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是外科急腹重症,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专家们治疗意见不尽一致。我院自1999年~2002年四年间共收治26例AHNP患者,均采用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本组治疗情况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陈善正  李宜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2):1562-1563
近年来 ,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 ,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监测手段、抗生素和抑酶药物的发展 ,使SAP的治疗有了概念上的更新。由过去“手术→保守→早期手术”的探索转变到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下 ,按病因、病期的“综合治疗” ;从单一手术发展到以胰腺坏死合并感染与否来决定手术与非手术的“双轨治疗”方案 ,将“保护机体功能活动 ,有效引流和排除毒素 ,合理的营养要素供给 ,适时外科清创引流”原则作为整个治疗的基础。目前SAP的治疗效果 ,总体生存率已达83% ,其中手术治疗的生存率达70%以上 ,非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择合理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和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手术组低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取以手术为主的治疗和以非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均可取得较好效果,对经济情况较差的患者可考虑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海 《河北医药》2001,23(12):941-941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经过近 2 0年的临床探讨及实验研究 ,经历了由提倡手术治疗到早期非手术治疗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过程。随着CT、ERCP、B超及新的治疗技术和抑酶药物的发展 ,使SAP的治疗策略不断更新完善 ,形成了以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下的“按病因和病期治疗”的综合治疗。严律南[1] 总结了治疗SAP的 3个阶段 :第一阶段 ( 1980~ 1990年 )以早期手术为主 ;第二阶段 ( 1990~ 1993年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但强调早期并发症的中转手术治疗 ;第三阶段 ( 1994~ 1998年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手术主要针对后期局部感染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患者中,72例(67.9%)先行保守治疗后延期手术,34例(32.1%)行急诊手术。无住院死亡病例。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其手术时机的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胆总管结石嵌顿或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等疾病引起的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明显缓解者应急诊行手术解除病因,可获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而对于胆总管无梗阻,尤其是重症患者,应尽可能在保守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后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0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SAP患者中,非手术治疗19例,治愈18例(94.74%),死亡1例(5.26%),因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手术治疗11例,治愈9例(81.82%),死亡2例(18.18%),因ARDS伴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死亡各1例。结论SAP治疗应根据病因及病情的不同采取个体化治疗,综合应用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的手术处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振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369-1371
随着重症胰腺炎治疗的进步 ,其死亡率有明显下降 ,通过重症监护治疗经验的积累 ,结合对该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而采取针对性治疗 ,使预后大为改观 ,但是对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仍有争议。1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历史在20世纪初期 ,不论胰腺病理形态学如何 ,外科引流是急性胰腺炎的标准化治疗 ,由于外科并发症的高死亡率 ,使这种途径的采用受到批评 ,而改变为仅限用于病情严重 ,不能自发恢复者。1970~1980年间又认识到胰腺坏死是重症胰腺炎的病理形态学基础 ,从而将外科治疗更限于有胰腺坏死的病人 ,当时采取胰腺切除 ,包括全胰或部分及胰十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检测对重症胰腺炎抗生素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33例确诊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标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愈率、病死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是判断SAP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根据PCT指导SAP的抗生素应用,具有快速简便、及时、准确的优点,以PCT指导SAP中抗生素的治疗,可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6年12月经外科治疗的28例老年SAP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外科治疗体会。结果胆源性14例(50%),饮食因素6例(21.4%),原因不明8例(28.6%);有并存疾病者22例占78.6%;术后合并症23例,占82.1%;治愈21例,治愈率75%;死亡7例,均死于并发症,死亡率为25%。结论①认为老年SAP是特殊类型的SAP,并有自身的特点,早期外科治疗效果好;②老年SAP多合并心、肺等重要器官疾病,易出现MOF,应放宽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尽早手术;③外科治疗老年SAP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手术指征要尽早手术治疗,可提高老年SAP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54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多层螺旋CT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对急性水肿型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分级情况,比较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胰腺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及表面通透性(PS)]。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31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3例,非急性胰腺炎0例;多层螺旋CT检查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3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2例,非急性胰腺炎2例,诊断准确率为96.30%(52/54)。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多层螺旋CT检查, A级1例, B级11例, C级9例, D级6例, E级4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 A级1例, B级0例, C级4例, D级8例, E级10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BF(75.65±8.46)ml/(100 ml·min)、BV(113.25±10.34)ml/L均低于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128.63±13....  相似文献   

11.
复方当归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血供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新  黄懋魁 《江苏医药》1989,15(10):540-542
本文报道急性胰腺炎(简你AP)大鼠的胰腺血循环变化情况以及复方当归对胰腺血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当归可明显增加胰腺血流量(P<0.001)与组织灌流量(P<0.001),降低AP大鼠的死亡率,延长其存活时间。提示复方当归通过改善胰腺血循环,对AP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外科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其中手术治疗组18例,保守治疗组24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保守治疗组有效率62.5%,平均住院时间(32.7±12.9)d,并发症发生率66.7%;手术治疗组有效率66.7%,平均住院时间(25.6±6.6)d,并发症发生率38.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AP患者适时行适当的手术治疗,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 对77例SAP患者在入院后先进行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抑制炎症递质及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胰腺外分泌、降低胃酸保护胃黏膜,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多项措施在内的非手术综合治疗,对于在入院后3 d内因非手术综合治疗无缓解的18例胆源性SAP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对于在保守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出现胰腺坏死灶感染、胰周脓肿及腹腔感染的9例非胆源性SAP患者行中转手术.结果 本组治愈67例,死亡10例,治愈率87.0%.结论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以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并重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为原则,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期、感染与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脾动脉药物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动脉药物灌注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 4 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结果 ,其中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19例 ,选择性脾动脉药物灌注治疗 2 1例。结果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组继发感染率 5 7 8% ,死亡率 5 2 6 %。选择性脾动脉药物灌注治疗组继发感染率 9 5 %、死亡率 4 7%。两组相比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比较APACHEII评分、腹痛缓解、肠功能恢复及器官功能衰竭仍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选择性脾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胰腺炎是救治重症胰腺炎的一种理想方法并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西维来司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通过向胆胰管内注入5%牛黄胆酸钠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开腹翻动十二指肠和胰腺。建模后实验组立即静脉滴注西维来司钠10 mg·kg^(-1),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收集各组大鼠干预后胆胰液,并检测其中总蛋白、电解质及相关酶含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水平,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胰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药物干预后24 h,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40.00%,实验组为10.00%,假手术组无死亡大鼠,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实验组和模型组大鼠胆胰液中Ca^(2+)浓度分别为(1.88±0.41),(1.02±0.35)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IP)分别为(5148.21±339.58),(673.25±185.78)U·L^(-1),模型组分别为(7752.13±674.25),(2542.36±243.25)U·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药物干预24 h后,实验组大鼠血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1)。实验组胰腺病理评分为(8.52±1.04)分,明显低于模型组的(15.56±1.22)分(P<0.01)。结论西维来司钠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死亡率,抑制胰腺分泌AMS和LIP,增加Ca^(2+)浓度,降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而达到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120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及不同阶段的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选择。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4年12月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急性胰腺炎中,急性轻症胰腺炎(MAP)85例全部治愈,急性重症胰腺炎(SAP)35例,其中2例死亡,并发胰周脓肿2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肠瘘1例,其余均治愈。结论对AP伴腹腔积液或弥漫性腹膜炎应予腹腔穿刺灌洗引流、胃管内注或外敷中药等保守治疗,MAP很快治愈;胆道梗阻立即手术或行鼻胆管引流保守治疗,延期手术以消除再发病因。如胰腺感染,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7.
秦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54-455
<正>急性重症胰腺炎(SAP)为一种常见、多发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复杂,来势凶险,病情多变,易引起全身多功能脏器损害和衰竭。诊断上易与其他急腹症混淆,多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女性略多于男性。近年来,由于对SAP的发病机制及病程演变过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借助于影像学、抗生素和抑酶药物的发展,使SAP的治疗方案已从过去单一保守治疗或单纯手术治疗演变为病变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后期出现继发感染后采用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有效减低使  相似文献   

18.
孙成厚 《云南医药》2015,(2):160-162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是急性胰腺炎引起继发性感染后形成,即使积极治疗,死亡率仍大于10%[1]。近年来,新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其诊断和治疗的选择,但如何选择合理的检查手段,确定恰当的治疗时机并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常常使临床医生陷入困惑之中,为探讨该病的诊治规范,笔者对本院2009-2013年收治36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学致  郭春良 《天津医药》1991,19(5):275-277
我院1974年1月~1990年3月,治疗60岁以上经手术探查证实的出血坏死性胰腺炎(HNP)19例。分析本组资料,我们认为对老年人 HNP 的手术治疗应根据老年人特点合理选择术式,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手术,有利于降低手术死亡率。针对老年人 HNP 术前多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慢性病症以及器官储备功能、免疫功能减退的特点,术中及术后应及时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三造瘘”对老年人 HNP 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积极采用。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介绍胰腺分泌抑制剂、抗生素和胰酶抑制剂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文献,据国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系统综述(SR)进行总结.结果:抗生素预防应用可降低急性胰腺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胰腺分泌抑制剂和胰酶抑制剂由于给药途径、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不同对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不同.结论:抗生素应早期足量应用,胰腺分泌抑制剂和胰酶抑制剂的给药方式需要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