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武  徐锦龙  陈元娜 《医药导报》2012,31(7):849-851
目的 探讨茶多酚对染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 正常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1.0 mL腹腔注射,其余4组腹腔注射醋酸铅15 mg.kg-1,每日1次,连续10 d;给予腹腔注射醋酸铅当天,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茶多酚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茶多酚2.0,1.0,0.5 g.kg-1,连续30 d. 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评价茶多酚对染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茶多酚高、中、低剂量组ALT 分别为(52±7),(245±32),(139±47),(158±67),(240±28) U.L-1;AST分别为(45±8),(256±35),(147±53),(174±23),(236±32) U.L-1;SOD分别为(120±13),(33±9),(89±28),(79±24),(67±15) U.mg-1,MDA分别为(2.6±0.7),(10.5±1.6),(3.6±1.2),(5.3±1.5),(9.5±1.2) nmol.mg-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高、中剂量组ALT、AST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无明显降低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匀浆SOD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茶多酚高、中剂量组肝匀浆SOD显著升高,MDA显著降低(P<0.01),低剂量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但MDA清除不明显. 结论 茶多酚具有一定的肝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保护细胞膜有关.  相似文献   

2.
王瑛 《中国药房》2014,(7):602-604
目的:研究百合皂苷的提取工艺与抗抑郁作用。方法:以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百合皂苷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百合皂苷提取工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氟西汀(0.004 g/kg)组与百合皂苷高、中、低剂量(0.100、0.050、0.025 g/kg)组。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均记录小鼠4 min内不动时间;拮抗利血平降低小鼠体温实验中记录复制模型4 h后小鼠体温。结果:百合皂苷最佳提取工艺为加入1倍量的70%乙醇,提取3 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百合皂苷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小鼠4 min内悬尾不动时间、游泳不动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制模型4 h后小鼠体温变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合皂苷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芍解郁颗粒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白芍解郁颗粒对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方法选择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及利血平所致眼睑下垂小鼠抑郁模型,用白芍解郁颗粒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结果白芍解郁颗粒可以对抗小鼠因强迫悬尾及强迫游泳造成的抑郁症状,并可对抗因利血平所致小鼠眼睑下垂和体温下降.结论白芍解郁颗粒能明显改善抑郁动物模型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绿萼梅总黄酮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米替林或氟西汀(20 mg/kg)组、绿萼梅总黄酮(120、240、360 mg/kg)组,每小组各12只,每天ig给药1次。通过小鼠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利血平诱导眼睑下垂和体温降低模型、5-羟基色氨酸(5-HTP)诱导小鼠甩头模型,考察绿萼梅总黄酮的影响。结果绿萼梅总黄酮各剂量均能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悬尾不动时间(P0.05、0.01);绿萼梅总黄酮240、360 mg/kg能显著抑制利血平诱导的小鼠眼睑下垂和体温降低(P0.05、0.01),同时能显著增强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次数(P0.05、0.01)。结论绿萼梅总黄酮对小鼠各模型有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醒神开郁方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小鼠悬尾、游泳不动时间;自主活动实验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利血平诱导小鼠体温下降实验考察小鼠肛温、眼睑下垂度以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等指标。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上述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神开郁方对小鼠自主活动行为无显著影响;在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实验中,醒神开郁方低、中、高剂量组可明显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P〈0.01,P〈0.01)。利血平诱导小鼠体温下降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醒神开郁方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拮抗利血平所致小鼠的体温下降和眼睑下垂(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醒神开郁方中、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小鼠脑组织内NE、5-HT含量(P〈0.01)以及DA含量(P〈0.05,P〈0.01)。结论:醒神开郁方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增强脑组织内NE、5-HT、DA调节神经系统作用有关,且醒神开郁方无中枢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杏苏止咳糖浆止咳、化痰、平喘、抗炎的功效. 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杏苏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组,先声咳喘宁组,空白对照组. 杏苏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杏苏止咳糖浆1.5,3.0,6.0 mL.kg-1,先声咳喘宁组给予先声咳喘宁3.0 mL.kg-1,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 观察杏苏止咳糖浆对小鼠氨水引咳法模型、小鼠酚红排泌法模型、小鼠“氯化乙酰胆碱 组胺”性哮喘模型和小鼠醋酸性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的作用. 结果 杏苏止咳糖浆低、中、高剂量组,先声咳喘宁组,空白对照组2 min咳嗽次数为(40.50±9.53),(36.73±10.40),(36.54±7.24),(28.07±4.83),(44.72±6.97)次;引咳潜伏期为(24.56±10.83),(26.22±9.17),(26.92±8.69),(28.62±11.58),(18.49±5.56) s;引喘潜伏期为(64.8±17.9),(68.4±18.3),(75.8±20.7),(73.6±17.8),(49.8±15.4) s; 中、高剂量组和先声咳喘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苯酚红排出量吸光度分别为(0.096±0.025),(0.103±0.021),(0.110±0.035),(0.110±0.032),(0.083±0.022),中、高剂量组和先声咳喘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管通透性吸光度分别为(0.107±0.034),(0.103±0.027),(0.090±0.024),(0.099±0.031),(0.121±0.037),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杏苏止咳糖浆具有良好的止咳、祛痰、平喘、抗炎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藏荆芥挥发油抗炎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山  江春艳  龙飞 《医药导报》2011,30(10):1262-1265
目的 评价藏荆芥挥发油的抗炎、镇痛作用. 方法 小鼠或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给予纯化水)、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泼尼松溶液 5 mg或阿司匹林溶液8 mg),藏荆芥高、中、低剂量组(给予藏荆芥挥发油溶液0.125,0.250,0.500 mL.kg-1),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考察藏荆芥挥发油的抗炎作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考察藏荆芥挥发油的镇痛作用. 结果 藏荆芥高、中、低剂量组、泼尼松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24.73%,21.45%,15.83%,27.63%;对小鼠棉球肉芽肿抑制率分别为42.72%,34.70%,25.37%,55.93%. 随着致炎时间的延长,空白对照组足跖肿胀程度不断显著增加,而藏荆芥挥发油各剂量组足跖肿胀程度均未明显增加. 藏荆芥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空白对照组小鼠扭体分别为(13.08±4.64),(14.83±6.03),(17.75±4.35),(5.17±2.52),(21.92±4.14)次,藏荆芥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在给药后30,60,90,120 min提高小鼠的痛阈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藏荆芥挥发油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积雪草总三萜酸及其主要成分的抗抑郁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积雪草总三萜酸和其主要成分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酸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小鼠悬尾实验、开野实验和拮抗利血平所致的小鼠眼睑下垂实验,分别以小鼠不动时间、自主活动数和拮抗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积雪草总三萜酸、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酸60 mg/kg、120 mg/kg剂量均能显著缩短小鼠不动时间,在悬尾实验中30 mg/kg、60 mg/kg、120 mg/kg剂量均能显著缩短小鼠不动时间,开野实验结果表明给药后小鼠的自主活动无明显变化,在利血平拮抗实验中积雪草总三萜酸、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酸均可减少小鼠眼睑下垂.结论:积雪草总三萜酸、积雪草酸、羟基积雪草酸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郁可欣胶囊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选择小鼠强迫游泳、悬尾应激及利血平所致眼睑下垂小鼠抑郁模型,用郁可欣胶囊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结果:郁可欣胶囊可以对抗小鼠因强迫悬尾及强迫游泳造成的抑郁症状,并可对抗利血平所致的小鼠眼睑下垂。结论:郁可欣胶囊能明显改善行为绝望动物模型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剂量氯胺酮(ketamine)与丁苯酞(NBP)联用对抑郁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低剂量氯胺酮与丁苯酞联用的抗抑郁作用。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分别采用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溶剂对照组(Control组)、NBP 30 mg·kg~(-1)组(N组)、低剂量氯胺酮1 mg·kg~(-1)(LK组)、联用组(N+LK)、高剂量氯胺酮组15 mg·kg~(-1)(HK组)。强迫游泳实验需在实验前24 h进行15 min预游泳。给予相应的药物30 min后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果在悬尾实验中,与Control组相比,N+LK组和HK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的累积不动时间(P<0.01,P<0.05),而其他2组对降低小鼠累积不动时间无显著差异;在强迫游泳实验中,N+LK组和HK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的累积不动时间(P<0.01),其余组与Control组相比无差异;在自主活动实验中,与Control组相比,HK组能明显增加小鼠的直立次数(P<0.05),其余组在水平移动格数和直立次数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剂量氯胺酮与丁苯酞联用较两者单用对急性抑郁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更强,与HK组抗抑郁作用相似,且未出现高剂量氯胺酮引起的不自主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黄芩苷药动学行为的一致性。方法:大鼠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两种汤剂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含量,采用DASS 2.1.1软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低、中、高剂量两种汤剂后,大鼠血浆中黄芩苷Cmax分别为:0.25和0.27μg·ml-1,0.30和0.31μg·ml-1,0.40和0.45μg·ml-1;AUC分别为:2.48和2.59μg·h·ml-1,3.59和3.71μg·h·ml-1,5.71和6.16μg·h·ml-1;Tmax为3.0和3.0 h,3.0和3.0 h,4.0和4.0 h;Vd分别为:(2 822.4±118.2)和(2 998.9±255.6)L·kg-1,(3 102.6±176.3)和(3 405.3±213.8)L·kg-1,(4 231.2±155.4)和(4 486.0±187.0)L·kg-1;CL分别为:(2 923.3±215.6)和(2 767.5±184.6)L·h-1·kg-1,(4 921.7±225.4)和(4 040.8±246.7)L·h-1·kg-1,(5 255.9±189.7)和(4 868.7±260.4)L·h-1·kg-1;t1/2分别为:(3.88±0.41)和(3.71±0.37)h,(4.19±0.36)和(3.73±0.51)h,(5.54±0.38)和(5.80±0.54)h。结论:两种汤剂中黄芩苷的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与现代煎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凤春  陈明  颜耀东 《中国药房》2008,19(6):478-480
目的:比较传统煎药法和现代煎药法对中药的煎出率和药剂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煎药的全过程到服药前药剂的存放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并以中药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为指标,多方面比较2种煎药方法的优劣。结果:现代煎药法操作规范,可从多方面进行质量控制,且煎出的药剂有效成分含量高,各方面指标均优于传统煎药法。结论:应进一步推广现代煎药法。  相似文献   

13.
刘卫红 《中国药房》2008,19(12):921-922
目的:比较单煎和合煎对黄芩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C18(250mm×4.6mm,5μm),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0.5%甲酸甲醇-0.5%甲酸溶液(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黄芩苷进样量在0.2585~2.326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1%(n=9)。结论:黄芩单煎液含量高于单煎合并液,合煎液含量最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比较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和传统饮片汤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其色谱条件为:Venusil XBP C18(250.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1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气体流速2.1L·min。。对照品进样5uL、10肛L,供试品进样20μL进行测定。结果以对照品含量(肚g)的常用对数为横坐标,对照品峰面积(A)的常用对数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及线性范围分别为:Y=14.2188x+0.1946,r=0.9997,黄芪甲苷在1.4029~7.0650mg·L^-1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27%。结论同批号等剂量的玉屏风散配方颗粒汤剂与传统饮片汤剂黄芪甲苷含量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百合知母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治疗甲亢不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6例甲亢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百合知母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SDS以及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给予甲亢不寐患者百合知母地黄汤合酸枣汤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比较四君子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总皂苷和总多糖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40 nm、488 nm波长处分别对四君子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中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人参皂苷Re在10.909~65.454 μg·ml-1 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98.49%,RSD为0.85%(n=6);D-无水葡萄糖在2.160~12.960 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加样回收率为99.46%,RSD为0.73%(n=6)。3个批次的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中总皂苷的含量略高于传统汤剂,而总多糖的含量略低于传统汤剂,两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配方颗粒与传统汤剂间的物质基础差异较小,该配方颗粒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小承气汤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其田  杨西晓  郭丹 《中国药业》2007,16(20):28-2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建立小承气汤水、乙醇提取液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0.4%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时间为60min,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小承气汤水提取液和75%乙醇提取液中成分能较好地分离,方法学考察表明,所用方法符合定性研究要求。结论H PLC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能为小承气汤的组方研究以及体内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提供基础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三黄汤煎剂中黄苓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规律。方法:大鼠ig三黄汤煎剂后,在规定时间取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黄芩苷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体内黄芩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_(max1)=(15±4.23)min, t_(max2)=(6.8±0.54)h,C_(max1)=(4.49±1.56)μg·mL~(-1),C_(max2)=(3.25±1.23)μg·mL~(-1),AUC(0-18)=(35.52±12.35)μg·h·mL~(-1),t_(1-2)=(5.12±0.23)h,CL=(3.86±0.91)L·h~(-1)结论: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较高,可作为含黄芩苷中成药的血药浓度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风芍六君子汤不同配伍水煎液中多糖的含量。方法:以水提醇沉法分离出粗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制得有色糖醛衍生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加入4mL0.2%的蒽酮-硫酸溶液,在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10min的多糖含量测定条件最优。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进样量在0.01992~0.07968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33%,RSD=1.52%(n=6)。结论:多糖主要来自六君子汤。本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风芍六君子汤不同配伍水煎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黄连解毒汤及其提取部位益智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连解毒汤煎剂及其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后的水层液,灌胃20 g·kg-1,对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NaNO_2致记忆巩固障碍,乙醇致记忆再现障碍小鼠有显著改善作用;并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煎剂和萃取后的水层液,灌胃 15g·kg-1对脑缺血再灌注致记忆障碍小鼠有显著改善作用,灌胃10 g·kg-1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记忆障碍改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