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姜黄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药姜黄提取物100mg·kg-1·d-1、200mg·kg-1·d-1、400mg·kg-1·d-1,对照组、模型组给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每日灌胃1次,连用7d。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神经损伤评分、测定脑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模型组神经损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神经损伤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脑组织NO、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脑组织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脑组织NO、MDA含量、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脑组织MDA和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西红花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IR模型,观察西红花酸对CIR小鼠脑水肿、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脑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NO含量的影响。结果:与CIR模型组比较,西红花酸(50、100mg/kg)连续5d灌胃能减少CIR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和MDA、NO含量,提高脑组织中LDH、SOD、GSH-PX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红花酸对小鼠CIR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西红花酸抗氧化、降低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西红花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ATP,ADP和AMP的含量,以试剂盒测定心肌组织Na /K -ATPage,Ca2 /Mg2 -ATPase活性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活性,考察西红花酸(50,25 mg·kg-1)的保护作用.结果:西红花酸能显著降低血清中LDH和CK水平,提高缺血组织ATP含量和能量物质的储备,保护心肌组织ATPase活性.结论:西红花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缺血区心肌能量物质含量,保护ATPase活性,改善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神经行为进行评分,再灌注6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GSH-Px及SOD活性。结果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大鼠行为障碍,提高GSH-Px、SOD酶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白藜芦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自由基损伤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脑缺血再灌注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5 mg.kg-1)和西红花酸组(10,20,40 m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每日上午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2 h模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脑梗死体积,测定脑组织GSH-Px活性及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结果:西红花酸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脑组织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增加脑组织GSH-Px活性,减少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结论:西红花酸可能通过增加GSH-Px活性,减少Caspase-3mRNA和NF-κB表达,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 (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 ,LMWH)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ZeaLonga 5分制法评分 ,再灌注 6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GSH Px及MPO活力。结果LMWH能明显改善行为障碍 ,提高GSH Px活力 ,降低MDA含量 ,减缓脑组织中MPO的升高。结论LMWH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抗自由基损伤及抗炎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敏感的脑组织需要及时恢复血流再灌注,缺血后再灌注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进一步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怎样抑制缺血再灌注的损伤成为焦点.依托咪酯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中表明:预处理可明显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提示依托咪酯对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依托咪酯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表明,缺血后的血流恢复在某些情况下能导致进一步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这种恢复血流灌注后的有害情况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抑制再灌注损伤成为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在临床上发生率高 ,病人预后差 ,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表明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 (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毒性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关键性作用。硫酸镁是NMDA受体的非竞争性拮抗剂 ,本实验意在探讨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为临床应用硫酸镁防治脑缺血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和结果方法 :选 50只SD大鼠 ,参照Longa s插线法 ,制备左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4小时后拔除插线。将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10只。 ( 1)再灌注前高硫酸镁组 (HB) ,于再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GS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障碍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GSP低、中、高剂量(50、100、200mg/kg)组。术前30min采用腹腔注射给予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溶液,脑缺血2h后重复给药一次,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观察不同剂量GS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状态、脑组织含水量及乳酸含量、能量代谢酶(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含水量及乳酸含量均升高(P〈0.01),Na+-K+ATPase、Ca2+-ATPas的活性降低(P〈0.05);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GSP中、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值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Gly14]-Humanin(HNG)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保护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96只健康 SD大鼠随机分为HNG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每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生理盐水组与假手术组大鼠术前连续5 d尾静脉注射5 μL生理盐水,每日1次;HNG组给予100 nmol·L-1 HNG 5 μL,而模型组除正常饲养外,术前不接受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在缺血4.5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采用干湿质量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缺血区病理学改变,检测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3组大鼠的NDS、脑组织含水量、SOD的活性及GSH含量水平均降低,而MDA含量水平及细胞凋亡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生理盐水组及模型组相比,HNG组大鼠的NDS、脑组织含水量、SOD的活性及GSH含量水平均升高,而MDA含量水平及细胞凋亡数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NG组大鼠凋亡细胞数与GSH含量水平呈正相关(r=0.462,P<0.001)。结论 HNG预处理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脑水肿,增加脑组织抗氧化物质SOD的活性及GSH含量水平,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临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的大鼠高血糖-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探讨将其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的可行性.方法:24只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血糖和高血糖下假手术组(NG-sham,HG-sham),正常血糖和高血糖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G-FCIR, HG-FCIR).术前1 h腹腔注射10%右旋葡萄糖制备高血糖大鼠;采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MCAO)建立I/R模型,脑缺血1 h再灌注3 h.测定各组注射葡萄糖前、缺血开始和再灌注3 h后的血糖;TTC染色比较各组脑组织水肿程度和脑梗死面积;比较各组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活性、总NOS和iNOS、SOD酶活性,以及NO、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前注射葡萄糖的各组血糖明显升高(P<0.01),并且持续至再灌注3h(P<0.01).与NG-FCIR组相比,HG-FCIR组的脑组织水肿程度增加、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大(P<0.05),脑组织乳酸脱氢酶、总NOS、iNOS活性增加(P<0.05),SOD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NO、MDA含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术前1 h腹腔注射右旋葡萄糖(2g·kg-1)可诱导大鼠高血糖状态,加速、加重MCAO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高血糖模型,缺血1 h、再灌注3 h时即可用于ROS、NO等相关的药物疗效或机制研究,可显著缩短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13.
褪黑素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探讨褪黑素(MT)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建立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6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2只:缺血前1h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ml;MT用药组,n=32只:缺血前70min、缺血前35min、再灌注初期、再灌注1h以及再灌注2h分别向腹腔注射MT10mg/kg.测定两组缺血前、缺血35min末、再灌注2h和再灌注4h血清丙氨酸基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免疫组化测定缺血前、再灌注4h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结果①血清学检查:MT组再灌注2h、4h血清ALT、LDH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MT组再灌注2h、4h TNF-α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②肝组织匀浆:MT组缺血35min末MDA与缺血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MT组再灌注2h、4h MDA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MT组再灌注2h、4h与对照组相比NO显著降低(P<0.01);MT组缺血35min末、再灌注2h、再灌注4h与对照组相比ET-1显著降低(P<0.01);③免疫组化:MT组iNOs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MT能够明显减轻急性期肝脏IRI,其作用机理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和TNF-α的释放,抑制iNOs表达,从而减少NO和ET-1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过程中运用异丙酚麻醉对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CPB下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与咪唑安定组各15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式.麻醉维持异丙酚组采用异丙酚0.5~4.0 mg/(kg·h),咪唑安定组采用咪唑安定0.03~0.2 mg/(kg·h)并吸入低浓度的氨氟醚或异氟醚.分别测定手术前(T1)、CPB0h(T2)、CPB5min(T3)、CPB停止时(T4)和CPB后1h(T5)等时间点NO和ET在外周血中的浓度,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两组的NO浓度均逐渐升高,异丙酚组在CPB前后的各个时间点的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咪唑安定组T4和T5与T1,T2,T3各个时间点相比NO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显著性.两组相比,在T4和T5,异丙酚组的NO浓度均明显低于咪唑安定组,定异具有显著性,而CPB停止前各个时间点的NO浓度无明显差异.两组的ET浓度均逐渐下降,异丙酚组在CPB停止前后各个时间点的ET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咪唑安定组CPB停止时与CPB停止前的各个时间点相比ET浓度显著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PB后1h ET浓度与CPB停止时相比显著升高并达到术前水平.两组相比异丙酚组的ET浓度在CPB停止时明显高于咪唑安定组,而在CPB后1h却明显低于咪唑安定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两组在CPB停止前各个时间点的ET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体外循环过程中采用异丙酚麻醉可以维持NO/ET的动态平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蜕皮甾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ED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梗死(MCA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药物干预组。药物干预组于MCAO术后2h腹腔注射EDS20mg/(kg·d),每24h给药1次,连续给药2d后测定动脉血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同时取脑组织进行2,3,5-三氯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MCAO术后48h,药物干预组的血清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增高,梗死体积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减小,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小于0.05或0.01)。结论EDS能拮抗脑缺血引起的SOD活性下降及MDA含量增高,具有抑制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9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脑络通组(500 mg·kg-1),败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灌胃体积为20 mL·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模型制备前7 d给大鼠服用药物,连续7 d灌胃给药。再灌注22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测定脑组织中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 HE染色观察脑部海马区及皮质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升高,Na+-K+-ATP酶和Mg2+-ATP酶活力均显著降低,脑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败酱总黄酮各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中SOD、ATP酶水平,降低MDA水平(P<0.01或P<0.05),改善脑组织中海马、皮质区的病理损伤。结论 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的病变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型氮氧自由基(N1)对心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分别建立脑I/R模型和心肌I/R(MI/R)模型,将两种模型大鼠分别分为假手术(0.9%氯化钠注射液)组、模型(0.9%氯化钠注射液)组、阳性对照(传统的氧自由基清除剂Tempol,100 mg/kg)组和高、中、低剂量(N1,100、50、10 mg/kg)组,每组6只,均在建模前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就脑I/R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容积百分率评价N1的脑保护功能;就MI/R模型,通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等容收缩/舒张期压力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血清中肌酸激酶(CK)活性、丙二醛(MDA)的水平评价N1的心脏保护功能。结果:脑I/R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脑梗死容积百分率明显减小(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大鼠脑梗死容积百分率明显减小(P<0.05)。MI/R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大鼠的LVSP、±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CK活性、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高、中剂量组大鼠的LVSP、±dp/dtmax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清中CK活性、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N1对大鼠的心脑I/R损伤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保护作用强于Tempol。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蝎毒纤溶活性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 h,再灌注24 h模型,造模前,蝎毒纤溶活性肽组分别静脉注射蝎毒纤溶活性肽0.1,0.2,0.4 mg·kg-1,尼莫地平组注射尼莫地平0.7 mg·kg-1,1次·d-1,连续7 d。分别以Longa′s法评定神经功能、红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及放射免疫技术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以及IL-8等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蝎毒纤溶活性肽能明显改善大鼠MCAO后神经功能症状,缩小梗塞体积(P〈0.05),并抑制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及IL-8的表达(P〈0.05)。结论蝎毒纤溶活性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元芪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元芪胶囊不同剂量组对大鼠行为学、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SOD、MDA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元芪胶囊可降低大鼠体征指数,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面积,改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提高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结论:元芪胶囊高、中剂量组对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改善自由基含量,抗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20.
赵辉  赵伟  李素霞  王卫华  于淼 《药学研究》2021,40(7):437-440
目的 探讨丹皮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丹皮酚预处理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颈外动脉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前12 h,药物预处理组给予丹皮酚(100 mg·L-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采用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采用Zealongal法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判断梗死灶体积;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细胞Hsp-70、Bcl-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梗死灶和Hsp-70、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等表现。与模型组比较,丹皮酚预处理组大鼠脑梗死灶缩小、神经功能缺损有所改善,TUNEL和Bax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Hsp-70和Bcl-2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丹皮酚可能通过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Hsp-70和Bcl-2蛋白表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对受损神经细胞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