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胆囊结石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胆汁中成分的改变是致石基础,胆囊功能紊乱是致石的重要条件,促-抗成核动力学体系改变是致石的关键。按胆囊结石的主要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胆汁中脂质和蛋白质、胆囊功能、胆汁酸盐肠肝循环、肠内胆固醇吸收能力、脂质转运蛋白以及核受体等在胆固醇结石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综述着重阐述胆固醇结石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胆囊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场所。胆固醇结石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胆汁的物理化学成分改变 ,胆囊功能改变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胆囊粘膜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囊结石与肠道功能改变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一种常见、多发胆系疾病,按胆石的主要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大类,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概为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其中70%以上的胆囊结石属胆固醇类结石[1].发达国家成年人胆结石发病率可达20%,而其中75%~80%以上为胆固醇结石[2,3...  相似文献   

4.
胆囊是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场所,胆固醇结石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胆汗的物理化学成分改变,胆囊功能改变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胆囊粘膜功能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囊结石与肠道功能改变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胆汁和结石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通过测定肝硬化患者胆囊胆汁和结石成分,分析胆囊结石的类型及其与胆汁成分改变的关系. 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四组,即非胆囊结石对照组(A组,13例)、单纯胆囊结石组(B组,16例)、肝硬化组(C组,5例)和肝硬化胆囊结石组(D组,7例).测定A组13例、B组15例、C组5例和D组7例的胆囊胆汁成分.对B组16例、D组6例行结石成分分析,用肉眼和实体显微镜观察结石的表面及剖面,并按1984年傅培彬等人提出的结石分类法分类,结石成分用化学方法分析. 结果: ①两组肝硬化的胆汁中未结合胆红素(UCB)含量明显升高,胆汁酸(TBA)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石中的66.7%为黑结石.单纯胆囊结石组胆汁中胆固醇(TC)含量明显升高,胆汁酸含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石中的87.5%为胆固醇型结石.②两组肝硬化(C和D组)的血清TB和UCB均显著高于A和B两组(P<0.05).而血清TBA在B、C和D组中却明显低于A组(P<0.05).血TC在C和D两组低于A和B两组(P<0.05). 结论: 肝硬化患者好发胆囊胆色素结石,且以黑色结石多见,这与肝硬化时肝脏代谢胆红素和胆固醇障碍胆汁中UCB升高、TBA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胆囊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胆囊胆固醇息肉和胆囊结石的发生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4~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微创中心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62例,分别收集病人的胆石、胆汁及胆囊壁全层组织,其中胆固醇息肉31例,胆固醇胆囊结石18例,对照组13例.入院后上午餐前及餐后1h行B超胆囊三径测量,计算胆囊排空率对比显示胆囊功能.测定结石胆固醇含量及胆汁胆固醇、磷脂、胆汁酸浓度,胆囊壁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胆固醇息肉组病人平均胆囊排空率为(47.3±18.6)%.较健康成人平均胆囊排空率(71.7±8.1)%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固醇息肉组和胆固醇结石组病人平均胆囊排空率(47.6±2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胆固醇息肉组胆汁胆固醇饱和指数为(1.0±0.2),较对照组胆固醇饱和指教(0.6±0.3)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胆固醇息肉组和胆固醇结石组胆固醇饱和指数(1.0±0.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例胆固醇息肉病人中,合并胆囊结石13例,结石发病率为41.9%.结论 胆囊胆固醇息肉的存在可以促使胆囊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7.
36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人胆囊结石成分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应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对我院 36例乙肝病毒感染胆囊结石病人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6月 ,乙肝病毒感染病人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36例 ,其中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2 4例 ,慢性肝炎 8例 ,肝硬化 4例。于胆囊切除术中取石 ,室温保存 ,自然干燥。  乙肝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用ELISA法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胆固醇胆红素含量 :(1)仪器及试剂 :红外分光光度仪 (岛津IR - 470型 ) ,电子分析天平 (日本SHI MADZU公司LIBRORAEL - 40SM ) ,胆固醇标准品及胆红素标准…  相似文献   

8.
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 ,临床上一般将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胆管结石 ,前者又以左右肝管汇合部为界 ,将胆管结石分为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外胆管结石。原发性胆管结石主要成分为胆红素钙 ,与胆道感染、胆道蛔虫有密切关系 ,七十年代以前曾是我国胆石病的最主要类型 ,目前在我国南方农村地区仍较为常见。继发性胆管结石 ,是胆囊结石排入胆管引起 ,近二十年来 ,随胆囊胆固醇结石发病率上升 ,继发性胆管结石明显增多。社会经济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使胆管结石 ,尤其原发性胆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新发病例数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胆囊动力学变化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7年8月至12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胆囊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将39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胆色素结石组(13例)、胆固醇结石组(13例)和混合性结石组(13例),分别检测胆囊收缩功能,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并将胆囊无结石、炎症的正常者设为对照组(13例).结果 (1)胆囊排空率、胆囊壁缩胆囊索受体含量及活性:胆色素结石组>混合性结石组>胆固醇结石组.(2)胆囊壁缩胆囊素受体含量及活性与胆囊排空率呈正相关(r=0.969,0.938,P<0.01);与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呈负相关(r=-0.949,-0.979,-0.987,P<0.01).结论 胆囊结石中胆固醇含量与胆囊动力、缩胆囊素受体关系密切,可能是胆固醇通过影响缩胆囊素而降低了胆囊动力,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结石病是指因原发于肝内胆管的结石以致所在胆管梗阻而见症的胆石病,它不同于原发于胆囊以胆固醇为主的胆石病。肝内胆管结石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可见于世界各地,但较少发生的纯胆红素结石.常称黑胆石,多系溶血性贫血等疾病伴高胆红素胆汁所致;另一种则多见于亚洲沿海国家,是以胆红素钙为主或并少量胆固醇的混合性结石,且常伴感染而以急性梗阻性脓性胆管炎见症,并成为此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囊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172例因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行内镜保胆手术的患者(术后3年以上),其中胆囊结石119例,胆囊息肉3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14例,观察患者术后结石与息肉的复发情况.结果:119例胆囊结石患者中,术后结石复发22例,无新发息肉;39例胆囊息肉患者中,术后息肉复发3例,新发结石1例;1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患者中,术后息肉复发2例,其中1例并结石复发;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胆固醇结石与胆固醇息肉可能是发病机制各异的相互独立的疾病,但胆囊息肉可能通过影响胆囊内胆汁流体的状态而影响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导致较高的术后复发率,故对合并胆囊息肉的胆囊结石患者不推荐保胆手术.  相似文献   

20.
���Ե����׵��������������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急性胆囊炎是一很常见的外科疾病 ,其主要病因为胆囊结石。因此 ,在经典的中外教课书中均将其列入胆囊结石病或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中陈述。我们在临床遇见的急性胆囊炎如果按病因学分类 ,应包括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和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两类。如果以胆囊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来分类 ,急性胆囊炎又可分为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胆囊穿孔四种类型。目前 ,我们在临床遇见的急性胆囊炎仍然以病因明确的结石性胆囊炎为主 ,其中大多数病人既往史均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的记录。因而 ,临床常见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