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预测海口市未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海口市的生活垃圾规划处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调查广州市花都区生活垃圾收运量及日产生量的基础上,根据花都区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回归法、类比法、历史类推法对花都区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进行预测,依据对生活垃圾多年调查积累的经验,将这3种方法预测结果取其权重综合预测花都区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并结合花都区生活垃圾收运率预测其2005-2010年生活垃圾的收运量.  相似文献   

3.
类比法在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结合佛山市具体情况,用预测类比法分析了影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因素,用层次分析法选择类比城市并根据其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并进行修正,最后结合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得出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只是城市生活垃圾,对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成分知之甚少。本文通过对北京市郊区乡镇村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和成分的调查与分析,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提供基础数据。调查显示,郊区县乡镇村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和成分与市区接近;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较高,以灰土和厨余(含植物)为主要成分。同时,结合郊区乡镇村生活垃圾特点提出处理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技术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国内外厌氧消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近年来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成分变化,对其中小区厨余垃圾、宾馆饭店餐饮垃圾以及城市粪便等有机垃圾的产生量及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垃圾成分、发展趋势以及收运模式、转运设施现状的调查分析,预测垃圾产生量,确定发展目标,选择适宜天津市城市发展特性的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即直运和转运相结合的密闭运输模式,并对天津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上海市近10多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及成分,并对今后垃圾产生量及成分变化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影响因素,从中选取了6项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了它们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合肥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项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研究其贡献率,提取出综合因子;针对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长特点,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综合因子进行拟合,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模型;对合肥市2010年及2015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生活垃圾产生量和处理处置现状,应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未来几年的人均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进而预测浦东新区未来几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并提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9—2008年徐州市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数据的分析,采用灰色预测GM(1,1)方法,对徐州市2009—2018年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预测,在考虑到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借助Matlab软件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和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陕西省农村垃圾污水的处理现状及动态变化,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6—2018年每年在全省各设区市分层随机选取30个涉农区县中的600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3000户作为监测户,通过査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结果3年垃圾处理厂农村人口覆盖率分别为28.31%、36.10%、39.36%,污水处理厂覆盖率分别为12.27%、20.39%、15.02%,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24、22.42,P=0.00);3年统一收集生活垃圾监测点占比分别为30.50%、43.67%、51.00%,焚烧垃圾监测点占比分别为16.67%、15.00%、8.33%,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25、20.19,P=0.00);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放监测点占比分别为12.67%、11.17%、31.17%,排入处理厂监测点占比分别为4.33%、6.00%、15.17%,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45、52.50,P=0.00)。结论近年陕西省农村垃圾污水处理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加大环保宣传和政府投资力度,加强日常监督,建管并重,控制垃圾污水的随意堆放、排放,提高垃圾污水处理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吉林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掌握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为环境卫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选吉林省9个市(州)的9个县(市),每市(州)选择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选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中选取5户家庭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供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卫生厕所占总户厕的23.76%;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匮乏,县以及县以下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覆盖人口比例分别是34.46%和29.55%,且以县城城区人口为主占绝大部分;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占58.89%;生活污水以随意排放为主,占56.78%。家庭户饮生水率为29.11%;被调查户家庭成员在2 w内有7.78%出现腹泻症状,5.67%有腹痛症状发生,发热症状发生率为5.89%。结论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匮乏,农村垃圾、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环境卫生状况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安徽省16个市中选取24个县(区)480个行政村2 426个农户。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格调查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厕所及粪便无害化情况、农药使用与防护情况,并进行病媒生物监测、土壤检测等。结果 调查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61.6%(1 074 115/1 744 628),卫生厕所普及率37.5%(171 412/456 684),生活垃圾收集方式主要为统一收集(66.7%,320/480),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主要为随意排放(52.3%,251/480),全部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的村占5.6%(27/480),农田土壤蛔虫卵检出率为23.3%(112/480),31.5%(151/480)的土壤镉指标含量超出二级土壤标准,施用农药时21.8%(318/1 461)的调查对象没有防护措施。结论 安徽省农村环境存在较多健康危害因素,需加强改水改厕,垃圾污水处理工作,做好重金属污染及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青海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变化,为环境治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5 - 2018年,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从青海省6个涉农市(州)抽取16个县(区)、320个村、1 600个农户,监测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情况、农户家庭卫生状况、农田土壤重金属检测情况等。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结果 2015 - 2018年,青海省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比例逐年下降(趋势χ2 = 79.482,P<0.001);生活污水的排放方式主要是随意排放,分别为79.38%,70.63%,66.25%,72.50%;卫生户厕覆盖率逐年升高(趋势χ2 = 44.117,P<0.001);饮用集中式供水的覆盖率也逐年升高(趋势χ2 = 94.283,P<0.001);不在田间焚烧秸秆的农户比例分别为59.13%,49.56%,71.19 %,78.25%;农田土壤铅、镉、铬含量均不超标。结论 2015 - 2018年,青海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逐年改善,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需加强改水改厕,垃圾污水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现阶段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在全省各设区市分层随机选取30个涉农区县中的600个行政村作为调查村,每村随机选5户作为调查户, 通过査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 结果 600个调查村中,70.71%村内垃圾通过转运系统集中处理,22.33%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97.50%有保洁员,89.17%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83.67%做过环境卫生规划,91.33%开展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96.00%有环境卫生经费,22.83%开展了“灭四害”工作。3 000调查户中,88.07%从不在田里焚烧秸秆,26.40%使用农膜,农膜废弃物以焚烧为主,54.87%使用农药,农药储存以存放在杂屋内为主,废弃包装处置方法以扔在田边或垃圾堆为主,88.23%房屋周围有病媒生物孳生地,有厨房的家庭中,厨房发现蟑迹的占4.83%,发现鼠迹的占24.44%,发现苍蝇的占67.29%,有积水容器的家庭中38.46%发现蚊虫幼虫。 结论 2019年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较好,但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开展较少,农膜废弃物、农药废弃包装处理及农药储存不规范,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宋秋坤 《现代预防医学》2018,(17):3102-3106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农村地区环境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进农民居住环境提供参考措施。方法 2013-201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年抽取平顶山市2个区县、10个乡镇、40个行政村、200户家庭,采用统一调查表、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考察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结果 2013-2017年监测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呈上升趋势;集中式供水覆盖率6772%;卫生厕所使用比例从5060%上升至6431%,粪便由专人清运户数从15%上升至4375%;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的监测村比例从25%上升至225%,丢弃地点在房屋周围的监测户4276%、比例从62%降至1292%;生活污水采用管道排放的监测户125%、比例从65%升至25%;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开展的监测村比例低于30%;随意丢弃废弃农药瓶的监测户高达8761%;200份土壤中73份铅、37份镉处于二级标准。结论 平顶山市农村环境卫生状况逐年改善,但仍存在影响人群身体健康的环境危险因素,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7.
郭占景  丁战辉  赵伟  陈凤格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92-1893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农村垃圾与污水现状,为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6个县(市)为调查对象,每个县随机选取20个村进行调查。结果生活垃圾定点堆放的村占75.83%,统一收集的村仅占3.33%;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村占46.67%,没有村将污水排入处理厂;大部分村工业和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结论该市应加强农村垃圾与污水管理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建立一种环境卫生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我国农村不同类型的垃圾产生量及垃圾的收集处理方式,为制定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06—2007年开展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点,对调查村领导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资料使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人均日生活性垃圾量为0.86kg,生活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63.28%;收集堆放的生活性垃圾以填埋方式处理的占57.03%;农村人均日生产性垃圾量为2.03kg,生产垃圾以收集方式堆放的占83.44%;生产性垃圾中养殖业垃圾占44.11%,秸杆杂草垃圾占33.36%;收集堆放的生产性垃圾以直接再利用方式处理的占46.31%,以高温堆肥方式处理的占26.29%。结论随意堆放的生活性和生产性垃圾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收集堆放的垃圾因类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垃圾分类对垃圾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吉林省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吉林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为环境卫生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选取9个县(市),每个县抽取20个村,每村抽取5户进行调查。结果村居民供水方式以分散式供水为主;40%的调查村有专职保洁员;卫生厕所占总户厕的66.14%;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占53.33%,生活污水以随意排放为主,主要排放到坑塘。结论农村垃圾、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环境卫生状况急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医疗垃圾规范分类中运用。方法通过制定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流程;组织学习、加强教育;改进垃圾容器的位置,使用醒目标记;开展宣教等方法解决医疗垃圾分类不规范的问题。结果护士重视医疗垃圾规范分类,熟悉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医疗垃圾人均处理费用及针刺伤的发生率下降。结论在急诊科医疗垃圾规范分类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保护了护理人员的安全,保护环境,保证了医院感染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