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cyclin D1/D2/D3在大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细胞数为3×105个)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接种于Wistar大鼠左侧尾状核区,解剖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GFAP、cyclin D1/D2/D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cyclinD1/D2/D3均呈阳性表达.cyclin D1/D3主要在细胞胞核表达,cyclin D2主要在胞浆表达,部分在胞核表达,不同存活期荷瘤鼠瘤组织中cyclin D1/D2/D3表达量不同.结论 cyclinD1/D2/D3过分表达参与调节大鼠脑胶质瘤增殖.荷瘤鼠生存期与cyclin D家族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Cyclin D1/D2/D3 在大鼠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cyclin)D1/D2/D3在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细胞数为3×105个),借助动物立体定向仪接种于Wistar大鼠左侧尾状核区,解剖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定性监测.随后检测肿瘤组织中cyclin D1/D2/D3蛋白表达.结果 cyclinD1/D2/D3均呈阳性表达.cyclin D1/D3主要在细胞核表达;cyclinD2则主要在胞浆表达,部分细胞核呈阳性,不同存活期荷瘤鼠其瘤组织中cyclin D1/D2/D3表达量不同.结论 cyclinD1/D2/D3的过分表达,对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失控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荷瘤鼠生存期与cyclin D族的表达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多巴胺能D1和D2受体与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功能影像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得对帕金森患者脑中多巴胺能受体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该受体的分类和功能、受体检测的意义以及受体激动剂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7.
正偏头痛(Migraine)是常见的致残性原发性头痛障碍,其特征为发作性、多呈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 h,伴或不伴有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及麻木等先兆症状,一般病程长,间歇性反复发作。我国偏头痛发病率为9.3%,女性为12.8%,男性为5.9%,有家族遗传倾向~([1])。儿童随年龄增长,偏头痛发病率从幼儿期的3%增加到青少年期的15%左右。男孩平均发病年龄为7岁,女孩为11岁,学龄期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青少年期女孩较男孩发病率增  相似文献   

8.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主要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类型~[1]。研究表明,维生素D(vitamin D,VD)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尤其是在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氧化应激机制,钙稳态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方面,这些作用与AD的发病机制相互重叠~[2]。A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相应的维生素D缺乏  相似文献   

9.
10.
对维生素D与精神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除了参与体内钙、磷等矿物质调节外,还有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于CD4+T细胞及其所分泌细胞因子的调节。维生素D缺乏是多发性硬化独立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之一,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息息相关。本文就维生素D对于体内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相关。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骨化三醇可以预防多发性硬化的模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或阻断其进展。对维生素D进行深入研究,对寻找防治多发性硬化的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关睡眠 觉醒周期体液调节机制的研究始于 2 0世纪初[1]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 ,逐步从动物的脑、血液及尿液等中发现 30余种与睡眠有关的物质 ,而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PG)D2 (PGD2 )是迄今报道的最有效力的内源性睡眠促进物质[2 ,3 ] 。一、PGD2 的睡眠诱导作用及其部位PGD2 是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主动合成和代谢的一种PG类化合物 ,高浓度地存在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的脑中并具有生物活性[4 ] 。在意外地发现其有诱导睡眠的作用之后[5] ,Ueno等[6] 将PGD2 持续注入大鼠第三脑室 ,同时记录脑电图 (…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三维相位对比(3D PC)与三维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3D TRICKS)技术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旨在掌握其各自特点,为临床正确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0例脑静脉窦疾病患者,男19例,女31例,年龄25~56岁,平均32.6岁。使用GE Signa HDxt 1.5T和Signa HDxt3.0T磁共振机,线圈采用8通道头颈联合线圈(8 Channel headneck A),先行颅脑MRI平扫及行头颈部矢状面3D PC扫描,然后经肘静脉注射25~30 ml钆喷酸葡胺静脉注射液,流率为3 ml/s,延迟0~5 s启动3D TRICKS扫描,采集15个时相。图像后处理使用GE ADW4.4工作站行血管三维重组与数据分析,比较3D PC与3D TRICKS对颅内静脉病变显示能力,并用统计软件SPSS 19.0版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0例脑静脉疾病患者中,3D PC与3D TRICKS显示病灶能力相同,均显示57个病灶。P0.05无统计学意义。病变表现为受累静脉窦管腔狭窄、中断、充盈缺损及属支的迂曲扩张。两种检查技术从形态学上比较略有差异,3D PC图像清晰,血管分明可见,而血管连续性较差,特别在窦汇区常常出现静脉中断现象;3D TRICKS血管影像较模糊,血管边缘锐利度较差,但血管连续性较好。结论 3D PC与3D TRICKS是诊断颅内静脉窦疾病的两种有效方法,诊断准确率相同,但在显示图像细节上各有其特点,并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16.
Zusammenfassung Neben dem Herzen ist der Dünndarm das empfindlichste Organ für vegetative Regulationsstörungen, dessen Reaktionen bei einer systematischen Untersuchung leicht erfaßt werden können, da es sich um ein Gebilde handelt, das langgestreckt und damit leicht übersichtlich ist. Die Beachtung der verschiedenen nerval bedingten Hauptreaktionsformen (Ringkontraktion, Streckenkontraktion, Totalbeeinflussung) gibt uns wertvolle diagnostische Hinweise auch für den Sitz der Störung.
Summary Besides the heart the small intestin is the most sensitive organ for vegetative dysregulations, which reactions are easily to be pointed out because the intestin's length is to be overlooked without difficulty.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different qualities of the main-reactions (circular- and length-contraction, total influence) gives a valuable diagnostic indication also for the disturbance's localisation.

Résumé Outre le coeur l'intestin grêle est le plus sensitif organe pour les dysrégulations végétatives, lesquelles sont faciles à démontrer à l'aide d'un contrôle systématique, parce'que la longueur de l'intestin est à évaluer sans peine. La considération des différentes qualités des réactions principales (contraction circulaire et longitudinale, influence totale) donne une indication précieuse aussi pour la localisation des troubles.
  相似文献   

17.
3D—CT/3D—CT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计算机断层扫描三重建技术(3D-CT/3D-CTA)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2例3D-CTA和3D-CT检查。阳性结果259例,其中脑血管病199例。筛检阴性53例,其中DSA、MR或手术证实41例,假阴性5例(12.2%)。结果 与DSA、MR以及术中观察比较:①脑动静脉畸形3D-CTA确诊率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②脑动脉瘤3D-CTA确诊率90.9%,假阳性4%;假阴性5.1%;③Moyamoya确诊率84.6%,对于脑底动脉环闭塞部位的判断,准确率38.5%;④脑动静脉瘘和静脉性血管畸形3D-CTA确诊率100%;⑤颅脑肿瘤与邻近骨性结构关系的确诊率100%,与脑近脑血管关系的确诊率63.2%;⑥颅、眶骨性病变确诊率100%。结论 3D-CT/3D-CTA技术为颅、颈血管性病变、颅内相关病变和颅内高血供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提供了高度准确、无创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电针后大鼠中枢多巴胺D1和D5受体mRN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电针(EA)后10h及24h时大鼠中枢多巴胺(DA)D1和D5受体信使RNA(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EA后10h脊髓D1和D5受体mRNA有明产高,24h时进一上不增高;而脑内D1和D5受体mRNA需至24h时才有显著增高,结果提示,在转录水平,EA可加强大鼠中枢D1和D5受体基因的表达,使这些受体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三维图像重建是开展膝关节虚拟研究的基础。关节周围韧带、软骨、半月板等结构分割重建报道较少。 目的:在前期大量膝关节标本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利用CT及MRI数据,三维重建包括关节周围韧带、软骨、半月板等结构在内的膝关节模型。 方法:采用1例人体成年膝关节标本CT、MRI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1分别三维重建膝关节骨、软骨、韧带及半月板等结构,利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8进行及图像配准处理。 结果与结论:三维重建了包括关节周围韧带、软骨、半月板等结构在内的膝关节模型,为建立相应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