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和治疗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该院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184株,分析其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从标本来源来看,85.32%的鲍氏不动杆菌来自痰标本,7.06%来自尿液.从病区分布来看,60.86%的鲍氏不动杆菌来自ICU病区,15.2%来自呼吸科.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其中,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69.57%、60.87%、60.87%.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细菌耐药严重,ICU应成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重点监控对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逐渐上升,由于其广泛耐药,使得院内感染难以控制,本文主要讲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逐渐上升,由于其广泛耐药,使得院内感染难以控制,本文主要讲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9年7~12月从我院住院患者中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以下呼吸道为主,主要来自呼吸内科,年龄分布以中老年为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最低为8.16%,对其他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0.00%,多重耐药菌株多源于ICU、烧伤病房。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很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医务工作者院内感染的意识,同时加强医院大环境、工作人员和患者的消毒,以防止鲍氏不动杆菌的传播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汇总我院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数据,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153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应用英国先德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病情分布情况:ICU 34.6%,内分泌科17.6%,神经外科17.0%,呼吸内科16.3%,神经内科7.8%;临床标本中以痰及分泌物标本为主。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分析显示,我院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亚胺硫霉素的耐药率为27.3%;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2.4%。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重且呈现多重耐药,医院应重视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与控制,预防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情况及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ICU病房送检标本中收集的67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感染分布和相应预防措施进行研究。结果在67株鲍氏不动杆菌中,主要来源在于呼吸道标本和疮面分泌物,其感染率和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存在于呼吸道和疮面,且其感染率和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详细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情况,有助于实现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和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2015年两年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两年间鲍氏不动杆菌对14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仅多粘菌素E敏感。结论:本院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正在逐渐上升,现有药物的敏感率也在逐渐下降,医院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如何控制鲍氏不动杆菌的抗药性,研究如何恰当使用抗菌药物,抑制耐药菌株的发展和变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的变化,为预防及临床治疗该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我院鲍氏不动杆菌及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对多种药物耐药,至2012年鲍氏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米诺环素耐药率〈5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明显。结论 2008—2012年我院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总体呈升高趋势,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所占比例亦逐年增加,应通过对其耐药性的监测以及分析其耐药机制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正>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属于不动杆菌属,是一种引起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鲍曼不动杆菌已由少见致病菌变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并筛选出了泛耐药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难题。据报道[1]在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标本分离率已经超过铜绿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我院综合ICU近年来鲍氏不动杆菌在各类感染标本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临床提供预防感染和合理用药的依据.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从ICU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109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仪及配套试剂对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占91.7%,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达70%以上,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7.5%、22.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率较高,应重视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并预防其在ICU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张文  柏彩英  周强  庞雪云  黄宪章 《广东医学》2007,28(11):1831-1832
目的 探讨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住院患者分离的364株鲍氏不动杆菌分布科室和感染部位分析,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 ICU感染16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产AmpC酶76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46.91%;而非ICU科室感染202株鲍氏不动杆菌中产AmpC酶36株,产AmpC酶阳性率为17.82%.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ICU科室感染(P<O.01).结论 ICU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分离率高,耐药率也较高,应针对它的易感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该菌引起的ICU感染.  相似文献   

12.
鲍氏不动杆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一种条件致病菌。鲍氏不动杆菌是医院引发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通常可以引发呼吸道感染、菌血症、泌尿系统的感染、脑膜炎、手术伤口感染、肺炎等。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以K-B法做药敏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从各种标本中分离鲍氏不动杆菌共208株,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鲍氏不动杆菌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84.1%);科室分布中以ICU最高(34.1%),其次是老年病科及神经外科;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明显逐年增高,2010年及2011年分别检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9株和38株,分离率为20%和31.4%;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已达62.9%、美洛培南耐药率为68.1%;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10.3%;对其他13种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大多超过6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日趋严重,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动态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鲍氏不动杆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对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引起医院感染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临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烧伤病房暴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处理方法的分析,为以后类似院内感染发生后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6例发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人综合应用隔离、增强病人抵抗力以及局部联用抗生素等措施来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结果4例创面细菌培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转阴,2例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经换药及植皮后创面愈合。结论综合应用隔离、增强病人抵抗力以及局部联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控制烧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5.
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i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是我国院内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AP)重要的致病菌,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及死亡率高~([1])。鲍氏不动杆菌极其容易诱导耐药性,对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常需要多种抗生素联合治疗,费用昂贵、副作用大。临床往往在急重症到慢重症的阶段出现,后期因免疫抑制~([2]),甚至免疫衰竭,导致耐药菌感染,而这类患者因机械通气时间长,易出现ICU获得性肌无力、肢体肌力下降,甚至深静脉血栓、谵妄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脱机困难、ICU住院时间延长。本研究拟通过对MDR-Ab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观察其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均经菌株鉴定联合药敏试验,分析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 98例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98株鲍氏不动杆菌,其中来源于血液标本占15.31%,痰标本占71.43%,伤口分泌物标本占2.04%,导管头标本占8.16%,其他标本占3.06%;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汀、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药物耐药率均较高,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6.12%、0.00%;痰与血液标本中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8.57%、86.67%;痰与血液标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0.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为痰液标本,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低,可作为治疗鲍氏不动杆菌高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美国院内感染监测数据(NNIS)报告显示,不动杆菌属在医院内感染占第4位.不动杆菌属主要分为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洛菲不动杆菌、琼氏不动杆菌等.而临床上不动杆菌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占75%[1].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给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我科自2008年7月-2009年1月发生了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致的院内感染,笔者通过多种措施,有效控制了该菌引起的院内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统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景艳  荣幸  郑宏图 《当代医学》2011,17(13):67-68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特点与耐药性统计,引起临床与感染科重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2010两年期间住院及门诊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标本来源、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上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在各科室中检出占前三位的依次为ICU、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该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对其余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临床对鲍氏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应高度重视,合理用药、严格消毒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徐晶  柴媛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10):812-813
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A)为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其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1]。为提高该细菌的感染治愈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减缓多药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方法使用BD 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和耐药检测,运用Whonet 5.6进行分析。结果 RICU常见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居首位,且鲍氏不动杆菌的物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48.2%、美洛培南45.8%、头孢噻肟100%、头孢他啶65.0%、头孢吡肟41.4%、庆大霉素60.4%、阿米卡星44.5%,左氧氟沙星29.6%。结论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居多,其中鲍氏不动杆菌居于首位,且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应加强对(RICU)患者的多重耐药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