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股骨头坏死是由于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造成的最终结果,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方法多样,同一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不同的治疗。我院2000—2009年采用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共33例,39髋,优:18髋,占46.15%;良:17髋,占43.59%;可:4髋,占10.26%。优良率89.74%。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转移术+中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观察股骨颈骨折早期股骨头血供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选择性旋股动脉及支持带动脉造影(DSA),对26例5天内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股骨头、颈血供变化观察,并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外侧支持带动脉完整显影17例,内侧支持带动脉完整显影13例,其中9例内、外支持带动脉同时显影,4例无内、外支持带动脉显影或显影中断.3例早期出现股骨头坏死.内外支持带动脉显影与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呈负相关;与早期股骨头坏死呈正相关.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技术可以评价股骨颈骨折早期股骨头的血供,早期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非创伤因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0例,共计112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选择插管灌注融通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后给予康复干预,并血管造影,观察临床症状及股骨头血供改善情况。结果: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增粗、延长;经介入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优者分别为58个髋、91个髋;良者分别为32个髋、9个髋;可者分别为14个髋、8个髋;差者分别为8个髋、4个髋。结论:介入治疗配合康复干预可以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对早期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介入手段将溶栓及血管扩张药物直接导入股骨头供血动脉,达到溶栓、扩张血管、改善股骨头血液供应,阻止股骨头坏死的发展,促进坏死骨吸收、新生骨形成的目的。方法:采用股动脉穿刺法,将导管超选择至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缓慢注入溶栓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介入治疗。结果:通过1-3a的随访观察,疼痛缓解率Ⅰ-Ⅱ期患者为94%,Ⅲ-Ⅳ期患者为50%;关节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血管造影可见I-Ⅱ期血管增加为86%,Ⅲ-Ⅳ期为25%;Ⅰ-Ⅱ期有50%骨质明显改变,Ⅲ-Ⅳ期无明显变化。结论:介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病率日渐增高,成为骨科临床难治疾病之一,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及髂内动脉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解剖学、医学影象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现综述如下。1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理论依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即髓内压增高,髓内微循环淤滞,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引起动脉供血不足导致骨坏死,因此改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成为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论依…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和相关因素。方法选取非创伤因素所致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80例,共计112个股骨头,采用Seldinger技术,经旋股内、外动脉、闭孔动脉选择插管灌注融通扩血管药物治疗。治疗后给予康复干预,并血管造影,观察临床症状及股骨头血供改善情况。结果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增粗、延长;经介入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优者分别为58例、91例;良者分别为32例、9例;可者分别为14例、8例;差者分别为8例、4例。结论介入治疗配合康复干预可以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对早期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血脂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对利用随机数字法选取的5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坏死组)和50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进行空腹血脂测定.结果显示,坏死组血清中CH、TG、LDL、ApoB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血清HDL、ApoAI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表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与血脂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成人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坏死的一种,供应成人的股骨头和股骨颈的主要动脉是旋股内侧动脉和旋股外侧动脉发出的分支形成的支持带动脉,支持带动脉脆弱又紧贴股骨颈,局部血肿、水肿或骨折移位时都会遭受损伤,骨坏死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骨支持带血管损伤,骨基质的缺血变性而坏死,进一步发展致股骨头塌陷和囊性变,继发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骨赘形成,遗留痛性骨性关节炎而致髋关节功能丧失,若治疗不及时,还可导致终生残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可以分为2类:①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供应股骨头的血运突然中断的结果,主要见于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应用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方法:1997年以来,应用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16人18例。结果:18例均获随访,总有效率100%,优良率88.9%。结论:旋股外侧动脉升支髂骨瓣移植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应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活骨注射液髋关节腔注射治疗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病程中股骨头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液氮冷冻法复制股骨头坏死模型。治疗组给予活骨注射液髋关节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髋关节腔注射。两组动物分别于造模1、9周各处死6只,RT-PCT法行VEGFmRNA表达变化。结果:治疗组活骨注射液在ONFH治疗的过程中对VEGFmRNA的表达有影响(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时间因素对于ONFH治疗的过程中VEGF mRNA的表达有影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骨注射液在ONFH治疗1周后可使VEGF mRNA的表达上调,其作用时间可以持续9周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收录的3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的32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术后1年的随访分析,2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其余的患者均已经愈合较好,而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结论:临床中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高发中医体质类型以及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发病类别的分布规律。方法: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患者病例资料及血液标本共计152例,将其中酒精性股骨头坏死(AIONFH)患者50例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根据数据库资料判定AIONFH患者一般情况及其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结果:AIONFH患者中男46例(92.0%),女4例(8.0%);中医体质中痰湿质频次31,占48.4%、平和质频次12,占18.7%、阳虚质频次7,占10.9%、湿热质频次6,占9.4%;ARCO分期结果显示,Ⅲ期最多为26例(52.0%),其次为Ⅱ期15例(30.0%),再次为Ⅳ期8例(16.0%),Ⅰ期仅有1例(2.0)%,未发现0期患者。股骨头坏死发病为左侧髋关节者9例(18.0%),右侧髋关节13例(26.0%),双侧髋关节28例(56.0%)。结论:AIONFH患者的高发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患者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ARCO分期以Ⅲ期最为常见,多为双侧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股动脉药物灌注配合骨复活汤治疗实验性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股骨头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介入配合骨复活汤对骨坏死再血管化和再骨化的机理。方法:新西兰兔24只,利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和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造成兔股骨头坏死模型,造模后第2周随机分为3组:介入组:经左侧股动脉注射尿激酶3万U和丹参注射液2mL;介入配合骨复活汤组:给药同介入组,同时每天给予骨复活汤灌胃给药;对照组:经股动脉注射生理盐水4mL。在治疗后4周,对股骨头标本进行VEGF免疫组化染色。计数VEGF阳性成骨细胞率、阳性软骨细胞率和阳性血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介入配合骨复活汤组比介入组能提高VEGF阳性成骨细胞率、阳性软骨细胞率和阳性血管率(P〈0.05),改善骨坏死。结论:介入配合骨复活汤能改善骨坏死,其机理在于促进VEGF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加速股骨头的再血管化和再骨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组织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与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分别于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和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中采集坏死骨组织样本与正常骨组织样本8份,采用四种不同的溶剂提取骨组织中的总蛋白,应用多维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组织蛋白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坏死组织样本和正常组织样本中鉴定二肽段以上的高可信度蛋白质数量分别为1233个和999个,假阳性率为0.9%.共鉴定154种3倍以上的差异蛋白质.基因本体论蛋白功能分析和文献检索显示34种蛋白质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密切相关.Western免疫印迹证实了ONFH患者骨组织中GPCR26和ChST2表达量下调,与质谱结果一致.结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学过程.研究发现的34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临床诊断的候选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钽棒植入联合经股动脉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术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并报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30例(40髋),采用多孔钽棒植入联合经股动脉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术治疗,术前术后予以适宜护理措施,通过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28例(38髋)患者均获得随访,32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的缓解,20例行走间距延长,17例关节功能改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股骨头血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X线摄片示27髋股骨头坏死区域未进展,MRI扫描示15髋股骨头坏死区可见部分骨质病变获得修复.随访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满意.结论 钽棒植入联合股动脉骨髓基质干细胞灌注治疗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近期疗效满意.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同时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多途径中药辨证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通过生活质量、Harris评分及影像学综合评价,探讨多途径中药辨证治疗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应用SF-36测评标准,对95例早中期ON-FH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质量的综合测评,并对50例患者的SF-36得分、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经中医药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进行对照。结果:ONFH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健康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在RF、BP、GH、VT、SF、MH、H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rris评分在疼痛、行走及生活能力以及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稳定率为71.67%。结论:ONFH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通过多途径中药辨证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Harris评分及影像学有一定的改善,尤其是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饮配合髓芯减压植骨空心螺钉支撑术治疗非创伤性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坏死的股骨头上行髓芯减压后植入自身髂骨空心螺钉支撑配合补肾活血饮(A组)和单纯服用补肾活血饮(B组),A组20例(34髋),B组20例(35髋),分别观察两组病例的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疼痛程度、X线影像学进展情况并进行评分及对比,以2个月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两组治疗前在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疼痛程度、年龄、性别、ARCO分期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治疗后髋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饮配合髓芯减压植骨空心螺钉支撑术和单纯补肾活血饮均能改善患髋的功能及影像学变化,A组空心螺钉支撑能给予股骨头负重区软骨下骨提供机械支撑,髂骨有一定的骨诱导活性,其疗效优于B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加钽棒植入治疗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8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髋,采用中药加钽棒植入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钽棒植入,比较两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作为评价依据,两组患者均获得满意临床效果,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加钽棒植入对塌陷前期股骨头坏死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