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的常规扫描序列和三维相位对比法MR静脉造影(3D-PC法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34例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71岁,中位年龄38岁.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序列,3D-PC法MRV扫描;急性期(1~5天)脑静脉窦血栓7例;亚急性期(6~21天)18例,慢性期(>21天)9例.结果 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T1 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慢性期T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 WI以高信号或流空信号.3D-PC法MRV主要表现为脑静脉窦的闭塞或充盈缺损.同时14例患者合并有脑实质异常,出血9例,缺血水肿5例.结论 常规MR序列与3D-PC法MRV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具特征性,可做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 (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VST患者的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行MR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 ,8例行脑静脉MRA检查 ;12例曾行CT检查 ,其中 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上矢状窦受累 12例合并横窦血栓 11例 ,窦汇 7例、乙状窦 6例、下矢状窦、直窦受累 6例 ,海绵窦受累 1例。血栓在T1WI上均呈等、高不均匀信号 ,并出现脑组织肿胀 ,脑沟变浅 ,脑回模糊 ,在T2 WI上信号因发病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 ,8例T2 WI脑实质无异常信号 ,7例T2 WI脑实质出现异常信号。增强扫描 9例全部出现静脉异常强化。MRA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信号较淡、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12例CT检查中 2例见“空delta征” ,4例表现为梗塞、出血等不典型改变。结论 :MRI是诊断VST的首选检查方法 ,并对VST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1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9例行MRV或MRA检查,6例增强.7例患者同时接受CT检查.结果:①常规MRI检查表现为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n=13/14),急性期(n=2/14) 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亚急性期(n=7/14)T1WI、T2WI均呈高信号;慢性期(n=4/14)T1WI、T2WI信号减低,表现复杂.增强扫描可见充盈缺损(n=6/6)及脑回样强化(n=1/6);②MRV(n=9/9)表现为受累静脉窦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③MRA检查(n=1/1)受累静脉窦异常显影;④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的患者共22个静脉窦受累,CT检出率45.4%,MRI检出率100%.结论:常规MRI联合MRV对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高度敏感性,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MRI及MRV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为少见脑血管病,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死亡率较高,不易早期诊断。以往对该病的诊断常依靠有创检查,如普通X线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随着磁共振成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用MR检查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7年7月~2000年8月间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5~60岁,平均45岁。分别于病后2~8天就诊入院。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5例有视乳头水肿,4例脑脊液穿刺检查显示脑脊液压力升高,1例并发脑疝者行手术治疗后好转,余病例均经内…  相似文献   

5.
脑静脉窦血栓磁共振血液成像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探讨脑静脉磁共振血流成像在诊断脑脉窦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例脑静脉窦患者均作MRI和脑静脉窦MRA检查93例治疗后随诊),8例行静脉期脑血管造影;与常规SE图像和X线脑血管造影对照,着重分析脑静脉MRA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受累的静脉窦有上矢状窦6例,窦汇(部分)8例,横窦8例(10个),乙状窦8例(9个),直窦6例,大脑大静脉3例和大脑内静脉3例(6个);脑静脉窦血栓MRA直  相似文献   

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8例经临床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有如下特点:(1)常为多处静脉窦同时受累;(2)形成血栓的静脉窦增粗、流空效应消失,呈现等或短、混杂T1、短或长T2信号影,典型表现为“白三角”征;(3)在急性期做增强扫描可见“黑三角”征;(4)MR静脉成像显示:栓堵的静脉窦影缺失。结论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比较典型的MR影像学特点;MRI检出本病优于CT,且能作出早期诊断;MRI增强扫描及MR静脉成像在本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远比脑动脉血栓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误诊。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临床应用,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8月~2007年11月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旨在分析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及深静脉血栓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静脉窦及深静脉血栓患者的CT和MRI表现特点。结果:CT表现为静脉窦密度略高信号增高、窦腔增宽(n=5/12),增强扫描可见“空三角”征(n=3/3);随着病程的改变,MRI可表现为静脉窦T1WI(n=15/17),T2WI(n=13/17)流空效应消失,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及增强MRV可显示静脉窦闭塞及静脉窦内充盈缺损(n=17/17;n=4/4);CT及MRI还可见皮层及皮层下多发、散在的出血性脑梗塞(n=7/12;n=13/17),基底节区脑梗塞(n=3/12;n=4/17)等间接征象。结论:CT增强可以显示静脉窦血栓,MRI、MRV及增强MRV相结合能准确地诊断脑静脉窦及深静脉血栓,MRI优于CT平扫。  相似文献   

9.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朝勇  陈宁  刘文  蔡宗尧 《放射学实践》2004,19(10):709-711
目的 :探讨MRI和MR血管成像 (MRA ,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病例行常规MRI和MRA( 3DTOF)、MRV( 2DTOF)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MR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 ,仅 1例T2 WI未见异常信号 ,增强扫描 9例全部出现静脉异常强化。有 5例MRA除可见动脉正常显影外 ,还可见受累的静脉和静脉窦显影。MRV示栓塞的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欠佳。结论 :常规MRI结合MRA、MRV是诊断CVST的无创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静脉成像序列(MRV)在诊断静脉窦血栓(CVS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收集2011年3月-2016年9月就诊并经影像科和神经内科明确诊断为脑静脉血栓的25例患者,其中所有受试者均行MRI平扫,17例同时行MRV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对比影像资料,通过观察静脉窦血栓在MRI不同序列上的影像表现、阳性诊断率等指标,比较MRV序列在CVS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收集25例CVST患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早期出现头痛变现患者14例(56%). 17例做了MRI平扫同时也做了MRV的CVST患者中,其MRI平扫主要表现为:11例患者表现为患侧静脉窦血流的流空效应消失,17例患者的单或双侧额、顶、颞叶皮层及皮层下、小脑半球、丘脑以及基底节区可见散在、多发的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不清.结论 CVST病因复杂,大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头痛症状,但无特异性,对于临床诊断无明确指导意义.MRV序列可显著提高CVST的阳性检出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MRI结合MRV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的MRI及MRV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均做MRI及MRV检查,分析MRI及MRV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平扫中见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增强MRI见空三角征,MRV见静脉窦闭塞。结论:MRI及MRV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 ,男 8例 ,女 12例。年龄 9~ 5 4岁 ,平均 3 5岁。全部有MRISE序列平扫 ,10例有TOF法静脉MRA ,3例有MRIGd -DTPA增强 ;13例有平扫CT对照。急性期 ( <1周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3例 ;亚急性期 ( 1~ 2周 ) 13例 ;慢性期 ( >2周 ) 4例。结果  2 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中 ,MRISE序列扫描确诊 19例 ,1例急性期早期MRI平扫漏诊 ,后经MRA确定。 13例CT平扫均未能确定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MRI信号复杂 ,T1WI呈低、中等或稍高信号 ,T2 WI呈明显低信号。亚急性期呈短T1和长T2 信号 ,表现典型 ;慢性期由高信号到低信号 ,最后血栓吸收 ,静脉窦再通。MRA表现为静脉窦闭塞或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 MRI和MRA是诊断和随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手段 ,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优于CT ,可替代有创伤性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平扫发现静脉窦区高密度影,MRI平扫见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增强MRI见空三角征,3D CE-MRV显示静脉窦内稍高信号充盈缺损影.结论 MRI、CE-MRI、3D CE-MRV联合运用可以提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CT扫描用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初筛及并发症的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MRI对儿童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0天~11岁,平均3.9岁)经临床确诊为CVST患儿的MRI及MRV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I及MRV平扫,其中1例行增强MRI(CE-MRI)和增强MRV(CE-MRV)扫描. 结果 14例横窦受累,12例上矢状窦受累,11例乙状窦受累,1例蝶顶窦受累.MR平扫6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高信号;3例表现为T1WI等高信号、T2WI低信号;3例表现为T1WI、T2WI等信号;1例T1WI高信号、T2WI等信号;2例T1WI和T2WI血栓显示不明显.增强扫描表现为脑静脉异常强化,静脉窦壁表现为环形、三角形或平行状强化,而静脉窦内血栓无强化,呈不规则充盈缺损或空三角征.MRV表现为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规则、狭窄或中断、侧支血管形成,邻近深静脉及浅静脉迂曲扩张.结论 MRI结合MRV,特别是增强MRI和MRV是诊断儿童CVST的有效手段,对于临床及时诊断治疗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材料与方法 1.本组11例病例,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23—73岁,病程7天-5年。有诱发因素者4例。2例为窦镰旁脑膜瘤,1例妊娠5个月,1例妊娠3个月并外伤;其余7例无明显诱发因素,首发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者4例,头痛、头晕伴癫痫发作者4例;单纯头痛者3例。8例有视神经乳头水肿。7例行腰穿检查,颅内压均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MRI及MRV成像特点,提高对其影像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39例经DSA或临床随访证实的CV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19例行增强扫描,26例行MR静脉成像(MRV).MRI平扫表现为静脉窦流卒信号消失(38/39),血栓信号随病程长短而不同,急性期(11/38),血栓于T2WI多呈低信号(7/11),T1WI呈等信号(6/11)或略高信号(5/11);亚急性期(17/38),T2WI多呈高信号(12/17)、T1WI也多呈高信号(14/17);慢性期(10/38),T2WI多呈高信号(8/10),T1WI多呈等信号(6/10).增强扫描急性及亚急性期血栓均表现为受累静脉窦充盈缺损,慢性期多表现为血栓明显不均匀强化(6/7),静脉窦壁增厚毛糙.67%(26/39)病例出现闭塞静脉窦相应引流区域脑组织肿胀甚至出血,增强扫描肿胀区可出现异常强化(8/17),脑膜亦可强化(6/17);同时在闭塞静脉窦引流区可见多发强化血管信号(12/17).23例26人次MRV均可显示闭塞静脉窦血流信号缺失,其中2例治疗后静脉窦再通显示为不规则血流信号形成.结论 MRI结合MRV是CVST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有助于CVST的早期诊断及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脑深静脉血栓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深静脉血栓(DCVT)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3例经临床证实为DCVT的患者,全部行头部常规CT和MRI平扫检查,11例行MRV检查,1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MRI平扫示9例舣侧丘脑-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基本上呈对称性分布,其中2例合并脑干内异常信号;1例右侧丘脑异常信号;3例脑实质未见异常.上述异常信号仅1例为出血性梗死,其余均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MRI所显示的静脉内血栓信号随时间不同而改变.MRV表现为含血栓的静脉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结论 DCVT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常规MRI结合MRV可以对其做出明确诊断,是一种敏感、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庄强  徐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1085-1087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8年10月收治的7例脑静脉窦血栓合并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3例入院时已经发生脑疝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后给予脱水、抗炎治疗,1周后其中2例给予抗凝治疗。4例未发生脑疝患者入院后给予脱水、抗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例术后未血凝治疗男性患者半月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家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6例女性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抗凝治疗可作为当前治疗脑静脉及脑静脉窦血栓的主要方法,即使在合并颅内出血的情况下,也常作为首选方式,但对于急性颅内高压,在脱水药物治疗无效情况下,手术清除血肿及去骨瓣减压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脑实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期静脉窦血栓脑实质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其发生机制.资料与方法 对行DWI检查的14例急性期静脉窦血栓患者的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3例DWI图像上有异常改变.25个非出血灶表现为高信号.11个病灶ADC值降低,14个病灶ADC值升高.5个出血灶表现为中央低信号,周边不规则高信号,其ADC值降低.结论 急性期静脉窦血栓脑实质改变比较复杂,DWI图像可以证实静脉性梗死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建军  凌锋 《航空航天医药》2005,16(4):64-64,F000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ds,cysr)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伴有或不伴有皮层静脉受累,静脉窦血栓形成,约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深部脑静辟塞典雄形虞则更罕见,至今为止仅报告了50余例。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被临床医生误诊漏诊,若不能及时诊断,死亡率、致残率高,故早期诊断、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