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1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用高压注射器经肘正中静脉注射碘对比剂(370mgI/mL)100mL,注射速率2.5~4.0mL/s,CT扫描原始数据送到工作站上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结果 158例患者,154例阳性,发现176个动脉瘤;4例CTA阴性。动脉瘤最小直径2.0mm,最大直径27mm。结论 16层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安全、快速、无创、有效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较好的三维显示能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CTA检查,同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11例SAH患者其CTA和DSA均未见异常.37例CTA和DSA结果存在异常患者中,CTA发现37个动脉瘤,DSA发现38个(2例多发性动脉瘤),CTA遗漏2个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CTA诊断动脉瘤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1.7%.[结论]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64 spiral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1例,分别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和MSCTA检查,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MSCTA的诊断准确率为91.80%,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质量分级的图像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予以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能够有效确保诊断准确率、且可进行重复操作,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4.
余茂军 《现代医院》2013,13(9):69-70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42例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对颅内动脉瘤的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资料与手术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与实际情况的符合度。结果该42例患者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后,诊断出颅内动脉瘤40例,共43个动脉瘤,漏诊2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5.24%,特异性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立体性、可旋转性、适应性强、性能良好的优点,能有效对颅内动脉瘤特征做出准确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杨卫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4079-4080,408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头颈部MSCTA检查、DSA检查诊断结果及手术发现,评价MS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共发现67个动脉瘤,87.93%(51/58例)为单发动脉瘤,12.07%(7/58例)为多发性动脉瘤。MSCTA检查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96.88%(31/32例),与DSA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8.27%(57/58例)。以手术及DSA检查为金标准,MS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96.97%,检查的准确性为97.01%。Kappa检验P﹥0.05,说明MSCTA检查方法与DSA/手术检查法的检验效能一致。[结论]MSCTA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治疗,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及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连松 《医疗装备》2019,(23):34-3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手术结果显示,70例疑似脑动脉瘤患者中,脑血管瘤40例,非脑血管瘤30例。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瘤的准确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与DSA诊断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有效诊断脑动脉瘤,且属于无创操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11月60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DSA检测,以DSA为诊断标准,采用双肓法评估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与DSA检出动脉瘤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颈宽度,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中,49例经DSA检查出51个动脉瘤,50例经CTA检出51个动脉瘤,以DSA诊断为金标准,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7.8%,准确度为98.0%,2种诊断方法在检出动脉瘤的例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瘤颈宽度为(3.6± 1.9) mm,DSA为(3.3±2.1) 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对颅内动脉瘤检查的灵敏度高,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仍不能完全替代DSA.  相似文献   

8.
贺宇平  王眺  田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4):792-793,795
[目的]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0年4月经临床确诊的颅内动脉瘤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中同时行磁共振血管造影的41例作为A组,CT血管造影的45例作为B组,观察两组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A组的检出率为87.8%,B组为86.7%,明显低于DSA的98.9%(均P﹤0.05);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两组患者所测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临床上检出颅内动脉瘤最敏感的方法,而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形态特征的诊断情况与DSA并无明显差异,且磁共振血管造影及CT血管造影方法相对方便快捷,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64-SCTA)对颅内动脉瘤(C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CA患者的64-SCTA和DSA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对照分析。评价64-SCTA诊断优势,评价指标包括动脉瘤位置、形态的显示,以及对附壁血栓、钙化、动脉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的显示。结果34例患者,检出动脉瘤36个。其中囊性动脉瘤34个,梭形动脉瘤2个,对于cA的位置及形态64-SCTA与DSA诊断符合率达100%。64-SCTA可显示CA附壁血栓及钙化,对CA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良好。DSA对CA附壁血栓、钙化及CA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均不满意。结论64-SCTA可明确诊断CA,对CA的位置、形态、附壁血栓、钙化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显示清晰,可作为CA诊断及术前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予以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6日至2015年12月9日6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实施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照组).观察两组病灶诊断情况、观察组图像表现.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概率为100.00%,显然高于对照组的91.67%,P值小于0.05;瘤体大小不一,平均(1.98±0.34)mm,包括粟粒样、柱状、梭形、不规则形及球形等多种形态.结论:脑动脉瘤予以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具有准确性高、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利于疾病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行64层螺旋CTA,使用日本TOSH 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Vitrea2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结果60例患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肾动脉CTA图像,清晰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结论:64层螺旋CTA检查作为一种安全、经济的检查方法,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一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均进行CTA与DSA检查比较CTA与DSA颅内动脉瘤诊断率及所测量瘤体大小,并观察CTA与DSA对不同部位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CTA所测量的瘤体直径、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率及对不同部位的颅内动脉瘤诊断率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对颅内动脉瘤进行早期确诊,联合DSA可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3.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行CTA检查,并与同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以及在显示动脉瘤颈和载瘤动脉关系中的优越性.术前以容积再现法及最大密度投影法等做图像三维重建处理,并模拟手术人路.结果 52例患者中共检出56个动脉瘤,CTA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术中所见动脉瘤的形态、瘤颈宽度、瘤体指向、瘤体上有无穿支血管、与载瘤动脉及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均与CTA影像相符.结论 64排螺旋CT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安全、快速、无创、有效的检查手段,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为,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27例(48.2%),位于前交通动脉12例(21.4%),位于大脑前动脉9例(16.1%),位于颈内动脉C1-2段4例(7.1%),位于大脑后动脉2例(3.6%),位于后交通动脉2例(3.6%),均为单发。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直观、清晰的显示颅内动脉瘤体的部位与大小,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诊断方法,应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三维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7例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三维CTA及三维DSA检查结果与外科手术治疗的最终结果进行对比,评价三维CTA及三维DSA在动脉瘤的检出率、三维形态与空间关系的显示能力。探讨联合应用三维CTA及三维DS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在27例疑似患者中有25例经外科手术治疗证实为动脉瘤,发现动脉瘤28个。三维CTA及三维DSA动脉瘤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7,P>0.05)。三维CTA对检出的动脉瘤可准确清楚地显示其三维形态及与周围颅骨的空间关系,三维DSA对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瘤的瘤颈、瘤体及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显示清楚、准确。结论:在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上,三维CTA和三维DSA各有优势,两种检查方法互补可提高动脉瘤的检出率。联合应用三维CTA及三维DSA可为手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洋 《中国卫生产业》2012,(20):145+147-145,14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脑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脑动脉瘤的MSCTA的影像资料.结果 单发者36例,多发者11例;大动脉瘤者5例,小动脉瘤者42例.结论 MSCTA对脑动脉瘤诊断有效,并能对颅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SAH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进行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并后续进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多平面重建(multi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等处理。分析CTA诊断符合率及对动脉瘤的评估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DSA诊断结果对比,CTA诊断符合率为98.29%。CTA与DSA所测得的动脉瘤瘤体宽度分别为(6.45±2.41)、(6.55±2.35)mm;瘤颈宽度分别为(3.50±2.50)、(3.55±2.44)mm。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A用于诊断SAH病因准确率高,且操作简便快速、安全无创,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过程中分别应用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办法,比较分析CT血管造影办法与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办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6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6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8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CT血管造影办法+DSA检查,在研究组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办法+DSA检查,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诊断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瘤体直径以及瘤体宽度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而言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明显研究组患者检出率更高.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办法的检出率略高,对比于CT血管造影办法,诊断价值明显更高,更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为脑血管病变的48例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使用TOSHIBA Aquilion 64层螺旋CT机.获得原始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VR、MPR、CPR、MIP图像后处理重建,并对照手术或DSA结果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48例中发现30例动脉瘤、4例动静脉畸形、8例脑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无异常发现.结论: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对多种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维(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疑似或确诊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二维(2D)DSA及旋转数字血管造影(旋转DA)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行3DDSA重建,对所得到的图像进行比较,分析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47例中经3DDSA共检查出46例53个动脉瘤,2DDSA有假阳性1例,假阴性2例,在动脉瘤的形状、瘤颈、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显示上,3DDSA明显优于旋转DA和2DDSA。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上,3DDSA比旋转DA和2DDSA能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