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构建中医临床复杂干预评价模型意义在于通过评价来了解任何特定复杂干预中什么干预因素起作用,在什么时点起作用,这个作用在整个医疗实践中能体现多大的意义,使起到重要作用的干预因素在医疗服务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可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节约医疗资源。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新方法的关键点在于,既能体现中医药的诊病特点与疗效优势,又能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本文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特点讨论中医临床复杂干预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步骤,以及中医临床复杂干预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顾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历史及演变情况,分析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患者报告结局(PRO)与中医"以人为本"理念及诊疗模式不谋而合,将PRO应用于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立足于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两大基本特点,有利于全面综合地反映中医药在干预RA各个阶段的动态变化特色和优势。提出RA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结合中医问诊内容,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制定规范、量化的PRO量表,为RA中医疗效评价提供创新、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构建中医临床复杂干预评价模型意义在于通过评价来了解任何特定复杂干预中什么干预因素起作用,在什么时点起作用,这个作用在整个医疗实践中能体现多大的意义,使起到重要作用的干预因素在医疗服务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可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节约医疗资源。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新方法的关键点在于,既能体现中医药的诊病特点与疗效优势,又能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本文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特点讨论中医临床复杂干预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步骤,以及中医临床复杂干预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复习文献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从五脏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理论发展及运用,认为从五脏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是中医学整体观的具体体现,经过临床实践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色,是一个复杂干预的过程,如何评价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试验的金方案,但其实施条件严格,临床依从性低。队列研究临床可操作性高,但其控制偏倚差。分层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可以避免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困难和队列研究控制偏倚差的缺点,可作为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疗效评价的一种探索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人文特征与循证医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段碧芳  刘建平 《中医杂志》2007,48(4):314-316
从中医学理论的形态结构、思维模式、整体观念及治疗思想探讨中医学的人文特征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应用研究人文特征的社会学、人类学的方法——循证医学定性研究方法对中医证候规范化和标准化,阐述生命质量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的意义,选择能够体现中医自身治疗特色与疗效优势的评价指标,使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由经验走向科学。  相似文献   

7.
总结并分析了慢性胃肠疾病中医疗效评价存在的证候问题,认为目前慢性胃肠疾病疗效评价主要以症状评分为主要评价方法,在中医证候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中医证候动态方面存在量化问题。应构建反映患者需求的慢性胃肠疾病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病证结合整体观思想,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构建中医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量表,并使证候评分规范化,以此客观评价辨证论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个体化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是中医诊治肿瘤的特色,也是一个复杂干预的过程,使用什么样的临床研究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试验的金方案,但其实施条件严格,临床依从性低。分层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临床可操作性高,可以避免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困难并控制偏倚,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有可能为中医肿瘤临床研究提供可行、科学严谨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9.
个体化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是中医诊治肿瘤的特色,也是一个复杂干预的过程,使用什么样的临床研究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机对照试验是临床试验的金方案,但其实施条件严格,临床依从性低。分层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临床可操作性高,可以避免随机对照试验的实施困难并控制偏倚,更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有可能为中医肿瘤临床研究提供可行、科学严谨的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点,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近年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出现的中医体质学说,在一定范围内更有针对性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减少药物副作用。但均不足以说明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得不到应有疗效或出现副作用而停止治疗方案,在现代医学领域出现的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提高疗效并减少毒副作用,这给临床诊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和中医体质学说进行综合评价和诊断,利用药物基因组学对药物浓度-药效关系进行监控,有效范围内减少个体间药代动力学差异增加疗效避免药物毒副作用,探索个体化治疗改善人们身体健康。从辨证论治与体质理论,中医体质学说与个体化治疗,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治疗角度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西医结合医学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自主创新研究,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其基础理论体系尚未能打破中医、西医各自的局限性,因而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验和临床的实际工作。针对当前的现状,应加强中西医结合体系及人才建设、重视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同时应努力创建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体系,以期进一步做好中西医结合工作。  相似文献   

12.
自叙事医学概念引入我国以来,其在医学教育、医疗实践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我国叙事医学研究特别呈现出中医与叙事医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但目前国内叙事医学研究体现出"强理论、弱应用"的阶段特点,缺乏实际试验设计中的方法学指导,进而导致叙事医学相关的高质量研究相对较少.该文在分析整理目前国内外叙事医学高质量研究基础上,旨在针对目...  相似文献   

13.
促进民族医药跨越式发展的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民族医药的特点,地位和作用出发,结合目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民族医药研究的发展思路。认为应以市场为导向,重点研究民族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在继承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跨学科联合研究,并通过建立信息数字化网络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技术标准,不断丰富和完善临床医疗体系和理论体系,促进民族医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越来越数据化,庞大的医疗数据存在着巨大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对大数据在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及应用理论进行探讨,为中医药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为概括数据挖掘研究在中医药研究应用现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合格文献135篇,对文献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广泛,能从多角度、多空间、多因素对中医药进行研究,但目前仍存在许多不足。最后对大数据中医药临床应用进行展望,分析中药上市、中医药临床测评工具、真实世界证据理论等新应用技术对大数据与中医药临床结合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六十余载成绩斐然,但在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等自身特征丧失等问题,并且中药西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中西医结合研究模式饱受争议,以上问题限制了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切入点,剖析了中西医两种范式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解读方法、中药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及临床研究模式四个方面,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范式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梳理部分中药复方抗胃癌效应与机制研究,明确中药复方目前抗胃癌多靶点效应机制研究现状,探讨进一步开展中药复方抗胃癌基础研究的方法与方向。方法:依据胃癌临床辨证分型中的主要证型,整理中药复方体内外研究文献,从多方面梳理各复方抗胃癌效应及机制。结果:中药复方多源于经典医籍或团队临床实践,是在临床疗效上开展的基础研究,从抑制增殖、诱导调亡、调节信号传导、抑制端粒酶活性、逆转多药耐药、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抑制转移等多方面揭示了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机制,论证了其临床疗效的机制基础。结论:基于这些研究,提示今后中药现代化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临床方面应基于真实世界大数据挖掘胃癌主体中医证型及其物质基础,基础研究建议追踪现代医学基因突变、免疫检查点等机制及新靶点、新方法、新技术,并开展组分、组分协同及核心抗肿瘤有效成分研究,籍以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新方向、新探索。  相似文献   

17.
根深才能叶茂——也谈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当前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认为中医工作者素质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提高中医基本理论及其临床诊疗技能与水平,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医药学的优势所在,立足于数千年中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立足于临床实践,尤其需要充分重视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法的合理应用,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研究方法,从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尝试。对当前存在的某些否认中医理论、中医西医化倾向的危险性,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概念的形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性研究,结合有关中医证候模型的文献研究,分析现有中医证候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的概念,并对其可能的应用价值进行评述。提倡用临床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证候的科学规律及其演化过程,并对病证结合模型动物进行中药干预,评价药物的对证候模型的作用及内在本质,构建符合中医药作用的特点药物评价技术及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中医研究生经典教学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不足,缺乏对中医的认同感;中医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临床能力差:为科研而科研,中医创新不足等问题,而中医经典是中医之本。“思求精旨,演其所知”是中医研究生必备之能力。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中医研究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之必需。  相似文献   

20.
中医儿科学是一门以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小儿保健和疾病防治的医学,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中国国内中医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中医儿科学的文献,结合时代的要求从多方面对中医儿科学做出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75篇文献,从理论学说、实验室及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医经验四个方面予以评述,作为中医儿科学2009年学术巡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