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大鼠种植性肝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大鼠种植性肝癌模型中各种不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探讨端粒酶在恶性肿瘤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模成功后第4、6、8天应用TRAP-ELISA法对18例Walker-256荷瘤大鼠的肿瘤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建模后第4、6、8天18例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依次为(0.767±0.117)、(0.768±0.118)、(0.774±0.111),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依次为(0.389±0.263)、(0.492±0.253)、(0.584±0.239),正常肝组织端粒酶活性依次为(0.231±0.022)、(0.229±0.022)、(0.233±0.021).各时间点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5);不同生长时间肿瘤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无显著差异;随着肿瘤的生长,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显著增高(第4天与第8天组间比较,P<0.05).结论:荷瘤大鼠Walker-256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水平是灵敏的恶性肿瘤标记物,癌旁组织中端粒酶的活化可能是促进肿瘤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顺铂(DDP)及硫代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瘤体、肝脏和睾丸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肿瘤模型,以荷瘤小鼠的Lewis肺腺癌制成肺癌单细胞悬液(细胞数约1×107/ml)接种健康C57雄性小鼠44只,待移植瘤体积约500mm3时(第9天),按随机方法分成6组;Ⅰ组非治疗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Ⅱ组腹腔注射反义端粒酶RNA (mTR),1次/日×6天;Ⅲ、Ⅳ和Ⅴ组于第15天腹腔注射不同浓度DDP1次;Ⅵ组联合使用反义mTR及DDP。另设健康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次/日×6天。PCR-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 肿瘤体积缩小及端粒酶活性均以Ⅴ、Ⅵ组显著,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Ⅱ组与Ⅰ组及健康对照组肝脏及睾丸端粒酶活性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Ⅳ、Ⅴ、Ⅵ组端粒酶活性下降与健康对照组及Ⅰ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Ⅴ组较Ⅵ组端粒酶活性下降更显著(P<0.01);Ⅵ组与Ⅱ组端粒酶活性有明显不同(P<0.01),但与Ⅳ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ASODN单独使用对肿瘤体积以及肝脏和睾丸端粒酶活性均无明显影响,但对移植瘤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单用DDP及DDP和反义mTR联合使用均可使移植瘤体积缩小、肿瘤发生坏死、抑制其端粒酶活性,且联合使用均较等剂量单药对肿瘤体积及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增强,提示DDP联合针对端粒酶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的抑制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逆转录酶抑制剂叠氮胸苷(齐多夫定,Azidothymidine,AZT)联合放射线对人喉鳞癌Hep-2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喉鳞癌荷瘤裸鼠模型,应用AZT联合放射线治疗人喉鳞癌裸鼠移植瘤,观察其对肿瘤体积、端粒酶活性、hTERT蛋白表达效率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放射组和AZT+放射组肿瘤生长速度受到明显抑制(P<0.05),提示放疗、AZT联合放疗均能抑制肿瘤生长,且后者抑瘤率显著高于前者(P<0.05)。端粒酶活性(TA)及hTERT蛋白检测结果一致,即放射组>对照组>AZT+放射组>AZT组,提示低剂量放疗能够引起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升高,而AZT能够有效抑制抑制辐射所致的端粒酶活性增高。凋亡指数为AZT+放射组(9.60±0.97%)>单纯放射组(6.91±1.65%)>AZT组(5.17±0.71%)>对照组(0.77±0.27%)。结论:AZT联合放射线能有效的抑制人喉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AZT能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荷瘤小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 ODN)在荷肝癌小鼠中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nu/nu裸鼠皮下注射人肝癌细胞株hepG2,建立原位移植荷人肝癌模型。将荷肝癌鼠随机分为3组:AS ODN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Survivin AS ODN 8μg/kg、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和空白脂质体,每日1次,连续作用7d,第8天处死荷肝癌鼠,留取瘤块标本,测定原位肿瘤大小,肿瘤生长指数;瘤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原位肝癌细胞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结果①成功地建立了原位荷肝癌的动物模型。移植瘤大体形态呈现为不规则结节状,与正常肝组织间分界较清楚。②Surrivin AS ODN治疗组肿瘤生长指数为(50.96±24.20)%,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70.22±23.37)%和脂质体对照组(168.02±28.58)%,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3组瘤块标本均有移植肝癌的典型组织学表现,与对照组比较,AS ODN治疗组的原位肿瘤组织中可见到明显的细胞死亡和细胞碎片。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SODN治疗组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脂质体对照组。⑤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 ODN治疗组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为(21.97±2.11)%,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21±0.57)%和脂质体对照组(3.07±0.81)%(P<0.05);而其增殖指数为(11.65±1.25)%,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8.72±0.76)%和脂质体对照组(18.32±1.38)%(P<0.05)。结论原位肝癌移植模型能高度模拟人肝癌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物学特性。Survivin AS ODN腹腔注射治疗能有效下调肿瘤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而对正常肝组织和其他器官组织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咖啡酸锗对小鼠肝癌H22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瘤模型,应用咖啡酸锗腹腔注射给药后,通过电镜观察H22细胞凋亡的情况以及用ELISA法半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咖啡酸锗能诱导H22细胞凋亡以及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并与药物浓度有关.结论:咖啡酸锗能显著抑制H22细胞端粒酶的活性,抑制其细胞增殖,诱导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反义端粒酶RNA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反义端粒酶RNA对SMMC-7721肝癌细胞系的作用,探讨抗端粒端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式将反义端粒酶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P转入SMMC7721细胞中,经潮霉素筛选,克隆细胞株扩增鉴定后,采用TRAP-PCR-ELISA,FCM及电镜检测反义端粒酶RNA对转染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进行裸鼠荷瘤生长实验观察。结果: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结果为:实验组吸光度值为0.980,对照组吸光度值为2.861;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为:实验组13.8%,对照组未见有凋亡峰形成,电镜观察发现转染细胞表现出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裸鼠移植瘤生长实验发现,转染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作用,说明反义端粒酶RNA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并且对其有显的促凋亡作用。结论:反义端粒酶RNA能有效地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同时显促进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涎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为早期诊断和开展涎腺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用PCR TRAP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色法分析PCR产物 ,对人体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 M和 2 0例涎腺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并与自身正常涎腺组织相对照。结果 :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 M的端粒酶活性为阳性 ,相对端粒酶活性为 82 % ,涎腺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最高 (14/ 15 ) ,瘤旁组织次之 (4/ 2 0 ) ,正常对照及良性肿瘤组织最低 (2 / 2 5 )。其相对端粒酶活性 ,涎腺鳞癌端粒酶活性值最高 (87% ) ,涎腺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自身正常对照和瘤旁组织以及良性肿瘤 (P <0 .0 1) ,而瘤旁组织也高于相邻的正常组织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诊断的分子指标 ,也可作为阻断恶性转化形成的靶分子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端粒酶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微孔板杂交法测定恶性肿瘤患者48例,良性患者34例和38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结果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患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且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患者的检出阳性率分别达77.1%和47.1%.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因而检测外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内皮抑素(Es)瘤内与尾静脉两种给药途径联合腹腔注射阿霉素(Adm)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移植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H22肝癌细胞接种到40只小鼠的背部皮下,肿瘤直径约1 cm时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隔日瘤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Es瘤内组:隔日瘤内注射Es+腹腔注射Adm;Es静脉组:隔日静脉推注Es+腹腔注射Adm;Adm组:隔日静脉推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Adm.每3 d测量皮下肿瘤直径.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第15天每组处死5只小鼠,检测血浆VEGF含量、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观察剩余小鼠生存期.结果 Es瘤内组小鼠肿瘤体积大小、VEGF及MVD表达均小于其他3组(P<0.05),Es瘤内组生存期与Es静脉组比较均较阿霉素组、对照组延长(P<0.05),但两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联合Adm在抑制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方面,瘤内应用Es抑瘤效果优于静脉应用,但前者小鼠生存期的延长较后者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裂解液提取组织细胞中的端粒酶模板,在特异的引物作用下进行PCR扩增,所得产物作聚丙稀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经硝酸银染色分析端粒酶活性。结果肝癌组织中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5.7%,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2.6%、肝硬化组16.7%和对照组4.2%,P<0.01。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对临床恶性肝脏肿瘤疾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人端粒酶RNA亚基(hTR)和预后指标包括肿瘤的大小、分级、结节状态和患者年龄间的联系。方法RT-PCR检测92例人乳腺恶性肿瘤和10例良性肿瘤的hTERT和hTR的表达。结果hTR和hTERT的表达分别为62例(67.4%)和76例(82.6%),与<40岁的人群比较,>40岁的人群hTR表达更显著,良性肿瘤中没有1例表达hTR,6例表达hTERT。hTR和hTERT的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型呈显著相关,与肿瘤大小没有相关性,在76例hTERT阳性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hTR表达阴性,在hTR阳性的患者中没有hTERT阴性。结论hTERT和hTR的表达同乳腺癌具有相关性;hTR比hTERT更能反映乳腺癌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乳癌组织中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和端粒酶mRNA(hTR)的表达.方法:采用PCR-TRAP-ELISA法对54例乳癌、配对癌旁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半定量检测,运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TR的表达.结果: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及hTR表达率高于癌旁及良性病变组织(P<0.01).乳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结论:端粒酶激活与乳癌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hTR、hTERT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是否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深入了解端粒酶基因对端粒酶活性的调控是在基因水平还是在转录水平。方法:采用TRAP-PCR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68例肺癌组织、68例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基因hTR和hTERT的表达。结果:68例肺癌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79%,HTR阳性率为98.5%,HTERT阳性率为91.2%。68例癌旁组织中,无一例表达端粒酶阳性,且大多数癌旁组织均表达HTR(91.2%),而HTERT在68例癌旁组织中仅7例为阳性。结论:肺癌组织中表达高频率的端粒酶活性而癌旁组织无一例表达端粒酶阳性说明了端粒酶的活性是肺癌发生发展所必须的。与HTR相比,HTERT同端粒酶具有更市制一致性,其一致率为88.9%。HTR与HTERT可能是在转录后或翻译水平对端粒酶进行调控的。  相似文献   

15.
程永波  郭丽萍  王磊  房殿春 《重庆医学》2015,(32):4469-4470
目的:检测人胎胃成纤维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 ERT )和端粒酶表达。方法分离培养人胎胃成纤维细胞,细胞角蛋白(CK)‐18免疫染色排除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TERT表达;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端粒酶活性,成人胃成纤维细胞作阳性对照。结果分离的人胎胃成纤维细胞CK‐18免疫染色阴性;原位监测其胞质和胞核中均可见细颗粒状免疫荧光;端粒酶延伸片断长度约为170 bp ,稍长于成人胃成纤维细胞。结论人胎胃成纤维细胞表达hT ERT和端粒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胆管癌的关系及其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端粒酶PCR ELISA法检测 2 3例胆管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同时以 5例胆管癌癌旁组织及 5例正常胆总管组织做对照。结果  2 3例胆管癌组织中有 1 8例显示端粒酶活性(78.3% ) ,而癌旁组织、正常胆总管组织未显示活性。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大小等因素无相关性 ,但肿瘤转移与端粒酶阳性检出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端粒酶见于大多数胆管癌组织中 ,其活性可能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诊断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姜黄素治疗β淀粉样蛋白(Aβ)损伤的神经保护效应中的作用。方法 用Aβ1-42(10 μg/mL)预处理SK-N-SH细胞建立损伤的细胞模型后,用姜黄素(10 μg/mL)干预治疗组,处理前后检测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及hTERT的表达水平,并通过RNA干扰技术降低hTERT的表达,以此验证端粒酶在姜黄素的干预作用中所起的作用。结果 Aβ1-42预处理组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毒性均有显著增高(P<0.001),hTERT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01)。姜黄素干预使SK-N-SH细胞免受Aβ1-42损伤(P<0.001)并上调hTERT的表达水平(P<0.001)。而当端粒酶活性被TERT的小分子干扰RNA抑制后,姜黄素的神经保护作用也随之消失(P>0.05)。结论 姜黄素对抗Aβ毒性的神经保护作用有赖于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则可能是姜黄素治疗效应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端粒酶亚单位表达水平与人胰腺癌发生的关系,以及表达与端粒酶活性高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DNA测序等技术研究端粒酶亚单位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用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24例胰腺癌标本中hTERT mRNA表达阳性率为83.3%,而癌旁组织为8.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hTERT mRNA的表达是人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关键性因素。hTR入TP1 mRNA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端粒酶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hTERT 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在胰腺癌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益气解毒片对鼻咽癌细胞端粒酶和端粒酶RNA的影响,先用MTT法检测其杀伤鼻咽癌细胞(HNE1)的半抑制浓度(IC50),再用10×IC50、1×IC50、0.5×IC50作用HNE1 12 h、24 h、48 h、72 h、96 h,然后检测HNE1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10×IC50作用HNE1 24 h,端粒酶活性下降为阴性,同时端粒酶RNA的表达受到抑制;1×IC50作用后,端粒酶活性稍有下调,但端粒酶RNA表达无明显改变;0.1×IC50作用后,端粒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但低于白空对照组.这提示较高浓度益气解毒片在体外能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RNA表达,可能通过对鼻咽癌细胞及其端粒酶的活性抑制而发挥抑瘤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和病理分级、临床参数的关系以及和c-myc的相关性。方法用原位杂交法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中hTERT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yc蛋白。结果喉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0%(0/10)、10%(1/10)、80%(32/40),喉鳞癌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和不典型增生(P〈0.05),hTERT mRNA水平与c—myc的表达呈显著相关(r=0.5422,P〈0.01)。喉鳞癌中hTERT mRNA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不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不相关(P〉0.05)。结论喉鳞癌中hTERT mR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有助于喉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c-myc的过度表达可能是喉鳞癌端粒酶活性升高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