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爱娟 《临床医学》2008,28(3):29-31
目的 探讨分水岭性脑梗死(CWI)患者的病因与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MRI及临床证实CWI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的病因中,颈部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严重狭窄32例,血压不稳定11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房颤6例,严重低血压及低血容量3例,其他还有大量饮酒、高血糖、服用避孕药等.结论 颈部动脉硬化伴粥样斑块形成严重狭窄是CWI的主要病因,血压波动幅度过大、心脏疾病也是CWI的重要病因,其他还有高血糖、高血脂、大量饮酒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颈动脉硬化或狭窄与眩晕的关系。方法 对19例眩晕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检查,测量其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动脉峰值(PSV),了解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与眩晕的关系。结果 19例眩晕患者中有颈动脉异常者16例(占842%),IMT〉1.0mm12例(占63.2%),斑块形成7例(占36,8%),不同程度狭窄者4例(占21.05%),无颈动脉异常者仅3例(占15.7%)。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或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为眩晕患者的主要病因。颈部超声检查对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或斑块形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老年人高血压病控制现状。方法:668例高血压病患者化验血脂、血糖,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并与624例血压正常者进行比较。结果:在668例中,收缩压≥140mmHg的占46.4%,舒张压≥90mmHg的占37.6%,伴超重和肥胖的分别占40.7%和39.2%,伴甘油三酯(TG)增高者占40.4名,总胆固醇(TC)增高者占30.7%,血糖增高者占22.8%。与非高血压患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伴超重、肥胖、高血脂、高血糖者较多,应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高血压预防的基本措施,将干预血压、血脂、血糖并重。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病变,探讨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彩超检查178例患者的颈动脉,测量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收缩期最大流速及计算管径狭窄度,观察内中膜厚度、斑块及管腔的狭窄、闭塞与年龄、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结果1.随着年龄增高,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管腔狭窄及闭塞发生率均显著增高;2.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中2种以上疾病者颈动脉斑块、管腔狭窄和闭塞发生率显著增高;3.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增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颈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结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密切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眼底动脉硬化者TCD频谱改变情况,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老年人体检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体检发现眼底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群进行TCD检查,结合是否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对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33例眼底动脉硬化者,152例TCD频谱形态正常(35.1%),146例(33.7%)呈高阻型脑动脉硬化性血流改变,135例(31.2%)呈脑动脉硬化性血流改变,发现49例(11.3%)脑动脉硬化狭窄患者。结论:TCD检查能发现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老年人眼底动脉硬化后应加作TCD检查。  相似文献   

6.
正常体检群体糖耐量减低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正常体检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的检出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167名(男1929名,女238名)40~80岁正常干部体检中进行体质量指数(body inassindex,BMI)、腰臀比、血压、血脂、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ae,PG2h)、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等项检查,并对各年龄段组进行分析。结果:IGT的检出率18.5%(400/2167);40~49,50~59,60~69,&;gt;70岁组的检出率分别为14.2%,17.8%,19.1%,24.5%,随年龄增加而增多;在400例IGT者中,以50~59,60~69岁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3.8%,35.8%;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者占64.5%;伴有高总胆固醇血症者占31.8%;伴有脂肪肝者占33.0%;伴高血压者占25.5%;伴冠心病者占19%。空腹血糖和PG2h与BMI及腰臀比均明显正相关(r=0.6~0.76,P&;lt;0.01);PG2h与血三酰甘油呈明显正相关(r=0.90,P&;lt;0.001);HbA1c与血三酰甘油呈正相关(r=0.59,P&;lt;0.01)。结论:IGT在检出时往往已伴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血管系统受损;IGT的检出率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许健  蒋正冬  杜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727-3728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GIB)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GIB并发脑梗死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本组GIB占58.3%,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因素者占87.5%,发生脑梗死的时间平均为GIB后3.6 d,使用抗纤溶药物者占58.3%。结论:对老年伴有上述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既往有肝硬化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GIB,应认识到并发急性脑梗死危险,治疗禁用或慎用抗纤溶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同时调查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和患病年龄,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明确危险因子的存在和年龄增长对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09/2004-1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颈动脉超声检查患者300例,男183例,女117例;年龄40-89岁,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50%以上狭窄、有较明显斑块、内膜增厚和无明显异常4类。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和血脂,并询问患者有无吸烟等病史。比较各种危险因子出现的比率,及危险因子、年龄增长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结果:30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超声所见动脉舁常与糖尿病的关系尤为密切,较之吸烟和高血压更有意义,其中54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中超声所见异常占75%(41/54),153例吸烟的患者中颈动脉超声异常占64%(99/153),192例伴有高血压患者中超声所见异常占70% (135/192),P<0.05。②随着危险因子数的增加异常所见亦增加,有意义的异常所见增加只有从1项危险因子组到2项危险因子组[57% (110/192),65%(82/125),P<0.05]。③60-69岁组、70-79岁组斑块形成所占的比例增加明显[28%(24/86),46%(59/130),P<0.01]。结论:①危险因子中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关系最大。②随着危险因子数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超声下动脉硬化的改变越明显。③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年龄的增长比危险因子致动脉硬化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脂患者颈动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高血脂症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发生率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超声,分别对高血脂患者及血脂正常者进行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程度的测量,检测颈动脉斑块形成时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高血脂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并发冠心病的高血脂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亦相应增多,斑块形成的患者中血管腔狭窄率>50%时,狭窄处血流流速明显增加.结论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的患者斑块形成发生率亦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价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和颈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高频超声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粥样硬化斑块11例,占22%,未检测到斑块的患者39例,占78%,有斑块患者的年龄大于无斑块患者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年龄有关;39例无斑块患者FMD与对照组和斑块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未出现动脉硬化斑块前已出现血管内皮障碍的超声表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存在于高血压的动脉硬化进程中。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对评价高血压早期内皮舒张功能障碍和颈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有机磷的清除及血清抵抗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AOPP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活性炭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组60例(CBP组);各组均在治疗0,12,24,48,72 h时留取血样3 ml.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循环中抵抗素含量水平.结果 各组AOPP患者治疗前血清抵抗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治疗前抵抗素含量不存在相关性(P>0.05),经过72 h治疗,各组患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经过72h治疗,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缓慢(P<0.05);CBP组治疗后AOPP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逐渐降低,治疗48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2 h后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 HP联合CBP治疗可有效清除AOPP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抵抗素,为临床观察CBP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有机磷的清除及血清抵抗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OPP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活性炭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组60例(CBP组);各组均在治疗0,12,24,48,72h时留取血样3ml。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循环中抵抗素含量水平。结果各组AOPP患者治疗前血清抵抗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治疗前抵抗素含量不存在相关性(P〉0.05),经过72h治疗,各组患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经过72h治疗,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缓慢(P〈0.05);CBP组治疗后AOPP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逐渐降低,治疗48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2h后降低更为明显(P〈0.01)。结论HP联合CBP治疗可有效清除AOPP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抵抗素,为临床观察CBP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有机磷的清除及血清抵抗素、内脂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活性炭HP联合CVVH治疗组30例(HP联合CVVH治疗组);HP组30例;CVVH治疗组30例;各组均在治疗0、12、24、48、72h时留取血样3ml。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循环中血清抵抗素、内脂素含量水平。结果各组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治疗前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72h治疗,各组患者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经过72h治疗,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水平降低缓慢(P〈0.05);HP联合CVVH治疗组治疗后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逐渐降低,治疗48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2h后降低更为明显(P〈0.01);CVVH和HP组治疗后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逐渐下降,治疗24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48h后又明显升高;治疗72h后下降缓慢。有机磷中毒患者抵抗素和内脂素浓度呈正相关(r=0.76,P〈0.01)。结论 HP联合CVVH治疗可有效清除有机磷中毒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抵抗素和内脂素,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同时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的检测,为临床观察HP联合CVVH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IRS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以及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CBP治疗组(CBP组),CBP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行CBP治疗72h,在治疗0,24,48,72,96h时检测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SIRS患者治疗前血清抵抗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常规治疗组和CBP组抵抗素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96h治疗,各组患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常规治疗组经过96h治疗,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缓慢(P〈0.05);CBP治疗组经CBP治疗后SIRS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逐渐降低,治疗48h后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72h后降低更为明显(P〈0.01)。SIRS患者抵抗素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8,P〈0.01)。结论CBP治疗可清除血液中炎症因子抵抗素的作用,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并为临床观察CBP的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作用,探讨其对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机制.方法 122例重症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15分,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组(乌司他丁组,35例);常规治疗力加床旁持续高流量血液净化组(净化组,31例);乌司他丁联合床旁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组(联合组,30例);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6例);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四项、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APACHEⅡ分值,比较各组MODS发生率.结果 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血浆hs-CRP、IL-6水平较对照组叫显降低(P<0.05.P<0.01),联合组下降更显著,治疗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氧合指数Pa02/Fi0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F)、肌酐(Cr)低于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③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净化组的APACHEⅡ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联合组改善更显著,同时器官衰竭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乌司他丁有抑制hs-CRP、IL-6等炎性细胞因子过度释放的作用持续床旁高流量血滤可以清除炎性介质,两者联合效果更佳;可以有效阻断SIRS、ARDS发展和MODS形成,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 CHD)、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 HFHD)及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3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根据血液透析方法的不同分为CHD组48例、HFHD组46例和HDF组40例。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肾功能指标[血尿酸(UA)、尿素(BUN)、血肌酐(SCr)],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淀粉样蛋白A(SAA)],血液净化相关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甲状旁腺素(PTH)、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营养相关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氧化应激指标[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3组UA、BUN、SCr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3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6个月后,3组CRP、SAA均低于治疗前,且HFHD组和HDF组降幅均大于CHD组,HDF组降幅大于H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TNF-α均低于治疗前和同期CHD组(P<0.01)。③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Hcy、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3组AGE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HFHD组和HDF组治疗6个月后Hcy、PTH、AGEs水平低于同期CHD组,且HDF组PTH降幅小于H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3组Alb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3组PA均高于治疗前(P<0.01),HFHD组和HDF组Hb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Hb均高于CHD组(P<0.01),但HFHD组和HDF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6个月后,CHD组AOPP、MDA均高于治疗前,SOD低于治疗前,HFHD组和HDF组AOPP、SOD、MDA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6个月后,HFHD组和HDF组AOPP、MDA均低于CHD组,SOD均高于CHD组,且HDF组AOPP、MDA降幅大于HFHD组,SOD降幅小于HF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FHD和HDF用于尿毒症血液净化效果均优于CHD,且HDF在清除炎症因子、降低氧化应激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继发休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 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25例不同程度多器官功能衰竭(MOF)重症肺炎患者采用CBP治疗,按其转归分 为撤机出院组、死于感染性休克组、远期死于重症肺炎组。评价CBP治疗前1 d,治疗后24、48和72 h各项实 验室指标及危重病评分变化。结果 ①25例患者中A组7例,B组9例,C组9例;治愈率28%,总病死率 72%。②B组患者接受CBP治疗时间平均不到48 h被迫终止。单因素分析提示:B组治疗前血糖显著高于 A组[(13.17±5.84)mmol/L比(8.07±2.28)mmol/L,P<0.05],纤维蛋白原显著高于C组[(5.75± 3.08)g/L比(3.10±1.06)g/L,P<0.05],B组在CBP治疗48 h后纤维蛋白原和所需多巴胺浓度均较A、 C组显著升高[(8.24±3.57)g/L比(5.13±0.94)g/L和(3.01±1.22)g/L,(12.00±6.93)μg·kg-1·min-1 比(1.00±2.45)μg·kg-1·min-1和(2.89±4.37)μg·kg-1·min-1;P均<0.05]。③A组治疗前急性生理学 与慢性健康状况Ⅲ(APACHEⅢ)评分较B、C组低[(89.43±11.28)分比(108.00±15.10)分和(104.67± 13.77)分,P均<0.05];A、C组治疗72 h后与B组比较APACHEⅡ变化率[(-10.43±4.89)分和(-9.11± 3.76)分比(-2.33±4.39)分,P<0.01]、APACHEⅢ变化率[(-21.57±13.53)分和(-14.33±8.32)分比 (2.33±12.18)分,P<0.01]、MODS评分变化率[(-2.14±2.19)分和(-1.00±1.87)分比(0.56±1.88)分, 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①CBP能有效救治部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继发休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 者。③APACHEⅢ评分在治疗前后均是敏感的评价指标,初步提示APACHEⅢ90-100分的区域是此类患者 应用CBP的指征。③治疗前血糖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是潜在风险因子,纤维蛋白原的持续升高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胃癌术后并发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8例胃癌术后并发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和CBP组,各29例.参照组接受传统CBP治疗,CBP组接受早期C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t C)评估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 poisoning,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AOPP 102例作为AOPP组,于入院第1天、第3天分别测定血清尿素(BUN)、肌酐(Cr)及Cyst C;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在门诊抽取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入院后第1天及第3天AOPP组BUN和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yst 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OPP组血清BUN、Cr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yst 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OPP组入院后第1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49.0%(5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8.6%(19/102);第3天血清Cyst C阳性率为98.0%(100/102),BUN与Cr联合检测阳性率为19.6%(20/102)。结论血清Cyst C可早期反映AOPP患者肾功能损害情况,对AOPP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围手术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3例成人原位肝移植术(OLT)后MOD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IL-10水平;并按照是否接受了床旁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和ICU治疗费用。结果53例患者发生MODS后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水平均较正常参考值显著升高(P均<0.05);其中接受CBP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而血清IL-10水平则与治疗前持平。治疗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ICU治疗费用也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但两组间病死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导致成人肝移植围手术期MODS患者机体促炎/抗炎反应失衡,以抗炎因子过度释放为主。CBP治疗可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是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