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肠道组织结构复杂,体外模拟肠道结构和功能是研究肠道疾病的重要方法。新型体外三维培养肠类器官可以成功模拟肠道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为肠道的发育和疾病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此文就类器官培养技术在肠道研究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类器官是指由干细胞衍生的体外三维细胞培养物,具有多种器官特异性细胞类型,可在体外稳定扩增培养以模拟相应组织器官的空间结构及生理功能。类器官作为新一代生物学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疾病建模、精准医学和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与内分泌疾病相关的类器官的构建过程及其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刘文明  鄢和新 《肝脏》2023,(6):637-639
世界范围内肝脏疾病的负担逐年增加,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受限于供体短缺。再生医学因强调替代治疗而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旨在采用正常的功能肝细胞替换受损的肝组织,而优质的种子细胞是其广泛应用的前提。肝脏类器官不仅是模拟人类生理学和病理学的最佳细胞模型,同时也是再生医学和转化应用的重要细胞来源。在这里,我们讨论现今肝脏三维类器官培养的各方面进展,以及它如何在体内、外重构肝胆系统,如何成为全球性新兴肝脏再生医学的焦点。本文概述了肝细胞、胆管细胞和非实质细胞类器官系统,并讨论它们的优势、局限性以及肝脏再生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类器官是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自我组装性能,经体外三维培养形成的微小组织器官类似物。本文综述了介导血糖调控和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组织类器官构建过程,及其在糖尿病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类器官技术在疾病建模、个体化医疗和再生医学等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糖尿病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RNA干扰(RNAi)是双链RNA介导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的过程,是一种高效、高特异性的抑制基因表达的新途径。现将RNAi技术的作用机制及RNAi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基因芯片技术在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可同时对大量基因的表达、突变和多态性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基因芯片技术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中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胰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长,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为胰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临床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这必将加速对胰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胰腺癌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陆星华 《胰腺病学》2003,3(2):63-65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而且其预后差的消化道肿瘤。由于胰腺位置较深在,早期无特异的临床症状,诊断后大部分属于中晚期癌。虽经包括手术、介入、药物等各种积极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5%左右,而成为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此,有必要加强对胰腺癌流行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测序技术基于研究复杂的多细胞系统,可检测到单个细胞的基因变化,具有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细胞异质性,观察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激活或者抑制状态。本文从胰腺癌的细胞异质性、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变化的分子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单细胞测序在胰腺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单细胞研究在胰腺癌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类器官是干细胞在体外特定环境中自主构建形成的器官特异性三维培养细胞复合体团块, 能模拟体内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类器官在过去10年中成为发展最迅猛的一类体外培养技术, 曾被誉为重要的科学进展之一。类器官模型代表了细胞生物学的重大突破, 在肿瘤个体化治疗、药物筛选等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本文就消化道类器官模型的构建及其在肿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RNA干扰(RNAi)是双链RNA(dsRNA)介导的、由特异性引起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 RNA干扰技术作为基因沉默的有效手段,在肿瘤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现就RNA干扰的机制、双链RNA的设计、小干扰RNA(siRNA)的制备方法和RNA干扰技术在胰腺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董春燕  屠振兴 《胰腺病学》2005,5(3):190-192
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各种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技术不断涌现。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一种新的、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在功能基因组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所谓RNAi就是利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特定基因表达,促使mRNA降解,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表型的过程,即诱导序列特异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RNAi技术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敲除的工具,迅速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有力工具以及最有潜力的基因干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物芯片技术在胰腺癌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郜恒骏 《胰腺病学》2005,5(3):129-131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数十年来,尽管很多胰腺病工作者致力于胰腺癌基础与临床的研究,但其预后仍然很差,死亡率与生存率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胰腺癌发病分子机制广泛、深入的研究,寻求胰腺癌易感性标记物(一级预防)与特异性标记物(早期诊断、特异性治疗靶点)等是有效地防治胰腺癌、改善其预后的关键。耗资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是一种进展迅速的恶性肿瘤.临床迫切需要寻找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和发现新的治疗靶点.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此文对蛋白质芯片在胰腺癌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包括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治疗靶点及良恶性胰腺疾病的鉴别等.  相似文献   

14.
基因芯片在胰腺癌研究中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星华 《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2):709-709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易转移、预后差的恶性肿瘤。由于胰腺癌位置较深 ,无特异性临床症状 ,诊断时大部分已属中、晚期 ,故 5年生存率仅 5 %。近年来 ,胰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美国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 4~ 5位。上海地区近 30年发病率增加7.5倍。由于胰腺癌治疗效果尚不理想 ,因此 ,对其分子病理学及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 ,国内外对胰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 ,主要针对一些基因异常表达、基因突变、癌基因异常扩增及抑癌基因失活等进行研究。涉及的主要基因有Ki ras、p5 3、p16、p2 1、DPC4及胰蛋白酶原基因等…  相似文献   

15.
类器官(organoid)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模型能够稳定保持肿瘤多细胞团的异质性特征,高度还原原位肿瘤组织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既能适用于高通量的临床药物筛选,提供个性化治疗的策略;又能构建病理模型,作为研究肿瘤发生、多个阶段发展和转移机制的有力工具。目前,食管、胃、肠、肝、胰、前列腺和乳腺等结构的类器官和相应的肿瘤类器官已有报道,开拓了体外培养的新平台。肿瘤类器官模型具有易操作、成本相对低廉且可以与其他先进技术相结合应用等明显优势,有望在相关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类器官的培养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通过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US-FNA)获取胰腺癌组织构建体外三维类器官(organoid)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前瞻性纳入发现胰腺占位并行EUS-FNA诊断的患者9例,术中使用COOK公司22 G穿刺针穿刺获取病灶组织构建体外类器官模型,并持续观察其体外生长状态。结果 9例患者EUS-FNA穿刺的胰腺病灶组织标本,其中5例体外类器官模型构建成功。这5例组织标本经组织病理学诊断均证实为胰腺癌。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类器官的生长速度相应加快,对类器官进行HE染色显示类器官与其来源的人胰腺病灶组织病理形态大致相似。结论 通过EUS-FNA穿刺获取人胰腺病灶组织,可以成功构建体外三维类器官模型。胰腺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为临床上胰腺肿瘤患者精准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绝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等特点,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第4位.目前为止,胰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消融疗法、局部放疗、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等.而根治性手术切除仍被认为是唯一有望治愈胰腺癌的方法,但胰腺癌确诊时多数已属晚期,只有约20%患者有手术切除机会.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基于不可逆性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IRE)原理的纳米刀消融术(nanoknife ablation)已进入人们的视野,逐渐应用于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本文将从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等方面对纳米刀消融术在不可切除胰腺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是目前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被认为是改善胰腺癌预后的重要出路之一.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 TOF M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新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本文就SELDI-TOF MS技术相关的原理、特点,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宗美娟  孟猛 《山东医药》2010,50(3):20-22
目的将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用于胰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并对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对胰腺癌组织、癌旁组织、胰液等标本在组织研磨、裂解、蛋白抽提及双向凝胶电泳等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优化。结果液氮研磨法可得到更多的蛋白质点;超声方法去除组织中核酸效果较好;二硫苏糖醇(DTT)平衡时间12—15min,碘乙酰胺(IAA)平衡时间应等同或略长于DTT平衡时间时可得到高质量图谱;丙酮沉淀法可获得较多的胰液生物标志物蛋白点;将2—3根长度〈13cm的IPG胶条在1块凝胶上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的方法(Msoc)使双向电泳的重复性和通量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平台,所获得的电泳图谱分辨率高、重复性好,能够较好地用于胰腺癌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脏疾病也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各种原因,肝失代偿的治疗相当困难,体外肝支持装置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原位肝移植供体严重短缺。用多能干细胞诱导肝细胞和肝类器官不仅可以研究肝细胞的命运决定、肝发育、肝再生机制和肝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而且也可用于筛选药物,并为未来的移植治疗提供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