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御素与消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的抗微生物阳离子多肽,参与机体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同时也具有细胞毒性、促进伤口愈合和参与脂蛋白代谢等其他作用,并参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防御素与炎症性肠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素是一组存在于动植物界的抗微生物阳离子多肽,参与机体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的人体内防御素有10种,分为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研究表明,宿主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IBD,而防御素参与了肠道上皮细胞对肠腔内微生物的先天性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3.
防御素是一组存在于动植物界的抗微生物阳离子多肽,参与机体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的人体内防御素有10种,分为α防御素和β防御素。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研究表明,宿主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IBD,而防御素参与了肠道上皮细胞对肠腔内微生物的先天性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4.
防御素是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按其分子结构特点,分为α、β和θ防御素三大类,参与机体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此文综述β防御素的发现分布、基因表达调控及其抗微生物作用,探讨其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防御素是近年来在哺乳动物的上皮细胞中发现的一类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的小分子多肽物质。特别是β防御素对呼吸道内的细菌、分枝杆菌、螺旋体、真菌、被膜病毒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效应。更重要的是防御素作用的机制是破坏目的微生物的细胞膜,致使目的微生物难以产生抗性突变,这对于解决当前的抗生素耐药问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俊珊  郑萍 《胃肠病学》2009,14(1):55-57
Paneth细胞是一种分布于肠腺底部的肠黏膜分化上皮细胞,可向腺体分泌生长因子和抗微生物肽如溶菌酶和防御素。随着对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已发现Paneth细胞及其分泌的抗微生物分子参与了肠道黏膜屏障的破坏,可致自身免疫失衡,启动肠道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肠道黏膜功能的改变,在IBD的触发和复发中起一定作用。Paneth细胞在IBD中是参与免疫防御还是促进免疫损伤,目前仍在研究讨论中。  相似文献   

7.
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如何降低耐药菌产生和怎样治疗耐药菌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10年来人们发现了β-防御素,它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除了极个别病原体对其天然耐药外,未发现获得性耐药菌,下面主要对人β-防御素1、β-防御素2、β-防御素3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基因表达调控、β-防御素在下呼吸道抗感染中的作用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肠黏膜先天性免疫应答与炎症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占举  王丽萍 《胃肠病学》2007,12(2):120-123
先天免疫(innate immunity)是体在长期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御功能.能非特异性地阻挡或清除入侵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以及体内出现的突变、衰老和死亡细胞。炎症反应是机体防御功能的组成部分,大部分防御因子来自血液循环.炎症损伤时参与防御的细胞和化学因子离开血液循环.进入损伤或感染部位.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人类生物防御素与肺部炎症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御素与肺部炎症性疾病关系密切,在肺部炎症、损伤修复和某些特异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迄今尚未发现有致病菌株对其产生耐药性,应用防御素解决微生物耐药问题是一诱人的前景。本文对防御素与肺部炎症性疾病的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肠黏膜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在接触大量食物和消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其黏膜防御体系起了重大的作用。肠黏膜防御体系包括:①表层屏障:黏液糖蛋白、三叶肽、防御素、肽类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2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肠细胞间的紧密连接、肠道菌群、谷氨酰胺等是肠黏膜表层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肠道是人体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肠黏膜的天然免疫作用迅速,通过许多途径和机制来保护其免受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侵袭。获得性免疫起效慢,但具有免疫记忆性、特异性等特点,因而具有扩大天然免疫和增强其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微生态研究引入消化领域,可使我们认识和解答许多目前“尚未清楚”的问题.方法用综合分析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探讨.萧树东、朱舜时等报道,消化系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三大营养代谢障碍、贫血、B族微生素及VitK,β-胡萝卜素、叶酸水平显著低,可能为癌细胞消耗所致.Cu,Ca,Zn,Mn,Se等明显减少其原因有待阐明.神经、皮肤、心、血管、骨、肌肉的各种改变及各类伴癌综合征的出现等病因尚未清楚.结果微生态学是研究生理微生物群(简生微群)与宿主关系的重要生命科学.在百亿万年生物进化中生微群与宿主已组合为相互依存、互为利益、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动态的统一体称微生态平衡(eubiosis).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都可导致微生态失衡(dysbiosis).人体有10倍于自身细胞数的微生物群,约80%在胃肠道,这个庞大的群体参与激活宿主免疫系统;参与三大营养代谢,为宿主细胞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及多种酶类,合成B族及其他多种维生素、提供各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并与宿主进行着物质、能量及基因信息交流.陈穗等报道了消化系疾病存在菌群失衡,以生理菌群减少致病菌群增多为主,且与病情程度正相关.生微群减少其功能则降低,则可出现如上一些临床症状/综合征.结论消化系疾病尚未清楚的病  相似文献   

12.
胃肠腔道及其粘膜表面存在抗微生物肽,主要包括四大家族:防御素、蛙皮素、蛾血素及富含脯氨酸和精氨酸的抗微生物肽。这些抗微生物肽均为小分子碱性多肽,存在于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具有抗革兰阳性和(或)抗革兰阴性菌活性,在保护宿主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β-防御素与呼吸系统的防御和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β-防御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广泛存在于皮肤和黏膜上皮组织中具有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的抗菌、抗病毒活性和非特异的细胞毒性作用,是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总结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内容,对β-防御素的分布、结构、表达、生物学作用、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前景等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4.
丹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等疾病。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其消化系统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并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综述如下。1保护胃粘膜 胃粘膜分泌的粘液、胃粘膜屏障、粘膜细胞旺盛的更新能力、胃、十二指肠壁丰富的血液供应、胆汁碱性胰液对胃酸的稀释和中和作用以及正常的胃、十二指肠排空功能共同构成防御因子,在粘膜的损伤及修复中起重要作用。丹参通过多环节发挥胃粘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应用与胃肠微生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环境中,消化道作为开放式腔道,其内部定植有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人体经过长期相互选择和共同进化,彼此间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人体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它们也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和免疫防御,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即消化道微生态。这  相似文献   

16.
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 ,如何降低耐药菌产生和怎样治疗耐药菌感染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 10年来人们发现了 β 防御素 ,它具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 ,除了极个别病原体对其天然耐药外 ,未发现获得性耐药菌 ,下面主要对人 β 防御素 1、β 防御素 2、β 防御素 3的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基因表达调控、β 防御素在下呼吸道抗感染中的作用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防御素是广泛分布于生物界的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阳离子抗菌肽,在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防御素对细菌、真菌或病毒等均具有杀灭作用,其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也展现出突出优势。防御素独特的抗菌机理可以破坏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等生物学结构,从而抑制结核分枝杆菌。本文对防御素的分子结构、生物学作用、抗结核作用及机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气道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是呼吸道重要的防御机制之一,在抵御外来微生物和有害刺激入侵中起重要作用.PM25暴露可破坏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引起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损伤,黏液分泌增加及清除功能障碍,导致气道黏液阻塞,参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PM2.5暴露对气道黏液纤毛清除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吞噬细胞为体非特异性免疫地的主要防御细胞,在化脓性细胞和菌感染中重要的作用,具有趋化,吞噬,胞内杀菌和消化吞噬微生物的功能。抗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吞噬细胞或通过作用于病原菌间接影响吴噬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20.
黏蛋白2(MUC2)是由肠道杯状细胞分泌的一种高度糖基化的分泌型黏蛋白,是组成肠黏液屏障的主要成分,在防御致病微生物入侵以及协助肠道益生菌定植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参与调控人体的诸多生理功能,可通过不同机制调控MUC2的合成、分泌以及降解,从而影响MUC2的质和量。本文就肠道菌群对MUC2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