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肌梗死心电图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肌梗死心电图新进展杨钧国体表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新的诊断技术如冠脉数字减影造影、ECT、B超电脑成像技术等,以及病理资料的研究,为心电图诊断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的治疗技术尤其是冠脉成形术及溶栓术的广泛开展,对心电图诊断又提...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心电图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近年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一些新的概念、观点、认识和诊断标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辨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而引起,因此冠状动脉所供应的心肌迅速经历缺血、损伤以及坏死的过程。心电图就呈现相应的T波、ST段以及QRS波群的系列改变。所以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绝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显著而特异的改变,但也有小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会使诊断发生一时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表心电图对心肌梗死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冠心病研究不断深入和诊疗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心电图诊断技术的创新和进展。本文介绍近年来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一些新的概念、观点、认识和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心肌梗死(MI)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发生MI时,心电图(ECG)有特征性的改变且伴随有动态的演变规律,因此,其在MI的定位、定性、分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MI的ECG的新进展,便于MI患者的诊治及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艳萍  胡晶华 《心脏杂志》2014,26(1):115-11
心肌梗死(MI)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发生MI时,心电图(ECG)有特征性的改变且伴随有动态的演变规律,因此,其在MI的定位、定性、分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MI的ECG的新进展,便于MI患者的诊治及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常见到一些不是心肌梗死的病例,却有着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往往给初诊带来困难,因此,进行心电图的鉴别就显得十分重要。非Q波心梗(既往称不透壁或心内膜下心梗)本身的心电图诊断特异性差,必须结合临床、心肌酶等才能作出诊断。ST段下移与异常T波常见于各种非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与非心脏病,病因诊断困难。T波高耸作为急性心梗超急性期的表现不具特异性,亦见于低体温状态、高钾血症、左室肥厚、左束支阻滞及心脏电复律后;T波深倒也并非Q波心梗所独有,可见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脏复苏后与急性颅内疾患等。因此,…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具有特征性改变的演变规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以及便捷、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AMI的定性、定位、分类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和取代的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迅猛发展,新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以下简称标记物)的发现,使快速准确地诊断AMI并作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减少了死亡率,提高预后水平已成现实。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2008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对2007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的几点解读以往WHO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包括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清心肌酶学变化。然而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生化标志物——肌钙蛋白的发现以及更精确的无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检测到更小的心梗病灶成为可能。因此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到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及临床实践,都需要一个更为精确的心梗定义。基于上述现状,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于2007年10月联合颁布了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精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位令人尊敬伟大母亲生前3次心肌梗死的系列心电图。在她病重期间,看到我给同学们分析她的心电图时,老人在疾病的痛苦中露出了让人难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死 (MI)时 ,早期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呈对称性直立高耸 ,随着迅速出现斜形升高的ST段并与直立的T波连成“单向曲线” ,通常在MI发生后数min至数h出现病理Q波 ,经数d至数周后升高的ST段开始逐渐回至等电位线。T波呈对称性倒置并较深尖。达最大深度后又渐变浅。最后变为固定浅倒或直立低平 ,全过程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部分患者的T波可长期倒置 ,不再恢复 ,病理性的Q波或QS波最为恒定 ,即一经出现常持久存在。仅个别患者随着梗死区的修复 ,Q波可变窄 ,甚至消失。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期 ①早期 (超急性期 )发病初期 ,…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使冠心病领域十分活跃,相应之下,冠心病的诊断水平也出现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检测越来越敏感,而且特异性强,使临床诊断不足1g的心肌微梗死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冠心病心电图的进展同样令人惊喜,使心电图在急性心梗的定性、定位、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和拓展。本文阐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近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危重症疾病,也是心电图学的急难重症。近年来,有关对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在很多方面有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一直是困挠临床早期识别右心室心肌梗死的难题.右心室供血主要起源于右冠状动脉,当右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总是合并下壁或(和)后壁心壁心肌梗死.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较罕见,除非有明显的右心室肥厚,左心室心肌梗死累及右心室较常见.右心室心肌梗死已经尸检证实,但其临床表现直到1974年才有详细描述[1].此后右心室心肌梗死逐渐引起重视,其临床表现和处理与左心室心肌梗死有很大不同,且预后较差.即使应用现今的治疗方法,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其住院期间病死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5.
16.
心肌梗死(MI)时,早期的心电图改变为T波呈对称性直立高耸,随即迅速出现斜形升高的ST段并与直立的T波连成“单向曲线”,通常在MI发生后数min至数h出现病理Q波。经数d至数W后升高的ST段开始逐渐回至等电位线。T波呈对称性倒置并较深尖。达最大深度后又渐变浅,最后变为固定浅倒或直立低平,全过程可达数W至数月之久。部分患者的T波可长期倒置,不再恢复,病理性Q波或QS波最为恒定,即一经出现常持久存在。仅个别患者随着梗死区的修复,Q波可变窄,甚至消失。 1 MI心电图分期 ①早期(超急性期)发病初期,无病理Q波出现,表现为T  相似文献   

17.
心肌梗死时具有特异性的Q波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梗死的直径大于20—25mm,累及左室面10%以上;(2)梗死的厚度大于5—7mm,累及左室壁厚度达50%以上;(3)梗死的部位必须位于心室除极起始40ms处,才会引起典型的Q波。因此特异性Q波图形仅占心肌梗死患者的60%左右,还有40%左右的心肌梗死患者呈现非典型性改变,此类心电图必须加做导  相似文献   

18.
有关右室心肌梗死(RM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成为心肌梗死的一个特殊类型。尸检发现单纯RMI较少,约2.4%,绝大多数RMI合并于左室下壁或后壁心梗,发生率最高达43.0%(平均19.0%),也有左室前壁侧壁心梗合并RMI的报道,尸检可达13.8%~43.0%。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9.
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辛胜军(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电图室512000)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描记术1990-02至1994-02,本院住院的74例膈面心肌梗死患者中合并右室梗死者9例(男7例,女2例,年龄61岁~91岁),占12%,其中同时合并正后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