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双黄连口服液中主要活性成分体外抗菌效应权重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L8 (27)表对双黄连口服液中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不同组合,观察各活性成分组合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得出其MIC、MBC和抑菌环直径,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种主要活性成分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黄芩苷>连翘酯苷A>绿原酸>连翘苷;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连翘酯苷A>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对真菌代表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权重依次为:黄芩苷>连翘酯苷A>绿原酸>连翘苷.结论 连翘酯苷A、黄芩苷为双黄连口服液抗菌药效的主要影响因素,虽然连翘酯苷A在该复方中含量远低于黄芩苷,但在复方抗菌药效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双黄连口服液是近年推出的疗效较好的抗菌、抗病毒中成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配伍而成。连翘甙是连翘中较晚认识的主要抗菌成分,也是其水溶性特征成分。目前双黄连口服液的部颁标准中未有连翘提取物的含量控制,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对双黄连口服液中连翘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并对其方法进行改进。方法色谱条件为: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2:78),检测波长277nm;结果线性范围为:0.5—7.875μm,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0.4%。结论该方法简便,能排除样品中其他成分对被测物质的干扰,稳定性与精密度良好,可作为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测定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ELITE 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一水(25:7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7nm;柱温:室温。结果:在6份不同浓度下,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1.45%,RSD为2.00%,稳定性与精密度分别为1.4%和1.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连翘酯苷A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血浆样品用混合溶剂提取(甲醇∶乙酸乙酯∶三氟乙酸=49∶48∶3),Hedera ODS 2(4.6 mm×250 mm,5 μm)分离,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流速为1.0 mL/min,电喷雾离子源(ESI),SIM模式.检测离子:绿原酸,[M-H]-,m/z 353;黄芩苷,[M-H]-,m/z 445;连翘酯苷A,[M-H]-,m/z 623;灯盏乙素,[M-H]-,m/z 461.大鼠单剂量口服给药后,采用LC-MS法测定血浆中绿原酸、黄芩苷、连翘酯苷A浓度,Winnonlin 5.2软件对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绿原酸在5~500 ng/mL,黄芩苷在10~2 000 ng/mL,连翘酯苷A在5~5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1);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稳定性均在90.9%~103.1%范围内.方法学均已达到FDA生物药品分析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体内药代动力学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抗病毒口服液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 ,疗效确切 ,应用广泛。作为其中主要成份的连翘是处方中的主药 ,其所含连翘苷的含量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抗病毒口服液的疗效。为此 ,本文采用 HPLC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 ,监控其质量 ,获得满意结果。1 仪器于试药仪器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含 5 1 5溶剂输送泵 ,2 4 87型紫外检测器 ,Anastar色谱工作站。试药 :抗病毒口服液 (天津飞鹰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 ,连翘苷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 ;大孔树脂 ( D1 0 1 ,南开大学高分子所提供 )。2 方法与…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黄连颗粒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制成的纯中药制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其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但标准中没有连翘的含量测定方法,不能有效的控制药品质量.方中连翘含量最大,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连翘苷.为有效控制药品质量,我们试用HPLC法测定双黄连颗粒中连翘苷的含量,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黄连口服液药品及原料药材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黄连口服液是双黄连系列药品中第一个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的新药,具广谱抑菌抗病毒效应。治疗感冒、流感疗效确切,被确认为感冒,流感病症的治疗性药物。同时还用于肺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症。双黄连口服液原药材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理如下:金银花具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重连口服液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PLC测定了10批重连口服液样品。色谱条件为Waters HSS T3 C18柱(50mm×2.1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流速0.25mL·min^-1;柱温30℃。结果:建立了10批重连口服液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了相似度比较,进一步对其中的射干苷、黄芩苷、连翘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5个色谱峰进行了归属。结论:该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重连口服液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为30℃。结果连翘苷在20.64~206.4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 0,n=5),平均回收率为97.85%,RSD为0.93%(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芩兰口服液中连翘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条件 :ELITEC18色谱柱 ;流动相 :乙腈 -水 (2 5∶75 ) ;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 :2 77nm ;柱温 :室温。结果 :在 6份不同浓度下 ,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 1.4 5 % ,RSD为 2 .0 0 % ,稳定性与精密度分别为 1.4 %和 1.4 %。结论 :该方法简便 ,准确 ,可作为测定抗病毒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桑麻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所含的连翘、黄芩、紫菀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中所含连翘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连翘、黄芩、紫菀,且阴性对照无干扰;连翘苷在0.552~3.864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1.2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桑麻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双黄连粉针剂中连翘苷的含量,探索提取连翘苷并定量检测连翘苷的新法,进行了该项实验。方法:将粉碎的连翘分别加8倍、6倍、4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4h、2h、1h,合并提取液,回流乙醇浓缩后上X—5大孔树脂柱,以去离子水洗脱至无色,再用30%乙醇继续冲洗至无色,再用40%乙醇洗脱,收集40%流分,浓缩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苷含量。结果:用本法提取连翘,浓缩膏中连翘苷含量达到27.2%,而用水提流沉法含量只能达到0.3%。结论:1本法提取连翘,可提高成品中连翘苷的含量;2提取过程中所用乙醇可回收。成本低;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连翘苷的含量,准确,易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黄连注射剂包括粉针剂和注射液,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提取物制成的纯中药制剂(主要含绿原酸、连翘酚、连翘苷、黄酮苷、黄芩苷等),因其清热解毒,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及较强的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及抗流感病毒作用而为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15.
双黄连口服液具有解热、抗炎、抗菌、抗病毒作用,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病症。黄芩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有关黄芩苷的测定分析方法很多,本文采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分光光度法联用测定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简便、快速、准确的分析处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以RP-HPLC法测定银翘解毒颗粒中连翘苷和牛蒡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27:73),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连翘苷在0.02142~0.1071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RSD为0.71%;牛蒡子苷在0.8368-6.694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为0.44%。3批样品中连翘苷和牛蒡子苷的含量分别为0.04318、1.07300mg]g;0.04306、1.07000mg/g;0.04310、1.07100mg/g。结论: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银翘解毒颗粒中连翘苷和牛蒡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志彩  王学蕾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6):2211-2212
目的:探讨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系数倍率法[1]测定双黄连粉针在5种输液中的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的含量。结果:双黄连粉针与复方葡萄糖配伍含量明显降低,而与其他4种输液配伍均无变化。结论:双黄连粉针能与其中4种输液配伍,不宜与复方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18.
HPLC测定龟鹿补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晓莲  刘塔斯 《广西医学》2005,27(5):676-677
目的测定龟鹿补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眦法测定龟鹿补肾口服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淫羊藿苷在0.118~0.5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双黄连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其特征色谱峰进行归属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柱温为35℃;进样体积为10μL;检测波长为280 nm;使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2批双黄连颗粒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进行评价;将双黄连颗粒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与各单味药代表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对双黄连颗粒的主要色谱峰进行归属和定性。结果:12批双黄连颗粒指纹图谱相似度≥0.998;以连翘酯苷A为参照峰,12批双黄连颗粒色谱中有代表性的共有色谱峰18个,确定了其中7个特征色谱峰的归属,分别为:绿原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连翘苷、木犀草素、汉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此方法稳定性好,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符合指纹图谱相关要求,可作为双黄连颗粒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双黄连制剂为目前抗菌、抗病毒、退热的有效成药 ,对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治疗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双黄连滴丸系根据双黄连注射液改剂型而得 ,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黄芩苷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了控制产品内在质量 ,本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黄芩苷的含量。1 仪器与试药日本Shimadzu 10A高效液相色谱仪 ;甲醇为色谱纯 ,冰醋酸为分析纯 ,水为去离子水。黄芩苷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双黄连滴丸自制 ,批号 970 92 9,9710 2 9,97112 9。2 方法与结果2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CLC ODS (2 5 0mm× 4 6m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