的检出率在城乡、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牙龈出血的检出率在城乡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陕西省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控制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提高龋齿充填率,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改善口腔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城乡中老年人群恒牙缺失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老年人恒牙缺失的状况,为进行口腔健康 教育和修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泉州市、南平市的35-44岁年龄组(城乡共2132人,男女各半)、65-74岁年龄组(城乡共2132人,男女各半),进行恒牙缺失情况检查。结果:中年人分牙列完整率、牙列缺损率、现有恒牙平均数城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女差别牙列完整和现有恒牙平均数男性高于女性,牙列缺损率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牙列完整率、牙列缺损率城乡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全口无牙颌城市高于农村,现有恒牙平均数农村高于城市,牙列完整率男性高于女性,牙列缺损率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全口无牙颌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现有恒牙平均数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各牙位的失牙率均高于中年人。磨牙的失牙率最高,尖牙的失牙率最低。结论:中、老年人应增强口腔健康意识和口腔预防保健措施,发现牙病应尽早治疗,以免造成恒牙缺失。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城乡中老年人群恒牙缺失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中老年人群恒牙缺失的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中老年人恒牙缺失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福建省城市地区中年人群的失牙平均数高于农村地区,牙列完整率则低于农村地区,男女人群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城市地区老年人群失牙平均数也均高于农村地区,老年女性的失牙平均数高于老年男性。老年人各牙位的失牙率均明显高于中年人,磨牙的失牙率最高,尖牙的失牙率最低。结论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保健的力度,尤其是老年人群,以避免恒牙缺失及失牙造成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宁市在职干部中年人(45~55岁)的口腔疾病情况。[方法]由口腔科有经验的医师对南宁市部分在职干部进行检查,对其中1 556名中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龋病、牙体楔状缺损、残根残冠、牙周病、牙龈炎、口腔粘膜病以及牙缺失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5~55岁年龄段中,患龋率43.06%,龋均2.08颗;牙体楔状缺损率52.19%,楔缺均1.40颗;牙结石率75.51%;牙周炎14.01%;牙龈炎9.32%。[结论]南宁市区在职中年干部的口腔健康状况较差,提高口腔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胡赟  林居红  王金华  王琳  蒋琳  郑雷蕾  周智 《重庆医学》2009,38(23):2945-2946
目的 了解重庆市12岁儿童龋病及牙周病流行情况,为防治口腔疾病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城乡地区12岁儿童751名,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岁儿童龋均、患龋率和龋齿充填率分别为0.49、23.83%、4.90%;龋均和患龋率城乡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均明显低于女性(P<0.05),龋齿充填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出血及牙石检出率分别为79.49%,86.68%,牙龈出血在城乡及性别的差异和牙石在性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农村地区的牙石检出率高于城市地区(P<0.05).结论 重庆市12岁儿童龋均及患龋率相对较低,但龋齿充填率也很低,同时口腔卫生状况不良,牙龈炎盛行.  相似文献   

10.
杨墨轩   《四川医学》2024,45(2):167-170
目的 调查汶川县残障儿童口腔健康状况。方法 以汶川县某福利学校3~18岁173例残障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口腔检查的方法,了解其患龋及牙周状况,并运用逻辑回归方法研究其口腔健康状况与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3个指标(患龋率、牙龈出血检出率、牙石检出率)来确定调查对象的口腔健康状况。结果 调查对象龋均为2.77,患龋率为63.0%。其中,12岁以下患龋率(87.7%)明显高于12岁以上(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患龋率(78.6%)高于少数民族(61.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间患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牙龈出血检出率为14.5%,其中汉族牙龈出血检出率(35.7%)明显高于少数民族(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间牙龈出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牙石检出率为26.0%;12岁以上牙石检出率(31.9%)高于12岁以下(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的牙石检出率(35.7%)略高于少数民族(2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间牙石检出率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11.
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西城区目标社区中抽取35~74岁居民1162名,由3名医生做龋齿检查。受检人群中患冠龋925人,冠龋患病率为79.6%,龋面均为24.39。受检人群根龋指数为3.5%。在牙齿水平上,接受冠龋检查的32536颗牙齿中有7267颗患冠龋,冠龋治疗需要率为22.3%;接受根龋检查的16604颗牙齿中有4317颗患根龋,根龋治疗需要率为26.0%。在个体水平上,龋面均与根龋指数呈显著相关性(P〈0.01)。男女之间龋面均和根龋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北京市西城区目标社区中老年人龋齿患病严重,需建立社区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来控制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丹  朱红明 《中外医疗》2012,31(8):123+125-123,125
目的了解钟祥地区儿童替牙期前后龋病的流行情况,探讨影响龋齿的因素,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由口腔专业医师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及方法进行口腔检查。结果钟祥市儿童乳、恒牙龋患病率为60.07%和32.42%,城乡学生恒牙龋有所差异,但均低于1.0。近年来随着媒体关于爱牙知识的宣传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在防龋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老年人的口腔疾病患病现状。方法对473名老年人进行调查,对农村和城镇老人口腔患病状况和口腔健康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城镇老年人龋齿、牙结石、楔形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等发病率显著低于农村老年人(P〈O.05);城镇老人的每天刷牙、常吃甜点和糖果、使用含氟牙膏、有饭后漱口习惯、定期去做口腔检查等行为明显好于农村老人(P〈0.05)。结论加强对农村老人口腔健康宣教,促进其养成口腔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其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福田区孕妇牙周健康状况并探讨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深圳市福田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妊娠期女性1176例,对其牙周健康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的560例孕妇于实施口腔护理前、后进行口腔牙龈健康状况检查,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受教育程度较低、月收入为中低水平、选用非药物牙膏、每天刷牙1次、刷牙时间<1 min、体质量指数>25.0 kg/m2、孕前1年无就诊、无洁牙习惯、不知道刷牙规则、不使用漱口水均为孕妇牙周问题的危险因素(P<0.05~P<0.01).口腔护理干预对改善孕妇口腔牙龈健康状况效果显著(P<0.01).结论 :在规范妊娠期妇女牙周健康的保健基础上,针对性加强危险因素孕妇的口腔护理干预,可进一步降低牙周问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城乡人群牙周健康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福建省牙周健康现状,为防治牙周疾病以及预测牙周疾病的发展趋势提供基线资料。方法:以社区牙周指数(CPI)作为调查标准,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福建省城乡12,15,18,35-44及65-74岁共计10660人,牙龈炎的患病率、牙周袋的检出率、患牙龈炎的平均区段数和检出牙周袋的平均区段数,牙周健康区段的人数情况。结果;福建省农村各年龄组牙龋炎的患病率和患牙龋率的平均区段数均高于城市(P<0.01),牙龈炎的患病率在青春期达到高峰,随年龄增长牙龈炎的患病率下降。15,18和35-44岁组的牙周袋的检出率和检出牙周袋的平均区段数城乡无差异(P>0.05),65-74岁组城市高于农村(P<0.01),牙周袋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城乡各年龄组6区段匀健康者检出率很低,随年龄增长,牙周健康区段明显减少(H=2837,P<0.01),相邻两个年龄组间的牙周健康区段等级人数分布有差异。结论:须加强对全人群 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城乡人群的口腔健康意识,加强预防保健措施,已患有牙周疾病者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淄博市属中学学生患龋情况 ,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调查 12~ 18岁男、女中学生共 2 5 5 8人 ,并由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按全国口腔疾病常规检查方法调查其患龋情况。 结果 中学生患龋率为 2 1 15 % ( 5 4/2 5 5 8) ,城区学生类龋率高于农村地区学生 (P <0 0 1) ,女生患龋率高于男生 (P<0 0 5 ) ,而初中、高中学生之间差异无显著 (P >0 0 5 )。 结论 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和提高防护意识 ,改变饮食习惯是降低患龋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郝玉娥  咏梅 《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2):51-53,42
目的 探讨呼和浩特市5岁儿童龋病现状及与其父母口腔健康知信行的关联性。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3月之间,采取多阶段、分层和随机的方式于呼和浩特市抽取400例5岁儿童。主要观察指标为龋病发生情况及其父母对口腔健康的知信行。结果 龋病总发生率为63.5%,患龋病的儿童平均龋牙数为3.13±1.04颗。与农村地区相比,市区儿童龋病率显著降低(56% vs 71%,P=0.000);平均龋牙数显著降低(2.48±0.88颗vs 3.78±1.16颗,P=0.000)。龋病率最高的是第一磨牙,为81.5%,龋病率最低的是尖牙,为13%。5岁儿童龋病率与开始刷牙时间、刷牙频率、父母是否帮助儿童刷牙、家庭年收入、父母最高文化程度、父母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和是否定期对儿童牙齿健康进行检查明显相关(P<0.05)。结论 呼和浩特地区5岁儿童龋病较高,龋病率与地区、儿童健康行为和父母口腔健康知信行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城乡人群恒牙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目的:了解福建省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流行趋势,为今后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开展口腔保健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泉州市、南平市的5,12,15,18,35-44及65-74岁年龄组的城乡人群12792人(男女各半)进行口腔检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大,龋均、患龋率、充填率呈上升趋势(P<0.01)。35-44岁、65-74岁年龄组龋均、患龋率城市高于农村(P<0.01),其他年龄组城乡之间差别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充填率城市均高于农村(P<0.01)。福建省城乡居民的恒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应从小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增强口腔健康意识,加大实施口腔预防保健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