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双重影颅脑血肿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重影颅脑血肿的CT及MR诊断。方法本文收集同一部位2次出血的病人27例,23例出现双重影颅脑血肿。其中脑内血肿18例,硬膜下血肿3例,硬膜外血肿2例。结果双重影脑内血肿是同一部位间隔一定的时间2次出血形成的高、略高密度的双重血肿影像。MR I显示为急性期血肿和亚急性期血肿或慢性早期血肿信号。结论双重影脑内血肿应与脑瘤卒中、脑瘤钙化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中颅底硬膜外血肿较少见,CT或MRI易将其误诊为颞叶脑内血肿。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院外误诊12例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迟发脑内血肿的CT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后脑内迟发血肿的发生规律。材料和方法:颅脑外伤住院患者30例,均经2次以上CT检查证实有迟发的脑内血肿存在。男19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8岁。结果:迟发脑内血肿57处,脑外血肿13处。单发者12例,多发者18例,主要发生于额、颞部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处,并以附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先兆。迟发脑内血肿发现时间以伤后1.5小时至6天,其中92.9%发生于伤后24小时内。结论:迟发脑内血肿与初诊及复查早晚关系密切。患者伤后持续昏迷,频繁呕吐或头痛加重,初诊时发现脑挫裂伤水肿及对冲伤部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复查CT以尽早发现迟发的脑内血肿存在。  相似文献   

4.
超急性期脑内血肿的超低场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脑内血肿的超低场MRIT1 WI表现特点。方法  160例超急性期脑内血肿行 0 .0 4TWDLMW -4 0 0MR机扫描 ,选用PS3DT1 WI(TR =12 5ms,TE =2 5ms)。结果 基底节出血 14 0例 ,脑叶出血 5例 ,小脑出血 13例 ,脑干出血 2例。 160例在PS3DT1 WI上均呈明显短T1 信号 ,并可见血肿的占位效应及血肿周围的水肿。结论 超急性期脑内血肿在超低场MRI诊断优于中高场MRI。  相似文献   

5.
慢性脑内血肿的影像误诊分析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脑内血肿CT、MRI的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手术证实的21例慢性脑内血肿的影像资料,其中21例CT平扫及增强,8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术前5例诊断为囊性胶质瘤,4例转移瘤,1例脑脓肿,此10例开颅手术证实为脑内血肿,并伴反应性胶质增生;另11例临床动态观察吸收后证实。结论:慢性脑内血肿具有占位效应轻、均匀环形强化及MRI图像上有均匀铁环的影像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及治疗后动态观察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6.
脑动脉瘤出血可位于蛛网膜下腔内,也可位于脑质内,CT 表现因检查时间不同而异,但既性报告颇不一致,为此作者进行了研究。应用CT 共检查了100例脑动脉瘤出血,所有病例均经血管造影或尸检证实。首次CT 检查是在出血2天内进行的,并在3~29天进行了139次重复CT 检查。首次CT 检查均有阳性所见,32例显示脑实质或隔间腔血肿,64例表现脑底池或侧裂内出血,这些表现对病变定位诊断很有帮助。余4例不具特点,仅显示幕裂孔处密度增加。CT 复查,多数脑内血肿在14~22天消失。脑底池和侧裂内出血消失较快,一般为5~9天,但也有例外,1例脑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经CT证实的54例脑干出血患者,其中中脑出血为主11例,桥脑出血为主37例,全脑干出血6例。死亡13例。综合分析CT表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认为血肿直径大于2.5cm、血肿量大于5ml、血肿局限干脑实质内、血肿呈中央型或中央外周混合型、血肿波及范围广泛、血肿同时累及脑干双侧、血肿局限于脑干腹侧或同时波及腹侧及背侧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T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断潜能。方法对68例动脉瘤破裂的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金标准DSA对照。结果首发蛛网膜下腔出血38例,脑内血肿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硬膜下出血1例,颅内血肿5例,脑室出血2例,脑积液4例,血管痉挛1例;动脉瘤破裂治疗中出现脑血管痉挛18例,脑积液11例。结论CT可显示动脉瘤破裂的一些特征性表现,能够根据不同脑池内积液、脑内血肿的特征性分布大致提示动脉瘤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相对罕见的原发性脑内肿瘤,文献统计仅占全部脑瘤的0.8%~1.5%[1],好发于成年各阶段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5例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的CT诊断途径分析(附1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总结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的CT征象及诊断途径,加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治疗随访证实的116例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的CT征象特点,其中109例行CT增强检查。结果:116例中,确诊主要途径为:仅通过CT平扫确诊10例,结合CT平扫及增强确诊59例,结合病史确诊16例,结合临床查体确诊9例。结合其他影像或实验室检查确诊15例。脑瘤87例,其中胶质瘤34例、转移瘤31例、脑膜瘤10例、垂体瘸5例、其他7例,亚急性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5例,脑脓肿7例,脑血管畸形4例,脑囊虫病3例。结论:通过仔细分析CT平片和全面结合病史、临床查体、其他检查,提示脑内占位性病变,并尽可能做出神经功能定位,再辅以CT增强,必要时随访,对于正确诊断脑内等密度占位性病变,减少漏诊,避免误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价值(附45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C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早期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 45例 ,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 (大脑半球 1 8例 ,基底节区1 0例 ,脑干 3例 )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1例 ,脑室内出血 8例 ,硬膜下血肿 7例 ,硬膜外血肿 5例 ,颅骨骨折 9例。结论 CT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CT征象,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维生素K缺乏的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对其中28例CT显示颅内出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18例脑内多个血肿,10例脑内单一血肿.血肿直径均大于4cm,且伴有大面积脑栓塞改变。脑内血肿均表现为多囊状,16例血肿见血一液平面,16例存在脑疝。2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8例合并脑室出血。恢复期患儿表现为脑软化,脑容积缩小,脑萎缩和脑积水。16例患儿死亡。结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具有特征性CT表现可与其它颅内出血鉴别。  相似文献   

13.
各期别脑内血肿在高场强磁共振EPI-FE-T2*WI序列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使用对顺磁性物质最为敏感的EPI-FE-T2*WI序列的脑内血肿的表现及演变规律。方法:收集有明确发病时间的脑内血肿病人共148例,使用EPI-FE-T2*WI序列进行头部扫描。结果:超急性脑内血肿28例(超急性脑梗塞溶栓后出血9例,自发性脑出血19例,),急性脑内血肿25例,亚急性早期23例,亚急性晚期27例,慢性期及软化灶期52例。结论:脑内血肿在删均具有特征性和演变规律。MR使用EPI-FE-T2*WI序列结合常规序列能够独立诊断脑内血肿并进行分期。充分掌握血肿的演变规律有助于简便、迅速、准确的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有助于脑内血肿期龄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4.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DTICH)是指头部外伤后首次头颅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重复CT扫描发现血肿,或手术、尸检发现脑内血肿,或首次头颅CT检查证实有血肿的脑内其他部位又出现血肿者,均称为迟发性脑内血肿,其死亡率为25%~50%。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5.
探讨闭合性脑挫裂伤、脑内出血或脑内血肿继发癫痫之机制及预防治疗措施。清除外伤性脑内出血或脑内血肿对降低晚期癫痫的发作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诊断(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特点、指征及出现时间。方法:收集36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主要对迟发性出血的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迟发血肿的出现时间为外伤后24h之后,血肿较小,居脑外围,额叶最多。结论:发现迟发血肿最佳检查时间为48h。对临床症状持续的患者,应复查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误诊原因,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5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32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2例中有3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诊,其中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者11例,老年性痴呆者10例,脑动脉硬化者4例,脑炎2例,丛集性头痛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结论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出血极易误诊。为减少误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常规头颅CT检查。  相似文献   

18.
慢性硬膜下血肿再出血时 CT 常可以见到血肿腔内形成液平面,但急性脑内血肿极少见。作者收治3例急性脑内血肿出现液平面的患者。例1,11岁男性,车祸伤后2小时入院。有右顶骨骨折,右胫骨骨折合并气胸。血小板29.8万/mm~(?),凝血酶原时间69.5%。纤维蛋白原116.6mg/dl,血栓试验82%,FDP40μg/ml。伤后3小时 CT 示右硬膜外血肿,左额叶脑内血肿。伤后6小时复查 CT 见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表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研究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表现 ,评价这些表现对迟发性脑内血肿的预期诊断意义。方法 搜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 31例 ,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按时间顺序抽取脑外伤后复查无脑内血肿病人 5 0例作为对照。统计处理2组观察结果。结果  31例迟发性脑内血肿首次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 :(1)限局性脑实质密度减低 ,灰白质分界不清 18例。 (2 )限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 4例。 (3)局部脑轻度占位效应 16例。 (4 )硬膜下血肿 9例。统计学显示与无迟发性脑内血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4 5× 10 -10 ,2 7 98,19 5 7,10 5 4,P值均 <0 0 1)。同时盲法测试结果显示 ,作者与盲法观察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1 0 3,0 34 ,2 81,P值均 >0 0 5 )。结论 脑外伤后首次行CT检查 ,出现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 ,灰白质分界不清 ;局部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占位效应 ,提示此部位可能出现迟发性脑内血肿 ,应及时做CT复查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及其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并分析其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对100例经CT复查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中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CT表现为分布于脑沟、裂、池内的线状、带状、片状或铸型高密度影。纵裂池及小脑幕出血灶边缘一般较模糊。出血部位以侧裂池和脚间窝最多,分别为46例及56例,2例纵裂池出血首次误诊为硬膜下血肿;1例四叠体池出血因出血量少首次CT检查为阴性,通过适时CT复查得以确诊。结论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可避免漏诊及误诊,并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把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