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兔VX-2肝肿瘤模型及影像学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VX-2肝肿瘤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肝癌动物模型。研究表明,兔VX—2肝肿瘤属富血供肿瘤,它的肝动脉供血是周围正常肝组织的4倍,而门静脉血供仅为周围正常肝组织的 1/3[1,2]。因其血供特征类似于人类肝细胞癌常被用于肝肿瘤影像学、化疗方法、抗癌药物药代动力学、肿瘤治疗学的临床前期研究[3-6]。本院1998年从美国引进该细胞株,摸索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肿瘤介入插管操作方法和影像学评价方法,现报告如下。1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建立 本实验采用纯种雌性新西兰大白兔(由上海万祥医用实验动物饲养场提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灌注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价值。方法对72例确诊肝癌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和双灌注介入疗法,并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其疗效差别,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双灌注介入疗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组总有效率为61.1%,行双灌注介入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7.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灌注介入疗法比单纯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效果更加稳定确切,在不增加治疗副作用的前提下,达到了类似肝动脉-门静脉双途径介入治疗的目的,且减少了肝动脉-门静脉双途径介入治疗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兔肝脏VX2肿瘤声学造影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肝脏VX2 肿瘤声学造影中的增强效果及变化规律。方法: 9 只患有VX2 肝肿瘤的新西兰白兔经外周静脉注射氟碳声学造影剂, 按常规连续显像方法和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分别用高频二次谐波显像观察肿瘤造影效果。结果: 灌注-延迟显像产生的视觉肿瘤显影评分显著高于常规二次谐波显像 (P<0.01), 灌注-延迟显像和常规显像的肿瘤显影视频密度值分别为118.38±18.41 和87.83±17.03 (P< 0.01)。常规显像方法和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对于 5-10m m 肿瘤结节的超声检出率分别为 63.6% 和90.9% 。结论: 灌注-延迟显像方法在确保观察到肿瘤血管早期增强现象的同时, 可以显著提高VX2 肿瘤声学造影的影像对比度和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放陪联合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骨盆内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32例恶性骨盆肿瘤进行了放疗联合经一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及生物制剂并进行栓塞,放疗采用盆腔野照射45-50Gy/8-10周,介入治疗3-4周进入1次,每2交1疗程,放疗疗程与介入疗程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5.
对17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进行了肝动脉磺油栓塞化疗联合经皮门静脉穿刺灌注化疗。治疗后82.4%闰人肿瘤缩小,显效41.2%,有效41.2%,一年生存率76.4%,二年生存率52.9%,三年生存率11.8%,40%病人甲胎蛋白明显下降。动,门脉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肝劝脉栓塞化疗组。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与肝静脉双途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主要观察暂时性阻断肝静脉下行肝动脉栓塞(THAE-THVO)后的病理改变。8只犬进行了THAE-THVO。治疗时在球囊导管完全阻断相应区域肝静脉下向肝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然后注入明胶海绵碎片;对照组4只,仅做肝动脉栓塞(THAE)。术后观察1~8周,复查肝功能、CT,间隔1~2周处死动物行病理学检查。THAE-THVO与THAE后肝功能指标(AST,ALT)均呈一过性增高,二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术后3周CT检查,THAE-THVO组碘油呈大片状或近似肝段分布,部分门脉分支内有碘油沉积;对照组仅见散在小点碘油沉积。病理检查:THAE-THVO后坏死范围较大,呈楔状或扇形分布,肝窦、门静脉小分支及小动脉内可见碘油颗粒。对照组见散在灶性坏死。THAE-THVO后栓塞区坏死范围较大,门脉小分支内有碘油者比例较高,这些改变有利于提高对肝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治疗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昭  韩萍  夏凤艳  辛德梅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144-1145
目的 探讨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9例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Selding’s穿刺法经股动脉穿刺,行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灌注化疗。1—3个疗程。其中灌注化疗后行髂内动脉栓塞11例、子宫动脉栓塞19例、肠系膜下动脉栓塞1例、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1例;22例介入治疗后进行手术。结果 介入治疗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33例,占84.6%。其中2例术后无癌细胞存在。介入治疗后1例出现较严重的腹痛,1例发热,对症治疗后缓解,余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采用介入治疗对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手术前降低肿瘤分期效果确切,可作为妇科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和门静脉联合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应用价值。方法 24例临床和(或)活检明确诊断的肝细胞肝癌,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2周后序贯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通过增强CT观察肿瘤大小变化、碘油沉积、正常肝组织代偿等客观指标,复查甲胎蛋白了解临床疗效指标。结果 24例患者中18例术后瘤体缩小,其中瘤体缩小<50%10例,4例无明显变化,2例继续增大。介入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缩小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CT显示碘油充填致密8例,10例部分碘油沉积。术后患者正常肝组织有11%~26%的代偿性增大。22例术后AFP有不同程度下降,6例降至正常。8例患者术后择期行二期手术切除。2例合并肝硬化者术后因急性消化道出血而死亡。结论经导管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栓塞术(PVCE)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TACE术,经肝动脉序贯门静脉的双介入法是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有效方法,经肝动脉序贯门静脉的双介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使大部分肿瘤体积缩小,并诱导肝叶增生,改善肝功能,利于肿瘤二期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分析恶性肿瘤行介入治疗的疗效价值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对58例恶性肿瘤患者行介入治疗,观察靶动脉灌注化疗(TIA)及肿瘤灌注化疗加栓塞(TACE)术后影像学变化,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TIA)组瘤体缩小89.5%,TACE组瘤体缩小100%。结论 介入治疗恶性肿瘤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胸腺五肽联合化疗药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化疗治疗原发型肿癌,观察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54例原发型肿癌患者分两组。治疗组:胸腺五肽十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照组: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结果 胸腺五肽组介入后副作用明显低于单纯化疗栓塞组,细胞免疫水平无明显下降,NK细胞活性有所升高。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化疗药物经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兔VX2肝癌模型的影像学表现和栓塞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探讨其影像学表现和介入栓塞技术。方法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肝左叶,建立兔肝癌模型。行DSA前,将种植成功的兔子进行CT、MR检查,不同剂量碘油栓塞术后CT复查并观察各组生存情况。结果经剖腹探查证实肝脏种植成功24只(成功率80%,24/30);肝种植两周后CT平扫肿瘤多呈等或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边缘环状强化;MRI上肿瘤实质部分T1WI与T2WI分别表现为均匀低信号和稍高信号,DWI上瘤灶呈明显高信号,境界清晰,坏死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影。DSA肝实质期可见肿瘤染色,栓塞时可见碘油在肿瘤部位充填、沉积,术后CT均能见瘤区有高密度碘油沉积,大部分为瘤周沉积。根据体重和超选择情况确定栓塞碘油剂量效果较好。结论兔肝VX2肿瘤模型的建立与复制成功率高。CT、MR和DSA有利于荷瘤兔的监测和筛选。暴露股动脉穿刺和用微导管超选择,可对肝脏荷瘤兔进行有效的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和栓塞。  相似文献   

12.
兔大腿VX2软组织肿瘤模型的建立与介入放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软组织恶性肿瘤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在介入放射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一侧大腿近段种植VX2肿瘤成功后,随机分为实验A组(8只)、实验B组(8只)和对照组(8只),于肿瘤植入第15天分别给予经导管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明胶海绵颗粒和生理盐水。然后于介入治疗后第3天、第7天分别处死实验A组、B组和对照组模型兔各4只,取出肿瘤,观察3组肿瘤最大径、体积以及内部坏死百分比的差异。结果:所有模型兔大腿VX2肿瘤均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介入治疗后,实验B组肿瘤的最大径、体积明显小于实验A组及对照组,而坏死百分比则明显高于其它两组。结论:兔大腿VX2肿瘤是一种较好的研究介入放射学治疗的实验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肾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兔VX2肾移植瘤模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评价兔VX2肾移植瘤介入治疗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将瘤块种植到22只新西兰纯种大白兔的左肾上极。超声监测肿瘤生长,待肿瘤长至1~2 cm大小时,将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TACE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12只。行TACE术:对照组(A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TACE组(B组)给予超液化碘油0.2 mL/kg和阿霉素2 mg/kg。栓塞后7 d处死动物取出瘤块,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5 μm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PCNA的表达。结果:本实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组共22只实验动物中PCNA均有表达,阳性率为100%,TACE组(71.6±11.01)%的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高于对照组(61.2±11.21)%(P=0.041)。结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一种创伤小、疗效确切的兔VX2肾移植瘤治疗方法;TACE术后1周残存肿瘤组织细胞PI升高。  相似文献   

14.
兔VX2肝癌MSCT评价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开腹瘤块包埋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分别于接种后2周和3周,应用Philips64层螺旋CT对实验兔进行CT平扫和增强双期扫描,CT检查完成后处死实验兔,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6只兔均接种成功,在CT平扫,瘤灶表现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瘤灶在肝动脉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环形强化,门脉期呈低密度,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病理学检查见肿瘤呈结节状,突出于肝表面,部分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细胞较大,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血窦多,胞核大而深染,胞质量少。结论兔VX2肝癌病理表现呈结节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清楚,光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异型性明显;MSCT可以准确地监测其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白芨微球行门脉栓塞(TPI)联合肝动脉栓塞术(TAE)对兔移植性肝癌门脉癌栓的治疗作用.方法种植VX2瘤株的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三组,采用三种方法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TAE组及TAE TPI组:肿瘤生长率分别为45.7%、-3.3%及-81.8%;肝内转移率分别100%、60%及0%;门脉主干癌栓的发生率分别为90%、70%及10%.结论 TAE TPI是一种有效地防治肝癌及门脉癌栓的方法;白芨微球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门脉栓塞剂.  相似文献   

16.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方法改进及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改进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方法,同时评价其影像学特征。方法将日本大白兔60只分为开腹穿刺(A组)、开腹包埋(B组)、超声引导下18G针(C组)和16G针(D组)经皮穿刺四组(每组15只)。接种2周后,用超声、CT、MR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A组、B组与D组比较原位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比较种植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超声检查肿瘤在声像图上表现为肝内低回声肿块,肿块周边及内部可见星点状、短条状血管分支。CT平扫肿瘤为略低密度病灶,增强扫描以肿瘤周边强化为著;MR平扫肿瘤呈稍长T1、长T2信号。结论超声引导下16G针穿刺制作的肿瘤模型方法简单、接种率高、肿瘤呈单个生长,其影像学表现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适合介入治疗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制作,使之更为简便、省时,结合瘤灶的MRI表现动态分析瘤灶的病理生长特性。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只),在螺旋CT引导下,把瘤块组织接种于兔肝脏左、右叶,接种后第14、18、22、26天分别行MRI平扫及病理分析。结果:16只实验兔发现瘤灶,成瘤率100%;随着肿瘤生长时间的不断延长,瘤内凝固性坏死、纤维增生和肝内转移呈明显递增趋势,MRI清楚显示了上述改变。结论:螺旋CT引导下进行兔VX2肝肿瘤模型的制作,使制作过程更为简便、省时;结合MRI图像,对瘤灶的生长特性进行动态病理分析,可更为准确地解释瘤灶发生、发展的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先后行肝动脉MSCTA和DSA检查,两者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利用CT的容积再现技术建立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以肝动脉DSA图像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了肝动脉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恶性肿瘤的供血动脉。结果: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与DSA在显示肝动脉的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恶性肿瘤的供血动脉有较好的一致性,可清晰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癌的供血动脉。结论: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能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介入导入Ad-p53基因联合超声辐照治疗兔VX2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导向下联合超声辐照对兔VX2肝癌模型Ad-p53转染效率及该基因对VEGF、MMP2的影响.方法 青紫蓝兔42只,直视下手术,将VX2肿瘤细胞种植于肝左叶,以超声检测肿瘤生长情况.根据第14天超声检测结果,将建模成功的30只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介入导向肝动脉灌注Ad-p53(Ad-p53组)及介入导向联合超声辐照Ad-p53给药(Ad-p53+US组)或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超声检测肿瘤大小,之后处死动物,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内p53、MMP2、VEGF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d-p53不同给药方法对野生型p53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3组动物瘤体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组瘤体均有增加,但Ad-p53+US组瘤体相对较小.治疗后第4天,野生型p53水平在Ad-p53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Ad-p53+US组p5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d-p53组.Ad-p53+ US组血清中VEGF含量显著降低.Ad-p53组和Ad-p53+ US组肿瘤组织中VEGF及MMP2表达均减低,但以Ad-p53+US组更为明显.结论 Ad-p53基因对肝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Ad-p53经载瘤动脉介入给药联合超声辐照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纯Ad-p53灌注.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注射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治疗兔VX2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传统的热疗方法相比,磁流体热疗具有很好的磁响应性,在一定高频交变磁场下能实现肿瘤热疗的自动控温和靶向治疗等优点。目的:制备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观察其介入治疗兔VX2肝癌的效果。方法:采用开腹后瘤粒悬浮液针头注入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造模后14d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非热疗组、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热疗组、阿霉素组,均采用3F导管从右侧股动脉选择至肝固有动脉动脉注入药物后拔管。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热疗组于介入后行热疗3次。介入治疗后14d取肝脏组织测量肿瘤大小,并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下观察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为球形,大小为20~30nm,在交变磁场下有良好的磁感应升温能力。治疗后14d,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热疗组肿瘤大面积坏死,肿瘤抑制率达到70.84%,明显高于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非热疗组、阿霉素组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锰锌铁氧体磁性纳米颗粒可吸收电磁波转化为热能,通过介入治疗可显著抑制兔VX2肝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