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远期疗效观察竺晓凡钱林生刘鸿于明华薛艳萍甲异靛(Meisoindico)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的新型药物。从1983年2月起全国24个医疗单位用甲异靛治疗134例慢粒患者,有效率高于靛玉红[1]。全国Ⅲ期临床试验协作...  相似文献   

2.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Ⅲ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进一步考察甲异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994年3月~1995年7月中华医学会组织全国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Ⅲ期临床试验协作组,包括36个省级以上医疗单位,有402例CML患者进入临床观察,可评价疗效的有374例。结果:单一用药,每日75~150mg,总有效率为90.1%,缓解率为81.3%。初治患者疗效优于复治患者,缩脾效果好。获最佳疗效的时间平均为73.3天。副作用主要为不同程度的骨、关节、肌肉的疼痛,消化道反应轻微,近期与长期观察无心、肝、肾功能的损害,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骨髓抑制。结论:甲异靛是一种新型的治疗CML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甲异靛对K562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内外研究表明 ,BCR ABL融合蛋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发病的原发因素。BCR ABL可通过持续活化多条信号传导通路传递其恶性信号 ,其中包括RAS Erk2、JAK STAT、PI3 K Akt等。降低BCR ABL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或阻止其下游信号的传递就可以收到治疗白血病的效果。甲异靛治疗CML疗效较靛玉红强而不良反应较轻[1 ] ,但其抗白血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以CML细胞株K5 6 2为研究对象 ,观察了甲异靛对BCR ABL及其相关信号分子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试剂 甲异靛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提供 ,溶解于二甲基亚砜 (DMSO)中。E…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启国 《新医学》2001,32(11):652-653
1引言1856年德国医生Lissauer首先应用含砷的Fowler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白血病的先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20世纪早期,全身或脾区照射有效地控制CML的症状及体征,在其后的50年里作为标准方法沿用。20世纪50年代,口服白消安(busulfan,马利兰),证明比放射治疗有效,成为当时的主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羟基脲因毒性低取代了白消安。20世纪80年代,对干扰素的研究与应用,成为治疗CML的理想用药,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使部分CML患者可以治愈。上述措施的合理应用,使CML疗效不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血管新生情况,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CML患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32例CML患者和10例对照组骨髓活检组织中MVD及VEGF,bFGF的表达率.结果 24例CML慢性期患者骨髓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4.03,P<0.01);5例CML加速期患者骨髓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9.76,P<0.01);CML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骨髓中VEGF,bF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ML加速期与急变期比较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P>0.05),bF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05).结论 CML患者存在骨髓血管新生,血管新生及其调控因素的异常在CML患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体外骨髓半固体和长期液体培养(LTBMC),研究了干扰素-a(IFN-a)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的作用。在半固体琼脂培养体系中,IFN-a能抑制正常对照和CML患者7天和10天CFU-GM,而不抑制14天及其后的CFU-GM。在LTBMC中,于培养开始只加一次IFN-a(10 ̄2U/ml,10 ̄3U/ml,10 ̄4U/ml),对非贴壁层细胞数和基质细胞层的形成均无明显影响,但大剂量IFN-a(10 ̄3U/ml和10 ̄4U/ml组)对非贴壁层的CFU-GM抑制明显;每周连续加用IFN-a(10U/ml,10 ̄2U/ml,10 ̄3U/ml),对非贴壁层细胞数和CFU-GM均有抑制作用,而且IFN-a浓度愈高,贴壁层的形成愈少。上述结果表明:IFN-a优先抑制晚期CFU-GM,对基质细胞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琚新生,纪树荃,刘智明,佟刚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公认的可以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将供者骨髓冷冻后进行移植国内尚未见报道,下面报告异基因骨髓冷冻后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并分析63例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状况。方法:病例来源于1989-06/2007-04在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男52例,女11例,中位年龄33.5岁。患者均经血液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确诊,并对治疗知情同意。10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骨髓移植,39例行HLA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例行非血缘关系骨髓移植,6例行非血缘关系外周血干细胞移植,5例行HLA相合的同胞异基因非清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和全身放疗加环磷酰胺方案。以霉酚酸酯、环孢菌素A加短疗程的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按每3个月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生存情况。结果:63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并进入结果分析。63例患者中有39例移植后5年无病存活(61.9%)。移植后100 d内死亡11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播散性感染、复发和植入失败。移植后100d至2年内死亡1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和疾病复发。1例于移植后1413d死亡,死亡原因为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感染。其余移植超过2年均存活。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使部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获得长期无病存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实验观察。方法: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纯化和培养,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细胞形态。结果: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最佳的的贴壁时间为3d,生长性状不一,散在圆形细胞群、树枝状细胞群、飞燕状细胞群、火焰状细胞群。结论:体外非诱导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可能为临床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后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反应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诱导和鉴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CML—DC),并探讨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总RNA体外转染对其介导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l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14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rhIL-4、rhGbl—CSF、rhTNF-α诱导培养CML—DC。分别于培养第1、3、6、14d用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学表型,染色体G显带技术检测其染色体核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Il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并于CML-DC培养第5d,加人CML细胞总RNA脂质体转染,或裸总RNA转染,或不加任何试剂继续培养的DC,共三种CML—DC.分别致敏T淋巴细胞.另设以IL-2培养的T淋巴细胞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的致敏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CML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前CDlct、CD83表达均在5%以下。而诱导成熟的CML—DC细胞CDla、CD8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3~3.43%、26.76+2.79%,较诱导前均明显增高(P〈0.01)。CML-DC细胞均存在Phl染色体,并表达bcr-abl融合基因。总RNA脂质体转染CML—DC、裸总RNA转染CML—DC、单纯CML—DC分别致敏的T淋巴细胞在效:靶比为20:1时对CML单个核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75.33±3.11%、37.23±2.92%、29.62±1.6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9.87+3.43%,P〈0.01)。总RNA脂质体转染的CML—DC所诱导的CTL杀伤活性最强.与后三组杀伤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CML—DC既具有CML白血病源性.又具有DC细胞的特性,并能诱导特异性CTL杀伤白血病细胞。经脂质体转染CML细胞总RNA可以提高CML-DC介导的CTL特异性杀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12.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997年 1月开始用G CSF刺激后的供者骨髓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进行移植治疗 ,并和同期未用G CSF动员的供者骨髓移植进行比较 ,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病例 研究组 :供者应用G CSF处理组。患者共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 ,中位年龄 30 (15~ 46 )岁 ,移植前处于慢性期者 17例 ,加速期者 6例 ;供者 :男 11名 ,女 12名 ,中位年龄 30(18~ 45 )岁。对照组 :供者未接受G CSF处理组。患者 :共15例 ,男 9例 ,女 6例 ,中位年龄 31(16~ 44 )岁 ,移植前慢性期 11例 ,加速期 4例 ;供者 :男 8名 ,女 7名 ,中位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与病情进展和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定量检测了9例CML患者初诊时、治疗前后以及其中4例患者从慢性期向急变期转变过程中的血清VEGF水平。结果:在9例初诊的CML患者中,慢性期组、加速/急变期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而加速/急变期组又高于慢性期组;对其中4患者动态观察发现,随着病情从慢性期向加速期、急变期进展,其VEGF水平也逐渐升高;CML患者经治疗并取得近期疗效后,其VEGF水平明显下降,而无效组却无变化。结论:C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病情进展、近期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和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微小残留病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复发的根源。本文综述CGL患者Allo-BMT后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时间、频率、转录本数量与复发的关系,bcr/abl转录本的临床意义,bcr/abl融合基因持续阳性而保持缓解的原因以及健康人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情况等。  相似文献   

15.
高三尖杉酯碱抗血管新生潜能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已有研究显示,在体外高三尖杉酯碱(HHT)能诱导不同类型白血病细胞凋亡。HHT主要通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释放和半胱天冬酶3激活而诱导细胞凋亡[1 ] 。近年来,白血病与血管新生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HHT是否也能通过抗血管新生作用,发挥抗白血病效应?为此,我们以huECV30 4细胞和K5 6 2细胞为对象,初步探讨HHT抗血管新生作用的潜能。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HHT(1mg/ml)购自杭州民生制药厂,使用前用RPMI 1 6 4 0液稀释至所需浓度。兔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多克隆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结合的羊抗兔IgG为Sant…  相似文献   

16.
微小残留病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后复发的根源。本文综述COL患者Allo-BMT后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时间、频率、转录本数量与复发的关系,bcr/abl转录本的临床意义,bcr/abl融合基因持续阳性而保持缓解的原因以及健康人中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情况等。  相似文献   

17.
杨玮  张学进  赵毅 《浙江临床医学》2003,5(9):652-652,654
1临床资料患者男 ,32岁 ,因出现腹部胀痛伴头晕乏力于2000年9月在某院就诊 ,经血常规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检测ph染色体阳性 ,融合基因b3a2阳性。采用羟基脲 (2.0~4.0g/d)治疗 ,一直处于慢性期。于2000年12月在该院骨髓移植中心行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术前准备 ,供髓者为其胞弟 ,HLA位点匹配。予标准的“Bu -Cy”方案预处理。2001年1月8日行Allo -BMT术 ,经过顺利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术后45d及6、10个月复查骨髓象均未见异常 ,术后10个月复查染色体示46、XY ,正常男性核型 ,复查融合基因示b3a2及b2…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考察自体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骨髓细胞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免疫磁珠从2例缓解的CG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分离DC,另取BMMNC分成3份,分别加入长期培养基,建立Dexter培养体系。第1份为对照,第2份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第3份于培养第4天加入收获的DC,培养10d后收集非贴壁细胞。以上述3份非贴壁细胞为效应细胞,对照非贴壁细胞为靶细胞,采用双色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毒性实验,同时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MMNC的P210表达。结果 DC活化的效应细胞比rhIL-2活化的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有更大的杀伤作用,靶细胞中的死细胞比例例1分别为63.12%和42.59%,例2分别为61.60%和21.46%。另外,DC活化的效应细胞与靶细胞混合孵育后,效应细胞本身的死细胞比例明显增加,rhIL-2活化的效应细胞无此现象。BMMNC经培养后非贴壁细胞中P210阳性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以含DC者最为显著,含rhIL-2者次之。结论 自体DC活化的骨髓细胞能对CGL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DC的作用胜过rhIL-2。这些经DC活化的骨髓回输后可能在体内发挥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多普勒超声对肿瘤新生血管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量研究结果证实 ,实体肿瘤的生长和代谢需要持续的血管生长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的生长、浸润、转移、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 )能较好地反映血管生成活性[1] ,但其无法在术前检测。多普勒超声是一种无创、快捷、易操作、在活体上可重复实施、能显示肿瘤全貌及生理病理特性的检查方法 ,可用于术前评估肿瘤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和预测预后 ,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2 ] 。一、肿瘤微血管的形态学和分布肿瘤组织内微血管最初由两个平行排列的内皮细胞以生芽的方式形成实心条索 ,以后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