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静脉营养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脂肪、糖、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是维持机体的营养成份,食物摄入不足,胃肠道消化不良,机体代谢障碍是产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胃肠道病人、烧烫伤病人及肿瘤病人营养不良会大大影响到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3.
老年病人蛋白质——热卡缺乏性营养不良很常见。这种营养不良可以导致贫血、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伤口愈合延迟和消化功能紊乱,以致于手术的并发症增多,病死率增高。全静脉营养液(TPN)支持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以改善和逆转这种营养不良。老年病人生理和代谢有其特殊性,因此,老年病人TPN既要满足疾病治疗的特殊需要,也应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及代谢改变的特点。我院从2003年开展TPN配制工作以来,给老年病人配制了TPN392袋,占配制总数的63.22%。其中有2例病例使用基本方2个月,未调整,不见副作用,各项化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配方合理。笔者对老年病人的TPN配方进行合理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4.
总结436张全静脉营养液的处方设计情况。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无适应证用药、液体需要量偏少、配方各成分比值失调及治疗性药物的加入。建议改进组方模式,做到个体化用药;加强配制管理,执行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开展静脉全营养液的工作经验。方法结合我院开展静脉全营养液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开展静脉全营养液能提高病人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静脉全营养液在配制过程中仍需不断总结、发展。  相似文献   

6.
电解质对全静脉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曦  陈秀强  刘丽珍 《广西医学》2009,31(9):1256-1258
目的探讨电解质对全静脉营养液(TeN)中脂肪乳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四种不同厂家不同品种的脂肪乳注射液配制TPN,按临床剂量加入各电解质注射液。将各组TPN摇匀取50ml置灭菌的纳氏比色管中,密闭垂直放置,分别在配制后立即在2—10℃下棼存3、24、48h,取样测定稳定性变化。结果未加入电解质的组于48h内溶液稳定,其余各组TPN产生不同程度的白膜,各组pH值均为5.06—5.10,放置48h无明显变化。离心结果显示。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液面白膜量和底层澄清溶液的量均不断增加。光学显微镜下各组最大乳粒直径变化有所不同,降低电解质加入量后TPN乳粒变化亦不相同。结论电解质对由四种脂肪乳注射液配制的TPN乳粒稳定性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总结开展静脉全营养液的工作经验.方法 结合我院开展静脉全营养液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开展静脉全营养液能提高病人对严重创伤的耐受力,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 静脉全营养液在配制过程中仍需不断总结、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静脉全胃肠外营养的护理体会郭焕菊(吉林省前卫医院外科130012)朱绍华(吉林市第五医院外科132001)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由静脉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必需脂肪酸、足够的热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强化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早产儿随机分为强化组46例,对照组42例.强化组24h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初始量各为1.0g/(kg·d),以后每天各增加1.0g/(kg·d),氨基酸最大剂量3.0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3~3.5g/(kg·d);对照组42例,生后第3天静脉应用氨基酸,以后每天增加O.5g/(kg·d),最大剂量3.0g/(kg·d),生后第4天开始用脂肪乳,初始量0.5g/(kg·d),以后每天增加0.5g/(kg·d),最大剂量3.0g/(kg·d).除静脉营养方式不同外,其它治疗均相同。营养液采用“全合一”方式,经外周静脉24h均匀输入。比较两组患儿营养支持9天后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脂、血糖等血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存活者的静脉营养时间、体重增长、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脂、血糖等血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强化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强化组体重增长(g)高于对照组[(31.9±8.3)g/d比(20.9±7.5)g/dP〈0.01],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天)短于对照组【(8.9±3.50)比(12.8±4.0),(18.1±9.6)比(24.9±10.4)1,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均无静脉炎、氮质血症及高胆红素血症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早期强化静脉营养可以改善早产儿氮质平衡,加速体重增长,缩短静脉营养及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未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对18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结果:能使病人安全渡过手术期,营养状况都有显著改善,仅2例出现导管感染,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果表明对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TPN治疗,可以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解决胃癌晚期患者因幽门梗阻不能进食问题。为患者提供基本营养成分,保证生存质量,延长患者寿命。方法:对26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中心静脉营养支持,并进行跟踪观察和统计。结果:对26例晚期患者应用中心静脉营养支持,并进行观察和记录,维持生命3个月至6个月者21例,12个月者5例。结论:中心静脉营养支持对晚期胃癌患者确有维持基本生命活动,解决各种营养需求,提高免疫力,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全胃肠外营养(TPN)时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II)的疗效。方法 46例使用TPN补充营养的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CSII和皮下分次注射胰岛素(MSII)两种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血糖达稳态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日、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MSII组比较,CSII组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达稳态所需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时,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能更加快速、平稳、理想地控制血糖,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5.
李虎  易鸣  何滨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18-141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全胃肠外营养(TPN)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间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PN+谷胺酰胺)和对照组(TPN),治疗7d后比较2组血清白蛋白、氮平衡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5),负氮平衡的程度明显降低(P<0.05),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SAP患者TPN中,谷胺酰胺具有增加血清白蛋白合成、改善负氮平衡、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等多方面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潘鹰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08-109,122
目的探讨3种静脉输注方法在短期T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短期TPN支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组(62例)、静脉留置针组(62例)、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62例),分别进行TPN静脉营养液输注,普通针组采用7号普通金属针,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2.2mm直型留置针,输注营养液后不保留输液针,留置针组采用2.2mm安全型留置针,保留输液留置针。比较3组患者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非留置针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留置针组(P〈0.05)。非留置针组输液部位渗漏发生率低于留置针组及普通针组(P〈0.05);而药物外渗发生率低于普通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留置针应用于短期TPN输液安全有效,对于血管条件较差或未行深静脉置管的短期TPN支持患者可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新生儿全营养混合液(TNA)的配制方法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用60ml注射器按一定顺序抽取各种营养成分配成TNA,观察有无沉淀、测pH值、用显微镜观察脂肪乳剂在TNA中的颗粒大小、形态变化。结果:用该方法配制的TNA无沉淀现象,pH为6.20±0.12,脂肪乳剂加入TNA24h后,平均直径为0.35μm,与混合前一致,颗粒完整。结论:用60ml注射器配制TNA,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经外周静脉输注216人次,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理的营养补充方式。方法:将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营养补充方式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48例,早期全静脉营养组36例。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喂养后的各项指标,提出合理的喂养方式。结果:早期微量喂养组患儿达到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明显低于全静脉营养组(P〈0.05);早期微量喂养组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明显低于全静脉营养组(P〈0.05);早期微量喂养组的继发感染率明显低于全静脉营养组(P〈0.05)。早期微量喂养组患儿12个月时的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得分明显优于全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能够使达到全量胃肠道营养时间有效缩短,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继发感染率明显降低,患儿的发育运动水平得到提高,值得广泛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胡霜久  马小庆 《河北医学》2008,14(3):306-308
目的:观察全营养混合液中加入胰岛素进行肠外营养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次,在全营养混合液中加入胰岛素进行肠外营养。对照组50例次,全营养混合液中不加入胰岛素。观察营养液输注前10min、输注后1h及10h两组各时段血糖值。结果:营养液输注前10min,治疗组血糖值为(5.41±1.07)mmol/L,对照组血糖值为(5.84±1.21)mmol/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μ=1.88,P>0.05)。营养液输注1h后,治疗组血糖值为(6.79±1.42)mmol/L,对照组血糖值为(7.84±1.65)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μ=3.41,P<0.01)。营养液输注10h后,治疗组血糖值为(6.68±1.05)mmol/L,对照组血糖值为(8.01±1.34)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μ=5.52,P<0.01)。结论:将胰岛素直接加入全营养混合液中输注,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应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全胃肠外营养(TPN)大部小肠切除大鼠残存小肠黏膜的代偿作用。方法:30只大鼠切除80%小肠后分为对照组、常规TPN组、TPN EGF组,观测体重、小肠黏膜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肠黏膜细胞增殖活性。结果:术后3组大鼠体重逐渐降低,1周后渐增加。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TPN组小肠肠壁各层均变薄,黏膜萎缩。TPN EGF组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TPN组均增加,S期细胞比率系数、增殖指数TPN EGF组较TPN组高,而TPN捐与对照绸差异无昂著件。结论:TPN联合EGF可晟著地增讲肠黏膜的适应性代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