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细胞辅酶NADH在细胞辐射凋亡损伤中的防护作用,将L02肝细胞经5.0Gy照射后加入不同浓度(0-600μg/ml)的NADH,培养6、12、24h,观察细胞凋亡率并检测3组Fas,Bax,Bcl-2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表明,辐射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损伤,NADH抑制细胞辐射诱导的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并可以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Fas、Bax蛋白表达。提示NADH对L02肝细胞有明显的抗辐射亡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as、Bcl-2和Bax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辅酶NADH保护和修复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辅酶NADH增加能量代谢水平、修复细胞损伤、提高细胞应激反应的能力和降低化疗药物、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毒性损伤作用,探讨NADH细胞保护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今后临床多种疾病的细胞保护治疗提供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NADH在保护正常肝细胞氰化物缺氧性损伤中的作用,在L02细胞组织培养基中加入3mmol/LKCN后立即加入0-600μg/ml的NADH,培养0.5、2、4h后检测细胞凋亡和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另取L02细胞发3组进行实验,实验组I为对照组,实验组Ⅱ、Ⅲ加3mmol/LKCN后分别加入不含和含有NADH(400μg/ml)的RPMI1640培养2h,检测3组Bcl-XL,Bax,Bcl-2蛋白,并取样进行透射电观察细胞形态。结果显示,NADH对氰化细胞凋亡率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浓度400-600μg/ml时达平台,并且能够上调Bcl-2及Bcl-XL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电镜观察可见损伤后细胞呈凋亡和坏死改变。提示NADH具有明显抗肝细胞氰化物损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cl-2、Bcl-XL蛋白表达的上调及和Bax蛋白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还原型辅酶Ⅰ(NADH)对PC12细胞鱼藤酮损伤的分子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NADH对PC12细胞线粒体鱼藤酮损伤的修复机制,采用细胞毒实验、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在鱼藤酮损伤前后细胞增殖基因(c-myc、c-erbB-2)、抗凋亡基因(bcl-2)、抑癌基因(p53)、细胞快反应基因(c-fos)相关蛋白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表明,鱼藤酮能明显抑制PC12细胞增殖,下调c-erbB-2、c-myc、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NADH可以抑制鱼藤酮对PC12细胞线粒体的毒性作用,上调细胞bcl-2c、c-myc、c-erbB-2基因和PCR的表达,提示鱼藤酮可能通过控线粒体磷酸化过程和下调细胞增殖基因(c-rebB-2、c-myc)、抗凋亡基因(bcl-2),上调快反应基因(c-fos)表达致使细胞损伤,NADH抑制鱼藤酮对PC12细胞的损伤可能与bcl-2、c-myc、c-erbB-2和p53表达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还原型辅酶Ⅰ(NADH)对阿霉素(Dox)心肌线粒体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建立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和SD大鼠心肌受阿霉损伤的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生物氧耗电极检测器检测线粒体形态和功能改变。结果显示,Dox组心肌细胞杀伤率增高,而NADH/Dox组心肌细胞杀伤作用明显下降,Dox诱发的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损害表现为肿胀、裂解、嵴断裂直至溶解,加入NADH后线粒体结构明显得到保护,Dox组和NADH/Dox组MMP和ROS荧光强度有显著性差异,Dox可明显损害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Dox组与NADH/Dox组S3值、RCI值和ADP/O值比较,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NADH能够明显拮抗Dox所致的心肌线粒体毒性损伤作用,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在于最大程度地杀伤肿瘤细胞和尽可能地减小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但临床上往往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从而限制了肿瘤的放射治疗剂量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亚临床病灶的放射治疗。为此,减小正常组织细胞的放射损伤成为放射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研究通过还原型辅酶NADH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凋亡信号传递分子p53、bax表达的影响,探讨NADH抗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肼致心肌成纤维细胞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肼作用于体外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情况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标本分为对照组和肼处理组。用2mmol/L浓度的肼处理细胞72h后Hoee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凋亡细胞核的变化;膜蛋白V/磺化丙啶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Rodamine123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ob2和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肼处理后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的核浓缩、核聚集形态;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降低、Caspase-3表达增高。结论肼可引起心肌成纤维细胞凋亡,并可能通过线粒体通路即肼损伤线粒体引起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致使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膜电位降低,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浆,激活Caspase-3,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用胰岛素提高人肺腺癌细胞A549生长代谢水平后对其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顺铂对A549细胞抑制率达30%时的药物浓度(IC30),检测胰岛素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并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胰岛素作用后对A549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胰岛素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顺铂的IC30约为36.87μg/ml;胰岛素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为4.0~16mU/ml,取8mU/ml为终浓度时,胰岛素促进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时间为8~16h;胰岛素(2.0~16.0mU/ml,8~16h)可增强顺铂(36.87μg/ml)的细胞毒作用(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胰岛素(8mU/ml)作用4~12h,S期细胞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但作用16h后S期细胞数目又逐渐接近于对照组水平。结论胰岛素可通过提高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生长代谢水平而提高顺铂对该细胞的抑制率,且该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和Met联合顺铂(cisplatin, Cisp)对人胃癌MKN-45细胞系的抗癌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Met和Cisp单独或联合处理人胃癌MKN-45细胞系,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RT-PCR检测生存素、mTOR和Akt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单独使用Met可抑制增殖并诱导凋亡;Met联合Cisp时,可降低Cisp的抗增殖作用,且生存素、Akt和mTOR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Met对Cisp的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生存素、Akt和mTOR信号通路调节。结论 Met能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系对Cisp化疗的敏感性,在患有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中,应该慎重将Met与Cisp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