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强  姜启千 《新医学》1998,29(7):351-352
目的:探讨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菌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收集1993年4月至1996年6月我科用PCR检测284例肺部疾病患者痰标一中结核菌的资料与涂片及结核菌培养比较,结果:肺结核病组PCR检测结核菌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63.8%比24.3%)及培养法(68.9%比33.8%)。结论:PCR检测痰标本中结核菌培养法灵敏性,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胸水中结核分枝杆菌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128例胸水中结核分枝杆菌DNA,并将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作为参比方法。试验结果显示:PCR直接检测胸水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为31个菌体单位,敏感性为42.3%,特异性为96.8%,高于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的检出率(38.2%和35.1%)。该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和简便快速等优点,特别适合含微量结构分枝菌临床标本的检测,可用于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用PCR技术检测痰液中结核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8例肺结核人的痰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B-DNA,并同时行痰直接涂片糖结核菌,其中72例痰标本做了结核菌培养,结果提示:PCR阳性率为52.66%(99/188),直接涂片阳性率为23.4%(44/188),培养阳性率为12.5%(9/72)。表明PCR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敏感性强,与临床符合率高。我们的试验结果证实,PCR可作为肺结核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尤其适用于菌阴肺结核  相似文献   

4.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8KD-419bp系统检测1098例病人的标本,并同时进行涂片找结核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结果表明,结核病PCR检测的阳性率为54.7%(428/782),菌阳率为27.1%(190/782),说明PCR是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简易的热起动法,同时限定了敏感度,设立一系列的质控,并对影响PCR检测结核菌的各种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5种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程东升  严英硕 《新医学》1997,28(2):71-72
为了阐明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比较了目前常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诸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非结核者27例。同时用PCR,胸膜活检测定血清抗结核蛋白衍生物抗体,胸液结核菌培养和沉渣涂片找结核菌等5种方法检测每一患者。  相似文献   

6.
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率较高,常规的辅助诊断方法涂片镜检因敏感性、特异性低而结核菌培养的周期长,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因其敏感、特异和快速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胸水结核菌DNA的检测亦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1~3]。作者等应用PC...  相似文献   

7.
结核杆菌(TB)PCR荧光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定量TB-PCR荧光探针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双盲法对115例结核病和59例非结核病人的痰标本进行厚涂片抗酸染色检查、结核菌培养、荧光探针TB-PCR检查对比。结果:三种方法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32.2%,59.1%,71.3%,荧光探针TB-PCR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P〈0.01和P〈0.05)。特异性分别为93.2%、91.5%、94.9%,差异无显著性。结  相似文献   

8.
徐德先  邓国炯 《疾病监测》1999,14(11):419-421
肺结核诊断一般根据临床表现、χ线检查、痰涂片镜检及结核菌培养等传统方法。但为了快速敏感、特异及早期诊断,我们自1996年2月至1998年5月用PCR技术检测168例肺结核患者,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68例痰标本来源于我院传染科住院病人,留取晨痰,根据临床表现、χ检查及细菌学检验(涂片、PCR)、血抗结核抗体诊断为肺结核。(PCR诊断试剂由华远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其中男91例,女77例,年龄16~79岁,平均35-4岁。晨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并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清中特异性的结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结核-聚合酶链反应(TB-PCR)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以胸膜活检病理结果为标准,总结了118例胸腔积液TB-PCR的检测结果,并与结核菌涂片,培养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TB-PCR,涂片,培养三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3%,0和5%,前者高于后两者(P〈0.001),但TB-PCR的假阴性率较高(67%),结论:用TB-PCR法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有限,最好做胸膜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动性结核标志物(ATM)和PCR对肺结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3例患者分别进行痰、血PCR检测和痰涂片结核菌检查的同时用同一患者血清行ATM检测,观察其阳性率。结果:42例肺结核、54例疑诊肺结核、27例结核性胸液患者经痰、血PCR和血清ATM检测,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差异光显著意义(P〉0.05),痰PCR检测阳性率高于血PCR检测。两 民普涂片结核菌检查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结核菌CPR检测,探讨PCR检测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肺结核病63例非结核性肺疾病89例通过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进行结核菌PCR检测,对其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63例肺结核PC阳性者41例,阳性率65.1%;89例非结核性肺疾病PCR阳性者6例,阳性率6.7%。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核菌PCR检测,特异性强,确诊率高于常规检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66例胸水和腹水进行结核DNA检测。17例结核性胸腹水PCR检测阳性率为52.94%,49例非结核性胸腹水未出现假阳性结果。结果表明PCR直接检测胸腹水中结核菌显示出快速、敏感和高效等优点。同时对影响PCR检测结核菌的某些因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在诊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实用性,对576份来自不同感染率人群的尿道、宫颈拭子标本进行PCR和细胞培养检测衣原体的比较,参照“扩大的金标准”,PCR和培养法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7.0%和86.4%、87.9%,特异性分别为98.5%、99.7%和100%,PCR的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5.7%、97.0%和100%、99.7%。表明在沙眼衣原体检测中,PCR具有极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替代培养法。  相似文献   

14.
1997年3月-1997年12月,176例患者,肺结核者36例,结核性胸膜炎者42例,非结核性痰标本98例,同时行PCR法和涂片镜检法(痰/胸水)比较。结果表明PCR有很高检出率(77.8%和76.19%)。该项技术为结核病早期诊断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法检测71例疑诊肺结核患者支所管肺洗液结核菌,阳性率为73.2%,高于支气管肺洗液涂片的56.3%(P〈0.05),显著高于刷检涂片的18.3%(P〈0.01),为快速,简便,灵敏诊断肺结核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30例来自妇科门诊的非性病患者和70例来自皮肤科,妇科和泌尿科门诊的疑淋病患者分别作涂片、培养、PCR检测NG和酶标法检测NG抗体四项检测,以培养为对照评价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30例非性病患者中,培养和涂片均为阴性,但PCR和NG抗体检测各有一例假阳性,假阳性率为3.3%。在70例疑淋病患者中,有15例培养阳性,其中PCR阳性为13例,故PCR的假阴性率为13.3%。因此,NG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16srRNA和18srRNA基因为基础的细菌和真菌PCR方法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全身性感染的价值。方法 对急性胰腺炎的血标本进行细菌、真菌通用引物PCR检测,并同常规培养比较。结果 对于所收集1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的22份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1例,真菌培养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和4.5%;而细菌PCR检测阳性有7例,真菌PCR阳性为1份,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8%和4  相似文献   

18.
结核性胸腹膜炎在我国是多发病之一,提高直接法检测胸腹水中结核菌检出率对加快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首先采用试管漂浮集菌法应用于胸膜水中结核菌检测。随机对53例已确诊的胸腹水病人同时采用涂片法、沉淀法和试管漂浮集菌法做结核菌检测对比。结果结核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涂片法9.4%,沉淀法13.2%,漂浮法35.8%。研究表明:试管漂浮集菌法大大提高了结核菌检出率。该法操作简单快捷,不需特殊设备,易于推广,不失为检测胸腹水中结核菌的良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PCR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对175例临床可疑结核病,但常规培养或抗酸染色阴性的病理标本中结核菌DNA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有22.3%(39/175)的样本结核菌DNA阳性。结果提示,PCR技术在检测结核菌DNA中具有简便、快速和灵敏的特点,其阳性结果说明被测样品中有结核菌的存在,对结核病的确诊有重要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0.
应用PCR法提高了淋球菌阳性检出率并与培养法做比较。148例拟诊淋病患者的样本采自尿道分泌的或宫颈分泌物。部份采自前段尿。用双盲法测定。结果表明:阳性出率分别为79.7%和57.4%,PCR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培养法,P<0.005。总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5.2%和68.5%,PCR法显著高于培养法P<0.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