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寐证不同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的关系,为不寐证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00例原发性失眠患者由经过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按照中医证型诊断标准分为肝郁化火证组、痰热内扰证组、阴虚火旺证组、心脾两虚证组、心虚胆怯证组各20例,采用多导睡眠仪对各组客观睡眠状态进行监测。结果:肝郁化火证组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较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热内扰证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高于其他4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火旺证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密度、REM潜伏期较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脾两虚证组睡眠潜伏期、清醒时间、N1时间与其他4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虚胆怯证组N1时间百分比与其他4组相比较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后觉醒时间、转醒次数与其他4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不寐证5种证型与客观睡眠状态具有相关性,客观睡眠指标可以为不寐证的辨证分型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小波  白丽萍  米新 《陕西中医》2006,27(5):543-54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辩证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型、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心胆气虚型。结果:本组60例中,总有效率93%。提示:辨证治疗是治疗失眠症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3.
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医辨证分型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群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8-2109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2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阳虚亏损,,痰火内扰,痰湿内阻七型[1],并进行临床调查分折.结果:显示中医分型中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型较多见.西医分型中衰退期多见.提示:临床治疗中应注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养心安神.脏腑辨证多从心、脾、肝.  相似文献   

4.
张春丽 《山西中医》2005,21(4):21-22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失眠症患者辨证分为肝郁化火、阴虚火旺、心脾两虚、脾虚湿困4型,分别给予疏肝清热、滋阴降火、益气养血、健脾化湿等方法治疗。结果:治愈18例,好转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结论:辨证分型论治失眠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清心镇肝汤对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影响及血清5-HT、DA及GABA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佐匹克隆片治疗,首剂量每次7.5 mg,1周后加量至15 mg/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心镇肝汤治疗,两组共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多导睡眠图及血清学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指标均降低,睡眠总时间、REM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升高,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降低,血清DA含量降低,血清5-HT、GABA含量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对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指标较低,睡眠总时间、REM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较高,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较低,血清DA含量较低,血清5-HT、GABA含量较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有效率73.58%低于研究组有效率88.68%(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病例脱落现象,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心镇肝汤通过调节5-HT、DA、GAB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从而提高肝郁化火型失眠症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帆  黄建平  厉鹤  林菲菲  杨军 《新中医》2023,55(6):175-18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不同中医证型多病共存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符合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型的多病共存的老年失眠症患者各60例,均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基础疾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的指导。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观察2组近期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14 (FS-14)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64.00%,对照组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睡眠疗效比较,观察组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阴虚火旺型睡眠疗效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郁化火型、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证型观察组入睡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除心脾两虚型外其余证型睡眠障碍评分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睡眠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多导睡眠图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劳拉西泮治疗,观察组给予劳拉西泮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评分、多导睡眠图各睡眠参数变化,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 57%(P 0. 05);治疗后2组PSQI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多导睡眠图各参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 05),观察组除快速眼动睡眠期时间(REM)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外,其余各参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 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归脾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可有效缓解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22-1025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不同证型间脑内神经递质的差异。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30名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分组,另设31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对各组患者及对照组进行检测,分析不同证型间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乙酰胆碱受体(AchR)、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强兴奋介质(EXC)、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深抑制介质(INH)9种神经递质及相关递质比值的差异。结果:肝郁化火、肝郁脾虚GABA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其他组Glu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肝肾阴虚AchR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心脾两虚5-HT值显著高于肝肾阴虚(P0.05);脾肾阳虚NE值显著高于肝郁化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其他、正常组(P0.05);肝郁化火DA值显著高于心脾两虚(P0.05);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其他组DA值显著低于正常组(均P0.05);肝郁化火INH值显著低于肝郁脾虚及正常组(均P0.05)。相关神经递质的比值中,脾肾阳虚组GABA/Glu值显著高于肝郁化火、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及正常组(均P0.05);肝郁脾虚5-HT/DA值、NE/DA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结论:脑内神经递质及其相关比值的差异可为神经症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临床进一步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9.
109例精神分裂症中医辨证分型临床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精神分裂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 :对 1 0 9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为痰火内扰、痰湿内阻、气滞血瘀、阴虚火旺、阳虚亏损、心脾两虚、肝郁脾虚共 7型 ,并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 :显示中医分型中痰湿内阻型、痰火内扰型及心脾两虚型较多见。西医分型中偏执型较多见。提示 :临床治疗中应注重化痰、利湿 ,脏腑辨证多从心、脾 ,住院患者中药剂量应大于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10.
赖群清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8-2109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12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阳虚亏损,,痰火内扰,痰湿内阻七型,并进行临床调查分折.结果:显示中医分型中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型较多见.西医分型中衰退期多见.提示:临床治疗中应注重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养心安神.脏腑辨证多从心、脾、肝.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膏方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安神膏方组(治疗组)40例与艾司唑仑加谷维素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辨证分型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虚胆怯,予安神膏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加谷维素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睡眠、伴随症状的变化及服药不良反应,以睡眠变化为疗效指标。结果:两组经治疗8周后,失眠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6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膏方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纯发泡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辨证分为阴虚火旺型39例、心脾两虚型40例、肝郁化火型43例、痰热内扰型57例、心胆气虚型36例,分型取穴,以斑蝥、生姜、大蒜按1∶2∶5比例捣碎混合贴敷发泡,贴敷时间为24h.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215例失眠患者中,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肝郁化火型、痰热内扰型、心胆气虚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7.44%、95.00%、95.35%、98.25%、75.00%,复发率分别为26.67%、20.00%、3.03%、2.00%、33.33%.结论:采用单纯发泡疗法治疗失眠不仅起效快,疗效好,还会出现睡眠节律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针灸》2009,29(9):699
目的:评价和分析针药结合治疗不同证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经中医辨证分型后分为肝郁脾虚组(35例)、心脾两虚组(21例)和脾肾阳虚组(24例),给予针刺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等穴和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自制中医辨证分型症状评分量表评定疗效.结果:针药结合治疗4周后,肝郁脾虚组有效率为91.4%,心脾两虚组为90.5%,两组均优于脾肾阳虚组的87.5%,(P<0.01,P<0.05);治疗4周后,肝郁脾虚组与脾肾阳虚组HAMD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1、2、4周后,中医辨证分型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均P<0.001),其中在治疗2周后,脾肾阳虚组与肝郁脾虚组、心脾两虚组证型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肝郁脾虚组减分率与心脾两虚组、脾肾阳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合并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疗效较好;中医的辨证分型症状评分表对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评价更为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通过对2000—2013年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证候规范及证候要素提取,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频数、频率分析。结果:66个证候类型中出现频率前3位的证候是心脾两虚证、痰火扰神证、肝郁气滞证;出现频率前3位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脾;出现频数前3位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火/热、气虚、阴虚。结论:原发性失眠症的主要病机为心脾两脏的气、阴虚,肝脏气郁或气郁化火。目前原发性失眠症中医临床证候类型分布较为分散,而证候要素对临床辨证的覆盖率较好,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3月—2010年9月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失眠症患者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4~78岁,平均(35.57±4.83)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2.42±0.76)年。均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属心脾两虚型8例,心胆气虚型4例,肝郁化火型5例,阴虚火旺型5例,痰热内扰型5例,  相似文献   

16.
89例精神病中医分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 89例精神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 ,其中男 49例 ,女 40例。精神分裂症 68例 ,占 76.4% ;躁狂抑郁症 9例 ,占 1 0 .1 1 % ,神经症 1 2例 ,占 1 3.48%。方法 :是以精神症状、躯体症状、舌质、舌苔及脉象为主要依据 ,以八纲为基础 ,结合病因病机综合分析进行了辨证分型。结果 :临床上精神分裂症中的痰湿中阻最为多见 ,其次是痰火内扰和阳虚亏损 ;而躁狂抑郁症中肝胆郁热、肝郁脾虚者较多见 ;神经症中以肝郁脾虚多见 ,其次是心脾两虚、肝肾阳虚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3月94例肝郁化火型失眠症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西医治疗,于临睡前给予艾司唑仑口服,观察组47例给予龙胆泻肝汤联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入睡潜伏期较治疗前明显短,睡眠总时间明显延长,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总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估量表(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明显高于观察组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6,P 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联合针刺治疗肝郁化火型失眠症可显著改善失眠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连爱  刘运梅 《陕西中医》2012,33(2):172-173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论治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失眠中医辨证分为心脾两虚型、阴虚火旺型、痰热内扰型、肝郁化火型4型,分别给予归脾汤、黄连阿胶汤、温胆汤、丹栀逍遥散等加减并配合穴位按摩治疗36例。结果:总有效率9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扶正固本,标本兼治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归脾汤加减联合地西泮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1例确诊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观察组给予归脾汤加减联合地西泮治疗,均治疗30d后对比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平均评分(6.51±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35±1.31)分,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1/56)明显低于对照组14.55%(8/55),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联合地西泮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和降低西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对中药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5,(6):693-695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症不同证型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关联性。方法:收集原发性失眠症病例225例,采用《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辨证分型调查评定量表》逐一辨证分型,同时填写焦虑(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肝火扰心证组的SAS标准分明显高于其他证型;肝火扰心证组和心肾气阴两虚证组的SDS明显高于心脾两虚证组、肝胆湿热证组等7组证型;肝肾阴虚证组SDS标准分高于心脾两虚证组、肝胆湿热证组等5组证型。结论: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肝火扰心证患者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表现,心阴虚或肾阴虚抑郁程度严重,气虚或血虚情绪变化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