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消化道癌单克隆抗体,用酶免疫──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检测消化道癌、非消化道癌、肠炎、正常人粪便中癌相关抗原。结果表明:对应抗原在大肠癌、食管癌、胃癌、贲门癌患者粪便中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非消化道癌、肠炎和正常对照组。其阳性率分别为77.63%、57.14%、60%、61.54%、11.53%、11.76%、0,尤其是直肠癌中8例早期(DukesA)患者均为(+)。此法为早期诊断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肝外消化道癌中乙型肝炎病毒产物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食管鳞癌、胃腺癌和结直肠腺癌组织中HBsAg和HBcAg的表达进行检测和评价 ,并与血清HBsAg阳性进行比较。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经内镜活检确诊的食管鳞癌病人1 0 0例 ,其中男 61例 ,女 39例 ,平均年龄 (61 .2 8±8.39)岁。同时选择经内镜活检确诊的胃肠腺癌病人 1 0 2例 ,其中胃癌 60例 ,平均年龄 (58.80±1 0 .0 1 )岁 ;结直肠癌 42例 ,男 2 7例 ,女 1 5例 ,平均年龄 (64 .1 4± 1 3 .1 8)岁。食管鳞癌及胃肠腺癌均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各钳取组织 4~ 5块 ,活检标本均作HE染色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HBsAg和HBcAg的表达。同时对患者抽血作血清HBsAg定性检测。1 .2 免疫组化检查 采用SP法。用单克隆I抗(鼠抗人 )HBsAg及多克隆I抗 (兔抗人 )HBcAg分别进行标记染色。以销售商提供的阳性切片作对照 ,以BPS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1 .3 HBsAg和HBcAg阳性结果判断 以细胞中出现染色清晰、强于背景染色的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染成黄色记 1分 ,染成棕褐色记 2分 ;阳性细...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癌患者血清中的CCA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军  包林平 《肿瘤》1995,15(2):91-93
消化道癌患者血清中的CCA检测吴军,包林平,刘明唯,施渭康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200031)胃肠和肝脏等消化道肿瘤是我国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及生命的主要癌症之一,目前临床诊断除了采用物理和内窥镜等手段外,也有用免疫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体液...  相似文献   

4.
 尿酸是人体核酸组成成份—嘌呤核苷酸的最终代谢产物,诸多因素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通常认为高尿酸血症少见于实体瘤,但在广泛的非淋巴性实体瘤,如扩布性胃肠道癌等发生自发性广泛坏死时亦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在恶性肿瘤形成的胚胎发育时期,有关嘌呤转化的氧化和分解酶的缺如及缓慢地出现等是其生长合成代谢活跃的一个特点,合成代谢活跃以及恶性肿瘤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可引起慢性肾功受损等都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生长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生长过程中的生长模式,寻找不同生长模式与治疗方案选择的关系.方法 将病例分为微肿瘤组和对照组两组.综合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肿瘤病灶的包膜有无、生长方式、脉管浸润、大体分型及其病理学的特征,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1)微肿瘤组包膜完整者占75.0%,对照组包膜完整者占0%,有包膜但不完整者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微肿瘤组大体分型均为轻微隆起型 ,对照组可出现轻微隆起型、Bormmann Ⅰ型、Ⅱ型、Ⅰ型 Ⅱ型,而Ⅲ型、Ⅳ型较为少见 .(3)微肿瘤组的肿瘤灶的生长模式多为膨胀性生长模式,而对照组的生长模式为浸润性生长模式,<10 mm的早期癌灶生长模式可见前方(深部)浸润倾向,而更大的癌灶其生长模式为前方和侧方均表现为浸润性生长模式.(4)微肿瘤组的癌灶脉管浸润占0%,对照组为 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微肿瘤组的淋巴转移发生率为0% ,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微肿瘤组的癌灶可内镜下切除治疗.结论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微肿瘤灶具有独特的生长模式,认识其生长模式,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微肿瘤组的癌灶可内镜下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国内外报告较多,临床已非罕见,但发生在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的多原发癌较少见。我们自1979年9月至1993年5月间仅发现消化道双重癌7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均同时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7例均为男性。年龄51岁~72岁,平均60.5岁。肿瘤部位和病理类型:胃癌合并合管癌5例,5例胃癌中3例腺癌,2例为低分化腺癌。5例食管癌均为中分化鳞癌。贲门癌合并食管癌1例,责门为中分化腺癌,食管为鳞癌。黄门癌合并直肠癌1例,贲门为中分化腺癌,直肠为乳头状腺癌。2讨论2.回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后消化道瘘的病因、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年来术后并发66例消化道瘘的原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临床实践。结果:消化道瘘的发生率占同期消化道手术的0.09%,术后发生时间平均4.6d。再次手术24例,占36.36%,保守治疗42例,占63.63%,全组死亡20例,占30.30%。结论:术者思想上应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例消化道手术,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术中按常规细心操作,多数消化道瘘是可以防范的,术后加强临床观察,一旦发现消化道瘘应积极采取措施,包括瘘的彻底引流、肠道外营养支持、抗菌素及生长抑素的应用、加强护理、控制夹杂病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类癌是以分泌5-HT(5羟色胺)的肠嗜银细胞为母细胞的肿瘤。本文概述了用一般方法(组织学、组织化学方法)所诊断的类癌的一般治疗概况。类癌系上皮性肿瘤,多数从粘膜层的下部发生,极早期地向粘膜下层浸润。事实上多数类癌在粘膜下层表现为实质性局限状,而在肌层则表现为有间质反应的旺盛浸润。据Sandess 统计,983例类癌中约半  相似文献   

9.
对137例消化道癌进行血清CEA、SF、CP及T_3联合检测,并与正常人65例对照。检测对象及分组:1.正常人65例.其中男48例,女17例;2.消化道癌137例,其中食道癌30例,胃癌35例,结直肠癌26例,肝癌46例,均经X线钡餐造影及内镜活检病理证实。表组资料统计证明,不同消化道癌四项指标与正常人对比,均有显著的差别,不同消化道癌四项指标各异,综合阳性率可达73.3%~91.3%。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75例消化道癌症患者联合检测了血清唾液酸(SA)和癌胚抗原(CEA),发现二者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消化道癌的诊断。本研究还发现手术切除肿瘤后8天SA值未见下降,CEA下降明显,同时发现SA和CEA值与胃肠道癌病灶大小,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关系。作者认为联合检测SA和CEA可作为消化道癌普查筛选,估计病情,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临床及病理学的特征,寻求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将病例分为早期癌和非早期癌两组。综合分析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生物学特征,并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以食管、胃和直肠多见;早期癌的大体观多为轻微隆起型,非早期癌可出现BormannⅠ型、Ⅱ型、Ⅰ型+Ⅱ型,而Ⅲ型、Ⅳ型较为少见。结论这些特征有助于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的早期诊断。早期癌中≤5mm的微肿瘤可作为内镜下切除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消化道的多原发癌并非少见,但分析食管癌伴消化道其他部位癌的报道不多。本现将我院收治的19例食管癌伴消化道癌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病因学、临床特性、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NECs)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对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可选择根治性手术,但术后易出现复发转移,预后差。术后辅助化疗在NECs中的疗效尚不明确,缺乏相关临床研究数据,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研究观察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消化道NECs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对比单纯手术与生存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手术的消化道NE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分为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辅助化疗组于术后4~6周开始接受至少2个周期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主要研究终点为2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次要研究终点为不同辅助化疗方案DFS。  结果  共筛选62例患者,其中男性52例(83.9%),女性10例(16.1%),中位年龄为65(38~84)岁。食管NECs为12例(19.3%),胃NECs为45例(72.6%),小肠和结直肠NECs为5例(8.1%)。38例(61.3%)患者接受了术后辅助化疗,其中21例采用依托泊苷联合铂类(EP)方案化疗,17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铂类(IP)方案化疗。21例患者术后辅助治疗超过4个周期。24例(38.7%)患者接受了单纯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组和单纯手术组2年DFS分别为58.7%和14.7%(P < 0.001)。多因素分析提示,对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提高生存获益(HR:6.403,95%CI:1.329~27.465,P=0.020)。  结论  在可切除的消化道NECs中,术后辅助化疗可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获益,但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而患者免疫功能是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于1997年8月~1998年10月间,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本院82例消化道癌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旨在了解消化道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探讨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消化道癌组:共82例,年龄26岁~85岁,平均46.2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34例,均为本科住院病人.所有病例经病理活检或细胞学检查后确诊,包括食道癌19例,胃癌39例和大肠癌24例.82例病人又分为无瘤组和带瘤组,外科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6.
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检测对消化道癌诊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F-50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对消化道癌70例,(胃癌30例,大肠癌32例,食道癌8例),及非癌对照88例,以三种不同波长200nm、250nm、290nm的紫光激发,检测其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分别测量波峰的位置、形态、荧光强度。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选用三种不同激发状态下的五个荧光变量进行判别分析,其区别消化道癌与非癌达敏感度90%,特异度92.1%,准确度91.1%。表明血清自体荧光光谱检测对消化道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消化道类癌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类癌占类癌之绝大多数,Cheek报告3718例类癌,其中发生于消化道的有3684例,占99.1%。Godwin综合2837例类癌,也有2456例发生于消化道,占86.6%。曾吾淳综合报道日本1342例类癌,其中有928例发生于消化道,占69.2%。我国类癌报道也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类癌临床较少见,尸检也很少发现,国外有大组综合性报道,国内多为少量病例及个案报道。作者复习1956~1995年国内文献,就资料中所报道消化道类癌1988例作综合分析,并与国外对比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癌辅助化疗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玉升 《癌症进展》2006,4(6):504-509
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手术后易复发、转移,故许多学者致力于辅助化疗研究,以期提高疗效。本文分析结直肠癌、胰腺癌及胃癌辅助化疗的几宗临床研究结果。一些资料显示,辅助化疗可减少复发、延长存活时间,但结果并不一致。肿瘤的病理分期、化疗方案的选择、药物毒副作用所致的依从性降低可能是影响其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消化道类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勇  曹杰 《实用癌症杂志》2004,19(5):558-560
类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中组织分化较好、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Modin等[1] 统计其发病率为 1/10万~ 2 /10万。消化道类癌细胞起源于肠腺管基部的嗜银细胞 (又称嗜铬细胞 ,kultschitzsky细胞 )。类癌在体内分布较广泛 ,超过 70 %的类癌发生在消化道内 ,最常见的是小肠 (19% ) ,阑尾 (19% ) ,直肠 (13 % ) [1] 。部分类癌具有内分泌功能 ,称为类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几乎均发生在肝转移的同时 ,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消化道类癌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1 类癌的分类Kloppel等曾建议用“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替代“类癌”这一名词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