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模式持续气道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严重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均合并酸中毒(pH<7.35),随机分为3组,即常规吸氧组,CPAP组(10cmH2O)和BiPAP组(IPAP=15cmH2O,EPAP=5H2O)。后两者采用伟康医疗公司的S/T30型呼吸机通气。以院内2小时抢救成功率和幸存出院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抢救成功率(2小时治疗结束时呼吸频率<23次/min,SaO2>90%,动脉血pH>7.35,酸中毒恢复):对照组3例(15%),CPAP组7例(35%),BiPAP组9例(45%),P=0.116;幸存出院:对照组14例(70%),CPAP组20例(100%),BiPAP组15例(75%),P=0.029(采用Fisher's检验)。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合并酸中毒者,采用CPAP治疗幸存出院率更高,而不是BiPAP和常规吸氧组。院内生存率与早期生理变化间无相关。早期实施无创通气,使插管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康志愿者在不同无创通气模式(CPAP或BiPAP)下,压力变化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正压通气影响血流动力学的机制,为临床实施循环保护通气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连续入选30例健康志愿者,每例均先后接受CPAP(压力为0、10、15 cmH 2O)与BiPAP(IPAP 0、15、20 cmH 2O,EPAP 4 cmH 2O)模式并同步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动力学指数(CPI)等大循环指标及经皮氧分压(PctO 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ctcO 2)等微循环指标。结果在CPAP和BiPAP两种通气模式下随压力的增加,SV、SI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CI、CO及CPI降低,TPR及TPR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模式下改变通气压力PctO 2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1>0.05),但BiPAP模式下PctO 2较CPAP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1);两种通气模式下PctcO 2均呈降低趋势(P1<0.01),但BiPAP模式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1)。结论CPAP和BiPAP均能引起健康志愿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心输出量及心肌收缩力指数下降,微循环灌注增加,其中BiPAP对提高组织氧及降低组织二氧化碳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模式持续气道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严重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均合并酸中毒(pH〈7.35),随机分为3组,即常规吸氧组,CPAP组(10cmH2O)和BiPAP组(IPAP=15cmH2O,EPAP=5H2O)。后两者采用伟康医疗公司的S/T30型呼吸机通气。以院内2小时抢救成功率和幸存出院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抢救成功率(2小时治疗结束时呼吸频率〈23次/min,SaO2〉90%,动脉血pH〉7.35,酸中毒恢复):对照组3例(15%),CPAP组7例(35%),BiPAP组9例(45%),P=0.116;幸存出院:对照组14例(70%),CPAP组20例(100%),BiPAP组15例(75%),P=0.029(采用Fisher's检验)。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合并酸中毒者,采用CPAP治疗幸存出院率更高,而不是BiPAP和常规吸氧组。院内生存率与早期生理变化间无相关。早期实施无创通气,使插管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在救治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59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和镇静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26例经BiPAP无创通气治疗;而对照组33例则给予高浓度面罩吸氧,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征象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无创正压通气2 h后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明显减慢(P<0.05),收缩压(ABP)及舒张压(DBP)明显下降(P<0.01),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P<0.01).结论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起效快,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确诊病人,以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吸气压(6~16)cmH2O(0.588 kPa~1.568 kPa),呼气压(4~8)cmH2O(0.392 kPa~0.784 kPa),供氧流量为(5~10)L/min.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监测.结果 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RR、HR、pH、PaO2、SaO2明显改善(P<0.61).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技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4年7月-2006年5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人随机分为BiPAP组和面罩吸氧组。BiPAP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经鼻面罩连接BiPAP呼吸机,吸气末压力(IPAP)8cmH2O~15cmH2O、呼气末压力(EPAP)2cmH2O~5cmH2O,吸氧浓度28%~35%;面罩吸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单纯给予Venturi面罩吸氧。监测病人心率、血压、呼吸、指端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和临床变化。结果 BiPAP组经无创机械通气后所有病人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呼吸困难开始缓解时间40min(10min~100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0min(50min~240min)(P〈0.01)。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治疗有效率仅为64.7%。结论 充分使用药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基础上,合用BiPAP治疗可使肺水肿和心功能迅速改善,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超高龄老年人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80岁以上超高龄老年人急性肺水肿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药物抢救治疗的同时,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对照组以相同药物抢救治疗的同时,辅以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静息心率(RHR)及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治疗组SaO2回升快,临床症状缓解迅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BiPAP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超高龄老年人急性肺水肿患者能迅速纠正缺氧及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疗效。方法 32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即短期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继续给予无创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期间调整无创呼吸机以达到脉搏氧饱和度(SPO2)≥92%并最终达到撤机的目的。治疗期间监测患者治疗后的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的变化。结果给予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后,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P<0.05);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SaO2明显改善(P<0.05),pH值及PaCO2变化不明显,血流动力学指标CO、CI、SV显著升高(P<0.05);在上述两组患者成功脱机后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以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32例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BiPAP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征象、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BiPAP通气治疗后,2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和动脉血PaO2、SaO2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合理应用BiPAP通气治疗能迅速改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了气管插管,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与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1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7例,年龄(67±4)岁。给予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进行CPAP和BiPAP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各60min,使用胸腔阻抗法监测患者在鼻导管吸氧自主呼吸以及接受不同通气模式支持时血流动力学参数、通气参数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与自主呼吸相比,患者在CPAP通气后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略有下降,而在BiPAP通气时呈明显下降(P<0.05)。BiPAP通气时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搏出量(SV)和每搏指数(SI)与CPAP时相近,但低于未进行NPPV时。NPPV支持后射血前时间(PEP)明显缩短,对左室射血时间(LVET)则影响不大。CPAP时的浅快呼吸指数(RR/VT)为81.2±4.7,显著高于BiPAP时的53.6±2.9(P<0.05)。所有患者在NPPV支持时的PaO2/FiO2较鼻导管吸氧时显著增高,PaCO2则有所降低。结论COPD呼吸衰竭患者接受NPPV支持尤其是BiPAP通气后,患者的VT显著增加,相应PaO2/FiO2也明显增高,而PaCO2呈逐步下降,患者RR/VT的降低则反映其呼吸肌做功的减少,氧耗量降低。血流动力学参数中CO、CI、SV等均较鼻导管吸氧时明显下降,但不同NPPV模式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却无差异。CPAP与BiPAP通气时患者的PEP明显下降,说明患者的心脏收缩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1.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 方法:对18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患者经0.5-3小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较通气前明显减慢(P<0.001),平均动脉压下降(P<0.001),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 结论:对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低氧血症,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心力衰竭病程,是抢救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2月江西省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治的中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Bi PAP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及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及SaO2)。结果两组治疗前FEV1%和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和P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aO2、PaCO2及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Bi PAP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迅速纠正低氧及CO2潴留情况。  相似文献   

13.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丁震  李秀  周炳凤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390-1392
目的通过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患者,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应用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的疗效。方法41例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结果、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以及胸部x线的改善情况。结果41例患者经双水平无创机械通气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结果及APACHEⅡ均有明显的好转改变(P〈0.05),临床症状好转,胸部X线显示肺水肿情况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红莉  潘藩  田瑞雪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5):1125-1127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无创通气+药物治疗组(实验组),每组各16例,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使用鼻(面)罩式双相气道正压呼吸机,比较两组实施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前、治疗6h及3d后动脉血气中的pH、PaCO2、PaO2、SaO2变化以及监测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血压(ABPM)和最高峰流速(PEF)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血气指标(PaO2、PaCO2、pH、SaO2)以及监测ABPM、RR、HR和PEF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的患者应及时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improves patients’ condition in case of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CPE). However, the impact of CPAP on short-term mortality remains a matter of debate. We aimed at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CPAP on short-term mortality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a CPE.Methods and ResultsWe pooled the data from the Acute Heart Failure Global Registry of Standard Treatment and the Etude Francaise l’Innsuficiens Cardiaque Aigue observational cohorts to compare the estimations of the effect on short-term mortality of CPAP, before and after propensity score (PS) matching. A total of 2286 patients with a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of whom 321 (14%) received CPAP. Of these, 314 could be matched to a control patient (matched population: n = 628) and were included in the PS analysis. In naive analysis, CPAP application influenced neither short-term mortality (HR: 1.03, 95% CI: 0.73–1.46; P = .86) nor the need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OR: 1.04, 95% CI: 0.78–1.40; P = .78). After PS matching, CPAP wa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need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OR: 0.56, 95% CI: 0.37–0.84; P = .005) but it did not reduce short-term mortality (HR: 0.77, 95% CI: 0.47–1.26; P = .30).ConclusionsDespite a reduction in the need for tracheal intubation, CPAP application may not reduce short-term mortality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面罩大流量吸氧(MASK)早期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结果.方法对68例接受BiPAP治疗与26例接受MASK治疗的老年ACPE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统计分析自入院时BiPAP/MASK治疗前和治疗2 h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住院期治疗终点结果.结果与MASK组比较,BiPAP组治疗2 h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明显、迅速,其SaO2、PaO2显著升高,HR、RR及MAP显著下降(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P<0.01),住院期的气管插管率、肺部感染并发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BiPAP能更迅速、有效地缓解老年ACPE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气体交换,降低心脏后负荷,减少住院期气管插管率、肺部感染并发率及病死率,可作为老年ACPE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室 Tei指数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冠心病合并不同类型睡眠呼吸障碍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科睡眠监测室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人群进行筛选,共入选病人60例,根据 PSG检查结果分为中枢性 SDB组、阻塞性 SDB组、混合性 SDB组,每组20例。所有人群均测定 PSG指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O2〈90%时间]、右心功能指标(Tei指数)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病人经 BiPAP治疗并随访1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并比较。结果经 BiPAP治疗后,3组 PSG指标、右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均能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 BiPAP治疗能明显改善与呼吸暂停有关的低氧状态,从而调节血管内皮的功能,改善右心功能,可能会成为治疗冠心病合并 SDB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