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导管输氧人工呼吸抢救呼吸停止小儿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1996年间采用鼻导管输氧人工呼吸,抢救3例呼吸停止小儿,均获得一期复苏成功。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6~8号导尿管或吸痰管(危重小儿住院后用这种管输氧)自鼻孔插入,插入深度约为鼻尖到耳垂长度的2/3,用胶布固定鼻导管。氧气流量为4~8...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给氧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观察患者进行自动输氧器及鼻导管吸氧后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治疗14天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血氧饱和度达到最高峰时,自动输氧器给氧更快仅需10 min,治疗14天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在自动输氧器给氧组有效率达83.33%,而鼻导管给氧组为64.71%。结论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血氧饱和度,建立快速有效的供氧通道,有助于缩短脑梗死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对输氧湿化装置微生物污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论是鼻导管抑或鼻塞输氧均需使用湿化瓶及连接橡胶管(简称湿化装置),以保持吸入的氧气维持一定的湿度.我科在每日抢救的病员中约有半数以上需输氧治疗,由于接受输氧治疗的病员病情各异,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静舒氧与传统的鼻导管输氧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新型的VFSY-1医用自动输氧器,将高氧输入静脉的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结果:静舒氧能直接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提高机体应激能力,优于传统的鼻导管输氧。结论:静舒氧能提高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加速修复脑组织,减少炎症、低氧血症、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临床工作中会有危重病人需要输氧,但是一次性双腔鼻导管与氧气装置不是特别牢固,翻身或者烦躁的病人尤其容易脱落.在临床工作时为了避免脱落影响吸氧疗效或纠纷的发生,护士通常在鼻导管与氧气装置连接处用胶布缠住.这样操作既影响美观,每日更换鼻导管时胶布还不容易取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利用了一次性的头皮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经鼻氧疗是预防和治疗低氧血症的首要措施。传统氧疗方式有鼻导管、鼻罩、头罩及面罩吸氧等。上述氧疗方式由于气体输送时加温湿化不足或患者不适等原因,输氧最大流速受到限制。传统鼻导管吸氧的氧流量一般为0.5~4.0 L/min,最高流速可达15 L/min,但当普通鼻导管吸氧流量6 L/min  相似文献   

7.
正在救护车接诊患者时,会遇到同时接诊两个或两个以上患者的情况,而救护车的配置有限,有时只有一个氧气筒,加上氧气袋也不够用。为了方便患者输氧,我们采用双鼻孔输氧管进行改进输氧,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选择性能完好的双孔输氧管一根,输液延长管两根。2方法使用双孔输氧管,用剪刀将鼻导管从中间剪开,把延长管两  相似文献   

8.
历来临床应用的橡胶输氧导管,消毒处理比较困难。1989年以来,我们用一次性输液管代替输氧导管。临床应用简便,不需消  相似文献   

9.
中心供氧装置在临床上使用频率高,由于输氧装置需经常清洗消毒,容易造成通气导管丢失,而且重新配套困难、费用昂贵、使用不方便。本科设计了一种新型接头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自2008年至今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代替通气导管,现总结如下。1材料一次性1ml注射器针筒、一次性鼻导管、中心氧气表、湿化瓶。2制作方法将一次性1ml注射器针筒尾部与湿化瓶接头处连接,1ml注射器针筒的乳头部与一次性鼻导管连接即可使用(1ml注射器针筒接头与通气导管直径相同),见图1。  相似文献   

10.
输氧湿化瓶消毒与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氧湿化瓶消毒与管理的体会553001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何开凤由于吸氧病人的病种不同。病因及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也不同,若输氧湿化瓶装置,包括鼻导管或鼻塞、湿化瓶和橡胶管没有消毒管理措施。在病人中轮换使用,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还有湿化瓶长期处...  相似文献   

11.
输氧装置     
输送氧气的装置一般分为两大类:低流量和高流量。低流量装置的输氧量随病人呼吸状态不同而变化,而高流量输氧则比较恒定,可增加到病人最大呼吸所需要的量。低流量装置包括鼻套管和导管、简单面罩、部分再呼吸和非再呼吸面罩。高流量装置如文丘理面罩(Venturi mask),下面将输氧的装置。使用方法等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给病人吸氧时 ,为防止吸氧橡胶管对鼻导管的牵拉 ,传统方法是用安全别针将吸氧橡胶管固定在枕旁或大单上 (见陈维英主编《基础护理学》第 3版 ) ,临床工作中我们改用小夹子固定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材料和方法  橡皮筋圈 1个 ,上穿 1个小夹子 ,将橡皮筋在吸氧橡胶管上距离鼻导管约 10cm处松紧适宜缠绕几周 ,夹子夹在枕旁或大单上即可。2 优点  制作简单 ,固定牢固 ,使用快捷方便 ,夹子可以和橡胶管连在一起消毒。此法可用于留置鼻饲管开口端的固定。输氧橡胶管固定方法的改进@田东延$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刘艳秋$河…  相似文献   

13.
因吸氧病人的病种不同,病因及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也不同,若输氧湿化装置(包括鼻导管或鼻塞、湿化瓶和橡胶管)没有消毒管理措施,在病人中继续轮换使用,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还有湿化瓶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易于细菌生长,更加重了交叉感染的程度,甚至造成感染流行。因此,加强输氧湿化装置的消毒管理,对于降低院内感染率十分重要,为此和同行们讨论一下如何消毒管理输氧湿化装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鼻导管经声门输注高浓度氧气,观察自主呼吸停止的脑死亡病人自主心搏维持时间及心电活动的演变,探讨其在CPR中的价值。方法把50例脑死亡病人随机分为不输氧的对照组和声门前输氧(10L/min)的实验组,在停止呼吸机支持后分别观察其心律及心电演变,并把所有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比,自主心搏维持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主心搏与年龄呈负相关,自主心搏维持时间与脑死亡时间无关(P〉0.05)。结论对呼吸停止的病人在声门前高浓度输氧可以有效延长心搏维持时间,标准规范的胸外按压配合鼻导管声门前高浓度供氧(10L/min)至少在7rain内不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相似文献   

15.
李霞 《全科护理》2012,(34):3201-3201
临床上,在护送病人做检查和出诊急救中,常用一次性鼻塞连接氧气袋为病人输氧,通常遇到病人出汗、烦躁、翻身时胶布固定不牢,并且氧气袋管道较短,很容易滑脱。我们在临床上通过使用一次性双腔鼻导管连接针帽再接氧气袋,不再出现上述现象,方法简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鼻导管吸氧是临床上常用的开放式输氧方法之一。按导管插入的位置不同,常用的方法有三种(附图):张咀呼吸实验。我们选择会厌部作为气体取样部位,但考虑到会厌部气体成分是随着呼吸而波动的,因此,必须连续地采集几个呼吸周期内的气体样品。具体方法是:受检者以每分钟12次频率进行均匀呼吸  相似文献   

17.
因吸氧病人的病种不同,病因及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也不同,若输氧湿化装置(包括鼻导管或鼻塞、湿化瓶和橡胶管)没有消毒管理措施,在病人中继续轮换使用,易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咽鼓管导管连续输氧吹张法的设计与应用张祝钧,王雅君,李丽华用咽鼓管导管连续输氧吹张法取代传统的二联球充气导管吹张(以下简称二联球法)是一项新的方法。在我国有关教材及文献中尚未见载。据专家们研究: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咽鼓管功能障碍,鼓室内...  相似文献   

19.
刘国华  胡春慧  杨光珍 《护理研究》2005,19(18):1608-1608
氧气吸入疗法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操作技术.无论是传统的氧气筒供氧装置或现行的中心供氧装置都离不开输氧导管与氧压表相连接,传统的橡胶输氧导管存在着重复使用、久用易老化、衔接不紧、漏气等弊端,特别是使用后消毒不彻底,将会增加医源性感染的危险性.为此,我科试用一次性输血器取代输氧导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宾芳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6):89-90
目的:比较不输氧、单孔鼻塞给氧、硅胶鼻导管给氧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46例、C组46例3组,A组采取不输氧方式,B组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给予单孔鼻塞法给氧,C组予硅胶鼻导管法给氧。B组分别与A组、C组比较给氧前、检查前(给氧3 min后开始检查)、检查中、检查结束后3 min的脉搏SpO2变化。结果:B组与A组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组与C组检查中的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宜常规给氧,且硅胶鼻导管给氧法较单孔鼻塞给氧法对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