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糖尿病患者31例 ,分为有、无微血管病变亚组 ,并以健康者20例作对照组。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铜蓝蛋白浓度 ,同步检测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浓度 (0.48±0.12) g/L ,较对照组 (0.31±0.09) g/L ,显著增高 (p<0.05);有微血管病变亚组(0.47±0.12)g/L比无微血管病变亚组(0.42±0.09)g/L亦显著增高(p<0.05) ;且血清铜蓝蛋白浓度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铜蓝蛋白浓度增高 ,有微血管病变者其浓度进一步增高 ,测定血清铜蓝蛋白对判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存在与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豆状为性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该病患儿进行病案分析。结果:16例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巩膜黄染、浓茶尿、浮肿、四肢不自主抽动、走路不稳、言语不表、精神异常等。裂隙灯下见角膜色素环15例。24h尿铜排出量明显〉40μg,血铜〈0.8mg/L,血清铜蓝蛋白〈200mg/L,14例子硫酸锌、青霉胺联合治疗,好转出院。随诊8例,2例自选停药再次住院,6例坚持门诊治疗,半年后各项化验指标好转。  相似文献   

3.
应用体外培养及放免测定法观察E.Coli内毒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素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内毒素刺激内皮细胞后内皮素值升高不明显,随浓度加大,内皮素值也明显增高,内毒素达10mg/L时,内皮素达到高峰(278.11±22.14ng/L),继续增加内毒素浓度至20mg/L时,内皮素浓度反而有所下降(262.40±26.77ng/L)。(2)10mg/L内毒素刺激内皮细胞后,在10小时、20小时及30小时时内皮素水平明显增加。提示内毒素能显著刺激培养细胞内皮素的生成,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三氧化二砷经静脉用药在体内的药物代谢以及对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用气相色谱法对8例用三氧化二砷静脉滴注治疗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同时监测了尿砷排泄及末梢砷蓄积情况。持续2小时静脉滴注10mg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测得高峰血浓度Cpmax为0.94±0.37mg/L,达峰时间Tpeak为4小时,血浆浓度分布半衰期T1/2α为0.89±0.29小时,消除半衰期T1/2β为12.13±3.31小时,系统清除率CLs为1.43±0.17L/h,表观分布容积Vc为3.83±0.45L,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为7.25±0.97mg·h/L。在持续用药过程中,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保持一致。疗程中,24小时尿砷排泄量为每日给药量的1%~8%,末梢砷蓄积上升较明显,最高时可达用药前5~7倍。停药后尿砷排泄和末梢砷蓄积即开始逐步下降。结论: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治疗APL相对安全而有效的药物,但在人体头发和指(趾)甲内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  相似文献   

5.
L615小鼠白血病淋巴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受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放射受体分析法研究发现615系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具有对高密度脂蛋白(HDL3)特异、高亲和性、可饱和的HDL受体。L615小鼠白血病淋巴细胞HDL受体活性明显增高,其受体最大结合量(Bmax)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亲和力虽较正常降低,但随外周血白细胞数升高,亲和力则逐渐增高[Kd值分别为(4.533±0.41)×10-8mol/L(P<0.001)、(3.65±0.27)×10-8mol/L、(3.00±0.14)×10-8mol/L,P>0.05],直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Bmax却逐渐降低,分别为5.65±0.24μg/mg细胞蛋白、4.40±0.23μg/mg细胞蛋白、3.32±0.93μg/mg细胞蛋白(P<0.001)。  相似文献   

6.
《新医学》1995,(3)
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1例耗资数万元输注白蛋白的教训男,42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浮肿3年入院。查尿常规蛋白,24小时尿蛋白10.79,血浆白蛋白17g/L。血清总胆固醇12.68mmol/L,甘油三酯3.53mmol/L,血沉48mm/h,尿畸形红细...  相似文献   

7.
杨玉  伍开棉 《新医学》2000,31(7):412-412
目的:探讨有机碗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比浊法检测56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并设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检测观察分析C反应蛋平均含量分别为26mg/L、32mg/L、59mg/L,均较对照的5mg/L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不96%患者务 C反应蛋白浓度降至正常。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可作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诊断参考指标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血清铜锌浓度及其转运蛋白在胆囊切除术的变化情况。铜锌浓度在手术初期增加,但前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后二者均下降,其中锌呈显著性降低。白蛋白在手术开始2小时后直至该研究末期呈进行下降,且有明显差异;铜蓝蛋白的变化相应较慢,至第7天才出现显著增高(P〈0.05)。该研究表明:对急性时相病人,若辅以相关的微量元素检查,对于了解患者手术愈合及其机体抵抗力状况均有极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含量,以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mALb)分为两组:(1)糖尿病肾病组,晨尿高微量清蛋白(20mg/L)30例;(2)无糖尿病肾病组,晨尿正常微量清蛋白(20mg/L))33例。结果晨尿高微量清蛋白组的尿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晨尿正常微量清蛋白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微量清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肾病微血管病变程度与HbA1c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溶栓疗法对血浆凝血活性的影响。方法连续监测37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不管是否接受溶栓治疗,于确定诊断后定期从外周静脉采血,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凝血酶修饰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modified,ATM)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结果溶栓开始2小时后,血浆ATM显著性增加(8580±2459μg/L比2322±1059μg/L,P<005),4小时达峰植(11698±3365μg/L),持续3日以上;血浆DD于2小时即达到峰值(675±241mg/L比259±127mg/L,P<005),维持8小时以上,24小时以后恢复正常。在溶栓组病人,不同采血时刻血浆ATM和DD的平均值呈明显正相关。未溶栓组病人血浆ATM和DD浓度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溶栓疗法激活凝血系统,与血栓溶解的标志物(DD)呈明显正相关。本研究应用的抗栓措施和抗栓剂不足以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早期应用有效抗血栓药物可能抑制凝血系统的激活,减少血栓再闭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地尔硫对心绞痛患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尔硫艹卓对心绞痛患者血清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浓度的影响。方法:57例心绞痛患者(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6例),予地尔硫艹卓30mg口服,每日3次,连服2周。治疗前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DLS浓度。结果: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EDLS浓度分别为(323.5±100.2)ng/L和(411.5±116.9)ng/L,均较正常对照组〔(198.5±112.4)ng/L〕明显增高(P<0.05和P<0.01),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EDLS浓度增高尤为明显,与稳定型心绞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尔硫艹卓在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的同时,能够使EDLS浓度降低,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EDLS浓度分别为(245.3±98.6)ng/L和(318.7±109.4)ng/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EDLS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地尔硫艹卓可能通过影响钙离子的内流而影响EDLS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及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α1-AAG、CER)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93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按尿清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临床清蛋白尿组(CP),分别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AG)、铜蓝蛋白(CER),并与27例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各组的血清IL-6、TNF-α及CRP、a1-AAG、CE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糖尿病无血管并发症组(P〈0.05或P〈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各组间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细胞因子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尿系列蛋白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Beckman的Array 360特定蛋白散射比浊仪测定64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24小时尿中α1-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含量,探讨它们在糖尿病人中出现早期肾受损的批示作用,结果说明随着尿微量白蛋白量的增高,α1-微球蛋白明显增高免疫球蛋白G-含量有增高但IgG/MA比例呈下降趋势。提示进行尿特定蛋白有助于监视糖尿病人早期肾受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微量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尿微量蛋白含量,观察其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ic)检测采用胶乳免疫聚集抑制法,尿微量蛋白(mAlb)采用快速免疫比浊法,空腹血糖(F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胆固醇(Ch)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直接酶法。结果糖尿病组的HbAic、FBG、Ch、TG、LDL-C、mAlb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L-C的血清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空腹血糖(FBG)、尿微量蛋白(mALB)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血脂异常可增加尿蛋白的排除。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血脂异常可增加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尿微量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血清CP(铜蓝蛋白)、GGT(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的测定在肝移植术后观察中的应用价值,对肝移植后患者的血清CP,GGT活性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术后7dCP活性有较明显的下降,12 ̄24d又略有回升,至26d后,由于患者发生明显的排异,CP活性直线下降,由最实的168U/L降至9U/L。而GGT活性术后20d内变化不大,21d后呈直线上升,从52U/L升至298U/L。结果显示CP、GCT  相似文献   

16.
医源性代谢性碱中毒误诊五例浙江省新昌县人民医院[312500]周寰远病例资料例1:男性,27岁,以肾病型急性肾炎收住。血浆白蛋白12g/L,球蛋白199/L,忌盐,速尿每日120~160mg静注,另予地塞米松、青霉素等药。人院第5天24/小时尿量增至...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贫血患儿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单克隆及多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15例正常小儿及46例不同贫血患儿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发现不同贫血患儿sTfR水平与对照(4.54±1.08mg/L)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溶血性贫血组(9.94±3.32mg/L)与缺铁性贫血组(13.92±4.45mg/L)显著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组(2.06±0.82mg/L)显著降低,纯红再障最低,重型再障显著低于慢性再障值。sTfR水平可由机体含铁状况和红系生成率共同决定,在诊断缺铁及再障的病情预后估计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蒋兴亮  周京国  唐中  张均 《华西医学》2005,20(2):255-25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7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40例)及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结果:112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2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78±8.32)mg/Lvs(1.09±0.39)mg/L,P<0.01],[(17.02±7.72)vs(6.42±2.67)ng/L,P<0.01]。糖尿病组中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hs-CRP[(14.11±7.45)mg/L]和IL-6[(19.51±8.01)ng/L]水平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有血清hs-CRP[(2.34±1.45)]和IL-6[(12.01±5.65)]水平(P<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693,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微血管病变者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氯溶液杀灭微生物效果与对金属腐蚀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经检测,pH值为6.0二氧化氯溶液,需以160~200mg/L浓度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10分钟,杀灭率可达100%。对不锈钢片上HBsAg以3200mg/L浓度作用20分钟,可将其抗原性破坏。大肠杆菌悬液中含10%小牛血清,对本二氧化氯溶液杀菌效果无明显影响。400mg/L二氧化氯溶液对金属浸泡72小时,有中度至重度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尿微量白蛋白与疾病的预后判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蛋白是血清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的分子量为66210D,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并在体内起运输、营养作用。尿微量白蛋白的定义为尿白蛋白的浓度为30~200mg/L,目前检测方法有半定量干化学试纸法、电泳法及免疫测定法等,其中放射免疫和散射比浊方法灵敏度最高,显示度可达0.1~1mg/L,健康人群抽样测定,在不限取样时间情况下,所测样本平均尿白蛋白的浓度为5.1mg/L,95%的样本浓度小于29.6mg/L〔1〕。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是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生理基础,正常肾脏可通过饱和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